天天看點

表面膨脹的印度,藏着一顆焦慮的心丨鳳凰聚焦

作者:鳳凰衛視

9月2日,印度宣布首次自行制造的航空母艦“維克蘭特”号正式服役。印度成為繼美、俄、英、法、中之後第6個能自建大中型航母的國家。

表面膨脹的印度,藏着一顆焦慮的心丨鳳凰聚焦

“維克蘭特”号航母建造成本約合人民币170億,從最初規劃至今已超20年。該航母艦長約260米、寬約60米,排水量約4萬噸,最高航速28節,可持續航行8000海裡,可搭載30架艦載機。

表面膨脹的印度,藏着一顆焦慮的心丨鳳凰聚焦

不過,“維克蘭特”号航母上的艦載機仍是從印度此前第一艘航母“超日王”号上借來的幾架俄式米格戰機。

同一天,印度海軍改換新軍旗,旗上去掉了英國聖喬治十字元号,加上了金邊藍底的八角形徽章,這是源于印度古代馬拉塔帝國君主、印度“海軍之父”希瓦吉的八邊形印章。

1

20天前,8月15日,印度隆重紀念獨立75周年。印度總理莫迪在新德裡紅堡做了長達75分鐘的演講,他豪言要在未來25年将印度建設成為發達國家。

表面膨脹的印度,藏着一顆焦慮的心丨鳳凰聚焦

40天前,7月25日,印度迎來了曆史上首位原住民女總統——德拉帕迪·慕爾穆,她還是印度獨立以來的第二位女性總統。

表面膨脹的印度,藏着一顆焦慮的心丨鳳凰聚焦

複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南亞研究中心副主任 林民旺:

“慕爾穆對莫迪政府來說是非常好的人選,第一,她是女性;第二,她是部落民;第三,她政治上特别幹淨,印度有一半的議會議員都有刑事案件在身。”

根據印度憲法,總統是國家元首及三軍統帥,但印度實行内閣制,大多數職權實際上是由總理執行,總統是象征性的虛位元首。

有媒體認為,印度正嘗試擺脫種姓制度包袱以及女性和弱勢族群難翻身的形象,印度人民黨全力支援形象正面、出身基層又經曆坎坷的慕爾穆當選總統,無疑是下了一步好棋。

表面膨脹的印度,藏着一顆焦慮的心丨鳳凰聚焦

複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南亞研究中心副主任 林民旺:

“慕爾穆當總統我想更多的是一個符号意義的象征性的意義。對印度整個社會而言,包括階層的固化、女性的地位等,不會有一個實質性的提升。”

2

除了女性地位,外界持續關注的還有印度快速穩步增加的人口。印度現有14.12億人,聯合國一份報告預測,到2023年,印度人數将超越中國,成為全球人口最多國家。而到2050年,印度人口還會增加2.5億,将達16.68億之巨。

調查顯示,未來30年全球新增勞動力的22%都将來自印度。與此同時,印度政府能向群眾提供的比對教育教育訓練、就業機會都遠遠不足。

表面膨脹的印度,藏着一顆焦慮的心丨鳳凰聚焦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南亞所副所長 王世達:

“在印度街頭,包括新德裡、孟買以及其他一些主要城市,你可以經常看到一堆人站在那裡無所事事,可能都沒有什麼熱鬧可看,他們就站在那。”

表面膨脹的印度,藏着一顆焦慮的心丨鳳凰聚焦

人口激增固然能帶來豐沛勞動力,但對社會保障、衛生資源、生态資源的壓力也顯而易見。

3

印度龐大的人口壓力也同樣傳導到軍隊之中。

6月14日,印度宣布推行新的征兵制度“烈火之路”,計劃招募4.6萬名17.5至21歲的新兵“烈火戰士”,每屆新兵服役4年,之後四分之三的人都要離開,隻剩四分之一的士兵能留用服役15年,這與舊制服役17年相比變化巨大。

新舊兵役制度的劇變還在于軍人服役後的福利。根據舊制,退役軍人可享終身長俸,而新制的軍人則隻能在退役後得到一筆約11萬至12萬港元的退伍金,這明顯不及定期長俸有吸引力。“烈火之路”一經推出,便招來群眾怒火。

表面膨脹的印度,藏着一顆焦慮的心丨鳳凰聚焦

複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南亞研究中心副主任 林民旺:

“養了一個龐大的陸軍,龐大的陸軍形成了一個很強大的利益集團,他把大量的一直以來從祖祖輩輩開始以當兵為生的這些人的飯碗給敲掉了。”

