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疫情之下:如何建立自己的虛拟系統

作者:系統商研

疫情三年了,根據咱老祖宗的說法:大疫不過三年。而這次疫情卻沒有絲毫減退的迹象。至于未來,也讓人不可奢望。

疫情,局部戰争,已經讓全球經濟進入了大蕭條。有人說,目前這種經濟狀态,已經實質性地進入了經濟危機。這種大範圍的影響,波及全球各個經濟主體。正所謂各個國家有各個國家的國歌,各個國家有各個國家的菠菜(困難),日子好過的國家沒有幾個,有的國家通貨膨脹嚴重,有些國家能源危機,有些國家深陷戰火,有些國家已經破産,有些國家停滞發展。

聯合國釋出了2022年度《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報告。報告稱,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勞動力市場問題、持續的供應鍊挑戰和通脹不斷增加的壓力,全球經濟面臨着較大壓力。聯合國預測,在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5.5%後,2022年和2023年全球經濟增長将會降至4%和3.5%

作為全球最有熱度的經濟體,中國也沒有能夠幸免。疫情對大陸的影響,有目共睹,可以說咱們老百姓深受其害,之前的好日子貌似已經到頭了,社會上一片哀歎,企業家投資信心已經降到了谷底。中國年初定的增長目标是5.2%,但是有經濟學者認為,能夠達到4%已經是燒高香了。

扯了這麼多,還是要回到咱們老百姓的身上,在如此糟糕的經濟環境下,該如何打造自己的生意呢?畢竟,哪怕是天要塌下來,咱老百姓還是要吃飯的。我們的年齡越來越大,能掙到手的錢越來少,老人要養,房貸要還,孩子上學學費得交...。别說廢話,我們該如何搞到更多的錢。

大部分人都想搞快錢,事實上這也可能是最不實作的一句話,說實話我也不知道如何在一天内賺到1千塊,或者說當下有賺錢的生意,但是适合我們老百姓的生意恐怕并不多。

但是在當下中國有一個機會,是其他國家并沒有的機會,或者叫做中國特有的商業機會。别急,下面咱們慢慢分析。

請靜下心來,想想我們身邊的生意和門路,哪些是我們這些奔四的人能做的?

1.開個煎餅果子小吃車?(想想都費勁,況且我也不會弄啊)。

2.開個火鍋店?(門檻太高了,投資也不少,況且有多少倒閉的你沒有看到嗎?)

3.直播賣貨?(我估計得交一年的學費吧,一年後估計也就沒有什麼搞頭了)

4.開網店搞電商?(算了吧,咱是從電商時代一路玩過來的,想想都頭大)

5.加入某團送外賣?(得了吧,貌似在裁員,我這身體也搞不過年輕人啊)

6.加入農業搞生鮮電商?(最牛逼的那個,已經關門大吉了)

7.做自媒體?(算了吧,辛辛苦苦寫了一夜,才賺2毛錢,平台自己都沒有錢,拿啥給你)

....

我相信一定會有很多人像上面描述的這樣去思考生意,尋找賺錢的門道,分析到最後卻沒有一個能讓自己信服的。其實能夠像上面這樣去耐心分析的人,也都算是比較有想法的人了,他們願意采用理性和科學的态度去分析現實中的商業,他們最終沒有找到理想的生意,這是不能怪他們的,因為他們所能看到的生意,也确實不是什麼好生意。必須有新的思路才能成就他們。一些在穩步賺錢中的生意,往往是我們沒法做的生意。

曆史中已經存在的生意,往往都不是好生意

好生意是适合你的生意,否則就是:“别人的好生意,你的好望洋”。

你看同仁堂的生意多好,你從頭來搞個同仁堂?你看美團多賺錢!你也來搞個團?你看微信多牛B,比工商局還賺錢,你來建個微信?你看老張那個涼皮店多賺錢,你試試看看能不能賺到錢?....你看看建行多賺錢,你也開個銀行,跟國家搶生意?你看隔壁的阿翠天天夜裡搞直播,賺錢的很,你也學學阿翠?你搞得過阿翠嗎?你願意迎合這個社會嗎?

