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甘南:奮力譜寫高品質發展新篇章

作者:蕭峥向你展示了潮流

甘南:奮力譜寫高品質發展新篇章

編者按:

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新發展理念引領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系統論述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強調實作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把握時代脈搏,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這“五大發展理念”,實作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行動指南,成為實作“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的思想指引。

十年來,甘南州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重大進展,全州精準聚焦“五大生态”,着力建構“十大環境”,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發展平衡性、協調性、持續性明顯增強,生産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穩步增長,傳統産業優化更新、新興産業不斷壯大,基礎設施加快建設,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幅提升,城鎮化品質明顯提高,區域協調發展機制基本形成,建設現代化新甘南的基礎更加堅實。

記者 蘇琳喜 王滿輝

雪域高原,鐘靈毓秀。

如詩如畫的廣袤草原為甘南發展奠定了生态主基調,奔流不息的“一江三河”為甘南發展注入了鮮活源動力,源遠流長的人文曆史為甘南發展開辟了産業新模式。

黨的十八大以來,甘南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曆次全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訓示精神和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踔厲奮發,接續奮鬥,不斷夯實農業農村基礎,不斷加強生态保護,強力推進項目建設,進一步加強産業培育,全面落實惠民利民工作,奮力譜寫雪域高原長治久安和高品質發展新篇章。

農業農村步入快速軌道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

在夏河縣阿木去乎鎮黑力甯巴村,一棟棟極具藏族建築特色的院落整齊排列在公路兩旁,建立的帳篷營地“鑲嵌”其間。在生态旅遊、專業合作社帶動等一系列富民舉措的實施中,這個昔日的省級深度貧困村2019年實作整村脫貧。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詩句中所描述的草原風光引人遐想。黑力甯巴村位于夏河草原西南部,廣袤的天然草場不僅給遊客提供了如詩般的意境,也給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2019年,夏河縣挖掘草原風光資源,全力打造生态文明旅遊樣闆村,同時結合“三變”改革,通過合作社帶動、入股龍頭企業享受分紅等多種形式,確定群衆增收。

“旅遊營地裡的黑牦牛帳篷是當地牧民純手工制作,帳篷内的擺設、用具,也盡量還原牧民生活原貌。”阿木去乎鎮相關負責人表示,讓遊客在飽覽草原美景的同時,還可以體驗騎馬、射箭、篝火等樂趣,打造旅遊目的地。2021年,黑力甯巴村農牧民戶旅遊分紅均達10000元,比上年翻了一番,群衆日子越過越紅火,緻富路越走越寬闊。

近年來,甘南投入政策性資金163.36億元、幫扶資金23.5億元、扶貧小額信貸14.67億元,一大批強基礎、興産業、促增收的項目落地見效,所有建制村和30戶以上的自然村通硬化路,農牧村所有危房全面消除,安全飲水全部達标,控辍保學成果持續鞏固,村級衛生室實作全覆寫,集體經濟空殼村全部清零,3.9萬戶17.12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作穩定脫貧,309個貧困村全部脫貧退出,全州提前一年實作整體脫貧目标,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曆史性解決。

站在自家嶄新的“小洋樓”前,看着熙熙攘攘的遊客,臨潭縣八角鎮廟花山村村民楊尕蘭臉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以前我們住在廟花山上,勞力有限、交通不便,一年忙到頭收入也就三、四千元。”楊尕蘭說,從山旮旯裡的土坯房搬出來,住進了小洋樓,好日子開始了,去年,我家的農家樂收入達6萬多元。

廟花山村隻是甘南易地搬遷和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設的一個縮影。

如今,整齊美觀的新房,平坦寬闊的道路,郁郁蔥蔥的綠地,漂亮大氣的廣場……無論城郊還是鄉村,建立的易地扶貧搬遷移民安置小區格外引人注目,已成為甘南青山綠水間一道道獨特風景。

