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9月27日,在懷仁堂裡,英雄雲集,群星閃耀。
這一天,新中國舉行了首次授銜儀式。
在儀式上,共有1048名将帥被授予了軍銜。
在璀璨的将星中,有一顆将星脫穎而出。他是最年輕的開國上将——蕭華。
然而,這位被毛主席多次稱贊“了不起”的蕭華,後來卻被私自關押了7年,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左二蕭華
蕭華于1916年1月21日出生在江西省興國縣, 那時候家裡非常窮,迫于無奈,父母隻能做苦力當了一名泥瓦工。後來父母在革命思想的影響下,成為了中共早期的黨員。
晚年的蕭華依稀記得,小時候,許多的叔叔和阿姨經常來到家中做客。原來,那時候,他們的家已經成為了興國縣地下黨組織的運輸站。
受父母的影響,1927年春,年僅11歲的蕭華加入黨的外圍組織“贛南青年團”。主要從事為黨組織送信的任務。别看蕭華的年齡小,但是他是興國縣出了名的人小鬼大,任何事情到了他手中,都能出色地完成。
1929年2月,為配合紅軍的外線作戰,興國黨組織發動第二次武裝暴動,占領興國縣,為紅軍東進贛南、閩西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當年4月份,毛主席率領紅四方面軍第三縱隊第一次來到了興國縣。在萬人的演講台上,很多人第一次聽到了毛主席的演講。其中就包括了13歲的蕭華。
那時候的蕭華已經擔任青年團興國縣委書記。對于這位出色的少年,毛主席也是早有耳聞,隻是由于戰事緊張,并沒有見上一面。
紅軍時期的蕭華
與毛主席的第一次談話
一直到了第二年,毛主席第二次來到興國縣。這才見到了這位人小鬼大的蕭華。1930年,毛澤東第二次來到興國,住在潋(liàn)江書院。
剛到興國的時候,毛主席就聽說,在興國縣的蕭華能力十分出衆,他在擔任興國縣縣委書記時,跑遍了整個縣城,把全縣的每個區域、鄉村都建立的了團委和團支部,其組織能力很強。
蕭華(左一)與少共師上司們
是以閑暇下來的時候,毛主席很想和蕭華見上一面。正好那時候蕭華在工作上需要彙報,毛主席特意見上了一面。
聽完蕭華的報告後,毛主席站起來笑着說:“你就是那個很能幹的蕭華吧?你今年多大了?”
蕭華挺着胸膛回答:“十四!”
毛主席滿意地點點頭,問:“你上了幾年學啦?”
蕭華:“七年!”
毛澤東拿起手邊的《興國縣志》和蕭華聊了起來。他們兩個聊得很愉快,小小年紀的蕭華很有見識。
蕭華(左一)陪同毛主席
談話結束後,毛主席特意把蕭華帶到羅榮桓面前:“這孩子要好好培養,将來一定會成大器的!”這是毛主席第一次誇贊蕭華“了不起”。而這次和毛主席的談話,蕭華受益匪淺。
之後的蕭華,他的人生就像開挂了一般。14歲任紅4軍特務營3連政委,15歲任特務營政委,16歲紅30師政委,17歲任紅15師政委。
娃娃司令
22歲時,蕭華出任東進抗日先遣縱隊司令員兼政委。他勇猛善戰,有“娃娃司令”之稱。
蕭華在戰争中積累了深厚的作戰經驗,他善于運用謀略赢得戰場上的勝利。1938年建立冀魯邊抗日根據地時,面對敵人的挑釁,他都不為所動,都是冷靜應對。為了擴大根據地,蕭華善于拉近群衆關系。
抗戰時期蕭華(右二)
在蕭華的戰鬥生涯中,他曾與國民黨多位進階将領交過手,每次都讓他們铩羽而歸。比如說,1946年,蕭華與杜聿明近10萬人馬對峙。
為了以較少的傷亡最大限度地殲滅敵人,蕭華選擇了棄城,誘敵深入。憑借他對地形的了解,蕭華率領着軍隊輕而易舉的伏擊殲滅了敵人一個師,娃娃司令的大名不胫而走。
談判專家
除了能打仗,能打勝仗外,在談判方面,蕭華也是一位智謀的專家。
1938年,蕭華率領八路軍東進抗日縱隊在陸機邊區堅持抗日。這時的國民政府山東省主席沈鴻烈消極抗日。不僅如此,他還和河北省主席鹿鐘麟聯手,策劃群組織了“冀魯豫聯防”,試圖用軟硬兼施的辦法,把蕭華率領下的八路軍趕出冀魯豫邊區。
蕭華(左一)和陳光
為了打破聯防,蕭華拟定了“和沈打鹿”的政策。是以,1938年12月初,蕭華決定和沈鴻烈談判。那時候的蕭華才22歲。而沈鴻烈都已經是過半百的人了。對于眼前的這個娃娃,沈鴻烈根本就沒有放在眼裡。
為了給蕭華下馬威,沈鴻烈命人在蕭華前來的路上,層層設卡哨。沒想到,蕭華和随行人員聊天,不為所動。蕭華進城後,沈鴻烈把他安排在一家旅館,避開他,企圖迫使其離開。
