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圖“圍堵”中國,“印太經濟架構”啟動部長級談判,五角大樓因發現“中國制造”暫停F-35戰鬥機傳遞,蘋果無法擺脫“中國束縛”反而更加依賴,三星在中美沖突的背景下試圖找到雙赢的解決方案
随着中美關系陷入冰點,兩國的經濟交流也在受到影響,而因美國和中國分别為世界上第一、第二大經濟體,其帶來的影響已經波及到了方方面面,近來有4件事與此相關。
第一件事,9月8日至9日,“印度太平洋經濟架構”(IPEF)将在美國西部城市洛杉矶召開部長級會議,共14國加入的這一構想定位就是“中國包圍網”,但由于美方擔心自己的利益受損,其不讨論撤銷或下調關稅,到底如何建立有實效性的架構,此前依然有專家對此存在疑問。
有專家表示,因為這一構想中缺乏美國向其他國家讓利的關鍵内容,除美之外的國家能有的參與度未必會有美方想象的那麼高。換言之,美方糾集了一批地區國家想要建立“排華産業鍊”,但自己卻不想為此付出,隻開出張“空頭支票”甚至不确定能不能兌現,還打算讓其他國家在有可能得不到好處的情況下得罪中國,也難怪有人批“不現實”了。
第二件事,當地時間9月7日,美媒報道稱,五角大樓宣布暫停接受美軍工企業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生産的F-35戰鬥機,原因是戰機上的渦輪發動機使用的磁鐵為中國制造。美方一向對來自中國的個别材料限制很嚴,此前還鼓吹過“擺脫對華稀土依賴”,但實際上,美方使用的戰鬥機所采用的的零部件來自中國的消息也不是第一次被曝光了。今年早些時候,拜登政府就釋出聲明稱,将會為關鍵原材料的生産進行投資,以減輕對中國産品的依賴。
美方對中國制造如此忌憚,無非是擔心“圍堵中國”的計劃被自己搞黃了。但資源的全球流通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表現之一,美方如此抗拒中方的材料,非要通過政治手段人為進行限制,本就是在違背時代發展的潮流,其結果隻能是逐漸被時代所抛棄罷了。
第三件事,此前曾有消息稱蘋果公司計劃将工廠遷往印度,引起了很大的讨論。9月6日,美國《紐約時報》對此分析稱,蘋果即将釋出的新品在制造設計、揚聲器和電池等方面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依賴中國工程師,十多年來,中國供應商對iPhone手機貢獻的價值已經從3.6%增加到25%以上,蘋果已經越來越無法擺脫“中國束縛”,反而變得更加依賴中國了。
這證明了,随着經濟全球化程序加快,以及中國的技術進步速度迅速提升,中方在世界上已經開始占有越來越重要的份額,世界市場越來越無法離開中國的參與,在這一背景下,美方想要人為遏華本就是在癡心妄想。日益緊張的中美關系推動中企走上更加獨立自主的道路,而一味采取不正當手段幹擾市場的美國,最終隻會作繭自縛。
第四件事,9月7日,韓企三星電子上司晶片業務的聯席CEO慶桂顯表示,随着中美沖突不斷加深,美方對華設定禁令已經波及了韓企,但三星很難放棄供應全球IT行業40%産能以上的中國市場,不得不試圖尋找雙赢的解決方案。
美方限制中企,反而先一步限制了自己的“盟友”,就足以證明其對于全球經濟市場規則的了解有多片面和短視。正如三星公司提到的,僅在IT行業,中國市場就為全球帶來了超過40%的産能,在中方的優勢領域這一數字隻會更多。美方想要遏制如此體量的經濟體,本就是在損人不利己。#媒體人周刊##日韓澳等13國加入“印太經濟架構”##美國##中國##南韓##蘋果##三星##iPhone13價格連夜跳水##曝美軍暫停接收F-35與中國材料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