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匠學文化專委會執行會長張金山一行到張同祿琺琅藝術中心調研

作者:匠頭條
匠學文化專委會執行會長張金山一行到張同祿琺琅藝術中心調研

近日,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匠學文化專委會執行會長兼秘書長張金山一行到國家級景泰藍非遺傳承人張同祿琺琅藝術中心調研。景泰藍大師、景泰藍非遺傳承人張旭盛情接待并陪同調研,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匠學文化專委會專家委員、玉雕非遺大師張玉成等一同參加本次調研工作。

匠學文化專委會執行會長張金山一行到張同祿琺琅藝術中心調研

張金山一行先後到張同祿琺琅藝術中心展廳、大師傳承工作室進行了調研。在現場,張旭大師詳細介紹了景泰藍的曆史和制作工藝。景泰藍是一個沿着絲路而來的“遠客”,曾經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與信物,是充滿“西域風情”的舶來品,但在中國匠人不斷地傳承與創新中,逐漸演化成了世界獨有、獨具中國特色的工藝美術精品。這背後,是600多年匠人匠心的赓續傳承,是凝結着古人智慧與今人心血的“中國圖騰”,更是“浴火而生”綻放在世界舞台上的一枝“民族之花”。

匠學文化專委會執行會長張金山一行到張同祿琺琅藝術中心調研

張旭大師向調研組講述了當年張同祿大師為景泰藍技藝“推陳出新”的經曆:“1968年,我父親為了打破傳統景泰藍的藝術局限性,經過多次設計,巧妙地将《蝶戀花·答李淑一》詩詞意境融入藝術創作,将傳統題材古為今用,創作出時代精品《蝶花瓶》。這件作品造型挺拔獨特,圖案優美靈動,具有濃郁民族特色和鮮明時代氣息。在當年的廣交會上大受歡迎,并在1980年全國景泰藍行業評比中獲得第一名,為景泰藍藝術開啟了新時代之門。”

匠學文化專委會執行會長張金山一行到張同祿琺琅藝術中心調研

座談中,調研組與傳承人張旭大師就“景泰藍技藝”的産品開發、未來發展、品牌傳播等方面進行親切交流,針對非遺傳承、品牌文化、視訊直播、非遺文創等進行市場統籌推廣和品牌活動營運,深挖非遺市場潛能,拓寬産品銷售管道,擴大技藝傳承傳習範圍,不斷推動非遺事業與産業同步優質發展。充分發揮雙方在各自領域的優勢,開展深度合作,共同攜手推動優秀非遺文化的傳承、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