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她面前,現在的頂流都算個屁

作者:劉笠

2003年9月,39歲的梅豔芳對外正式宣布身患癌症。

在她面前,現在的頂流都算個屁

同年10月,她在身體狀況愈發糟糕的情況下,堅持在香港紅館舉行演唱會。

那時梅姑的身體有多差呢?上台前她要穿着紙尿褲,在幾個從業人員攙扶下才能勉強站立。

癌細胞擴散,身體止不住流血,她的身體根本不允許她做高強度的工作。

在她面前,現在的頂流都算個屁

可是,舞台鎂光燈一亮,音樂一響起,梅豔芳的舞台就像她千萬次的舞台表現,充滿激情熱情,表現力一絕。

原計劃這場告别演唱會隻舉行4場,卻在粉絲的強烈要求下增加到了8場。

這8場演唱會被一向毒舌的香港媒體稱之為“香港奇迹”。

我不知道,是靠着多強大的意志力,才能支撐她完美地完成這8場告别演唱會。

她似一團即将燃燒殆盡的火焰,在人生尾聲卯足全部力氣,照亮了刹那芳華。

在她面前,現在的頂流都算個屁

最後一場演唱會臨近閉幕,她穿上了由一生好友劉培基設計的婚紗,唱着她初戀近藤真彥原唱的《夕陽之歌》,跟歌迷訴說她此生的遺憾。

“就是因為生命太無常,是以更加要好好去珍惜生命。”

演唱會開完40天後,她與世長辭。

傳聞因為梅豔芳的這番話,香港藝人郭可盈看完演唱會之後火速結束了“馬拉松長跑”步入婚姻。

在她面前,現在的頂流都算個屁

梅豔芳的藝術成就、樂壇影壇影響力,時至今日,仍然是香港娛樂圈濃墨重彩的一筆。

推出30多張唱片,白金唱片無數,專輯銷量破千萬;

演了40多部電影,24歲拍的《胭脂扣》,就拿了金像、金馬影後;

辦了上百場演唱會,從破紀錄到一次次重新整理;

35歲抱回香港樂壇最高榮譽金針獎。

沒落的香港娛樂圈,

難再有“大姐大”

這幾乎是曆史的必然。

香港藝人大批北上,以前的TVB視後佘詩曼、胡杏兒們轉戰内地娛樂圈拍戲;

金曲獎、金像獎含金量逐年下降。

港圈沒落是不争的事實。

猶然記得,80年代張國榮、譚詠麟“雙王争霸”的輝煌,張曼玉、林青霞們在江湖電影中的倩影。

今天,我們不斷地懷念輝煌時期的香港娛樂圈,細數那些年經典的“港風美女”。

在她面前,現在的頂流都算個屁

阿梅形容她在娛樂圈的20年

可,真正讓無數粉絲内心一動的,是在浮光掠影之外,還有“情”。

梅豔芳幼小登台,年紀輕輕就了解聲色犬馬的舞廳生活。

她深谙燈紅酒綠、觥籌交錯的表面客套,是以她也分外照顧他人。

在她面前,現在的頂流都算個屁
在她面前,現在的頂流都算個屁

梅豔芳和姐姐自小登台演出

我們印象中的娛樂圈,踩高捧低,為了資源可以争個你死我活,互潑髒水。

但是80年代的香港娛樂圈,是有情有義,有溫暖的一個整體。

梅豔芳在香港娛樂圈号召力極強,并不隻是因為她的名氣和成就,而是她不管成名前後,始終以誠待人,盡心盡力提攜後輩。

在片場拍戲,導演給她開高價,當她得知其他演員片酬低,她帶着演員在片場抗議,要求加薪。

2003年最後一場演唱會時,梅豔芳特意請來陳奕迅合唱《有心人》,唱完還舉着腼腆的陳奕迅調侃。

“你們看他,是不是覺得傻乎乎的,很可愛是不是”。

“他唱歌真的非常好,希望大家多多關注他”。

像一個姐姐,将自己腼腆的傻弟弟,托付給大家。

在她面前,現在的頂流都算個屁
在她面前,現在的頂流都算個屁

香港樂壇青黃不接,為了培養更多新人注入新鮮血液。

1991年,梅豔芳連辦30場告别演唱會,她到哪都帶着五個小弟:許志安、草蜢(蔡一智、蔡一傑、蘇志威)、譚耀文。

給他們買頭等艙的機票,包攬所有的吃住費用,還在把C位主動讓給徒弟,讓他們有展現的機會。

她不怕麻煩,也不怕别人上位掩蓋了她的光芒,她就怕有才華的人受冷遇。

在她面前,現在的頂流都算個屁
在她面前,現在的頂流都算個屁
在她面前,現在的頂流都算個屁

1990年,在27歲生日宴會上,她忽然宣布,以後不再領任何與音樂有關的獎項。

她說“我不領獎,把更多機會給新人。”

