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蘇聯的終結者——戈爾巴喬夫

作者:志手遮天

蘇聯第一任同時也是最後一任總統米哈伊爾·謝爾蓋耶維奇·戈爾巴喬夫當地時間8月30日在莫斯科去世,終年91歲。戈爾巴喬夫掌權蘇聯期間引發了一系列革命性的變革,改變了歐洲版圖,結束了令世界面臨核毀滅威脅的冷戰。他是1990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他曾在70多部影視劇中飾演自己,他是蘇聯的終結者,被稱作“歐洲指路明燈”。

蘇聯的終結者——戈爾巴喬夫

20世紀末期,在短短六年多動蕩的時間裡,戈爾巴喬夫掀開了蘇聯的“鐵幕”,決定性地改變了世界的政治氣候,對蘇聯來說戈爾巴喬夫是一個罪人,在繼承了絕大部分蘇聯衣缽的俄羅斯他也不受待見,而在西方國家他卻大受歡迎。他的功與過在每個人的眼中都有着不一樣的看法,我們也無權去公開評價,就讓我們看一看戈爾巴喬夫在蘇聯最後五年執政期間的成就:

當時的蘇聯已經成為一個被疲軟的經濟拖累的世界大國,他承諾并實作了更大的開放,着手摸索重組該國社會政治和搖搖欲墜的經濟,可惜這些舉措卻沒能挽救蘇聯,面對國内巨大的改革阻力、高層政見不一,以及戈爾巴喬夫本人采用折中主義搖擺不定,使得改革用藥過猛,直接導緻了蘇聯終結。

他在執政期間宣布蘇聯放棄幹涉東歐國家内政,允許東歐國家民主化,讓東歐人民有了選擇的自由,而不是暴力扼殺。

在他的主持下,美蘇達成了一項武器協定,首次消除了一整類核武器,并開始從東歐撤出蘇聯的大部分戰術核武器,消散了籠罩世界幾十年的核戰陰影。

蘇聯的終結者——戈爾巴喬夫

他宣布蘇軍從阿富汗撤軍,預設了1979年的入侵行為和對阿富汗九年的占領是一場糟糕的潰敗。

面對人類的災難切爾諾貝利核洩露,雖然一開始含糊其辭,但他最終将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災難如實暴露在了公衆面前,這種坦率的表現在蘇聯前所未見。

他準許在蘇聯城市進行多黨選舉的民主改革,在他的上司下蘇共對高層腐敗進行了打擊,數百名貪腐官員被免職。

他釋放了包括實體學家安德烈·薩哈羅夫在内的異見人士,取消了蘇聯國内對媒體報道的限制,允許出版之前遭到審查的書籍,允許播放之前被禁映的電影。

他背離蘇聯官方無神論的曆史,允許宗教自由,并幫助頒布了一部良心自由法,保障人民“滿足其精神需求”的權利。

1991年12月25日,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戈爾巴喬夫被迫辭去蘇聯總統職務,然後将國家權力移交給俄羅斯總統葉利欽。重建社會基礎的改革政策成了一把雙刃劍,70年來從生到死都生活在蘇聯統治下所造成的習慣根深蒂固,面對重重阻力改革最終失敗,在戈爾巴喬夫執政并進行政治經濟改革五年之後,商店的貨架依然是空空蕩蕩,這也讓經曆過那個時代的蘇聯人日後都普遍指責他有錯。

蘇聯的終結者——戈爾巴喬夫

蘇聯在它存在的後期為了維持與美國的争霸曾到處侵略掠奪資源,已經成了世界和平的嚴重威脅。作為近鄰,蘇聯末期也對我們國家構成了極其嚴重的威脅。20世紀80年代前後,我們國家的軍事力量主要都是為了針對蘇聯的威脅和侵略而進行準備與布防。當時大陸也和蘇聯處于完全對立的狀态,戈爾巴喬夫作為蘇聯的終結者,間接讓我們國家的發展也得到了一些好處。

二戰後,中蘇有過一段蜜月期,蘇聯在軍工方面給了中國很大的幫助。但後來因為一系列原因,中蘇關系走向破裂。由于兩國當時漫長的邊界線,中國和蘇聯都必須要花很大的精力來布置邊防,壓力很大。随着蘇聯解體,中國就減輕了這方面的邊界壓力,擁有一個相對安穩的環境來發展經濟。

中國和蘇聯在體制上有很多相似之處,蘇聯的解體也給中國提供了一些曆史教訓,對大陸日後的改革開放發展,民生、文化、軍事、經濟的發展都提供了反面的教材,使得我們可以參考。随着蘇聯解體,在軍工方面中國順勢從烏克蘭挖走了一部分軍勞工才,以及購買了一些尖端武器,讓中國的軍工得以高速發展。在經濟方面中國大量的輕工業品可以出口到俄羅斯拉動經濟,俄羅斯則把石油天然氣大量出口給大陸,雙方經貿往來讓中國在經濟上得以快速發展。蘇聯解體客觀上一定程度促進了中國的崛起。

蘇聯的終結者——戈爾巴喬夫

“蘇聯死了,為什麼你還活着!”每當這樣的質問在戈爾巴喬夫的耳邊響起,他的嘴唇都會顫抖,眼眶濕潤,欲言又止。他知道答案,卻不能回答。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我是志手遮天,歡迎關注志哥與你看世界,讓我帶你思考課本上讀不到的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