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商機!立體綠化會成為今後的園林綠化趨勢

作者:必全

随着城市建設的發展,立體綠化逐漸成為增加城市綠量、改善城市生态環境的有效措施,全國各大城市都開始将綠化從平面向立體發展,在基本不占用土地的前提下,可起到拓展綠化空間、減少揚塵和噪聲污染、改善空氣品質、緩解熱島效應、降低建築能耗等多方面作用。

什麼是立體綠化?

立體綠化——除平面綠化以外的所有綠化,都稱為立體綠化,是利用植物材料沿建築物或構築物立面攀附、固定、貼植、垂吊形成垂直面的綠化。包括立交橋、建築牆面、屋頂、護坡、棚架、陽台、栅欄及各種建築與設施上的綠化。

立體綠化的發展與前景

随着社會發展,國家對生态文明建設強調的也越來越多。多次提到“積極實行立體綠化”“見縫插綠”,日本和新加坡等發達國家技術已經成熟,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近年來,城市(尤其是老城區)可供綠化的用地愈發緊張,垂直綠化成為提高城市綠量、美化城市環境的重要措施。深圳、重慶、成都、廣州、北京、上海等是垂直綠化較早應用城市;并随着社會的發展,垂直綠化将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面對城市飛速發展帶來寸土寸金的局面,而面對綠化面積不達标,空氣品質不理想,城市噪音無法隔離等難題,發展立體綠化将是城市綠化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 。

新商機!立體綠化會成為今後的園林綠化趨勢

立體綠化的優缺點分析

優點:

1、防塵、降溫、防噪、節能。垂直綠化能裝飾和改善室内小氣候,有“綠牆”的室内溫度能比無“綠牆”的室内溫度降低3℃~4℃,而濕度相應地增加20~30%,還能隔離噪音、吸收灰塵,降低污染。

2、美觀、立體效果好。垂直綠化的主要材料是藤本植物,種類較多,附着攀爬在欄杆或棚架上形成美麗的“綠牆”,如葡萄、爬山虎、淩霄等。

3、增加綠地率,節約土地。垂直綠化可以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提高綠化面積和綠化覆寫率。科學合理的垂直綠化可以等面積甚至幾倍地償還建築物所占面積,提高人均綠地面積約0.5㎡。

缺點:

1、危害建築。增加構造壓力,惡化牆體裂縫,并且植物分泌汁液侵害牆體,影響結構的使用壽命。

2、維護成本高。間接綠化成本高,種植槽和種植毯造價均為1000-6000元每平方米(價格僅供參考)。間接綠化後期管理成本高,涉及灌溉系統,構造系統,,植物更換等。

3、容易吸引小動物,有害有益的動物皆有。

立體綠化的形式

1、攀爬/垂吊式

攀爬/垂吊式是利用藤蔓植物的吸附、纏繞等特性使其在牆面上攀附,或在牆體前面設定網狀物、拉索或栅欄,使植物纏繞其上,如種植爬山虎、絡石、常春藤、扶芳藤、綠蘿等。這類綠化形式簡便易行、造價較低、透光透氣性好。但攀援式的不足也是顯而易見的,它品質單一,高度有限,生長周期長,直接攀爬的植物,吸盤造成牆體漏水、幹枯季節容易引起火災等。

新商機!立體綠化會成為今後的園林綠化趨勢

2、擺盆式

利用容器種植盆栽植物,直接擺放在陽台、窗台,或懸挂在陽台、牆面、栅欄、圍欄上。

3、布袋式

布袋式垂直綠化是在做好防水處理的牆面上直接鋪設軟性植物生長載體,比如毛氈、椰絲纖維、無紡布等,然後在這些載體上縫制布袋,在布袋内裝填植物生長基材,種植植物,實作垂直綠化。供水可以采用滲灌方式,讓水分沿載體往下滲流。

4、子產品式

利用子產品化構件種植植物,通過各種形狀單體構件的合理搭接或綁縛,将其固定在不鏽鋼等骨架上,實作牆面綠化效果。其結構層次包括:鋼結構支架、植物種植基盤、種植基質、植物、自動滴灌系統。

子產品式牆面綠化可以在子產品中按植物和圖案的要求,預先栽培養護數月後進行安裝,形成各種形狀和景觀效果的綠化。子產品式持久性較好,适用于高難度的大面積垂直綠化。

5、鋪貼式

在牆面直接鋪貼植物生長基質或子產品,可将植物在牆體上自由設計或進行圖案組合;直接附加在牆面,無須另外做鋼架,并通過自來水和雨水澆灌,降低建造成本;厚度較薄,約10至15厘米,具有防水阻根功能,有利于保護建築物;易施工,效果好等。

新商機!立體綠化會成為今後的園林綠化趨勢

立體綠化的植物選擇

1、室外垂直綠化植物

陽生環境适用植物:光照條件較好的地帶,适宜選擇喜光、中性和不耐蔭蔽的植物種類。如,黃金葉、龍船花、紅桑、金絲桃、軟枝黃蟬、黃金榮、紅花繼木、鴨腳木、袖珍椰子等。陰生環境适用植物:光照條件較差的地帶,适宜選擇喜陰、中性和耐陰的植物種類。如,銀毛丹、九裡香、栀子、大葉紅草、小葉女貞、天門冬、龍吐珠、銀邊草、大葉油草等。

2、室内垂直綠化植物選擇

如小春羽、蝴蝶白、口紅花、金邊富貴竹、吊蘭、孔雀竹芋、鈕扣蕨、銀脈鳳尾蕨等。

關注“必全”頭條号,了解更多園林行業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