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尼克松直言會給台灣提供援助,周總理一句話讓他直冒冷汗

作者:心想史橙

中美建立外交關系是上個世紀國際關系重大變化的一個關鍵,這是社會主義陣營和資本主義陣營第一次握手言和。最具代表性的事件是尼克松訪華。這是東西方的第一次會面。由于文化和意識形态的差異,雙方的摩擦和沖突是不可避免的。這一次,一股強烈的火藥味爆發了,就差把宴會的桌子都給掀翻了,會議幾乎在不和諧中結束。

尼克松直言會給台灣提供援助,周總理一句話讓他直冒冷汗

讓我們把時間線拉回到20世紀70年代。蘇聯在其發展過程中,由于對國際形勢的錯誤判斷,逐漸偏離社會主義,走上沙文主義道路,并開始幹涉包括中國在内的各國的内政。不止一次對中國提出很無禮的要求,毛爺爺對此大為震怒,直言還是槍杆子裡出政權。這一話語傳到海外,一時間激怒了蘇聯,那邊也顧不上革命情誼,揚言要教訓一下我們,陳兵百萬直壓我方邊境。

在大洋的另一邊,美國也被蘇聯強悍的軍事壓力所吓到,看着這個敢說敢做、日益強大的戰鬥民族,美國也不敢硬碰硬,迫切需要一個盟友來制衡紅色民族,想要最大程度保護國家利益,及時改變立場風向、團結國際優質盟友,才是彼時的重中之重。

尼克松直言會給台灣提供援助,周總理一句話讓他直冒冷汗

1970年,尼克松繼放出“不孤立中國”這一對華主動信号後,在對外國事通路上第一次稱呼中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再一次釋放了對華友好信号。次年4月,在向國會送出的外交政策報告中,尼克松宣布,解除貿易禁令,放寬對新中國的貨币及航運管制。

這一決定,無疑成為了中美關系解凍的先發訊号。而另一邊,這邊毛爺爺等老一輩偉人在收到消息後,聚在一起商讨,連續兩天兩夜未眠,也在積極推進着與美方的破冰事宜。1970年8月,中方就向美國著名記者、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紅星照中國》的作者埃德加·斯諾發出橄榄枝,邀請其前往國内通路,希望通過他來向尼克松釋放友好資訊。

1972年2月的一天,尼克松的專機降落在北京。等待尼克松多時的周總理立即向尼克松打招呼,并緊緊地握着他的手。附近的記者們立即按下快門,記錄下這一曆史場景。

尼克松直言會給台灣提供援助,周總理一句話讓他直冒冷汗

随後,兩人乘坐同一輛車前往中南海參加宴會。這可不是一場普通的宴會,我們都知道,中國人曆來有各種禮數,在這場國宴上,更能展現出别有用心。毛爺爺提前了解到尼克松喜歡大陸的傳統美食,讓時任中南海大廚李大嘴制作了一道滑水闆,是用鲱魚帶刺的尾巴做成的。連中國人都覺得吃飯很麻煩,尼克松這個不會用筷子的外國人更覺得不友善。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認為,毛爺爺這不是在刁難人嗎?這恰恰是飯桌上的藝術,意在告訴老美,中美聯手并非輕而易舉,中間要克服的阻力很多。尼克松不愧是總統,立馬就猜到毛爺爺的良苦用心,于是乎拿起筷子,顫顫巍巍夾起這個菜,意在表明一個建交的态度:雖難不怕,團結一心。

尼克松直言會給台灣提供援助,周總理一句話讓他直冒冷汗

吃完飯後給老尼安排了住處,突然有一天,尼克松提出來想了解中國的風土人情,感受這個古老的東方語言文明明、周總理熱情地為他安排了國航的飛機,但尼克松認為國航不安全,他想坐自己的飛機。這裡尼克松還是嫩了點,不知道入鄉随俗的道理。為了打消尼克松的防禦心理,周總理主動與尼克松同乘飛機,以證明中航安全可靠。尼克松看到周總理這麼真誠,就不再堅持自己的意見了。

尼克松直言會給台灣提供援助,周總理一句話讓他直冒冷汗

尼克松這次随行的一位名叫黑格的外交官,他曾與周總理私下會面。在談到中蘇關系時,他說,中國遠不如蘇聯強大,一旦發生沖突,中國必然會遭受巨大損失,但美國不會允許蘇聯欺負其他國家,美國軍隊會“伸張正義”。一副居高臨下,同情弱小的樣子。

這些話看似友好,實則帶有霸權思想。很明顯,美國想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我們敬愛的總理當即對此進行了強烈回擊,稱中國有自己應對外部威脅的方式,不需要任何國家或組織充當保護傘。黑格顯得很慚愧,羞愧地低下了頭。意識到自己冒犯了周總理,連忙道歉賠罪。

尼克松直言會給台灣提供援助,周總理一句話讓他直冒冷汗

3天之後,尼克松同周總理舉行了會談。談話間說到台灣問題上,尼克松說美國不會放棄台灣,會向台灣政府提供必要的援助,美政府顯然是要利用台灣遏制中國!周總理第一時間表示,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灣問題是中國内政,任何外人不可幹涉,否則後果自負。憤怒的尼克松告訴周總理,美國擁有如此多的核武器,可以摧毀地球十倍!周總理針鋒相對地回應:中國也有核武器,雖然不多,但足以毀滅地球一次!

話語間,尼克松被周總理的話吓得直冒冷汗,他意識到眼前這個東方“睡獅”已然蘇醒,也意識到中國已經今非昔比,他們已經無法像控制美洲和非洲的小國那樣控制中國,美國唯一能做的就是與中國平等接觸。

尼克松直言會給台灣提供援助,周總理一句話讓他直冒冷汗

經過2天思考,尼克松向中國發出了一個善意的信号,說服美國國會:從台灣撤軍。作為禮儀之邦的中國,也以其他方式做出了一些讓步。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和美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随後的一系列合作項目使兩國能夠得到了很多好處。從此開始,蘇聯還沒意識到自己正在被孤立,而我們,也正是在這一次次曆史變革中抓住了機遇,一步步走向自強。

大陸從始至終,堅持走自主發展道路。無論外界如何風雲變幻,我們始終堅信,隻有自身強大才能赢得尊敬。曆史告訴我們,我們的救世主不是上帝不是神明,也不是西方列強,而是帶領人民走向繁榮富強的國家!70多年來,中華民族曆經風雨,仍自強不息、砥砺奮進,在一代代人嘔心瀝血,攻堅克難的不懈奮鬥下實作了國家富強、民族振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