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任正非和華為,走進曆史的拐角處 | 钛媒體焦點

作者:钛媒體APP
任正非和華為,走進曆史的拐角處 | 钛媒體焦點

又一次,任正非關于經濟寒冬的判斷在網絡上引起熱議。

華為内部論壇上,任正非在《整個公司的經營方針要從追求規模轉向追求利潤和現金流》的文章提到,現在由于戰争的影響以及美國繼續封鎖打壓的原因,全世界的經濟在未來3到5年内都不可能轉好。加上疫情影響,全球應該沒有一個地區是亮點。

基于此,任正非要求華為應改變思路和經營方針,從追求規模轉向追求利潤和現金流,保證渡過未來三年的危機。

對于78歲的任正非來說,這是他近幾年來措辭最為嚴厲的一次發言。即使在三年前的孟晚舟事件中,任正非的公開言論也是頗為自信的。他稱:“美國打擊沒起到多大作用,我們做了很多準備。”但現在,任正非認為2019年華為受打擊時,和今天的環境不一樣了。

“文章公開後,社會外部的反應,比公司内部的反應要大很多。”

一位華為内部人士對钛媒體App表示,任正非基本每周都會有講話内容在内部論壇上釋出,這次的文章也是公司經營委員會定期開會的内容,隻不過被公布出去了。“現在在華為内網上,大家有支援也有反對的。支援方認為要減少不必要開支,聚焦打‘糧食産業’;反對方則是擔心裁員、獎金減少和自己部門的發展前景。”

不講故事,活下去

“我們的生命喘息期就是2023年和2024年。這兩年我們能不能突圍,現在還不敢肯定。是以,每個口都不要再講故事,一定要講實作。講故事騙公司,損失要從你們的糧食包中扣除。首先要活下來,活下來就有未來。‍”

在文章中,任正非稱2023年華為預算要保持合理節奏,盲目投資的業務要收縮或關閉。

一位華為員工告訴钛媒體App,就投入産出比來看,華為的軟體開發業務,就是收入與資源投入不成正比的典型例子。

“華為在錢包、視訊、音樂等移動應用的研發上投入了很多,但市場表現非常一般。”該員工表示,如果按照任正非的想法,華為移動應用軟體的開發大機率會被調整。

在主體業務上,華為目前共有營運商BG、企業BG、ICT産品與解決方案、終端BG、華為雲計算、數字能源、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及海思晶片八個部分。其中,營運商BG、企業BG、ICT産品與解決方案被并稱為ICT基礎設施業務。

根據2022年年中報告,華為上半年實作銷售收入3016億元人民币,淨利潤率5.0%。其中,營運商業務收入為1427億元人民币,企業業務收入為547億元人民币,終端業務收入為 1013億元人民币。從三大主營業務的資料來看,華為營運商以及企業業務收入分别增長4%和27%,但總體營收同比下滑5個點。

任正非認為,ICT基礎設施還是華為重要的糧倉;華為雲計算要踏踏實實以支撐華為業務發展為主,走支援産業網際網路的道路;數字能源在戰略機會窗上加大投入,創造更大價值,收縮機關,加強作戰隊伍。

而在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的新業務上,任正非則認為不能鋪開一個完整戰線,要減少科研預算,‍‍聚焦在幾個關鍵部件作出競争力。“一定要把邊緣業務從戰略核心裡抽出來。”任正非表示,華為不要包打天下,做不好、資源消耗巨大的業務不如關閉以後開放讓别人去做。

寒氣:獎金、福利與不确定性

如果說任正非對于經濟寒冬的判斷,還隻是停留在尚待論證的階段,那他對于“寒氣”的闡釋,則具體落在了每一個華為員工的頭上。

“夯實責任,‍‍獎金、升職、更新與經營結果挂鈎,将讓寒氣傳遞到每個人。‍‍”

任正非在文章稱,華為今年各個業務的獎金一定要拉開差距,‍‍絕不允許平均,逼迫大家實作搶“糧食”的短期目标。“今年年底利潤和現金流多的業務,‍‍獎金就多發一些,不能創造價值的業務就是很低的獎金,把寒氣傳遞下去。‍‍”

