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外一村一品案例鑒賞:日本青森富士蘋果—蘋果之鄉

作者:中農大農業規劃設計院
國外一村一品案例鑒賞:日本青森富士蘋果—蘋果之鄉

一、基本情況

1. 青森縣基本情況

青森縣(Aomori-ken;あおもりけん),位于日本本州島最北端,屬于日本地域中的東北地方,與紐約、羅馬、北京等世界的主要城市處在同一緯度,北隔津輕海峽與北海道遙相對望,被内灣環抱,三面臨海,分别被太平洋、日本海、津輕海峽包圍,縣域土地面積居日本全國第8位,森林覆寫率近70%,風景秀麗,物産豐富,油菜和大蒜種植面積和生産均居日本第一位,蘋果産量位居日本第一,是富士蘋果的發源地,是日本屈指可數的食品寶庫,是日本自然環境最優越的地方之一,為日本的長壽縣之一。青森縣總面積9645.64平方公裡,截至2020年月,總人口1243281人。

國外一村一品案例鑒賞:日本青森富士蘋果—蘋果之鄉

青森富士蘋果

青森縣是日本前列的農業縣,糧食自給率達117%,蘋果、大蒜、牛蒡的産量高居日本第一。八戶港是日本前列的漁港,鱿魚捕撈量位居日本第一。位于青森縣東南部的八戶臨海工業地帶是該縣主要的工業區,有火力發電廠、造紙廠、電機工廠、造船廠等工廠。下北半島的陸奧小川原湖地區有衆多核能關聯設施。此外青森縣内還有日本最大規模的風力發電廠。

2.産業情況

2013年度,青森縣的縣内生産總值有44115億日元,位居日本第30位。人均縣民所得是242.6萬日元,位居日本第40位,大約是日本平均值的八成。

第一産業:2015年,青森縣有農家44781戶,農業就業人口64746人,耕地面積15.33萬公頃。在青森的縣内生産總值中,農業占比4.1%,遠高于日本平均值0.9%。青森縣的農業生産額達2879億日元,位居日本第八,并且在近年實作穩定增長。青森的農業及漁業就業者比例也遠高于日本平均值。

青森的農業生産額中以畜牧産品比重最大,其次是水果、蔬菜、稻米。青森的大蒜、蘋果生産量不僅是日本首位,且單獨占據日本國内過半市場佔有率。青森縣的畜牧業以養豬和養雞為主。

第二産業:2014年,青森縣工業品生産額有15951億日元。制造業占青森經濟總量的16%。遠低于日本平均值。就比重來看,以非鐵金屬和食品制造業的比例最高。

第三産業:第三産業占青森經濟總量的73.9%,是青森經濟的最大部門。青森縣内的兩大地方銀行是由青和銀行和弘前互相銀行合并建立的陸奧銀行,以及由第五十九、八戶、津輕、闆柳、青森五家銀行合并成立的青森銀行。2014年,青森縣批發業銷售額達17592億日元,零售業銷售額達12350億日元。

青森縣的商業活動高度集中在青森、八戶和弘前三市。這三個城市合計占青森批發業銷售額的八成,零售業銷售額的六成。近年來由于人口減少和市中心空洞化,青森縣的商店街亦面臨嚴峻局面。觀光産業是近年青森縣重點發展的産業之一。2015年,有超過3521萬人遊客到訪青森縣,帶來超過1723億日元的消費。東北新幹線全線開業至新青森站使得青森觀光更加便利是觀光客增加的主因之一。

國外一村一品案例鑒賞:日本青森富士蘋果—蘋果之鄉
國外一村一品案例鑒賞:日本青森富士蘋果—蘋果之鄉

3.建設情況

弘前市内,有以岩木山為背景的可享受四季蘋果美景的“蘋果之路”。五所川原市的紅蘋果林蔭路,津輕市内的“日本最老蘋果樹”,名勝不可計數。此外,街内堆着有高塔一般的蘋果木箱,蘋果能源的街燈,郵筒,彎道反光鏡,下水道等隻能在蘋果之鄉見到的光景。

二、産業資源特點

發展曆史:青森的蘋果種植史開始于明治時期,在戰前就已經是日本主要蘋果産地。1960年代,青森的蘋果産業曾面臨香蕉等廉價外國産水果的沖擊。此後當地積極研發新品種,使得青森的蘋果産業得以度過危機。著名蘋果品種富士就是發祥于青森,現已占青森蘋果總産量的近半數,并普及至世界多地。

産業規模:日本蘋果産量的56%左右都來自青森縣,而且日本蘋果産量的一半以上都是“青森蘋果”, 2012年的産量為446000噸, 其栽培面積竟達21400公頃,種植面積、生産量均為全國第一。其中各品種的生産比例為,“富士”約占五成,其次是“王林”“津輕”“喬納金”。

在日本,富士蘋果是無比暢銷的。日本消費者偏愛富士蘋果清脆和甜美的口感,進而排斥其他種類的蘋果,是以日本蘋果的進口量很低。青森縣無疑是最為知名的蘋果種植區。在每年大約90萬噸的日本蘋果總産量中,有50萬噸來自青森縣。日本在2006年收獲了46萬噸蘋果,占了蘋果總産量的55%,其中青森縣收獲最多,産量達到22.6萬噸。日本以外的國家,富士蘋果同樣越來越受歡迎。例如,富士蘋果産量占中國2000萬噸蘋果總産量的45%,而且逐年增長。1980年代,富士蘋果被引進美國市場後,同樣也愈加為美國消費者所青睐。僅僅10年,富士蘋果就從超市裡的陌生果品成為美國最受歡迎的蘋果之一,2003年在美國蘋果協會釋出的“最受歡迎蘋果”排行榜上位列第4。