總之一句話:别在曆史中找生意。

要在現實中發掘自己。

現實中的我們有什麼?我們有年齡,年齡就是經驗,我們有掙錢的欲望,我們有十幾年的工作經驗,這十幾年我們兢兢業業,加過無數個班,搞過無數個PPT,坐在熱鬧的KTV裡也許我們連一首像樣的歌都不會唱,但是,如果說起我們的專業,我們能聊上一天一夜。其實這就是我們的資本。

我們能在這個社會中掙到錢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我們是有價值的,二是,我們把自己放到了社會中。是以如果想在這個社會中尋找到賺錢的機會,我們還必須得從我們自己出發,用上帝的視角,把自己放到社會中去,去尋找一個能夠自我拯救的獲利之道。

那麼,如果我們是有價值的,我們該如何将這種價值變現。讓它就像一份電子文檔一樣賣來買去。每賣一份就賺一份的錢,去打造屬于自己的價值Copy,去打造屬于自己的被動收入(我知道有很多人,會把被動收入當雞湯看,我不想過多的解釋,人永遠賺不到自己認知範圍之外的錢,我想說的是:被動收入 不是一個新詞,曆史上很多成功的商業大佬都是在追求被動收入,隻是最終的完美程度不同而已,我們是應該追求被動收入的,這個不用懷疑,隻是注意不要走極端)。

OK,說到這裡,已經啰嗦的夠多了。直接說說我們當下的機會:專業虛拟服務

虛拟,聽到這個詞的人已經很多牛毛了,加上這幾年比較火的元宇宙的帶動,估計都快吐了吧。但是我們今天說的東西跟元宇宙沒有什麼關系。我說的是專業虛拟服務。

什麼是專業虛拟服務呢?簡單來說就是:通過網絡向社會提供的無實物的和無變質化的高頻服務。在國家高新技術科目中叫做:現代服務。但是,我個人覺得現代服務的概念太過廣泛,它包含了虛拟服務之外的其他網絡化服務,這不是我今天想說的。

我想說的是:專業的,虛拟的,服務。

這個概念要求這麼幾點:

1.服務不需要包裝,付款即發貨。

2.用完即完結,無需再售後。

3.商品可複制,複産成本可以忽略不計。

4.資料可内生,價值會生長。

5.金融化營運

看到這你是不是已經懵了?!,其實這些并不難了解。你再好好體會體會。是不是你已經在社會中看到了一些這類系統的影子?

舉個例子:域名大家都熟悉吧,你從阿裡雲買一個域名,從付款到下一年再續費,整個過程,對阿裡雲來講也就隻有2台伺服器程式給你服務,在無人值守的情況下 就把你的錢賺到手了,這對阿裡雲來講這就是虛拟專業服務,無人值守的被動收入。

當然對于我們個人去開拓這樣的生意,老實講難度還是比較大的,有門檻,不現實。

再舉一個例子:張雯雯是一名财務會計,她對财務知識非常了解,不管是理論還是實務她都有獨到的看法。這個時候,張雯雯開始制作自己的視訊教程,主講工作中的實務,釋出到網絡平台A上供人學習觀看,自己從自媒體的角度賺點流量的錢。這個貌似有點靠譜了,很像我們說的“虛拟化服務”。如果從A的角度上來看,這就是我們說的專業的虛拟化服務,但是從張雯雯的角度來看,這并不是。她對這些視訊的發貨、資料積累、變現 都無法掌控。她的收益來自于平台給她的内容分享費用。現實中的大部分自媒體的UP主 都是屬于張雯雯這個層次,他們依附于平台,完成虛拟産出的變現,隻不過中間被平台攫取一些剩餘價值而已。張雯雯和平台實作雙赢,但最終這份視訊産生的收益,平台一定是高過張雯雯的。這種生意不具備金融屬性,它不能讓張雯雯獲得持續的增值收益,相反還有被下架或者打入冷宮的可能。這不是我們今天要講的專業虛拟服務。

再舉一個例子:姜雲雲是一名大學心理師,她對抑郁症有獨特的了解,她通過大量的實踐摸索,在甄别和治療抑郁症這方面有了自己的獨特招數,最終她将這些招數彙總成10份專業問卷,隻要一個做完這10份問卷,就能判别出一個人是否有抑郁症,以及抑郁的程度。他自己建立了一個網絡系統,将這10份問卷網絡化,做完問卷,系統自動出分析報告,當然看詳細的報告,需要付費10元。姜雲雲所建立的這個問卷系統就是一個大概的虛拟專業化服務系統,盡管這不是一個很有吸引力的例子,但是足夠能讓我們了解其中的奧秘。

對姜雲雲來講,她有如下的收益:

