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關于玩遊戲(轉)

 在我的室友當中,除了一個月入數萬的淘寶大老闆外,其餘大都沉迷于遊戲。我不怎麼玩遊戲,隻是靜靜的坐在他們旁邊寫代碼,聽音樂,或者碼字,不時往旁邊瞅瞅他們的螢幕,于是大緻看到遊戲從 LOL 換到了網絡遊戲,不變的是,他們還是沉迷其中。

  我很久之前就寫過關于大學生沉迷于遊戲的文章,不過現在看來,那篇文章多是概念性的東西,換句話說,不接地氣,那篇文章大部分來自我的臆想和知乎看到的觀點。直到現在,我和一群遊戲中人朝夕相處,想他們所想,并試着去了解和感受他們的感覺,我才能真正的去思考這個事情。

  我想把沉迷于遊戲的分為三種情況。

  大部分我們看到的沉迷于遊戲的孩子,其實并不是因為遊戲好玩,而是因為喪失了對生活其他方面的信心,得出這個結論是可怕的,但真相就是這麼殘忍。這種現象在大學之中尤為明顯,事實上,我們所能看到就是一種兩極分化的現象,一小部分人可能在各方面都非常出色,而另有一小部分人因為找不到明顯的優勢而選擇隐匿。其他部分像我這樣的人或多或少能夠在某些特定的事情上面找到價值和成就感,是以不會是以沉迷于遊戲。我有兩個室友,均來自農村,大一的時候,我非常喜歡他們,因為他們有一種來自農村的孩子的樸實,并且懂的非常多的關于自然和農産品的知識,但是在随後的日子裡面,他們變得足不出戶,整天在寝室裡面玩遊戲,甚至不去把妹。我想這是喪失信心的典型,因為他們所具有的知識在大學并無用武之地,而腼腆的性格又讓他們的人際交往感到乏力。他們在大一的時候嘗試過一些東西,比如程式設計或音樂,但是沒有堅持下來,随後的日子裡面漸漸喪失對任何事情的信心,與外面的世界開始脫軌。

  我記得有一個故事,一個年輕人問一個自稱從未輸過棋的老者不輸棋的秘訣,老者說,我從未下過棋。

  我有些時候真是覺得我閑的蛋疼,自己都管不過來還要操心别人,可我看到朝夕相處的室友每天在遊戲裡面忘乎是以,就覺得一陣惋惜,我不是想秀優越感,事實上,我就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熱愛的方向,能夠一起學習和奮鬥,偶爾大膽而刺激的玩樂,這樣的大學生活才是值得懷念的。

  第二種沉迷于遊戲的人,是因為生活的無聊,他們其實也不覺得遊戲有多好玩,隻是找不到比遊戲更好玩的事情,才會一直玩遊戲,生活充實的人可能不能了解,但事實是,你永遠想象不到無聊又多大的力量。

  遊戲是成本效益最高的荒廢時間的工具。

  第三種沉迷于遊戲的人,是真正的遊戲發燒迷,我們大多數時候了解的遊戲玩家,應該是這類人,他們發自内心的覺得遊戲好玩,并且深深為此吸引,他可能在其它方面卓有成就,可還是深深着迷于遊戲,這個時候我們才能說,這款遊戲是如此的優秀以至于能吸引這些發燒級的玩家樂此不疲。不過,難以置信的是,這部分人往往非常聰明,而且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他們一般不會真正意義上的沉迷遊戲,并且在工作的時候富有創造力,他們是真正的玩家。

  其實我很讨厭我自己一副說教的樣子喋喋不休,為什麼我不能做點更酷的事情?想來,大概是因為我一直自诩着那番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的向往。我無數次嘗試和沉迷于遊戲的人溝通,可是結果往往是尴尬的,連我自己都覺得我他媽真是吃多了。

  在利益的趨勢下,遊戲廠商變得越來越無良,而那些用心做好遊戲的公司往往赢利困難。這是一個惡性循環,越多無良廠商賺錢,越多的無良遊戲,越多的毒害着年輕一代,然後這又創造出更多的利潤空間,讓更多的公司前赴後繼。

