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毛主席對吳旭君主動提起身後事:我死的時候,你不要在我身邊

作者:文史旺旺

毛主席是萬衆敬仰的領袖,他為革命事業做出的巨大貢獻,如今依舊被人懷念。

在生命的最後時光中,疾病纏身的毛主席非但不能說話,就連呼吸都非常困難。

雖然知道自己時日無多,但他毫不在意,即使在去世前的前一天,他也依然讀書和理政,為國家和人民做最後的貢獻。

在生命最後的幾天裡,毛主席究竟經曆了什麼,而他為何會如此看淡生死呢?

毛主席對吳旭君主動提起身後事:我死的時候,你不要在我身邊

曾多次遭遇生離死别

在許多人心中,毛主席的形象是光輝的,是一個偉人。

但偉人終究也是人,是人就要面對生離死别,而在面對親友故去時,毛主席也會傷心,也會有痛心疾首的時刻。

早在1915年,毛主席當時還是湖南一師的學生。就在求學期間,他結識了易昌陶。易昌陶與毛主席一樣,當時都懷揣着救國的理想,兩人可謂是志同道合。

然而在讀書期間,易昌陶就因肺結核去世。

毛主席對吳旭君主動提起身後事:我死的時候,你不要在我身邊

看着好友在青春年華就早逝,毛主席第一次感受到了生離死别的痛苦。

他為此寫下了許多紀念好友的詩句,在《五古·挽易昌陶》中,毛主席寫道:“去去思君深,思君君不來。愁殺芳年友,悲歎有餘哀。”

不過毛主席并不是單純地悲痛,而是把悲痛化為力量。在寫給易昌陶的挽聯中,也有了“胡虜多反複,千裡度龍山”的豪壯之句。

在中國古代,人生最悲哀的事情莫過于幼年喪親,中年喪妻,老年喪子。

毛主席對吳旭君主動提起身後事:我死的時候,你不要在我身邊

但這些悲哀的事情,毛主席雖然幼年沒有喪親,但在他26歲那年,父母相繼病逝。在37歲時,結發妻子楊開慧犧牲在長沙,而在57歲時,兒子毛岸英在北韓犧牲。

除此之外,毛主席的弟弟毛澤民、毛澤覃,妹妹毛澤建、侄子毛楚雄,都在革命戰争時期犧牲,可以說毛主席一家為革命奉獻了一切。

對于這些傷痛和犧牲,毛主席并沒有過多提及,反而将其化為力量,放在革命、建設事業中。

毛主席對吳旭君主動提起身後事:我死的時候,你不要在我身邊

多次提及身後事

在經曆過這麼多生離死别後,毛主席對生死之事看得非常淡。

建國之後,毛主席就曾倡議火葬,這樣可以把更多資金用在建設上面,為此他在《火葬倡議書》上第一個簽了字。

毛主席對吳旭君主動提起身後事:我死的時候,你不要在我身邊

雖然不提倡厚葬,但毛主席認為要開追悼會,因為這是同志之間寄托哀思的方式。在延安時期,毛主席就親自給戰士張思德開追悼會。

進入60年代後,毛主席對身後事看得更加通透。

毛主席對吳旭君主動提起身後事:我死的時候,你不要在我身邊

1961年,在與英國元帥蒙哥馬利會談時,他還引用了“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的俗語,對自己去世的具體年份做了一個預測,還說馬克思要找自己。

蒙哥馬利被毛主席的豁達所感染,但他回答:“馬克思那邊可以等等,但中國這艘大船需要您掌舵。”

毛主席對此則平淡回應道:“我随時準備滅亡。”

毛主席對吳旭君主動提起身後事:我死的時候,你不要在我身邊

因為母親 不想讓人看到自己逝世的模樣

吳旭君曾長時間擔任毛主席的護士,那時候已經是毛主席的晚年,他的身體雖然健康,但還是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衰老症狀。

吳旭君非常敬仰毛主席,是以每當毛主席身體出現一些症狀,她都會非常認真地進行檢查,每當談到生死之事,吳旭君總會找話題岔開。

毛主席深知她的心思,但他卻認為吳旭君有些小題大做,還會主動提起自己的身後事。

毛主席對吳旭君主動提起身後事:我死的時候,你不要在我身邊

有一次吳旭君給毛主席做檢查,檢查結束後,毛主席一邊和吳旭君閑聊一邊抽起煙。

聊到一半,毛主席突然想到了什麼,他把煙放在一邊,然後認真地說了一句讓吳旭君吃驚的話:“我死的時候,你不要在我身邊。”

被這句話吓到的吳旭君一時間不知道怎麼回答,過了一會她才笑着說:“主席,您别開這種玩笑。假如真的有這一天,我肯定要在您身邊。不過您放心,我會做好您的防護工作,您得了小病我也會及時認真治療,不會讓您得大病。”

