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勃朗·凡·萊因是歐洲17世紀最偉大的畫家之一,其1630年的自畫像是驚世奇才的傑作——24歲的年輕荷蘭藝術家的自畫像,充滿了栩栩如生的能量和感傷。這幅畫被瑞典人視為國寶。
2008年的平安夜,此畫連同法國印象派畫家雷諾瓦的兩幅名畫在瑞典國家博物館被盜,一時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
2013年11月,這場被瑞典媒體譽為“歐洲21世紀最懸疑的盜竊案”,在曆時5年後終于告破。2014年6月12日,負責此案調查的前美國聯邦調查局羅伯特·惠特曼向《紐約時報》披露了這一案件的偵破過程——
名畫被劫,神探出馬
2008年12月22日下午,街道上人煙稀少,位于城市中心的瑞典國家博物館即将閉館,突然,三名劫匪持槍沖入博物館,“砰!砰!砰!”三聲槍響打破了這個城市的甯靜祥和。
“聖誕快樂,先生們女士們!聖誕老人指令你們趴在地上不要動。”一名歹徒鳴槍後,用手槍指着一名警衛的頭。在場的人們頓時被吓蒙了,不得不按照這三名戴着滑雪面具的歹徒說的話,乖乖地趴在地上,頭也不敢擡起。
一名歹徒麻利地使用斷線鉗,迅速從牆上取下博物館中最有價值的一幅油畫——倫勃朗自畫像,将這幅不足8厘米的畫放進盒中。随後,又“順便”取下了旁邊的兩幅畫作,交給另一名歹徒。“祝大家過一個愉快的聖誕節!”話音剛落,三歹徒火速離開了現場。
僅10分鐘的時間,本世紀最大膽的藝術品盜竊案“圓滿”成功,嫌犯逃之夭夭。
接下來的幾日,倫勃朗自畫像被盜案的新聞紛紛登上了報紙:三名持槍匪徒在衆目睽睽之下,搶走了荷蘭畫家倫勃朗的一幅自畫像和法國印象派畫家雷諾瓦的兩幅油畫,這兩幅油畫分别名為《對話》和《巴黎少女》。三幅油畫的價格是1.2億美元。其中,1630年的那幅自畫像被瑞典人視為國寶。
為尋回國寶,瑞典人找到了時任美國聯邦調查局(FBI)藝術犯罪組組長羅伯特·惠特曼。據惠特曼的經驗分析:這是一次蓄謀已久的搶劫案,匪徒們輕車熟路,準确地設計行動路線。而且他們的目标明确直奔《自畫像》而來,這說明是早已有了買主預訂,因為公開出售這樣的名畫是不可能的,即使在公開場合拍賣,價格也會大打折扣。還有一種可能也被排除在外,即讓博物館支付贖金贖畫。顯然這似乎是不合法也非常愚蠢的行為。
根據經驗惠特曼認為,被搶劫的三幅畫作,起碼得在黑市蟄伏五年以上才會出現!
