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她們三位逆襲前,都經曆了一段“蟄伏期”

作者:熱心憨八龜

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第一種人,在踏入全新的領域時,總是心懷似火般的熱情,然而一旦激情退卻,就會消失不見;第二種人,看似溫吞不起眼,卻如山澗溪流,綿遠流長,往往更容易長久深耕,取得成果。在種子法則的學習之路上,同樣不乏這兩種。今天,我們的三位主人公,就是其中第二種。在初接觸種子法則的時候,他們或許沒有什麼激昂的論調,即便成為義工,也是一路懵懵懂懂,但他們卻用一種平凡、踏實而又不放棄的态度,曆經“蟄伏”,厚積薄發後,迎來了人生難得可貴的轉變。倘若此時,在學習和踐行的路上,你正處于不得要領、迷茫倦怠的階段,不如從她們身上,來汲取一些力量。

1

一場生日會,她走進了婆婆的心

她們三位逆襲前,都經曆了一段“蟄伏期”

徐莉莎|馬來西亞

很早之前,徐莉莎就聽說過種子法則,然而,直到 2019 年 9 月,她才走入讀書會,真正走近這個群體。後來,疫情的爆發,線下的讀書會難以為繼,徐莉莎也跟随大家繼續線上上學習。也是在這個時期,她報名了種子法則的線上課程,開始了一邊系統學習,一邊做義工的全新生活。這一切的發生,看似是那麼自然,但在徐莉莎的心中,卻依然是懵懵懂懂。種子法則與她,究竟是怎樣的意義,将會為她的生活帶來怎樣的轉變,她一概不知。那時的她,隻知道作為社群的護群天使,每天的任務就是轉發固定的内容到群中。她也是這麼做的。她不會去關心社群中發生了什麼,更不會關心有哪一位小夥伴的生活有了怎樣的進展。這種漠不關心的狀态持續了一段時間之後,她才意識到,這樣做不妥。于是,她開始慢慢關注群中其他義工夥伴發出來的内容,并開始去點贊。盡管這隻是簡單的動作,卻蘊含着重要的心理轉變。同時,也在無意識間種下了支援和認可他人的好種子。

她們三位逆襲前,都經曆了一段“蟄伏期”

就這樣一年過去了,到了群主換屆的時候,大家都在推舉她。盡管在徐莉莎看來,自己并不懂得如何去做一位群主,但大家卻堅定地把她放在了這個位置。沒錯,種子法則就是這樣簡單,它和自然界中的法則一樣,隻要你在良田中種下種子,就必然會開花結果。身份的轉變,和大家的信任,讓徐莉莎措手不及,卻也煥發出了從未有過的熱情。她開始去關注每一個小夥伴的成長,為這個社群去謀劃更長遠的未來,每一天都是喜悅滿滿。2022 年,徐莉莎做義工服務的平台,開展了大型的 618 活動,她又申請了新的義工職位。電腦壞了,她找朋友借;沒有轉播軟體,她冒雨去到義工夥伴的家,進行測試;網絡卡頓,現場運用種子法則去解決;當訂單源源不斷地産生時,她和其他小夥伴一起歡欣雀躍……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徐莉莎在義工服務中的狀态,和之前相比,已是判若兩人。在這期間,她和家人的關系也發生了非常大的轉變。最令她感到開心的是,她和婆婆之間的關系,有了質一般的飛躍。

她們三位逆襲前,都經曆了一段“蟄伏期”

徐莉莎今年已經 60 歲了,在長達幾十年的婚後時光中,她與婆婆之間的關系一直很淡漠,因為缺乏溝通,兩個本應親近的人之間一直沒有太多情感的流動。徐莉莎決定要改變。一直以來,婆婆生日,都是先生在操辦。疫情期間,先生在新加坡不能回國,徐莉莎就自己計劃着,為婆婆慶祝。在這特殊的階段,大家出行不便,在征求婆婆同意的前提下,她提出在家裡慶生。婆婆一家是大家庭,光是兄弟姐妹全部出席就要 5 桌,徐莉莎準備了一些大家愛吃的小菜,其他全部從餐館購買,既不忙亂,也能夠讓大家開開心心地相聚。生日那天,親人們陸續來到家中,像過年一樣,很是熱鬧。婆婆開心地和大家打着麻将,聊着家常。到了吃蛋糕的環節,今年的蛋糕和往年傳統的樣式截然不同,上面設計了很多金币,還有一棵金樹,蠟燭則是用煙花代替的。這是錢袋蛋糕,是徐莉莎定制的,她還特意在金樹上放上了不少錢。當婆婆把金樹拉起來的時候,大人小孩,都一起驚歎而又興奮地叫着:有錢,有錢……金樹越拉越長,婆婆越拉越開心。當徐莉莎告知婆婆,這些錢都是給她的時候,婆婆更是樂得合不攏嘴。她把這一長串的錢挂在自己的脖子上,招呼着孫子孫女們,并把蛋糕上的金币分給他們,孩子們都很開心,大人們也裝模作樣去争搶……這場别出心裁的生日會,徐莉莎操辦得特别成功,也在婆婆心中種下了一顆愛的種子。現在,每當有什麼事情,老人家都會找她;而她也時常打電話給婆婆,婆婆的聽力不那麼好,她就甘願做一個聆聽者,聽婆婆說說話,絮叨絮叨家常。徐莉莎告訴老公,在過往的 60 年裡,她學會了自私自利、吝啬小氣、傲慢、斤斤計較……但在這兩年,她做義工的過程中,學到的卻恰恰相反。在世俗的眼中,60 歲的人,已經是要停下步伐,安享晚年的年紀。然而,徐莉莎卻認為,這不過是她學習的開始……