毛主席對吳旭君主動提起身後事:我死的時候,你不要在我身邊

對于這番話,毛主席卻搖搖頭說:“我沒見到母親的最後一面,在她死前,我不忍心看到她痛苦的樣子,我想留下美好的印象,是以我跟母親說我想離開一下,母親同意了。是以到現在,我印象裡的母親都是健康美好的樣子。是以你明白我為啥不讓你在我跟前了吧,我要給你留下一個健康完美的印象,而不是看到那個痛苦的我。”

吳旭君恍然大悟,在沉默一會後,她習慣性地準備岔開話題,她說:“主席,咱别老說死的事吧。”

毛主席對吳旭君主動提起身後事:我死的時候,你不要在我身邊

毛主席卻不打算讓這個話題結束,他說:“我這人就是這麼怪,其他人越要回避的事,我越要說。在戰争時期,我好幾次都要死了卻沒死,他們都說我命大,但我可不信。我相信辯證法,相信唯物主義。

辯證法告訴我們,有生就有死,有勝就有敗,有對也會有錯,有前進也有後退。冬天過去了就會是春天,夏天熱完了就是秋天,難道你們看書不研究這些?”

吳旭君回答:“我們研究醫學的,範圍比較窄,我們更多地關注人的生老病死,雖然這些範圍看起來比較狹窄,但醫學領域有許許多多的細分方向,例如延緩衰老,預防不治之症等,都是需要研究的。”

毛主席對吳旭君主動提起身後事:我死的時候,你不要在我身邊

毛主席對吳旭君這番話很滿意,他誇獎了吳旭君,随後繼續工作。雖然這次對話結束了,但兩人之間關于生死話題的讨論,卻沒有結束。

毛主席對吳旭君主動提起身後事:我死的時候,你不要在我身邊

回歸自然是他的願望

1963年12月,羅榮桓元帥去世。對于這個老戰友,毛主席非常懷念。在參加羅榮桓的追悼會後不久,毛主席再次和吳旭君讨論起關于死亡的話題。

聊到一半時,毛主席笑着對她說道:“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這是事物發展的規律。我平時吃魚多,是以我死後你們把我火化,然後把骨灰撒到長江裡喂魚吧。你要對魚兒說‘魚兒呀,毛澤東給你們賠不是了,他生前吃你們,你們現在就吃他吧,吃肥了好為人民服務’”。
毛主席對吳旭君主動提起身後事:我死的時候,你不要在我身邊

聽到毛主席這番話,吳旭君連忙擺擺手說:“這是萬萬不能的,我平時都聽您,這件事是不能幹的。”

此時毛主席臉上已經沒有了笑容,他語重心長地對吳旭君說:“你在我身邊工作了這麼久,應該了解我啊,我是主張的火葬的。”