甘南易地扶貧搬遷工作被列為全國典型案例,貧困戶對政策落實和扶貧成果的滿意度均為100%,全國僅此一家。探索創新農牧村發展新模式,深入實施“生态人居、生态經濟、生态環境、生态文化”四大工程和“七改六化三治兩分離”行動,累計投資167.3億元,建設生态文明小康村1903個,覆寫全州64%的自然村,農牧村人居環境、公共服務、社會保障得到極大提升,生态效益、經濟效益、穩定效益、示範效益持續釋放,成為率先推進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被國家列為改革開放40周年甘肅唯一典型案例宣傳推廣,農牧村改廁經驗被農業農村部樹立為先進典型,全州16個村榮獲全國美麗鄉村等榮譽稱号,位居全省第一。

一排排功能配套的新居,點綴在甘南州的青山綠水間;一支支黨員服務隊伍,穿梭于搬遷社群的黨建活動中心;一個個忙碌的身影,活躍在生态旅遊産業園;一張張幸福的笑臉,綻放在美麗的新家園,構成一幅幅和諧壯美的生動畫卷,充分展示了新時代農牧民群衆的新生活和新氣象。

生态保護築牢綠色屏障

生态興則經濟興,經濟興則國家興。

從“環境衛生大整治”到“環境革命”,從“全域旅遊無垃圾”到“五無甘南”“十有家園”,從“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到“黃河上遊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無不展現了75萬甘南兒女躬身而行的智慧力量和辛勤付出。

甘南州國家生态文明先行示範區建立取得新成效,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綜合治理統籌推進,河湖長、林長、田長等制度全面落實,實施了瑪曲黃河水源涵養區和碌曲尕海、黃河首曲濕地等一批生态保護修複工程,以及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退牧還草、水土保持等重點生态工程,大規模開展國土綠化,森林覆寫率達到24.57%,草原綜合植被覆寫度達到97%。“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成效明顯,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居全省首位,水質優良比例達到100%,土壤環境品質持續改善。

今年4月,甘南州全面推進黃河上遊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主題實踐活動在瑪曲縣啟動。主題實踐活動以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要求,立足黃河上遊重要水源涵養區戰略定位,搶抓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重大機遇,堅持目标導向,注重标本兼治,州縣統籌、聚力關聯,全面打響生态治理修複攻堅戰,高質高效推進黃河上遊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着力打造全域有綠色的生态家園。

瑪曲縣尼瑪鎮幹部仁增道吉說:“作為瑪曲縣的一名基層黨員幹部,很榮幸能夠參與今年黃河上遊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主題實踐活動。守護好瑪曲的藍天碧水,保護好瑪曲的生态環境,就要從我們自身做起,用實際行動争做打造‘五無甘南’建立‘十有家園’的參與者、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的實踐者、生态環境保護的示範者、黃河上遊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的推動者。”

甘南強有力推進中央和省級生态環境保護督察回報問題整改,一大批涉及礦山治理、生态修複、污染防治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2021年減畜196萬個羊機關,草畜平衡基本實作。頒布實施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治理條例,持續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實作了4.5萬平方公裡全域無垃圾目标,創造了“美麗戰勝貧困”的甘南樣本。縱深推進環境革命,全面打造“五無甘南”,鄉村生活垃圾收運設施覆寫率達到100%,有機肥替代化肥全面推開,“白色污染”問題有效解決,國家明令禁止的化學農藥徹底退出甘南市場。全國村莊清潔行動現場會、全省鄉村治理現場推進會在我州成功召開,甘南經驗推向全國。合作市成功建立國家衛生城市,卓尼縣入選中國最美縣域榜單和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合作、疊部被評為國家生态文明建設示範市縣。紮尕那農林牧複合系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列入“全球重要農業遺産保護名錄”。

