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華新水泥:譜寫高品質發展新篇章

作者:湖北工信
華新水泥:譜寫高品質發展新篇章

華新水泥,響當當的百年老店。從1907年誕生,到2022年,風雨兼程115年;進入新世紀,堅持創新發展20載。華新人爬坡過坎,一路奔跑,征途上留下奮鬥的足迹,寫滿了艱辛和榮耀。

視訊加載中...

咬定“雙碳” 綠色發展領跑新賽道

水泥工業是國民經濟重要的原材料及制品行業,同時也是碳排放重點關注對象。如今在“雙碳”的驅動下,水泥工業的發展遇到了一個關鍵節點,如何實作綠色可持續發展?

“水泥工業不能再以過去的上大關小、規模經濟來作為核心發展方向。”華新水泥黨委書記、總裁李葉青表示,水泥工業應更關注系統效率,把能源效率、碳排放效率、産品最佳服務效率提升作為發展方向。

2022年初,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公布了重點用能行業能效“領跑者”企業名單,水泥行業9家機關上榜。其中,華新水泥信陽、株洲公司位列水泥行業前2名。這是繼上年入選“領跑者”數量位居行業第一後,華新水泥繼續在行業領跑。

綠色低碳,華新人孜孜以求。

進入21世紀以來,華新水泥始終堅持走“低能耗、低排放、高技術、高效益”的自主創新之路,在節能降耗上成效顯著,并研發出符合中國國情的“水泥窯高效生态化協同處置固體廢棄物成套技術與應用”,大量使用垃圾衍生燃料,大幅減少傳統化石能源消耗;廣泛應用水泥節能裝備,持續降低電耗,節省燃料消耗;引進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分享和推廣“生産十大黃金法則”,實作節能效果等等。

華新水泥是如何實作“領跑”的?進入華新長山口環保工廠,我們探尋部分答案。這裡,來自武漢江夏區、洪山區、武昌區、東湖高新區等區域的生活垃圾開始了“循環之旅”。破碎、幹化、分選……這些生活垃圾經過生态預處理後,被成功轉化為替代煤的衍生燃料,随後被封閉運到華新水泥公司旗下水泥廠進行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變成替代煤炭的燃料,實作無害化、資源化綜合利用。自投産以來,工廠每天處理武漢市約1/5的生活垃圾,截至今年9月,已累計無害化處理超過190萬噸,極大緩解了垃圾圍城困擾。

生活垃圾的“循環之旅”,其環境和社會效應顯著。1噸生活垃圾經過預處理後的垃圾衍生燃料含有相當200公斤标煤的熱值,在水泥窯發揮80%的能源利用效率,替代煤炭減排二氧化碳約0.5噸。正因如此,工信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聯合釋出指導意見,強調加快推進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提升工業窯爐協同處置城市廢棄物水準。

據初步統計,華新水泥分布在全國各地的生活垃圾處置項目,截至2021年底已累計處置市政垃圾1200萬噸,節約标煤約240萬噸,減排燃煤二氧化碳1200萬噸,為實作碳達峰、碳中和作出了積極貢獻。

華新水泥:譜寫高品質發展新篇章

去年12月28日,由華新水泥與湖南大學聯合研發的“水泥窯煙氣二氧化碳吸碳制磚自動化生産線”在華新武穴工業園投産運作。這是世界首條利用水泥窯尾煙氣生産混凝土制品的生産線,也是華新水泥聚焦國家和行業重大需求,開展“揭榜挂帥”科技攻關取得的首個工業化進展成果,解決了資源消耗、能耗及二氧化碳排放的問題,開發出水泥産業碳中和技術。以年産1億塊蒸養磚生産線為例,每年利用2.6萬噸二氧化碳,全國推廣每年減碳将達到5200萬噸。

近年來,華新水泥釋出國内建材行業首份《低碳發展白皮書》,參與建立“碳達峰碳中和”創新聯合體,在中美碳中和圓桌會議闡述行業減碳路徑,牽頭制定三項低碳專項行業标準,充分展示了華新水泥争做中國“碳中和”領跑者的決心和信心。

同時,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華新水泥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多地疫情醫廢近300噸,成為支援當地抗疫戰場的“硬核力量”。

視訊加載中...