可是事情卻大大出乎了惠特曼的意料。就在案發的一周後,他就聽線人說,位于美國佛羅裡達州的一個黑市,有人以2000萬的價錢買到了那幅被搶的《自畫像》。
通過當地警方配合,惠特曼很快得知這位“土豪”買家的資訊,一位在中美做電腦裝置的暴發戶,名叫史蒂文。惠特曼以藝術鑒賞家的身份找到史蒂文要求看畫。當惠特曼見到史蒂文拿出的《自畫像》時,詳細觀察,斷定是赝品。但無論從顔料的成分,畫法,都和原畫一模一樣,制作得非常專業,如果向别人說這是真迹,沒人敢斷定是假的。為穩住史蒂文,惠特曼撒了個謊:“這果然是倫勃朗的真迹,你能告訴我賣家的資訊嗎?”史蒂文說:“我不知道他名字,他被業界稱為千裡眼,非常神秘,他說他知道每幅失竊名畫的下落,并且他手上掌握着一半數量的名畫。”
在接下來的三年中,惠特曼走遍了世界各地,遇見了許多像史蒂文這樣的“大肥羊”,目睹了許多“做工精美”以假亂真的《自畫像》,并且他們透露的賣家都是這個千裡眼,而且,對千裡眼的描述千差萬别。
順藤摸瓜,鎖定大盜
2013年8月,案情出現了轉機。一位名叫艾瑞克·安東尼奧的德國律師緻信惠特曼,說他知道畫作的下落。
在如數支付2000萬資訊費後,沒等太久,瑞典當局就通過安東尼奧提供的線索,發現了《對話》。當時,惠特曼來到位于丹麥東部的一個小鎮的古董店裡,他在一大堆赝品畫作中一眼就認出《對話》,于是,他用對講機向早已埋伏在外的警員下了指令。就在警隊沖入店裡時,從外竟也沖出來一夥人,向警隊發起襲擊。
經過一番搏鬥,13人被捕。原來,這13人是一個販賣赝品的團夥,以為惠特曼是來“打假”的。其實,他們也根本不知這幅《對話》是真品,因為當時收貨的時候,賣家告知他們這是幅赝品畫作,毫無價值。
沒想到被搶的名畫竟如此簡單地找回,真是太不可思議了!這個安東尼奧一定是和搶劫案有關。但審查時,安東尼奧卻說:“我碰巧從他們的赝品店中意外發現了這幅是真迹,于是才想到了這筆好買賣。”
目前,依舊沒線索,另外兩幅畫仍是無處可尋。沒辦法,惠特曼再次找到那位德國律師,支付了2000萬,買下了另一幅雷諾瓦畫作的情報。
這幅畫在洛杉矶。2013年9月25日下午3點,惠特曼帶人在貧民窟中,逮捕了一名歐亞犯罪集團的販毒嫌疑成員。在這名毒販的家中,赫然挂着一幅畫——一個脖子上戴着蝴蝶結的女人肖像。經過照片掃描和資料庫查對,此畫正是《巴黎少女》。
為何這位德國律師的資訊如此正确?如果說第一幅是他碰巧看到的,那麼第二幅畫的線索作何解釋?半月後,惠特曼主動去找安東尼奧。這一次,将他請到了FBI。
惠特曼不想再付“資訊費”了,他直接對律師說:“說出《自畫像》的下落,我就放過你,不然,你将身無分文。”經過一番審訊,德國律師說,當初一個神秘電話打給他,告訴了他兩幅畫的下落,并讓他向警方合法地索要資訊費,至于那6000萬的資訊費,他隻拿到手100萬元,剩下的5900萬都交給那個神秘人了。神秘人自稱“千裡眼”,“我的所作所為他都看得見,如果我說出真相,會招來殺身之禍。”
千裡眼!這個神秘人一定就是搶劫案的幕後黑手。惠特曼分析:千裡眼為了掩人耳目,在過去5年的時間裡,一直在販賣假畫。如今,他開始把他持有的真畫用他特有的形式脫手——以6000萬美金的資訊費賣了出去!