國外一村一品案例鑒賞:日本青森富士蘋果—蘋果之鄉

生産技術:蘋果的種植,幾乎全年都是手工作業。這些作業中的任何一道工序都是種植出美味蘋果不可缺少的。一般來說,蘋果作業中每10公畝大約需要223個小時。這其中,也有需要相當熟練的作業。青森縣還建有日本唯一的蘋果測試研究機構:青森縣産業技術中心蘋果研究所。

産品類型:青森蘋果深加工包括果汁、酒、果酒、蘋果醋、蘋果白蘭地和甜點等。蘋果果汁工廠是銷售青森縣産品的餅幹、加工品、當地産蔬菜和水果的市場形式的綜合商業設施,還是免稅店。還通過手工業生産了一大批蘋果“周邊”,用岩木山竹編制成的防止收獲傷到蘋果結實耐用的“蘋果籃子”,還有收獲、出廠時常用可回收的“蘋果木箱”,防雪保暖的“BOKKO鞋”等,形成了蘋果産業相關的獨特文化。 另外,蘋果草木染色,蘋果樹灰的陶藝品,蘋果樹容器,手機殼等品牌也十分有人氣。

三、發展模式

1.創意品牌營銷活動

為了增加出口,政府在台灣利用報紙廣告等新聞媒體進行宣傳,還舉行促銷活動,同時還在中國上海等地舉行商談會,緻力于打開新的市場,開拓新的銷售管道。為鞏固和擴大台灣市場,青森選擇日台混血明星渡邊直美為蘋果代言人。渡邊直美化身成“蘋果女王”,并以“美麗王牌——青森蘋果”為口号,将健康美容聖品青森蘋果的魅力推廣到全世界。

憑借青森人民對蘋果的愛和倔強精神,村民木村秋經過十年的研發培育出不噴藥、不施肥的果樹,開出有史以來最美的蘋果花。木村的故事也随着他的蘋果流傳到了整個日本,2013年日本著名導演中村義洋把木村的真實故事改編成了電影,名為《奇迹的蘋果》。讓青森蘋果名氣大增。

2.拓展旅遊發展項目

建有蘋果溫泉、弘前蘋果公園等。青森縣将自己的特色與日本溫泉文化相結合,發展出了自己獨特的休閑産業。蘋果溫泉的香氣能夠緩解疲勞、促進血液循環,能獲得美膚等美容效果。弘前蘋果公園5.2公頃的園内種有65種1200棵蘋果樹,能夠體驗摘取。除蘋果酒外,還有許多蘋果貨品店,每年5月都舉辦弘前“蘋果花祭”。還舉辦有小火車行駛、親子削蘋果皮大會、蘋果知識競賽等活動,并設有授粉體驗、押花制作以及高處作業台試乘體驗等體驗角,還有限定版便當、油炸蘋果面圈、山野味等的食品販賣以及現場娛樂表演等。

國外一村一品案例鑒賞:日本青森富士蘋果—蘋果之鄉

四、經驗借鑒

1. 一果一味,精心栽培

蘋果的種植全年幾乎均用人工。年初從還大雪紛飛的1月末開始到三月份,為讓每根樹枝充分采光進行剪枝工作,這是蘋果栽培最需熟練度的工作,1000棵樹的剪枝多人完成。其後有蜜蜂傳粉,另有去除壞果,采光摘葉等多項工作。一般10畝就要花費約223小時,農民的精耕細作和發達的栽培技術養育了美味的蘋果。

2.利用蘋果發展特色休閑産業

農業與旅遊休閑業深度結合,不停的挖掘蘋果的價值,專注于這一種水果,精心培養,成就了青森縣“蘋果之鄉”的美譽。青森縣最著名的由蘋果轉化而來的産業就是蘋果溫泉,青森縣将自己的特色與日本溫泉文化相結合,發展出了自己獨特的休閑産業。除此之外,在青森也有随着蘋果栽培而發展的傳統工具和手工藝者。青森縣還通過手工業,生産了一大批蘋果“周邊”。

3.發展蘋果的深度加工,延長産業鍊

在青森,蘋果加工品琳琅滿目。青森縣曾經制作了一個2米大的蘋果派,由700個人分食,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紀錄,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蘋果派。蘋果還被加工成蘋果汁、蘋果醋、蘋果酒等,這些工廠也是旅遊者觀光體驗的一個項目。青森縣發展與蘋果有關的旅遊體驗項目。緻力于日本第一蘋果鄉間建設的闆柳町,開發了蘋果箱手工制作體驗的旅遊項目。青森縣弘前市打造的蘋果公園中有青森蘋果的所有品種,在不同品種豐收的時節可以體驗采摘活動。公園裡有一棟蘋果房子,在這裡,從兒童到成人,都能學習到蘋果知識。

中農大農業規劃設計院

一村一品研究小組

中國農業大學農業規劃服務平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