如今的卓尼縣,以綠色種植謀劃綠色發展,擦亮生态招牌,築牢綠色基底,綠色“無公害”讓生活在洮河岸邊的卓尼人第一次嘗到了高品質發展的甜頭。

“我家今年種地用的全部是有機肥料,這個綠色有機藥材在市場上很受歡迎,賣出去的價格也會很不錯。”正在種植當歸的村民才讓欣喜地說道。

“我們種大棚用的一直是農家肥,從去年又用了有機肥,辣椒、蕃茄、黃瓜在市場上能賣個更好的價錢了。”卓尼縣納浪鎮蔬菜大棚種植人員張曉梅說。

保護和發展,有機統一,一舉兩得。轉變生産生活方式,讓高品質發展深入人心,不但保護了生态環境,也為甘南農牧民增加了收入。

項目建設夯實基礎支撐

火車跑得快,全靠頭來帶。項目建設,曆來是甘南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的“火車頭”。

塔吊高聳、機器轟鳴、車輛穿梭……在甘南的每一個建設工地,都是一片繁忙景象,施勞工員不分晝夜,全力推進項目建設。在重點項目建設管理中,甘南實行“挂圖作戰”,形成了“上司責任體系健全、職能部門分工明确、工程進度計劃有序”的工作格局。

近年來,甘南始終堅持把重點項目建設作為經濟增長的“強引擎”,緊緊扭住項目建設這個“牛鼻子”不放松,全面改善投資發展環境,確定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要緻富,先修路。甘南州境内,王夏高速基本建成,卓合高速加快推進,瑪曲至久治、峰疊至代古寺等7條公路和木耳至大峪溝、水地至拉尕山等4條景區公路建成通車,全州公路總裡程由7705公裡提升到8548公裡。蘭合鐵路即将全線開工,西成鐵路甘青隧道加快建設,内暢外聯的交通體系初步形成。

“甘南的房子越來越新了,甘南的道路越來越寬闊了,甘南的基礎設施越來越健全了。”合作市民才讓紮西說,“社會在不斷向前發展,社會的發展成果讓我們大家共享,我感覺在甘南生活确實很幸福。”

才讓紮西口中的社會發展成果,就是近年來項目建設的結果。

黃河瑪曲段防洪治理等一批流域治理工程全面建成,河道防洪能力大幅提升,引洮入潭、引洮濟合工程竣工投運。新一輪城鄉電網改造更新基本完成,網架結構更趨完善,電力供應安全穩定。5G通信網絡實作縣市城區全覆寫,大資料應用融入百姓生活。實施給排水、供暖供氣、垃圾污水處理等市政設施建設項目96個,改造棚戶區5.4萬套、老舊小區9157戶,城鎮公共服務和綜合承載能力明顯提升。“一縣市一園區”布局落地,合作生态産業園聚合效應初步顯現。招商引資成果豐碩,累計引資近百億元,實施項目227個,為全州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如今的甘南,在重大建設項目的帶動下,城鄉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城鎮整潔有序,鄉村美麗宜居,道路平整寬闊……甘南人民群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在新時代新思想的引領下,甘南已駛入了高品質發展的快車道。

産業培育厚植競争優勢

藍天悠悠,白雲舒卷遊走。牧草青青,風吹草低見牛羊。悠然怡人的甘南草原美景讓人沉醉。

無人機航拍鏡頭下,尕秀村帳篷城108頂大小各異的帳篷如同一顆顆璀璨的珍珠,組成了蓮花圖案,鑲嵌在秀美的草原上。品藏餐、唱藏歌、跳鍋莊,遊客和牧民熱情互動,帳篷内外也是好生熱鬧……

近年來,甘南州将旅遊業确定為首位産業和戰略性支柱産業,把文化旅遊作為經濟新常态下新的增長點,生态保護的重要支撐點,轉型跨越的有效切入點,富民增收的主要着力點,堅持挖掘文化内涵,做大做強“全域旅遊無垃圾·九色甘南香巴拉”特色品牌,走出了一條具有時代特征、地方特色的全域文化旅遊發展之路,實作了旅遊人數和綜合收入連續5年的“井噴式”增長。

