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散文|你好,豆金河

大散文|你好,豆金河
你好,豆金河 ——記我在豆金河公益崗位所見所感

文|劉善麗

假如有人問,豆金河在哪裡?百度一下很快就可以知道,豆金河東臨上海路,南至銀橋大街,西依靈山路,北靠人民路。村莊東西0.3km,南北0.45km,地理位置十分優越……這些介紹如同官方語言一樣正式而嚴謹。

可是,假如想真正洞悉一個地方的人文内涵,我認為唯一的途徑莫過于親自走近它并且親愛它。我多麼幸運,可以在退休之前,以一名公益性崗位人員的身份來到豆金河,可以在每個周一至周五的早上和它說一聲:“你好,豆金河。”

豆金河曾經是一座東西兩面都有河水流經的村莊。随着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現在河水已經不甚多了。從村西面打一眼看過去,便可以見有兩座橋供行人行走。如果選擇走西北面這座橋,那麼一上橋展現在眼前的就是一條筆直寬闊的大道,象一條中軸線把村莊整齊的劃分開來。道路北面就是最原始的豆金河村,房屋均以平房為主;南面則是新興的豆金河居住區,均以樓房為主。

新舊居住區就像是一位老人與一位年輕人常年在彼此凝望。杜拉斯說過,與你年輕時的面容相比,我更愛你現在飽經滄桑的容顔。我想,深愛一個人是如此,深愛一座村莊更是如此。我同樣更愛散發着古老曆史氣息的舊居住區。

為了更好更快的熟悉民情,我經常騎着自行車在這裡穿行。通常老人們願在午後3點多拎個馬紮在街上坐坐,男的一堆,女的一簇相當悠閑。歲數較大的隻願意做個傾聽者,隻管緩緩的搖着手中的扇子,不急不躁,似乎炎熱與他們不沾邊似的。稍稍年輕一些的老人愛夾上一隻煙卷,卻不急于抽,在手指間轉過來轉過去,間或有人抽起來,話題就在煙圈裡一個又一個的冒出來。遠遠的,哈哈的笑聲就傳到了我的耳朵裡。

女人們聊天卻不閑着,一邊随随便便的摘着菜一邊不住的說着什麼,不時還要擡起頭來四處張望一下。比如看到我騎車過來了,立即就停下話頭,齊齊的警惕的看向我。我笑了,女人的秘密,老了也不例外呢。自從我表明是政府公益性人員被分到豆金河以後,她們在街上隻要一見到我就熱情的給我遞扇子,取凳子。她們一點兒也不矯情,不做作,倒使我很想成為她們中的一員,這樣是不是就可以随時與她們一起侃大山哩!我想,不久之後我會融入到豆金河人民中間去,我一定能做到的。

路旁出來涼快的孩子也不少。有一個可愛的小娃娃坐在推車裡,我稍一逗她就咯咯的笑個不停,天使一樣,使人忘卻了酷熱的煩惱。男孩子們則一個個曬得黑不溜秋的,有時候後面還跟着一二個紮着羊角辮的小姑娘,他們你追我趕的到處亂鑽,我時刻得提防着,免得與他們撞個滿懷……豆金河的人們真是舒心,他們生活在實實在在的幸福裡。

豆金河是一座綠樹環繞的美麗村莊,幾乎家家戶戶門前都栽種着各種果樹和鮮花。綠油油的柿樹開始坐果了,不久就會黃澄澄的挂滿枝頭;無花果有彎起的大拇指一般大了,這些年象它的名字一樣神奇,價格噌噌的上漲,漲的吓人;棗樹真多呀!棗子還是稚嫩的青色,估計過了八月十五臉兒就都紅了;紅的黃的白的月季,最是老百姓的心頭好,樸樸實實的開在喜歡它們的人家門前;那些矮矮的太陽花,隻有它們越曬越鮮豔……

不單單在大道邊,家門口,倘或哪家大門開着,從外面就可以瞧見,許多人家連窗台上都擺滿了盛開着的各種鮮花。我最喜歡一戶人家門口栽下的芭蕉。芭蕉寬大的葉子翠綠優美,常常出現在古詩裡,比如“紅了櫻桃,綠了芭蕉”。隻可惜在城鄉并不多見。不想會在豆金河看到芭蕉,這使我喜出望外,自然常來看看。豆金河的人們真是惬意,他們生活在詩情畫意的幸福裡。

豆金河的東面,有一片人們祖祖輩輩種下的菜園。自從社群馮書記分下任務後,上班時間我都要先到菜園來巡視一圈,看看有沒有亂丢雜草雜物的。這裡不僅是我工作的一部分,而且還成了我寄托感情的精神樂園。

早上,我沿着高大挺拔的水杉樹遮就的林蔭小道,看冬瓜長長的藤蔓爬到了籬笆外面,神氣的打開了金黃色的花傘,心想,到時候這大塊頭的家夥會在哪裡安家呢?我看絲瓜纏纏繞繞,一路爬到水杉樹上并且秀出了它修長的身材;我看一棵玉米像個孤獨的士兵,從籬笆探出了頭,黑黑的大胡子好像被人揪了似的卷了起來;胖乎乎的茄子生來就是紫面孔,不大愛炫耀,隻是一味的倒挂着靜等着人們摘去;旁邊的秋葵可不得了,如今早已跨入了蔬菜貴族的行列,于是支愣起肥大的葉子,很驕傲。

我特别願意和來到菜園種菜摘菜的人們交談,他們教給我非常多的農業知識。比如預報有大雨,他們會把菜畦攏高,這樣不至于被雨水破壞蔬菜;現在種的白菜不是冬天吃的白菜,是五十天之後才可以吃的白菜;冬天的大白菜要等到沒有雨,天氣很好之後才可以種,兩天兩宿白菜種子就可以破土發芽了……

一位七十多歲的馮大叔,看着自己剛剛種下的白菜,拍着手上的土,頗為自豪的說,“趕忙就能吃上新鮮的白菜了。有事沒事的我就愛到菜園裡走一趟,常沾沾地氣,常出出汗,不糙哩!你看,周圍就剩俺們豆金河還有這麼一處菜園了,我試着可知識頭呢(滿足的意思)。”我看看在菜園裡忙忙碌碌的人們,又看看馮大叔一直望向菜園的目光,他們看這片家園是象看自己的孩子一樣的深情啊!

豆金河的人們熱愛自己的家園,他們更擁護這個家園的優秀帶頭人馮照賓書記。試想一下,一個髒亂差的豆金河,一個貧窮落後的豆金河,人民怎能如此安居樂業?又怎能擁有如此豐富的精神生活?

雖然我來到豆金河剛剛一個多月,但是我親身體會到了基層工作者的辛苦。馮照賓書記經常以身作則,帶領班子成員李建強主任,薛淑敏大姐,馮朝霞大姐,趙豔,莊桂芹,馮秀萍,薛梅,入戶解決群衆各種困難,沿街清理商鋪亂象,加班加點成了家常便飯。豆金河這方美麗的家園,浸潤着他們辛勤的汗水。

你好,豆金河!在西海岸新區美麗鄉村建設的滾滾浪潮中,你也是其中美麗的一朵浪花啊。我也願意為你的美麗灑下汗水,為你的美麗真誠的高唱這首贊歌!

大散文|你好,豆金河
作者簡介:

劉善麗,青島西海岸新區人。平生親愛山水,長懷離情。作品偶見于報刊雜志。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壹點号膠東散文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下傳“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

大散文|你好,豆金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