那時香港黑幫盛行,藝人們常常被脅迫拍不想拍的電影。

1992年,她和許冠文、成龍一起聯合成立了演藝人協會,請法律顧問,教藝人們怎麼保護自己。

2002年,無良媒體《東周刊》,刊登了劉嘉玲被綁架受辱的裸體照片,大肆斂财。

在她面前,現在的頂流都算個屁

當時已确診癌症的梅豔芳,身體每況愈下,枯瘦如柴,已經減少工作量準備靜養。

但她始終沒有放下演藝人協會會長的責任,号召了500名藝人走上街頭。

打出“嚴懲幕後主腦”的白底紅字智語,痛斥《東周刊》無恥,逼使《東周刊》公開道歉,三天後停刊。

在她面前,現在的頂流都算個屁

已經生病的她,沖在最前頭,譴責無良媒體,更号召所有港人放下對受害者的偏見。

2013年,梅姑逝世十周年,成龍、劉德華、陳奕迅、張曼玉等上百位藝人為她紀念。

在她面前,現在的頂流都算個屁

近百位香港演藝圈的藝人齊聚一堂,在十周年演唱會上拿着梅姐生前最愛的紅玫瑰,唱着她當年紅遍大江南北的歌曲。

懷念永遠對人關懷備至的大姐大,懷念舞台上耀眼的百變歌後,也懷念過去香港昔日的輝煌,

張曼玉發言時,雙眼含淚,回憶起和梅姐的點點滴滴。

她說:隻要阿梅在,出去玩就不怕别人灌酒,她總會沖到前面替她擋酒。

其實,梅豔芳酒量并不好,但她習慣性以保護的姿态,将朋友護在身後。

在她面前,現在的頂流都算個屁

網上有人說:

相對于她的才華,她的容貌不值一提;相對于她的人品,她的才華不值一提。

提攜後輩、為受不公平待遇的年輕藝人出頭、成立香港藝人協會……

似乎,有她在,香港娛樂圈就有一個主心骨。

藝人遭遇不公,她挺身而出;香港有難,她義不容辭。

梅姑的江湖豪氣與義氣,讓香港娛樂圈從無序走向有序,讓名利場也有溫情在。

反觀今天的娛樂圈,各人自掃門前雪,為搶資源争利益,互潑髒水。

芳華絕代

世間再無梅豔芳

80年代香港歲月的榮光,不止有作品有美人,更有社會責任和擔當。

梅豔芳是唯一一位具有“香港女兒”殊榮的藝人,也是繼李小龍後,第二個在尖沙咀豎立銅像的香港藝人。

在她面前,現在的頂流都算個屁

香港女兒梅豔芳

這份榮譽并非因為她在演藝圈的成績,而是每到香港需要她的時候,她總是第一個站出來為香港加油的那個人。

2003年,是香港曆史上暗無天日的一年。

那年4月1日,哥哥張國榮飽受抑郁症的困擾。

在酒店縱身一躍,結束了自己輝煌而跌宕的一生。

在她面前,現在的頂流都算個屁

那時,全世界“榮迷”,多麼希望這是平時幽默風趣的哥哥,開的一次玩笑。

2003年SARS肆虐,香港是重災區,每天爆出的病例刺激着港人的敏感神經。

而持續數月的艱苦鏖戰,經濟陷入低迷,患者家庭出現經濟危機,尤為緻命的是,醫護人員被一波又一波的病人拉入近乎絕望的境地。

維多利亞港的霓虹被一片陰霾籠罩着,香港人民被絕望拉扯着,整個社會在嗚咽、在無聲哭泣。

在她面前,現在的頂流都算個屁

2003年《明報》報道

當時,梅豔芳的癌症已經到了二期,她不忍心看着香港陷入陰暗中…

隐瞞病情的她,積極投身抗疫前線,發起《茁壯成長1:99音樂會》,号召全香港歌手義演。

她想用歌聲的力量,喚起港人的信心,喚起醫護人員的信心。

最後一共籌得善款2300萬港元,全部捐給患者家庭,幫助他們共渡難關。

在她面前,現在的頂流都算個屁

我們懷念香港娛樂圈,到底在懷念什麼?

是那時引領潮流的國際時尚,是《英雄本色》《胭脂扣》《阿飛正傳》《倩女幽魂》等百花齊放的電影工業。

在她面前,現在的頂流都算個屁

《胭脂扣》

是《今夜不設防》百無禁忌、敢想敢說的綜藝節目,還是張國榮、梅豔芳、梁朝偉、周潤發、鐘楚紅等絕世風華的港星。

我們懷念那段黃金歲月,懷念那時的藝人們有才華有拼勁,更懷念薪火相傳的溫情。

告别演唱會最後一幕。

她穿着拖地白色婚紗,緩緩走上紅毯,她扭過頭,用蒼勁有力的聲音告别——

拜拜!

她點燃剩餘生命,燃燒而起的火光,點亮了歌迷的心,點亮了灰暗的香港。

在她面前,現在的頂流都算個屁
在她面前,現在的頂流都算個屁

她用最後那絲力量,告訴世人一個最樸素的道理:隻要有信心,世上無難事。

梅豔芳,在2003年年尾,似一位俠女告别江湖,魂歸蒼穹…

隻道是,風華絕代尤可見,世間再無梅豔芳。

斯人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