實業報國 華新水泥塑造新豐碑

“這個水量5分鐘可蓄滿一個東湖,全靠至今未出現一條溫度裂縫的大壩,功臣就是來自湖北的企業華新水泥。”順着三峽集團白鶴灘工程建設部黨委書記何炜手指方向,巍巍矗立的大壩正接受812米高程的水位考驗。

2022年8月2日16時,世界矚目的白鶴灘水電站第10台百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投産發電,标志着白鶴灘水電站已投産機組總裝機容量達到1000萬千瓦。

“無壩不裂”,是世界性難題。白鶴灘水電站地處幹熱河谷,混凝土溫控問題十分突出。為此,三峽集團與華新水泥等機關聯合攻關,研發專門的低熱水泥混凝土,建成國内外首座全壩采用低熱水泥的特高拱壩,全壩沒有出現一條溫度裂縫。

“白鶴灘水電站,共用華新水泥180萬噸。”李葉青介紹。得益于修建葛洲壩積累的經驗,華新水泥順利進軍三峽工程,為世界矚目的國之重器賦能添彩。繼三峽工程之後,華新水泥在白鶴灘水電站再立新功。

不僅暢行國家水電建設市場,在國家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中,也頻現華新水泥的身影。

2021年12月3日,随着“中老鐵路”全線通車,這條凝聚中老友誼的鐵路線在全球刷屏。在國家重點工程中屢立功勳的華新水泥則又“火”了——因在該工程建設中保質、保量、服務周到,被建設機關評為優秀供貨廠家。

自2016年4月起,華新水泥旗下的華新紅塔水泥(景洪)有限公司累計為“中老鐵路”提供優質低堿水泥125萬餘噸。其中,國内玉磨鐵路段100萬餘噸,境外磨萬鐵路段25萬噸。

中老鐵路線路全長1035公裡。鐵路北起中國昆明,南連寮國萬象,沿線穿越衆多山脈和水系,地質結構複雜,修建難度極大。在整個項目建設期間,由于工程品質要求高、施工任務緊、水泥需求量大,對水泥供應商提出很高要求。

華新水泥制定了一整套嚴密而科學的生産工藝流程、品質控制、保供服務的解決方案,為低堿水泥的大規模生産、建設期的保供及工程品質安全奠定了基礎。與此同時,華新水泥西部區域及景洪公司組織專班人員積極與項目指揮部溝通,統籌安排,保障項目正常供應及售後服務。從項目開工到竣工通車,華新水泥服務人員陪伴了整個項目的華麗蛻變。華新水泥參與了西雙版納車站、橄榄壩特大橋、中老友誼隧道等一系列重點标志性工程建設,赢得建設機關的一緻好評,用實力為華新金牌水泥增添新的光彩。

在國家重點工程中,華新水泥早已诠釋了什麼是百年品質。從人民大會堂、人民英雄紀念碑等北京十大建築,從葛洲壩到三峽大壩、白鶴灘大壩,從京珠高速公路到青藏鐵路,從武漢長江大橋、南京長江大橋等萬裡長江上的數十座公路和鐵路大橋,到雪域高原上的西藏拉薩柳梧大橋,華新水泥築起了座座豐碑。

中原標準時間2021年11月23日下午3時,華新水泥坦尚尼亞馬文尼石灰石有限公司水泥産品正式面市。這是時隔60年後,華新水泥再次亮相非洲大陸。該項目總投資1.45億美元,是目前中國企業在坦投資的最大單體項目,可年産水泥160萬噸。

今年7月26日,馬文尼公司二期項目開工。建成後,該公司将成為坦桑本土規模最大的水泥廠,既能滿足當地市場需求,使坦尚尼亞徹底告别水泥進口的曆史,又能向周邊國家出口,為坦尚尼亞創造外彙收入,助力國家經濟發展,樹立了中資企業的新形象。

華新水泥:譜寫高品質發展新篇章

據了解,上世紀60年代初,華新水泥生産的優質水泥曾遠銷東南亞、非洲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享譽海内外。數十年後,華新水泥再次亮相非洲大陸,必将造福當地百姓,續寫增進中非人民友誼、實作合作共赢新篇章。