被如此冷落,要是換成其他的虎将,早就轉身離去。但是蕭華不僅沒有離去,還想好了對策。
首先,蕭華起草了一份《告惠民各界的慰問信》,然後讓身邊的人員印了很多分,在大街上發放。讓惠民縣城的老百姓都知道,蕭華此行的誠意。
其次,蕭華跑到縣城的醫院裡,大張旗鼓地慰問傷員。還跑到學校裡發表了一些抗日講話。這時候,整個縣城的人都知道,蕭華是來抗日的,而且态度很堅決。而社會各界更是指責沈鴻烈的消極抗日。
這下輪到沈鴻烈慌了。他馬上安排人在縣政府準備的會議室,并邀請蕭華前來。在會議上,蕭華慷慨激昂,義正詞嚴,經過三個小時的争論,沈鴻烈被迫同意抗日協定。
沈鴻烈對于眼前的這個娃娃司令十分佩服,并親自恭送蕭華出城。
多次委以重任
建國以後,毛主席把許多重要任務交給了蕭華。
1949年,33歲的蕭華已經成為了解放軍中叱咤風雲的将軍,此時的他已經擔任第四野戰軍第十三兵團政委。同年3月31日,毛主席在香山接見了第四野戰軍師以上幹部。
當蕭華向毛主席敬酒時,毛主席笑着說:“你一時司令、一時政委,出息好大喲。”這是毛主席第二次誇贊蕭華“了不起”。
蕭華陪同毛主席
同年4月1日,蕭華被周總理請到了雙清别墅。下車後,他這才知道是毛澤東點名要求見他。看到蕭華,毛澤東十分高興。
蕭華和周恩來
毛主席:“我們正等你,快坐下!”
肖華落座後,毛主席這才說出召見他的真正原因。原來,當年8月14日至9月8日,世界民主青年聯盟在匈牙利舉行,并邀請新中國派青年代表團出席。
毛主席思來想去,在衆多将帥中,認為隻有一個人能勝任,這個人就是蕭華。沒想到,聽到任務以後,蕭華并沒有馬上答應。畢竟隔行如隔三。
毛主席看出了蕭華的擔憂:“一回生二回熟。想當初你來紅軍報到時,可不會打仗,現在不是指揮幾萬大軍嗎?”
聽了毛主席的話,肖華欣然接受了這個任務。後來,蕭華率團赴歐,圓滿完成了出國通路任務。
建國後,毛主席把蕭華安排到了總政治部。在50年代總政治部的幾個副主任中,肖華是最年輕的,也是貢獻最大的一位。
蕭華(右一)和鄧小平
毛主席對蕭華是十分賞識的。中共八大召開時,毛主席就談到了重視“兩華”的問題。這裡的“兩華”指的是兩個人,一位是鄧華,另一位就是蕭華。由此可見,毛主席對蕭華有多重視。
神秘失蹤
然而,毛主席如此重視的人才,卻神秘失蹤了7年之久。1968年初,蕭華被關在了松樹胡同的小院裡,這裡的房屋面積隻有5平米,窗戶都用鐵闆釘着。
一直到了1974年9月,毛主席才想到了久未謀面的蕭華。于是,在天安門觀禮名單上寫下了蕭華的名字。那一年,蕭華參加了國慶典禮。在天安門城樓上,當蕭華見到毛主席時,說得第一句話:“能見到毛主席真好。”
晚年
自由以後的蕭華,多次被委以重任。1977年出任蘭州軍區政治委員。1983年6月當選為六屆政協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1985年4月中旬,70歲高齡的蕭華被确診為癌症晚期。經過三個月的治療,身子骨越來越虛弱。七月初,許多的老戰友前來看望。其中就包括了楊得志上将。
楊得志
看到昔日一同作戰的戰友躺在病床上,楊得志的雙眼早被淚水打濕。他難過地對着蕭華說道:“蕭華同志,你還有什麼要求嗎?”
蕭華:“青年是國家的未來,對于人才的開發問題......”蕭華在病床上吃力的說着,期間由于身體過于虛弱,蕭華停了好幾次。
楊得志:“要不要休息一下。”
蕭華搖了搖頭:“我的日子不多了,現在不說,恐怕以後就沒有機會了。”
蕭華很清楚,之前選拔幹部方面,一直注重知識和特長。但是,随着科技的快速發展,如果還這樣提拔幹部,就不足以統領全局,對于以後國家的發展是不利的。是以,蕭華憑借驚人的毅力,在病床上寫下了近6000字的建議。
他用餘生最後一點時間,為國家奉獻出了最後的光和熱。
這就是新中國的開國将帥,為何會得到後人的高度贊揚和歌頌的主要原因。因為他們從來不為自己着想,即使是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他們依然心系國家和人民。他們是偉大的人、可愛的人,最讓人尊敬的共和國将帥。他們已經在中國的曆史長河中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