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汽車産業鍊迎發展“關鍵期”主機廠肩負融合重任

來源:中國經濟網 姜智文

中國汽車産業鍊正迎來戰略發展關鍵期,能否在時代大潮中站穩腳跟、邁開步伐,自主創新是汽車工業不可或缺的穩定器和壓艙石。創新發展時代最重要的是創新環境,企業是産業創新的主體,也是重要的一環。

董揚認為,汽車産業鍊主要是内部合作,包括主機廠和一二級供應商等,關鍵是通過合作完善技術,提高使用者體驗。盧放表示,主機廠必須起到龍頭作用,帶動所有一二級供應商直面使用者,快速研發真正的産品和技術,緊密将B端和C端聯通,激活整個産業鍊的增長。

“軟硬體融合影響之廣、變化之快使之成為競相布局又一戰場,電子電氣架構、自動駕駛成為技術競争的關鍵所在,不确定性加深了整車企業對于産業鍊安全的顧慮。為實作技術創新和産業鍊自主可控,整車企業和Tier1、Tier2加速深度融合。”廣汽集團執委會委員、廣汽研究院院長吳堅表示。

随着汽車智能網聯逐漸成熟,車載晶片逐漸成為車企關注的重要資源,而一系列突發事件導緻“缺芯”持續發生,由此引發的産業鍊問題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在近日舉辦的2022泰達汽車論壇上,汽車行業專家、企業高層等共聚一堂,詳細分析了産業鍊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

汽車産業鍊迎發展“關鍵期”主機廠肩負融合重任

中國汽車晶片産業創新戰略聯盟聯席理事長董揚

智能網聯打破産業鍊邊界

“近年來,新四化正在影響汽車産業發展,軟體定義汽車、面向使用者價值服務的新概念,打破了傳統汽車産業鍊的邊界,新業态建構速度之快,程度之深有目共睹。”吳堅表示,反向催化市場和技術變革,使得産業鍊變革進一步加速,給中國汽車産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和機遇。

在騰訊智慧出行副總裁鐘學丹看來,智能網聯汽車長期向好的發展态勢沒有改變,但出現了核心變化。首先,智能電動化正在推動汽車産業結構化的變革,從單車智能到車雲一體持續進化;其次,使用者對于智能科技的付費意願和付費要求在不斷增長;最後,汽車行業進入到不确定和合規發展并存時代。

鐘學丹指出,“雲”正在成為重要的生産力,車雲一體化的資料驅動将成為産業的競争關鍵。未來汽車行業将給予雲端定義自然、體量,以及新的商業模式,軟體占比大幅提升,促進汽車研發體系的重新建構。

資料顯示,去年國内汽車自動駕駛裝機率達到25%,增長率為53%。知行科技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宋陽預計,2025年自動駕駛将進一步增長到50%,到2030年時增加到70%;網聯化在2025年将達到50%,2030年甚至會達到100%。

宋陽認為,在大環境推動下,汽車行業正在經曆智能電動汽車代替傳統燃油汽車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電氣架構由過去的分散式架構、以域控制器為主,向整車大腦甚至雲端電氣架構變革。過去一、二、三級系統供應商和零部件供應商,為整車廠提供線性的供應鍊體系,逐漸變成産業互相融合的網狀體系。

不過,國内汽車零部件制造商并未占據優勢地位。武漢大學工研院執行院長劉勝表示,國内半導體行業有5400億美金左右的規模,其中國産僅有約600億美元,且生産的産品并非最高端。值得慶幸的是,2015年到2020年汽車晶片複合增速達到32.8%,連續六年蟬聯世界第一。

汽車産業鍊迎發展“關鍵期”主機廠肩負融合重任

武漢大學工研院執行院長劉勝

主機廠肩負激活産業鍊重任

中國汽車産業鍊正迎來戰略發展關鍵期,能否在時代大潮中站穩腳跟、邁開步伐,自主創新是汽車工業不可或缺的穩定器和壓艙石。

“回顧1956年第一輛國産汽車下線,60多年來中國汽車人始終有汽車強國夢,即做大做強中國汽車品牌,培育具有國際競争力的汽車企業。”吳堅感歎道,要實作這個夢想,強韌産業鍊,自主創新是必由之路。

中國汽車晶片産業創新戰略聯盟聯席理事長董揚指出,在改革開放前三十多年,政府對于項目管理非常嚴格;到了創新發展時代,産業政策也随之變化,不再隻追求效率。董揚說,在引進時代最重要的是産業政策,創新發展時代最重要的是創新環境,既全行業都要做好準備,其中企業是産業創新的主體,也是最重要的一環。

岚圖汽車CEO盧放也認為,科技創新是引領産業鍊變革的第一動力。汽車産業鍊需要以技術為驅動,以創新為核心,實作彎道超車。汽車領域創新需要聯合創新、協同創新等方式,掌握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卡脖子技術,加快創新思維,努力提升産業核心競争力。

在董揚看來,汽車産業鍊主要是内部合作,包括主機廠和一二級供應商等,關鍵是通過産業鍊的合作完善技術,提高使用者體驗。

董揚說,第一要拉群,産業鍊上下遊之間,強者之間進行合作,而非互相排斥;第二提前合作,在系統開發初期就共同合作,推動系統更快地成熟,并且在一定範圍内試用,進而加快研發程序;第三直接競争對手之間也要加強合作,把産業做大,這對技術發展和參與者都有利。

“汽車是産業鍊條最長、涉及面最廣的行業,拉動和引領性非常強。同時,汽車是連接配接生活和工業的重要載體,也是C端和B端的關鍵橋梁。”盧放表示,主機廠必須起到龍頭作用,帶動所有一二級供應商直面使用者,快速研發真正的産品和技術,緊密将B端和C端聯通,激活整個産業鍊的增長。(中國經濟網 記者姜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