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紮波羅熱核災難陰影籠罩全歐洲

作者:光明網

【記者連線·俄烏沖突影響下的世相】

光明日報駐莫斯科記者 韓顯陽

8月30日,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格羅西率領的專家代表團抵達烏克蘭首都基輔。據《紐約時報》報道,該代表團31日通過烏克蘭領土前往紮波羅熱核電站,并将一直工作到9月3日。此間觀察家指出,國際原子能機構代表團視察紮波羅熱核電站,為拔除威脅全歐洲安全的紮波羅熱核電站洩漏災難“引信”提供一次難得機會。

紮波羅熱核災難陰影籠罩全歐洲

光明日報記者韓顯陽供圖

紮波羅熱核電站是否會成為“切爾諾貝利第二”

紮波羅熱核電站位于第聶伯河左岸,靠近埃涅爾戈達爾市。該電站共有6台功率為1000兆瓦的VVER-1000機組,始建于1977年并先後在1984至1996年投入營運。目前,紮波羅熱核電站是歐洲裝機容量最大、機組最多的核電站,供應着烏克蘭25%的電力。

3月,紮波羅熱核電站由俄軍方控制。俄外交部強調,為防止核材料和放射性材料洩漏,需由俄軍人保衛該核電站。同時,為避免俄烏對立情緒進一步升高,俄決定核電站仍由烏克蘭國家核電公司的員工營運,而國際原子能機構也避免批評或譴責俄聯邦。

3月至今,紮波羅熱核電站附近的埃涅爾戈達爾及郊外村莊不斷遭到炮彈和無人機的襲擊。而對于何方所為、規模大小,俄烏雙方各執一詞。

8月4日,俄外交部防擴散和軍控司副司長維什涅韋茨基在聯合國《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審議大會上發表講話時說,烏克蘭破壞分子3月4日向紮波羅熱核電站開火;4月27日,基輔政權向紮波羅熱核電站出動兩架無人機,實施新挑釁;7月18日,烏軍再次借助無人機襲擊紮波羅熱核電站。他指出,烏方的目的在于制造核災難,“我們有記錄事件的照片和視訊”。

俄武裝力量放射、化學、生物防護兵司令基裡洛夫8月18日表示,烏軍動用火箭炮、火炮和無人機對紮波羅熱核電站實施系統性打擊。自7月18日以來,烏方對紮波羅熱核電站發動襲擊12次,其中在核電站和附近的埃涅爾戈達爾市使用了50多枚炮彈和5架無人機。襲擊中,核電站輔助保障系統遭到毀壞,埃涅爾戈達爾市的生活設施也受損。他說,烏方的目的是破壞電站安全營運秩序,在核電站地區制造“事故”進而建立一個長達30公裡的隔離區,将責任嫁禍給俄方并讓國際輿論譴責俄發動“核恐怖主義”。

針對俄的指責,烏克蘭方面表示堅決否認。一方面烏軍發表聲明,指責攻擊方是俄羅斯。另一方面,烏軍聲稱其陣地不斷遭到炮火襲擊,而俄軍的重炮陣地就部署在紮波羅熱核電站周圍。為確定安全,烏方提議在紮波羅熱核電站周圍建立非軍事區。

此間觀察家指出,無論攻擊來自何方,一旦機組受損,洩漏的放射性物質将首當其沖地威脅烏克蘭、俄羅斯,而全歐洲都将受到波及。烏國家核電公司8月28日在社交平台上表示,根據29日的風力預報,如果發生嚴重的核事故,輻射雲“将覆寫烏克蘭南部部分地區和俄羅斯西南部地區”。而波蘭、德國以及斯洛伐克等國也難逃厄運,成千上萬歐洲人的健康将遭到嚴重危害。同時,像20世紀80年代切爾諾貝利、10年前福島核事故一樣,核災難造成的大量移民還可能引發人道主義災難,而歐洲将不得不用幾十年的時間消除災難後果。

此外,格羅西5月底曾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宣布,紮波羅熱核電站儲放的钚、濃縮鈾分别有30噸、40噸,“國際原子能機構專家無法掌握這些核武材料,數百公斤可能已經丢失”。

美國漠視甚至縱容歐洲發生核災難

大禍臨頭,歐洲首先坐不住了。8月21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朔爾茨、英國首相約翰遜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電話會談,呼籲保障紮波羅熱核電站安全,達成避免在核電站周邊采取軍事行動、促請國際原子能機構盡快通路核電站以摸清安全系統狀态的共識。

對于美西方姗姗來遲的“重視”,俄羅斯方面并不買賬,不斷揭露美國是此次紮波羅熱核電站危機的始作俑者和幕後黑手。

烏克蘭紮波羅熱州行政機構總委員會成員羅戈夫8月12日稱,攻擊紮波羅熱核電站的指令系由英美下達,基輔當局隻是執行者。他說,烏軍試圖用攻擊核電站來阻止俄軍推進步伐,以核威脅訛詐歐洲。俄共中央主席久加諾夫8月26日也表示,烏軍繼續炮擊紮波羅熱核電站和戈爾洛夫卡的苯乙烯化工廠,這一切都是在美國人的授意下實施的,“正是華盛頓為全世界制造了人類曆史上前所未有的核訛詐”。