關于任正非的言論,钛媒體App從華為終端業務部門員工李青(化名)了解到,其所在部門以往較為靈活的打卡制度,從今年年中轉為嚴格執行。同時,除研發部門可以實行彈性班次外,其他部門均被要求嚴格執行上班打卡。

“現在,獎金變化還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之一。”李青表示,華為的年終獎是每年5-6月份發,是以具體獎金将如何變化,隻能等到明年才知道。

而對于任正非提及的“各責任中心簽署考核責任書,‍‍公司要針對基于KPI的對等獎賞機制”,李青則表示,華為員工的績效考核一般是每半年進行一次,考核責任書類似于OKR制度,然後部門根據業務完成情況和員工自己制定的OKR名額,來進行總體評估。與獎金一樣,基于KPI的對等獎賞機制也隻能等到年底才能看到變化。

“現在可以感覺到的變化是,不确定性在增強。”李青說,此前華為CBG(消費者業務,現稱“終端BG”)由于現金流非常好,大家都想轉崗過來。但現在,所有員工轉崗都會迷茫,因為華為各個業務線都在變化(各個華為軍團的賽馬機制),轉過去也不知道部門将來發展前景如何。

除了員工考核要求更嚴格外,任正非在内部文章中還稱華為要聚焦價值市場價值客戶,‍‍放棄部分國家的市場。

對此,钛媒體App從華為内部了解到,目前華為終端業務已經基本放棄“五眼聯盟”成員國(美國、加拿大、紐西蘭、澳洲、英國)的市場。公開報道顯示,“五眼聯盟”成員國此前均對華為作出了禁止使用其5G網絡裝置的決定。同時,出于印度營商環境的變化,華為也已決定退出在當地的經營。

“國外的華為員工,工作福利也在發生變化。”李青表示,海外員工過去一直享有比較高的工作補貼和免費的餐食。現在,免費工作餐被取消,員工需要支付部分費用。

國内方面,華為的外包公司與正編員工已經開始裁員。“裁員比例尚不清楚。”李青說,其所在部門要在57個外包編制中裁掉14個。“不過,有些部門也在增加新員工,總體員工有出有進。”

2022年3月,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則透露,2022年華為計劃還要招聘1萬多名應屆畢業生,“隻有優秀的人才能夠解決華為現在的狀況,使得華為進一步發展。”

冬天,華為并不陌生

一直以來,任正非對于企業的管理都以“居安思危”而被外界熟知。根據《數智前線》的統計,任正非此前曾至少3次在内部講話中,提及“冬天”。

2001年3月,任正非發表了著名的内部講話《華為的冬天》。他表示,“十年來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敗,對成功視而不見,也沒有什麼榮譽感、自豪感,而是危機感。”

當時,華為正處于高速發展期,年銷售額達到了220億元,利潤29億元,位居全國電子百強首位。不過,随着納斯達克指數崩盤,全球網際網路泡沫破裂向上遊電信行業傳導,華為的競争對手朗訊、北電等都相繼大規模裁員。

在此期間,華為的銷售額從2000-2003年也因行業市場的調整,處于停滞狀态,直到行業的複蘇。

第二次提及冬天則是在2004年,資訊産業正逐漸轉變為低毛利率、規模化的傳統産業。當年三季度,在長達13000字的講話稿中,任正非稱“華為要注意冬天”。不過,其後華為并未遭遇重大挑戰,還在此後幾年内均保持營收雙位數的增長。

2008年底,任正非第三次提及“冬天”。當時,随着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金融海嘯在全球蔓延,任正非稱“要對經濟全球化以及市場競争的艱難性、殘酷性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

但是,2009年随着國内3G牌照的落地,華為也迎來了事業的上升期。2009年,華為銷售額同比增長19%,達到1491億元。

如今,任正非再一次在内部警示了華為的危機。

不過,與前幾次相比,這次華為面臨的處境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外部環境,華為現在面臨的全球政治格局和商業規則,已然換了天地;内部管理,華為的淨利潤與營收也已連續多個季度承壓。正如任正非所說,這一次“活下去”,成為了華為最主要的綱領‍‍。

華為與任正非,一起走向曆史的拐角處。

(本文首發钛媒體App,作者 | 饒翔宇,編輯 | 鐘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