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基諾族年節習俗

作者:陶鹿魂
基諾族年節習俗

文/孟澤輝 壬寅年農曆八月初五

基諾族自稱“基諾”,舊稱“攸樂”,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諾山基諾族民族鄉。基諾族使用太陽曆(又稱為陽曆),一年以十三個月計算,歲始過年,故稱年節。

基諾族年節習俗

過年,是基諾族最隆重的節日,多在農曆臘月間進行,具體時間由各村寨自定。節日前,家家戶戶都要釀酒、殺豬宰牛,準備豐盛的食品,并邀請附近村寨的親戚朋友前來歡度新年。

基諾族年節習俗

年節期間,男子穿白色鑲邊無領對襟棉布上衣,衣背後繡有圓形彩色光芒圖案,下穿寬大的棉布白、藍褲;女子上穿對襟無領無扣鑲有七色紋飾的短褂,胸前有刺繡精美,綴有圓形銀飾的三角形貼身衣兜;下穿黑白刨相間、鑲邊短裙或長裙。挽發髻盤于頭頂,戴白厚麻布後披翅帽。

基諾族年節習俗

年節期間,村寨男女老幼聚集在廣場,除共同唱歌跳舞外,還根據不同的年齡、性别開展各種文娛體育活動。兒童最喜愛的是打箭槍和打陀螺,婦女蕩秋千和玩毛毛球;小夥子擲标槍、踢球、踩高跷。男女青年還一起翻竹杠,還幽默诙諧地把“翻竹杠”比賽,稱之為“體育戀愛”。

基諾族年節習俗

比賽開始,姑娘首先把竹杠扶穩,小夥子握住竹杠下部,面向天空,将身軀旋轉三百六十度,誰轉的次數最多,誰的成績就最佳。争奪這個項目的勝利,不僅需要超強的臂力和熟練的技能,還要有扶竹杠姑娘的密切配合。許多未婚男女青年往往通過這項活動開始互相認識、了解并建立感情。

基諾族年節習俗

節日裡,還有一項最隆重而獨特的活動就是敲大木鼓。大木鼓是基諾族崇拜的神器。平時挂在“卓巴”(寨父)“卓生”(寨母)家裡,嚴禁動用,隻有過年節時才能敲擊。

基諾族年節習俗

據基諾族民間傳說:在遠古的時候,山洪暴發,人類隻剩下一對善良的兄妹(男的叫瑪黑,女的叫瑪妞)。一位仙人指點他們鑽進一個大木鼓裡,并告訴他們每天用鼓錘敲三次,如果鼓聲清脆,說明洪水已退,可用刀子劃破鼓皮鑽出來。這隻大木鼓在波濤翻滾的洪水中漂流了七天七夜,最後漂到攸樂山的一個叫節苴的地方,洪水才退了。

基諾族年節習俗

兄妹倆在節苴住下來,繁衍而形成了基諾族,是以大木鼓被基諾族視為最神聖的器物。過年時,人們在大木鼓周圍插上五顔六色的鮮花,鼓由男子擡着,讓婦女敲擊。全村寨的男女老少圍着大木鼓歌舞,參加者頭上插着鮮花,手裡也拿着鮮花,邊歌邊舞,遠遠望去,好似一簇巨大的花團。

基諾族年節習俗

基諾族每一個節日都有其獨特、風趣的禮儀習俗;每一個節日都有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年節風俗既是基諾族民族精神的載體,又是民族精神和傳統文化的象征,蘊含着非常珍貴的精神價值,是增強文化認同的寶貴資源。從一個側面可以看出:基諾族民族傳統文化有着獨特的曆史價值,是基諾族人民群衆在長期的勞動生産實踐中創造的,是他們聰明智慧的結晶和曆史發展與進步的标志,是我們建構和諧社會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