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定義”到“解決”,來了解什麼是影響使用者體驗的誤導資訊

作者:人人都是産品經理
若想提升使用者的産品使用體驗,避免給使用者造成誤導、提供使用者清晰正确的操作訓示,是産品設計應當重視的重要方面。是以業務人員應該如何避免誤導資訊的發生呢?本篇文章裡,作者針對誤導資訊的定義次元、及避免方式做了總結,一起來看。
從“定義”到“解決”,來了解什麼是影響使用者體驗的誤導資訊

在唐·諾曼的書《情感設計:為什麼我們愛(或恨)日常事物》中,唐諾曼描述了一項研究,他發現“……[a] 系統的美學程度影響了使用後對美學和可用性的感覺,而實際可用性的程度沒有這樣的影響。”

換句話說,視覺設計對整體體驗的影響與實際可用性一樣大。

其實是沒有那麼絕對,視覺不管在工業産品上還是網際網路産品中都會對整體體驗有一定的影響度,使用者體驗是使用者使用産品的感受,使用者的感受會受到産品本身的功能、外觀以及使用者當時所處的環境。

例如我們日常使用的杯子,此時的你需要一個既能裝2L水又好看的杯子,當從網上購買的杯子到貨時發現杯子比預期的少裝0.5L水,而且外表上也沒有圖檔上那麼好看,那麼此時估計大部分人都想去退貨或者投訴。

或者說杯子水裝的夠多,但是外觀上想要的是個商務風格,但是商家發錯了你拿到一個上面布滿卡通圖案的杯子,這時大部分人的内心估計也是想去找商家理論。

使用者的體驗是會受到各種原因所影響,一個小小的錯誤亦或者是跟使用者的預期落差太大,都會影響使用者的體驗,是以視覺設計對使用者的體驗是既存在也合理隻是它可能沒有産品功能上的影響那麼大。

在本文中将講解UI設計中如何避免誤導資訊,誤導資訊對體驗的影響。

一、什麼是誤導資訊

誤導資訊其實就是産品傳達的表意與使用者看到後了解上有差異,像圖示、文案、互動回報等等都會出現誤導的情況。

1. 誤導資訊影響體驗

當我們在點選一個連結、按鈕或者圖像時怎麼點都沒有回報,我們可能會以為是網絡問題,最後卻發現産品功能上本身上就不可點選,但是在視覺上讓人誤以為可以點選,這就很直接的影響到了使用者體驗。

從“定義”到“解決”,來了解什麼是影響使用者體驗的誤導資訊

2. 設計者如何發現問題

當我們以上帝視角去觀察産品時,如何發現問題呢?

我這裡推薦用資料畫闆、頁面熱圖等工具去發現問題,當新上的功能頁面發現資料異常時最簡單最快的方式就可以去通過熱圖發現(設計師最快的方法,像發現政策問題、功能問題等就不推薦了,大多都不在設計師範疇内)。

下圖中是一個社群的頁面,這裡做了一個虛拟的熱力圖,那麼作為設計者如何發現問題。

假設這裡内容裡的《今日娛樂圈》不可點選,産品功能上不支援,那麼從熱力圖上可以看出,使用者點選《今日娛樂圈》的次數跟關注的次數相等,那麼代表着視覺上這裡的資訊傳達則誤導了使用者,導緻使用者認知錯誤,并且會間接影響其他關鍵入口的點選。

從“定義”到“解決”,來了解什麼是影響使用者體驗的誤導資訊

3. 對産品資料的影響

目前期沒有發現問題時,設計者通過看熱力圖去進行資料分析,則會導緻資料分析不準确以及後續的産品政策方面可能産生偏移。

二、誤導資訊有哪些次元

除了上面的例子在做頁面設計時則需要避免,對使用者産生誤導的因素還有許多下面逐個來看。

1. 誤導性文本或UI元素

多年來,某些 UI 設計選擇變得越來越普遍,有些已經達到了成為既定設計慣例的地步,偏離這些約定成俗的設計方式可能會給使用者體驗上帶來影響,因為使用者已經被國内衆多産品培養出一定的習慣。