  這個循環的終結在于年輕人的覺醒,或者下一代的覆滅。

  左岸記:沉迷,是指深深的迷戀。我們知道,要将一件事做到極緻,沒有一定的沉迷,是很難成功的,那為什麼沉迷遊戲對大多數人來說很難成功呢?因為很多的人沉迷于遊戲并非對遊戲真正的熱愛,而隻是對現實的逃避,不敢挑戰偏複雜的、難度較大的現實問題;加上遊戲的設定通常都是可以無限次的重來,而現實重來的可能不多。很多人玩遊戲的心态是:我知道沉迷遊戲中不對,但我實在想玩,于是,懷着愧疚、不安的心情,繼續地玩了下去。往往不需要多久,便成了生活的習慣。憑心而論,遊戲是對人最基本心理需求的非常用心的設計,玩遊戲是人的天性,隻是因為沉迷遊戲而荒廢了其他更重要的東西,終究是得不償失。離開沉迷的方法就是像戒煙一樣,必須馬上脫離,并用心投入到自己真正重要的事情上,而不是像通常所說的采用逐漸減少的辦法。直到哪一天,自己能很好地管理好時間,這時,遊戲帶給人的體驗才是真正開心、快樂的。

從小玩到大~~~FC MD SS PS PS2 PS3 GB GBA NDS PSP

一心向往遊戲開發才學的程式設計,隻不過一路跑偏,做了企業開發.

我姐說我以前很傻的,遊戲機玩多了,就覺得我聰明了.

國内的遊戲環境被南韓泡菜遊戲毒害得比較嚴重

作者說的前兩種人基本就是沉迷泡菜遊戲~~~~

以後我有孩子,我一定買遊戲機,和他一起玩~~~

"離開沉迷的方法就是像戒煙一樣,必須馬上脫離,并用心投入到自己真正重要的事情上,而不是像通常所說的采用逐漸減少的辦法。"

在部落格園看到了這個題目,我頓時起了興趣,因為我似乎是在沉迷遊戲(當下最火的遊戲,一般都懂得),看了這三種,我認為我比較傾向于第一和三種的結合。我玩遊戲一方面是覺得遊戲還是挺好玩,并不無聊,另一方面就是在現實生活中找不到自己的價值,現實中極其對自己不自信,認為自己一無是處,才在遊戲中來找尋樂趣。雖說在必要時可以随時抛棄遊戲,但在這種暫無壓力的狀态下一直是昏昏沉沉,要是打遊戲一般的時間用于自己的程式設計上,恐怕早已小有所成了。。。

要是玩街機沉迷,那肯定很聰明,要是玩網遊,無盡的任務,大家都懂得,有時候就是被這些任務驅使着,時間不經意間流逝

本人也瘋狂癡迷遊戲,實打實算下來在虛拟世界中度過的日子,足足一年多吧。後來自己也分析過原因,大概這樣子:

1、成本,遊戲确實是成本很低的東西(抛開時間的價值)。同樣的休閑,上個街可能得花費幾十上百,出門就是各種消費,大學裡有時候對這種消費還是能避免就避免 (畢竟大衆),把妹什麼的暫時就不說了,不應該用‘把妹’的樂趣來和遊戲比,對遊戲玩家來說,交女朋友沒有什麼實際意義(這本身也是大學裡另外一種消磨時間的方式)。

2、成就感,在遊戲裡,時間消費速度飛快,投入如此多時間的東西,往往效果還是不錯的,至少可以和同等成長的玩家擷取相同的遊戲樂趣(至少競技類遊戲是如此)。而容易被忽略的是,把這些時間投入到學習中,擷取的東西往往更多。曾經聽一名教授說過,你人生中用到的大部分學術知識,往往大學裡花費六個月就能汲取到。未曾忽略時間的玩家們,可能會去嘗試努力,不過,這個時候真的需要的是一群人共同努力,這種幾率還是比較低的。

3、疲憊感,由于不斷重複地遊戲,玩家的疲憊感還給了亢奮過後的現實生活,對很多事物失去興趣,覺得一認真起來就想睡覺,難以找到自己在現實中的着力點。特别是對于沒有目标,沒有對一件事情必須執着完成的人。

4、無奈感,這種情緒是玩家需要克服的另一種情緒,“那些事情都是優秀的人才能做的,我肯定不行;他們不會和我們這種成天玩遊戲的人交流的,不要去了;除了玩這個我還能幹嘛?反正沒有畢業,怎麼都是混時間;怎麼辦啊?我不想玩了,我該做什麼?。。。 。。。”有時候,這部分人群真的需要朋友的幫助,給一個可以存活的生态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