近年來,甘南啟動實施文化旅遊“一十百千萬”工程,17個文化旅遊标杆村和103個全域旅遊專業村星羅棋布,3000多家精品民宿和星級農家樂遍地開花,博峪、尕秀、香告、謝協、高吉5個村入選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打造8條精品旅遊風情線,新創郎木寺、尕秀、紮尕那、阿萬倉4個4A級景區,A級以上景區達到35個。“一會一節”開幕式、香巴拉文化旅遊藝術節等各類節會活動成功舉辦,“全域旅遊無垃圾·九色甘南香巴拉”國際影響力和知名度持續攀升,今年旅遊人數、綜合收入分别突破2000萬人次和100億元大關,世界旅遊聯盟100個“旅遊減貧案例”中我州獨占3席,榮獲亞洲旅遊“紅珊瑚”獎、“十大最受歡迎文旅目的地”等榮譽稱号。藏醫康養、資料資訊、通道物流、清潔能源等新興産業多點布局,産業關聯度、融合度逐漸提升。

“把草原當作背景來烘托,把村莊當作風景來打造,把庭院當作盆景來培育。”尕秀村迅速完善了硬化道路、整村亮化工程,建設了村史博物館、文化廣場、光纖網絡、旅遊公廁等基礎設施,牧村面貌煥然一新。村子越來越美,來尕秀觀光歇腳的遊客也多了起來,牧民們也紛紛轉型為旅遊從業者。如今,尕秀村已發展成為甘南州首個村級4A級旅遊景區。

一枝獨秀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甘南在做強做大旅遊業的同時,其他新興産業也在發展壯大。

甘南進一步培育壯大“牛羊豬雞果菜菌藥”八大特色産業,科學調整畜種畜群結構,推廣适宜畜種技術,擴大牦牛、藏羊繁育核心群數量,高标準建設畜禽養殖場和養殖示範點,各類牲畜總增、出欄、商品“三率”分别達到31%、45%、42%。農牧民補助獎勵和農業保險政策全面落實,兌現補獎資金14.54億元、承保資金9.13億元。特色種植業由增産向提質轉變,經濟作物種植面積達到45.6萬畝,藏中藥材、高原夏菜、食用菌走俏國内外市場。着力提高農牧業組織化程度,促進華羚、燎原、雪頓、百草等龍頭企業擴能更新,扶持“專精特新”企業7家,培育“五有”專業合作社2388家,建立國家和省級示範社141個。實施品牌戰略,“三品一标”認證205個,甘南牦牛、甘南藏羊等21個品牌入選“甘味”目錄,“中國牦牛乳都”品牌享譽全國。工業效益總體向好,水電、黃金、水泥建材、農畜産品加工等重點産業穩步發展,規上工業企業達到38家,增加值達到11.27億元,利潤總額達到5.1億元。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甘南以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為切入點,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持續保護生态環境,大力發展旅遊産業,發展綠色有機特色産業,推動甘南由“經濟跟跑者”向“生态領跑者”轉變。

惠民利民凝聚磅礴力量

春風化雨潤民心,全心全意惠民生。高品質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讓全民共享社會發展成果。

教育品質不斷提高、醫療保險日趨完善、農牧民收入逐年增加……如今,甘南農牧民群衆共享到更多社會改革發展的紅利。一項項落地開花的民生工程,提升了百姓幸福生活的指數。

甘南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順利完成,政府職能加快轉變。“放管服”改革深入推進,“一網通辦”“一門辦理”全面實作,群衆企業辦事更加便捷。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減稅降費政策全面落實,市場主體由2.57萬戶增長到5.33萬戶,累計減稅降費20.8億元。農業農村、醫療衛生、财稅金融等重點領域改革縱深推進。州縣鄉村四級醫療機構基礎條件明顯改善,醫療隊伍建設得到加強,醫療衛生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公立醫院藥品加成全部取消,先看病後付費、一站式結報等好政策全面落實。覆寫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參保率分别達到97%和95%,城鎮職工照護保險試點工作走在全國全省前列,低保、特困、孤兒、殘障人士等救助保障标準逐年提高,較好實作困有所依、難有所助、孤有所養。