在注重孝道的中國,人們并不願意在老人面前談關于死亡的話題。而毛主席能夠對身後事侃侃而談,這展現了一個唯物主義者的覺悟。

毛主席對吳旭君主動提起身後事:我死的時候,你不要在我身邊

為了身體毅然戒煙

随着年歲的增長,加上長期操勞國事,已經接近八十歲的毛主席,身體狀況逐漸變差。

1971年冬天,他先是患上了感冒,然後很快轉變為支氣管炎,最後發展成為大葉型肺炎。從那時候起,他的沙發旁邊就配了一個痰盂。

毛主席對吳旭君主動提起身後事:我死的時候,你不要在我身邊

為了減輕肺炎的痛苦,醫生們建議毛主席戒煙。

戒煙在當今世界,仍然是個難題,對于抽了大半輩子煙的毛主席而言,這更是難上加難。為了身體,毛主席還是決定戒煙。

戒煙不是一日成功的,而是逐漸減少抽煙量直到最後完全不抽。在戒煙初期,毛主席的身體出現了戒斷反應,這讓他非常難受。

不過毛主席并沒有違反戒煙計劃,如果實在想抽,他就會拿起煙聞一聞。時間久了,他就習慣了這種感覺,到1975年時,毛主席戒掉了煙瘾。

晚年一直受病痛折磨

人一老,就會開始懷舊,身邊要是有人去世了,就會陷入悲傷。進入七十年代,建國時期的上司人紛紛去世,這讓他經常陷入悲傷的情緒中。

毛主席對吳旭君主動提起身後事:我死的時候,你不要在我身邊

1972年1月,在強撐病體參加完陳毅元帥的追悼會後,毛主席突發肺心病,直接昏倒過去。這次病情非常嚴重,他一直高燒不退,甚至出現了缺氧休克等症狀。

經過醫務人員的奮力搶救,毛主席才逐漸蘇醒過來。但從此以後,他的身體愈加虛弱。

當時毛主席已經79歲,按理說這個年紀的老人在大病一場後,應該休息幾個月,但此時中美關系已經破冰,尼克松在當年2月底份訪華,為了國家大事,毛主席選擇繼續工作。

毛主席對吳旭君主動提起身後事:我死的時候,你不要在我身邊

尼克松訪華後,中國外交進入蓬勃發展的新時期,毛主席會見外國元首的頻率大大增加。

然而毛主席此時已患上了嚴重的白内障,攝影記者的燈光對他來說無疑是一種折磨。為了減輕對毛主席眼睛的影響,外事部門規定記者隻能拍三分鐘的照片。

患上白内障後,毛主席的視力大大受影響,也影響了日常的工作和生活。愛書如命的他因為看不見,隻能讓從業人員讀給他聽。

毛主席對吳旭君主動提起身後事:我死的時候,你不要在我身邊

不過雖然視力已經如此,但對于醫生實施白内障手術的建議,毛主席一開始是抗拒的。

周總理當時也已有患病,但知道這個情況後,他抱病勸說毛主席,最終讓毛主席同意了手術。

毛主席對吳旭君主動提起身後事:我死的時候,你不要在我身邊

無論多困難都要讀書和工作

雖然身體已經大不如前,但毛主席依然堅持工作和讀書。在白内障手術後,他雖然恢複了一部分視力,但視力已經大不如前,看檔案隻能拿放大鏡。但他的思路依然清晰,處理事務依舊如常。

愛讀書是毛主席的一大特點,這個少年時期就養成的習慣,直到晚年,毛主席依然手不釋卷。為了節省時間讀書,毛主席甚至可以不吃飯不睡覺。

毛主席對吳旭君主動提起身後事:我死的時候,你不要在我身邊

在白内障手術僅一周後,因為不習慣别人給自己朗讀,毛主席就自己拿書看了。

因為毛主席最愛看史書,他在眼睛恢複後,看的第一本書就是《二十四史》。

據從業人員回憶,在1974年上半年期間,毛主席曾對笑話書情有獨鐘。

從業人員解釋說,毛主席長期處理國事,讀一些很深的史書,大腦長時間會疲勞。是以,讀另外一種書,是一種對大腦的調節。

毛主席對吳旭君主動提起身後事:我死的時候,你不要在我身邊

最後時刻依然為國事操心

時間進入1976年以後,毛主席在年初出現了兩次心肌梗塞,但都被搶救過來。不過由于朱德、周總理等國家上司人的相繼離世,再加上唐山大地震的發生,讓毛主席都感到傷心,低落情緒導緻他的身體更加虛弱。

當時他雙腳浮腫,已經無法走路。偶爾在客廳散散步,都需要從業人員攙扶才行。除了行動困難,毛主席還會出現突然暴汗,嘴唇發紫等現象,這讓他連說話都困難了。

毛主席對吳旭君主動提起身後事:我死的時候,你不要在我身邊

1976年8月,毛主席的心髒病再次發作,經過醫療專家的集體搶救,才把他在鬼門關拉回來。不過由于反複出現的危急情況,醫療組已經做好了最壞打算。

因為行動困難,在這一年的大部分時間中,毛主席都躺在大床上閉着眼睛。不過他依然讓從業人員幫助自己讀書和批閱檔案,甚至在去世前的前一天(9月8日),他依然進行了兩個小時的檔案批閱工作。

毛主席對吳旭君主動提起身後事:我死的時候,你不要在我身邊

在9月8日晚上,他在睡覺前在床頭點了三下,從業人員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把日本首相三木武夫的新聞讀給了他聽,之後他還聽了一篇關于美國政治競選的新聞。

毛主席聽完後大概是晚上七點,他當時準備睡去,然而過了一會後,他的動作引起了從業人員的注意。從業人員走近他的耳邊,他說了生命中最後一句話:“我很難受,叫醫生來!”

毛主席對吳旭君主動提起身後事:我死的時候,你不要在我身邊

說完後,毛主席再次陷入昏迷。醫生很快趕到,将氧氣管伸進鼻孔中,他的呼吸一度恢複平穩。但沒多久,他的呼吸幾近停止。醫生們再次展開搶救,可是他再也沒有醒過來。

9月9日0點10分,醫生們停止了搶救,偉大領袖毛主席在這一夜離開了人世,離開了中國人民。

毛主席對吳旭君主動提起身後事:我死的時候,你不要在我身邊

毛主席在給郭沫若寫的詞裡寫道:“一萬年太久,隻争朝夕”,可以看出毛主席更在意革命建設的勝利,為此他會争分奪秒地進行工作。

而對于生死,毛主席并不在意。尤其是臨終前,他沒有因為生命即将走向終結而悲哀或頹廢,反而投入工作和閱讀中,這種精神非常值得學習。

參考資料:

《毛澤東詩詞中的生死感懷》 中國共産黨新聞網

《毛澤東看透死亡:細數自己可能的五種死法》 南海網

《毛澤東逝世》 中國共産黨新聞網

《毛澤東、周恩來的最後時光》 中國共産黨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