例如,帶下劃線的文本通常被了解為一個連結,是以使用者在使用時會嘗試點選它,當該段文字具有下劃線但是卻不支援點選可能會導緻使用者體驗與期望不比對,進而引起使用者連續點選,最終造成影響使用者體驗的因素。

從“定義”到“解決”,來了解什麼是影響使用者體驗的誤導資訊

2. 響應緩慢且缺乏回報

如果使用者單擊或點按某個元素但沒有快速收到回報,使用者可能會反複單擊以确認單擊是否有效,在這些情況下使用者需要看到正确的加載消息或其他一些視覺性的回報,這樣能夠幫助使用者緩解焦慮情緒,避免使用者流失。

從“定義”到“解決”,來了解什麼是影響使用者體驗的誤導資訊

3. 錯誤死連結和不完整元素

如果通常可以互動的元素突然變得無響應,則使用者可能會以粗暴的方式做出響應,例如多次點選該元素或者某個位置進行嘗試,我們在做的時候需要確定元素和連結的功能性,以及視覺上的表意,這點在使用者使用體驗上影響比較大。

下圖中的直播清單“标簽”在視覺上以多色形式展示,在使用者認知中多色标簽即可以點選進入此标簽下的内容頁,當此處無法點選時使用者就會産生疑惑為什麼不能跳轉、為什麼點了沒反應等。

另一個産品的頁面中的“勳章牆”元素同樣有這個問題,從價值上來看勳章牆在頁面中核心位置主要目的是希望使用者能夠直覺看到自己擁有多少勳章,進而産生成就感,對于勳章這種視覺表現較強的元素,應當放大去凸顯其視覺價值,從視覺的次元去激起使用者的欲望。

從“定義”到“解決”,來了解什麼是影響使用者體驗的誤導資訊

4. 标題不明确或者導航混亂

對于産品來講一般使用者分為有目标、無目标兩種,對于有目标的使用者在使用産品時希望能夠在最快的時間找到自己想要找到内容,而無目标的使用者則需要産品向使用者展示時,需要把重點功能内容傳遞給使用者,讓使用者盡快的使用起來,如果産品的标題導航在視覺上就混亂不堪,沒有任何層級而言就會導緻兩種使用者在使用效率上大大降低,體驗相對也較差。

如果産品内的标題導航文案等傳遞的資訊有誤,那麼會大機率造成使用者誤操作,使用路徑上也會降低效率。

三、如何避免這些問題

1. 統一的文字規範

在對一些關鍵資訊或者回報資訊進行文案描述時建議使用比較易于了解的話術,這樣在基礎了解上不會造成誤解,在進一步可以讓這些話術更具有情感化、人性化。

從“定義”到“解決”,來了解什麼是影響使用者體驗的誤導資訊

2. 優化加載速度

有人說加載速度取決于技術和使用者的網絡設計能起到什麼作用呢?

還真能,在做動效或者複雜回報動效時,常用的格式即為GIF、json、pag、svga這4種格式,在做複雜的動效時首先排除gif檔案,記憶體上它随便做一下都幾十kb,品質上也相對較差一般不建議使用,後面三種格式各有各的優勢,從本質上都能夠避免記憶體過大導緻加載過慢。

從“定義”到“解決”,來了解什麼是影響使用者體驗的誤導資訊

3. 統一的設計規範

在設計産品的初期就要考慮設計規範的問題,規範決定着産品未來的延展性、一緻性、嚴謹性、體驗程度等,我個人在做産品設計時在做第一個頁面的時候,就習慣去思考産品未來的方向以及規範需要規範到什麼樣的範圍,規範可用持續性有多久等等。

總之前期思考的次元多一點,後期設計時避坑就會多一點,同樣規範的完善度和準确性決定着設計的頁面是否會出現前面講的問題。

本文由 @愛吃貓的魚__ 原創釋出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定。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平台僅提供資訊存儲空間服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