安東尼奧也交代,他一直為千裡眼做事,千裡眼通過電話給他發号指令,并暗示他,接下來會賣出最值錢的《自畫像》。
誘捕真兇,水落石出
惠特曼扮演了一個來自美國的藝術家,他先去德國,與認識千裡眼的人聯系上,買一些看上去非常粗糙的赝品。
2013年11月15日上午,惠特曼像往常一樣,憑借僞造的旅行證件、用假名住進酒店。但他直覺感到有人跟蹤自己。
這天晚上,他的房間門縫裡被人塞進了一張紙條,上面寫了三個字“自畫像”。一連三天,也不知是什麼時候,他分别從門縫裡收到三張字條“等消息”和“酒吧見”。
終于在第四天,惠特曼手中拿着從美國帶來購買《自畫像》的2000萬美元現金,來到一家酒吧。終于見到千裡眼,一個舉止文雅的紳士。
惠特曼給千裡眼看了錢之後,千裡眼帶他離開了酒吧,步行了一個多小時,繞過了三個街區。在他們步行過程中,惠特曼的人和千裡眼的人都在遠遠地跟着他們。最終,他們來到了一家旅館。千裡眼打開了袋子讓惠特曼看畫,這太熟悉了,果然是倫勃朗的《自畫像》。“成交!”惠特曼興奮地大聲對千裡眼說。
房門猛地被踢開,“成交”是惠特曼與門外警方的暗語。丹麥警察湧入。千裡眼冷眼一笑:“先生,請問我犯了哪條罪?”惠特曼定睛一看,本以為是真迹的《自畫像》同樣是假的。惠特曼有些崩潰。他穩住神:“赝品當真品賣不也是罪麼?”
在審訊中,惠特曼從“千裡眼”的口中問出了實情。“千裡眼”名叫菲德裡斯,靠販賣僞造藝術品起家,擅長易容術,如今已經打造出了一個藝術品赝品産業鍊。“世界各地都有我的買賣,每年都要賣出幾千幅名畫,當然,這些都是赝品。”
在2007年,菲德裡斯隻是利用一些名畫失竊案的新聞來賣他的赝品,銷量并不太好。買家常常戳穿了他的謊言,這令他很尴尬。于是菲德裡斯決定,一定要真刀真槍地把一幅畫弄出來,讓它消失,這樣,讓買家絲毫不能懷疑自己得到的是假貨。
于是,就在第二年的聖誕前夕,菲德裡斯雇兇搶劫了瑞典國家博物館。“我從沒動過把真品賣出去的念頭。真品實在是太不好賣了,就像滾燙的火爐一樣讓人尴尬。”于是,在案發前,他派人在瑞典國家博物館參觀真迹,臨摹制造了若幹赝品,在實施搶劫之前就把這些赝品運往國外。當時,他以複制品的名義在海關面前大搖大擺地展示出來,海關會不假思索地放行,因為瑞典仿制品實在太常見了。
等到真品被搶後,菲德裡斯再把仿制品拿出來賣,拿着上了頭條的新聞哄騙買家說這是他親手從博物館的牆上摘下來的曠世傑作。菲德裡斯也先把買家鎖定為那些暴發戶或根本不懂藝術的藏家,他賣大量赝品的收入,遠遠超過了真品的價值。
至于那三幅畫是怎麼處理的?菲德裡斯說:“其中兩幅不怎麼值錢的,我直接要我的手下賣給了鄉間的赝品店,待到時機成熟了,就找個蠢蛋律師将畫‘賣’出去。而那幅《自畫像》,我壓根就沒出手,而是将它藏了起來,這樣就沒人懷疑我的赝品是假的了!”
然後,菲德裡斯死活都不肯交代出名畫的下落,因為這是他的護身符。最終惠特曼和他進行交易:告訴警方《自畫像》的下落,他将無罪釋放!
經過菲德裡斯交代,《自畫像》終于找到!
原來在案發時,自畫像并沒離開過瑞典國家博物館,菲德裡斯指令歹徒将那幅“小巧”的《自畫像》随手嵌進一幅名畫後面——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直到惠特曼将《自畫像》從這幅畫後面找出了。
在法庭上,菲德裡斯的指控被他的律師推翻,理由是他被警方實行“釣魚執法”——惠特曼和瑞典警方故意采用重金購買《自畫像》赝品,并隐蔽其警方身份,引誘菲德裡斯從事販賣赝品的行為,進而将其抓捕。
經過審判,菲德裡斯最終無罪釋放。一起竊案居然是這樣的結果。2014年3月12日上午10時,瑞典國家博物館中,倫勃朗的自畫像再次被懸挂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