“我患有慢性病,以前總是去西安就診,這兩年在家門口的醫院就能看病了。現在,不管從環境、服務态度還是醫療水準,縣上的醫院都能滿足需求。”談及自己的就診經曆,臨潭縣城關鎮郊口村馬海清大爺滿意地說。

“多虧了新農合,讓我們家走出了困境。”臨潭縣新城鎮張尕梅曾經因病花去5萬多元,新農合政策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新農合制度全覆寫,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全面推行,社會救助體系逐漸完善,是甘南州落實惠民利民政策的真實寫照。

發展才是硬道理,發展紅利全民共享。甘南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全面改薄”、教育資訊化等重點工程深入實施,蘭州新區甘南實驗中學建設進展順利,學前教育多元發展,義務教育實作基本均衡目标,普通高中規模不斷擴大,職業教育、特殊教育健康發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穩步推進,大力落實“雙減”政策為中國小生減負增效。省州93件民生實事全部落實。實施省部級科技計劃項目58項,各類創新平台達到33家。推廣新品種新技術65項,取得國家專利485項。公共文化服務能力顯著提升,州博物館完成主體,拉蔔楞寺文物修繕保護工程如期完成,農牧民書屋、文化廣場等惠民工程豐富了群衆精神文化生活,夏河丹尼索瓦人研究入選2019年世界十大考古發現。

一個囊括體育館、圖書館、文化館的公共文化公益性重點項目在碌曲縣體育場旁落成。如今,碌曲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三館”不僅是縣城文化的地标建築,更成為很多居民學習休閑的必選之地。

72歲高齡的文墨愛好者紮西老人感慨地說:“縣城‘三館’位于縣城中心,環境非常好,去一趟不僅友善,更是一種享受,尤其是對愛好文化的老年人來講,實在是個大實惠!”這是甘南建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文化惠民的一個縮影,也是全州惠民利民工作的生動實踐。

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甘南州和8縣市成功建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和示範縣市,“兩個共同”“三個離不開”“五個認同”的思想觀念更加深入人心,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不斷鞏固發展。雙擁共建積極推進,國防動員和後備力量“三項基礎”建設成效顯著。科學實施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舟曲縣850戶3495名群衆有序搬遷蘭州新區、入住新家。道路交通、建築施工、工礦商貿、食品藥品、特種裝置、消防等領域安全監管持續加強,安全生産形勢穩定向好。

“南木特”藏戲為甘南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做出”了大貢獻。“南木特”藏戲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入選國家級保護名錄,“南木特”藏戲作為傳統藏戲的一部分,在傳承和發展的過程中不斷融入本地濃郁的民族色彩和特色文化,以強烈的地域特征彰顯出獨特的藝術魅力,通過藝術形式表現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強大合力。“南木特”藏戲不僅為農牧民群衆帶來了故事盛宴,更進一步激發了群衆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心和決心,為大力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形成全州上下民族團結進步、社會和諧穩定發展的良好格局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

一項項惠民利民成果讓人民群衆的生活越來越好,獲得感、幸福感、滿意度越來越高,幸福甘南底色越來越亮。

美好藍圖已經繪就,光榮使命催人奮進。十年來,經過甘南人的不懈奮鬥,草原大地發生了曆史性巨變。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是全州城鄉面貌變化最大的十年,是經濟社會發展品質最高的十年,是人民群衆共享到社會發展成果最多的十年。十年來,甘南影響力、美譽度空前提升,各族幹部群衆自信心、自豪感極大增強。

站在新起點,邁向新征程。甘南州正迎着發展的激蕩風雷,踏着時代的铿锵鼓點,再鼓幹勁,再添激情,再求突破,再創輝煌,奮力跑出高品質發展的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