俄國家杜馬主席沃洛金8月12日警告,炮擊紮波羅熱核電站可能導緻核災難,美國、基輔政權和那些未采取任何行動的歐盟上司人将為這些後果承擔責任。俄駐美國大使館19日則在社交媒體“電報”上寫道,美國在紮波羅熱問題上公然撒謊,推動烏軍實施或導緻人為災難的犯罪計劃。美政府罔顧事實的言辭不可接受,他們對烏行為“有罪不罰”甚至無原則地贊美,鼓舞烏軍繼續系統打擊紮波羅熱核電站。

面對歐洲遭遇的核災難威脅,美國政府表現得似乎避重就輕。美國白宮發言人讓-皮埃爾8月10日高度評價烏克蘭政府“在艱難條件下保持核安全所做出的持續努力”,呼籲俄停止在烏核設施内或周邊的所有軍事行動并将核電站完全交由烏克蘭控制。美國務院官員11日說,美國認為在核電站附近發動軍事行動是危險的,将繼續支援烏克蘭關于在核設施周圍建立非軍事區的呼籲,敦促俄停止在烏克蘭核設施及其附近地區所采取的一切軍事行動。美國防部官員12日更是一臉無辜地宣稱,美國僅僅向烏克蘭提供了所需防禦性武器,從未指點其如何同俄作戰,且攻擊目标也是烏方自己標明的,“我們認為,烏克蘭無意炮擊核電站并使其停轉”。

對于美政府言論,俄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議員普什科夫表示震驚。他說,美國總統拜登完全可以給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打電話,阻止烏軍對紮波羅熱核電站的炮擊,但“卻表現出了驚人的不負責任。這是在玩火”。與此同時,對于炮擊所引發的核災難,歐洲上司人并未采取預防措施,“他們漫不經心地漠視下一個切爾諾貝利災難發生,其後果将對歐洲部分地區構成巨大威脅”。

一波三折,國際監督作用待觀察

紮波羅熱核電站遭炮擊,令聯合國及其原子能安全主管機構感到擔憂。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8月8日說,對紮波羅熱核電站的襲擊是在自殺,必須停止這種行為。格羅西則表示,威脅紮波羅熱核電站安全的軍事行為“完全不可接受,應當不惜一切代價阻止”。

據美國《紐約時報》報道,共有13名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專家前往烏克蘭,包括來自對烏友好的波蘭、立陶宛、法國、意大利、阿爾巴尼亞、北馬其頓、約旦、墨西哥等國,以及塞爾維亞等俄羅斯的親密盟友,其中沒有美國人和英國人。《華爾街日報》透露,國際原子能機構專家可以将備件、輻射監測裝置和其他必要裝置帶到核電站。而彭博新聞社說,最初專家的計劃僅包括檢查“紮波羅熱核電站是否丢失濃縮鈾庫存”,後來決定讓核專家、安全專家加入代表團以評估核電站遭炮擊情況。

對于國際原子能機構派往紮波羅熱核電站的考察團,俄羅斯、烏克蘭以及美西方均給予較為積極的回應。俄外交部8月8日表示,俄方長期以來一直呼籲國際社會多方面、多層次地堅決譴責基輔當局不斷對紮波羅熱核電站進行猛烈軍事打擊的行為,為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率代表團通路核電站計劃提供一切必要協助。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8月29日提醒,鑒于國際原子能機構代表團将從烏軍控制區域進入考察地點,需要考慮烏方不停止炮擊給代表團造成的安全風險。

馬克龍8月26日表示,國際原子能機構将派遣代表團前往紮波羅熱核電站,法國和國際原子能機構已收到烏克蘭提供的安全保障。30日,澤連斯基與馬克龍通話,讨論了國際原子能機構代表團的使命、日程、後勤保障以及安全問題。

美國國務院負責軍備控制和國際安全的副國務卿詹金斯8月25日稱,為促使俄羅斯停止在紮波羅熱核電站周圍的軍事活動,國際原子能機構代表團的此次通路相當重要。

關于國際原子能機構視察紮波羅熱核電站對俄烏兩國的影響,俄羅斯分析人士有不同解讀。俄獨聯體研究所副所長葉夫謝耶夫認為,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到訪确實對基輔政權甚至美國不利,為此美西方媒展現在争相報道俄羅斯如何涉嫌制造核災難,如何幹擾核電站檢查,如何殘酷對待烏克蘭營運人員等虛假消息。他說,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專家們不難認定是烏軍炮擊的核電站,且使用的武器大機率來自美國;與此同時,他們在視察時也很容易發現電站區域内的俄羅斯防空系統,盡管這是保護核設施所必需的。

俄軍事政治分析局專家卡爾梅科夫指出,坦率地說國際原子能機構的上司層是親美的,代表團的專家們将尋找足以指控俄羅斯的所有蛛絲馬迹,不要奢望他們作出完全客觀的判斷。

(光明日報莫斯科8月31日電)

《光明日報》( 2022年09月01日12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