面向未來 數字賦能打造新業态

“未來工廠”是怎樣的?走進華新水泥(黃石)有限公司工廠,揭秘“未來工廠”的現實場景。

輕點滑鼠,工廠中的房間裡的重型裝置自動開啟;打開手機App,生産過程中的各類資料一目了然;實時呈現的大螢幕上,工廠每個角落盡收眼底……當傳統工廠遇到5G,這些曾經在科幻片中出現的“未來工廠”場景變成現實,5G+工業網際網路正在推動傳統産業由“制造”向“智造”飛躍。

在華新水泥(黃石)有限公司,映入眼簾的是縱橫交錯的管道和巨大的生産裝置,低沉的轟鳴聲不時傳出。這裡是水泥廠的生料工廠中的房間,機器24小時不間斷生産,但廠區内卻看不到勞工們忙碌的身影。

就在距生料工廠中的房間不遠處的辦公樓内,中控室的大螢幕上,顯示着整個工廠的實時生産畫面。從業人員隻用在數字系統上操作,對應的實體生産環節便會按照指令運作。

“比如調整風門的開度,我隻用在電腦上輸入相應數值,風門就會自動開到想要的大小。”操作員徐黎陽一邊介紹,一邊輸入數值“25%”。

“按傳統生産模式,廠裡生産崗位需要500人以上,而應用了‘智慧工廠’,現在隻需200多人。”該公司執行總經理劉文兵介紹說。

采用智能裝置進行自動化生産在減少人力的同時,還大大提高了效率。在生料工廠中的房間的風機處,可以看到多個圓柱形傳感器。

“這些傳感器可以檢測裝置的溫度、震動、聲音等,檢測資料會自動同步發送到手機App上。”從業人員羅亞子展示着手機上的智能巡檢系統說,“過去人工巡檢,發現問題隻能電話上報,容易耽誤生産進度。現在,智能巡檢系統檢測到異常,巡檢員會立刻收到警報短信,迅速作出響應。”

在華新水泥武漢數字化管控中心,一個10餘米長的大螢幕上,數字不斷變化,操作員坐在螢幕前實時營運監控;大螢幕前,可以看到國外水泥生産線,可以觀察窯火溫度,也可以了解物流進展。

華新水泥:譜寫高品質發展新篇章

華新水泥高管召開月度營銷、生産、采購、物流等業務營運會議時,與會的有公司總裁、9位業務高管和30多家分子公司的總經理。會議不用PPT,就對着大屏資料總結工作、讨論問題、布置任務。用資料說話已經成為核心業務部門日例會的常态。

如今的華新水泥,成為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引領者。在工信部釋出的2021年工業網際網路試點示範項目名單中,唯一上榜的水泥企業便是華新水泥,其“工業網際網路平台+新模式試點示範項目(水泥企業智能制造內建平台創新項目)”通過工業智能、商業智能、智能管理等工業網際網路平台,讓水泥生産方式、管理模式、經營範式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面對數字化浪潮,水泥企業如何在轉型中降本增效?李葉青的回答是:進一步強化實施“傳統工業+數字化”戰略。

一系列行動相繼展開:設立數字化創新中心,聘請海内外數字化專家,建立總部、事業部、工廠三級數字化推廣實施和運維體系,打造超過1000人的數字化團隊;耗時3年、投入5億元進行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建設生産智能化、營運數字化、決策智慧化的全流程數字化平台,探索水泥業的數字化轉型之路。

在數字化轉型中,華新水泥建立完整的雲生态軟體開發、人工智能研發和工業自動化技術研發體系,實作了商業應用、工業控制和人工智能應用的自主掌控,形成了“業務+技術+團隊”的數字化開發能力,開創了一條有别于其他水泥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有效途徑,確定華新水泥“智能+水泥”轉型自主掌控、自我完善的持續性。

今年6月30日,通過與阿裡雲合作,華新水泥在黃石“萬噸線”研發應用水泥低碳制造智能化系統,全年再減碳排放6萬餘噸。

未來5年,為提升企業生産營運管理效率,實作碳達峰碳中和目标,華新水泥将投資約50億元,對旗下100多家工廠進行節能減碳和生産智能化改造和推廣,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并向行業輸出經驗,帶動行業整體轉型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