1.她對平台有自主權

2.隻要有人付費,他就完成了發貨,交易在一秒内完成,不需售後

3.這些問卷是重複利用的,一份工作成本,多份收益

4.平台上的資料會促使姜雲雲,再次完善自己的産品,發掘使用者的需求,資料價值凸顯。

5.随着時間的推移,姜雲雲的這個平台越來越值錢,對姜雲雲來講這個平台就像一個金融産品。

當然,這隻是一個例子,啟發大家去找到自己的虛拟化生意。在實際操作中你可能會面對很多困難,完全的虛拟化也并不完美,例如:你可能對自己的專業和工作領域失望透頂,不知道有什麼價值;或者說你覺得設計軟體太複雜了,我根本一竅不通。其實我想說的是:任何行業都有存在的價值,存在即合理,另外,這個社會的分工已經很細微,并且将來會更細,你覺得容易的東西别人不一定懂。就像你覺得設計軟體系統很複雜,而一些程式員卻覺得設計軟體已經簡單到了枯燥。

這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垂直領域,什麼是垂直領域,大部分人隻是通過字面了解,根本了解不到這個詞的真正内涵,垂直領域就像一棵大樹的根系,可以無限地向下深紮,也可以無限制地向周圍蔓延,但是每一個根系都有他的價值所在。醫生、律師、教師、專業服務、金融顧問 、等等 都可以依據現實打造屬于自己的虛拟産業,而不是簡單的自媒體和直播。

如果你聽我說了這麼多,仍然不能了解這些東西怎麼玩。那麼你可以關注我們的公衆号:系統商研社。我們會不定期地釋出相關案例,也會有新的虛拟系統研發,我相信這些工作一定能夠帶領你找到屬于自己的生意。

也許你已經明白了我想表達的東西,在其他地方你可能也使用過類似的系統,請你不要把它了解成網賺,因為這不是同一種東西,我希望 我能夠以比較系統的角度引導你觀察這個機會,也能讓你從中獲得比較客觀全面的認識。

OK,通過這三個例子,我相信你已經了解了專業虛拟服務系統是什麼東東了。如何打造出屬于你自己的系統,那還需要問你自己了,我這邊隻是将思路提供給你,把規範提供給你。至于如何建立這套系統,其關鍵在于尋找:“你+社會”的價值。

下面我們來說說,為什麼說虛拟專業服務是中國當下獨有的商機?。

這主要展現在下面幾個方面:

1.經過傳統互聯和移動互聯的多年發展,虛拟服務的底層已經無比成熟,中國2022年的網民人數是10.3億,規模已經形成。

2.内容經濟已經發展成熟,内容付費已經被大衆所接受。

3.虛拟支付體系,已經非常完善,這是其他國家不具備的。

4.虛拟産業才剛剛開始,相對來說競争者并不多。

5.微核心的發展的必然結果。

6.知識産權體系越來越完善

7.大環境的要求(目前疫情加速了虛拟服務的發展,成為了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一種服務模式)

這幾條我就不一一解釋了,我相信大家能體會到這些東西。這裡我特别說明一下微核心的概念。微核心,就是說 每個人(或者某個小團隊)都是一個核心,是一個不可替代的角色。

微核心,是經濟發展程度所決定的,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程度越高,微核心的現象就越多。例如:美國11個人的公司,就能造出全球頂尖的波士頓機器人。而那些動不動就上萬人的工廠,就隻能是一個勞工的變現場所,每個員工能參與生産産品,但是每個人都不是整個工程的核心,每個人都可以被替代。如果一個社會上的每個成員都有不可替代的絕活,那麼這個社會将是一個發展程度很高的社會。而這不是由某一個或者某個政府所決定的,這是經濟規律。

是以,在未來,小公司小團隊會越來越多,大公司會越來越少,社會的分工會越來越細。關于這一點,你可以想象農業社會,整個社會都搞農耕,然後每個人都是農民,後來有了鐵匠鋪,也就出現了鐵匠,再後來有了種業公司,有了獸醫等等。

好了,已經說得夠多了,如果你還在為疫情而煩惱,不如把疫情變成一種機會,在内卷的同時,發掘自己的價值,将自己的優勢發揮出來。将自己的智慧結晶商品化,虛拟化,服務化;進而價值變現,給社會帶來服務,給自己帶來長久的收益。但是有一點需要說明白,如果你帶着投機的心态去做這些,我勸你壓根不要開始,因為這種虛拟服務系統之是以能夠生存,玩的就是實實在在的東西,現在的網民素質都很高,沒有幾個傻子。如果你僅僅想獲得快錢,我隻能說這種方式不适合。

好了,祝願疫情早點結束。

系統商研社

本文來自公衆号:系統商研社。一個為你指明方向的網站, 禁止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