外界普遍認為,印度不惜惹起衆怒也要改兵役制度,是因為目前财政負擔太重,不得不改革。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南亞所副所長 王世達:

“改革利于誰?立于執政黨。對中下層的家庭而言,這是一種實作階層上升的管道,因為畢竟拿到了國家财政的保障,但是,很顯然這種做法給印度财政帶來了嚴重負擔。”

在此之外,印度還在軍工産業、戰區制方面力推改革。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南亞所副所長 王世達:

“印度當局試圖在軍工領域優先實施所謂的印度制造,禁止進口,必須在本土生産。很顯然,這些訂單有利于印度本土的企業。戰區制改革的出發點是提高印度三軍的協同作戰能力。”

4

此外,印度國内近期還把矛頭對準了大量的中國在印企業。

5月30日,印度企業事務部稱接到匿名舉報,指在印中資企業可能存在欺詐等違規行為,随即對中興通訊、Vivo、Oppo及華為等超過500家中國公司展開調查。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南亞所副所長 王世達:

“印方對于中企的限制和打壓是一個國策,是一個長期的做法。”

複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南亞研究中心副主任 林民旺:

“印度一直以來是有這樣一個‘關門殺豬’的傳統,一個國外的企業盡管在印度本地化做得挺好,但是一旦做強做大,就會存在各種各樣的這種非正式的障礙。”

過去兩年,印度政府對中企态度始終陰晴不定。2020年,中印加勒萬河谷沖突發生後,印度先後下架了200多款中國APP。2021年3月,印度官方又稱可以“有選擇地考慮中國的投資”。2022年1月,中印舉行第14輪軍長級會談時,印度表示正在考慮放松對部分中國投資的限制。3個月後,印度又以“财務報告存在重大違規行為”為由對Vivo展開調查。

複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南亞研究中心副主任 林民旺:

“印度的外交,甚至它的對外行為,當然有點小家子氣,老強調邊境一定要恢複到2020年4月的狀況,中國隻要不答應,就不停打壓中資企業,用這種方式讓中國付出一定代價。”

在印度當地,中國制造的電子産品、生活用品随處可見。

印度社會活動家 馬努·辛格:

“2015年或2014年,印度公司的市場佔有率是70%,中國公司的市場佔有率是30%,現在印度公司是1%,中國公司是68%。”

2021年,中印雙邊貿易額首次突破千億美元大關,達到1256.6億美元,同比增長43%。同時,中印之間的貿易逆差也達到了創紀錄的740億美元。

複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南亞研究中心副主任 林民旺:

“中國的采購團去了印度後,能真正采購的東西沒有,或者說大宗商品不多,而中國真正想采購的,比如鐵礦石等,印度又覺得這是印度的資源,要留在印度。”

5

2022年2月26日及3月2日,聯合國安理會舉行有關俄烏局勢的投票,印度都投了棄權。4月7日,聯合國大會投票表決是否暫停俄羅斯在人權理事會的成員資格,這次印度再度棄權。

表面膨脹的印度,藏着一顆焦慮的心丨鳳凰聚焦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南亞所副所長 王世達:

“現在就導緻印度成功實作它所謂的‘等距離外交’,同時雙方都對它有要求。”

複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南亞研究中心副主任 林民旺:

“印度兩頭都可以吃,美國這邊可以吃,俄羅斯可以吃,但是對俄羅斯而言,印度還是挺鐵哥們的。”

5月24日,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對話”首腦峰會在日本舉行,印度沒有跟随它的盟友對俄羅斯進行制裁。相反,印度甚至提議印俄之間的貿易以盧布結算,繼續與莫斯科進行貿易往來,以減輕俄受西方制裁的壓力。早在2014年克裡米亞事件中,印度也采取了同樣做法。

複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南亞研究中心副主任 林民旺:

“如果俄羅斯跟中國、巴基斯坦完全站一塊的話,俄羅斯又成為印度的第三大敵人,是以印度不可能容忍這種局面出現,這也是為什麼盡管有美國那麼大的壓力,它一定要保住跟俄羅斯的關系,這是一個很重大的戰略上的考量。”

自俄烏沖突以來,印度不但沒有參與對莫斯科的經濟制裁,還擴大與俄羅斯的經貿合作。6月12日,一條連接配接俄羅斯和印度的海上新航線開通,目前從聖彼得堡到孟買隻需14天。

表面膨脹的印度,藏着一顆焦慮的心丨鳳凰聚焦

複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 南亞研究中心副主任 林民旺:

“對于印度的戰略平衡問題,形象的比喻是印度手上拿着兩個球,這兩個球同時往上抛,左手抛右手、右手抛左手,美國要覺得印度是可以争取的夥伴,俄羅斯會覺得還沒有失去印度。”

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蘇聯已向印度輸出糧食和提供經濟援助,更協助其軍事發展。1971年,印蘇締結友好合作條約,确立雙方緊密關系;同年,印巴戰争爆發,蘇聯力挺印度,蘇聯更支援當時尚為東巴基斯坦的孟加拉國獨立,自此印俄關系長期友好。

表面膨脹的印度,藏着一顆焦慮的心丨鳳凰聚焦

6

印度試圖在俄美沖突之間找到戰略平衡。應對海上挑戰,印度需要美國;面對内陸挑戰,印度則需要俄羅斯。印度不斷增加自己的談判籌碼,畢竟在喜瑪拉雅山的另一邊,還有一個大号鄰居。

複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南亞研究中心副主任 林民旺:

“抓到了美國的軟肋所在,美國雖然跟俄羅斯在俄烏問題上是根本性的沖突,但是印度知道,中國是美國的長久心腹之患。”

中印邊界總長近兩千公裡,超過12萬平方公裡區域存在領土糾紛,涉及西段、中段和東段三個部分,曆史上從未正式劃定過主權。兩國按照雙方的行政管轄範圍早已形成一條傳統習慣線,但數十年以來依然爆發多次對峙、沖突,甚至是小規模戰争。

2020年6月,中印兩國士兵在加勒萬河谷發生流血沖突,至少20名印度士兵和4名中國士兵殉職,兩國關系持續緊張,各自在邊境囤兵。據美媒報道,2022年10月中旬,美印将在北阿肯德邦的奧利地區舉行聯合軍演,演習地點距離中印有争議的實際控制線不到100公裡。

表面膨脹的印度,藏着一顆焦慮的心丨鳳凰聚焦

複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 南亞研究中心副主任 林民旺:

“印度想告訴美國,中印關系将是長期性的對立關系,是以如果美國支援,其就會長期消耗中國,印美在共同應對中國崛起方面是有共同利益所在的。”

7

印度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一度是不結盟運動的倡導者和第三世界的代表,擁有相對獨立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及不俗的軍事實力。印度在國際組織中一直相當活躍,積極尋找機會,力圖躍升為政治大國。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南亞所副所長 王世達:

“印度開國總理尼赫魯有一句話,‘印度以所處的地位而言,是不可能扮演一個二流角色的,要麼成為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麼就此就銷聲匿迹。二流角色不能吸引我,二流角色我也不認為是可能的’。這一句話可以說概括了印度當局的大國夢想。”

表面膨脹的印度,藏着一顆焦慮的心丨鳳凰聚焦

新冠疫情、俄烏沖突加上管理不善等問題在2022年年中直接沖垮了斯裡蘭卡,政府宣布破産。對此,鄰國印度大力援助,至今已提供價值約35億美元借貸和貨币互換。

複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南亞研究中心副主任 林民旺:

“首先要知道,在南亞,印度一直是以地區霸主自居的,印度實際上是在搞南亞的門羅主義。”

印度雖想緊握發展機遇,但無奈自身制約不少。根據印度一所大學估算,2020年本有5000萬印度人有望擺脫貧窮,但疫情無情地打碎了他們的夢想,反而使2.3億人因疫情陷入貧窮,每天生活費不足5美元。

表面膨脹的印度,藏着一顆焦慮的心丨鳳凰聚焦

2019年至2021年期間,全球流入印度的外國直接投資比例從3.4%下降至2.8%。而美國國務院發表的《2021年投資環境聲明》,更直接形容印度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經商之地。根據世界銀行的資料,2021年,印度制造業隻占國民生產毛額的14%左右,也未能達到提供1億個就業職位的目标,工業發展遲緩,印度制造出口全球之路依然漫長。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南亞所副所長 王世達:

“現在出現了很多新的業态,包括人工智能、新基建,印度在制造業和工業起飛都沒有完成的情況下,如何在現在的新業态中處理好與世界經濟的關系至關重要。”

作為亞洲第三大經濟體,印度的亞洲戰略能左右整個亞洲的和平與穩定。尤其目前美國正在不斷推進印太戰略,試圖重塑地區安全架構,印度則成為了西方競相拉攏的“香饽饽”。亞洲的命運站在了新的曆史起點上,而印度的戰略選擇也來到了十字路口。

表面膨脹的印度,藏着一顆焦慮的心丨鳳凰聚焦

制片人:柯仲平

編導:周正豪 嶽夢穎

編輯:丁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