2

和兒子在一起的,第一個23天

她們三位逆襲前,都經曆了一段“蟄伏期”

如良|中國 長沙

在的如良,是一名自主創業者。然而在一年前,她還在一家公司任職。那年的年初,發生了一件令人哭笑不得的事。在沒有任何提前溝通的情況下,如良的老闆為她報名了一個課程,并在事後要求如良支付所有的學費。這讓如良心中極為不滿,卻又不敢如實表達,在老闆的“威壓震懾”之下,她隻好當天就支付了這筆“從天而降”的課程全部的費用。後來,她才知道,遭受同樣待遇的,還有另外一位同僚。那天晚上,老闆親自為他們二人開小竈,分享“筆的故事”。聽完之後,如良滿腦子隻有一個想法:完了!這是一門“神秘”的課程,老闆被洗腦了,我的錢打水漂了。3 月份,課程開營了,如良幾乎不看群消息;5 月份,兩位同學拽着她一起參加周會,她這才發現,在這裡,大家談論的都是如何運用課程中所講的種子法則,種出自己的人生目标。看着大家每個人都那麼積極努力,如良内心也燃起了一個小火苗,她也想改變自己平淡的生活。于是,管它是不是洗腦,如良壯着膽子許下承諾擔任了義工的職位。後來,在義工群裡,每每大家在一起探讨因為做義工帶來的成果時,她都頗為心動。然而,此時的她,卻如同在經曆一段蟄伏期,默默地觀察着,卻并沒有投入太大的熱情。5 個月後,機緣巧合下,一直默默做着義工的如良,接下了課程中答疑會統籌官的重任。誰也沒有料到,正是這次為了滿願他人而做下的決定,卻成為她在種子法則踐行中最重要的轉折。當時,她根本不知道這個崗位需要做什麼,更不知如何做統籌。于是,她花費了三天的時間,廢寝忘食,直到把答疑會所有義工崗位的工作内容和細節全部弄明白,把所有的對接工作全部完成,才徹底松了一口氣。在之後的複盤會上,老師給義工們開小竈,大家可以任意提問。不知怎的,突然間,如良的小宇宙爆發,當晚幾乎成了她的問題專場,而老師也非常包容地回答了她所有的疑問。直到現在如良都還記得,當時老師講的每一句話她都如獲珍寶,并記下了大量的筆記。第二天起床後,她莫名地歡欣喜悅,當她再次去聽課時,發現之前聽不懂的課程居然能夠聽懂了。整整一個星期,隻要有時間,她就去聽各種課程,并在社群中跟小夥伴們一起分享她的快樂與收獲。

她們三位逆襲前,都經曆了一段“蟄伏期”

就這樣,如良,被老闆莫名地塞進了種子法則的課程,又在不知不覺間,被義工夥伴們的熱情所浸染,成為了一名積極的學習和踐行者,并開始享受起了義工服務。在這期間,如良種下了大量陪伴和支援他人的種子。僅僅兩個月,她的現實生活就開始發生轉變。一天,早已拉黑如良的前夫,主動添加了她的微信。她和前夫有一個孩子,在孩子 9 個月的時候,她們就分開了,期間兩三年才能夠見一次面,孩子對她既熟悉又陌生,這是如良内心深處一直不敢去提及的傷痛。前夫一般不會聯系她,每一次聯系都是因為孩子的問題,且必定是不歡而散。那天晚上,當如良從視訊中看到,在黑漆漆的房間裡,孩子哀傷地站在那裡,前夫在旁不斷地數落着,一定要孩子寫下保證書并跪下認錯,這樣的僵局,一直到深夜十二點多,還沒有結束時,她的心都碎了。是以,一聽到前夫說,趕緊把孩子接走,她就連夜定下第二天最早的班機,收拾行李,連兩個小時都沒有睡夠,就往機場趕。雖然這一次,如良争取到了陪伴孩子半個月的機會,但見到孩子的那一刻,她一點都欣喜不起來。12 月的天,孩子穿着羽絨服,但衣服是髒的,臉上留下的手指印,顔色已經發黑,脖子上還有着各種瘀青,卻還在裝作若無其事地跟她打招呼。如良的内心幾乎要崩潰了,恨不得當場就立即帶着孩子,離開這個令她受盡折磨的家庭。接下來的幾天,如良盡己所能地去關愛着自己的兒子。早上陪他吃早餐,傍晚在酒店大堂等他放學,一起吃晚餐。孩子很開心,每次放學,隔着酒店大堂的玻璃見到她,都會蹦蹦跳跳地來到她的身邊。如良嘗試着跟孩子溝通,要不要和媽媽一起走。孩子卻回答,不知道。後來她才明白,其實孩子是想留在這座城市,留在爸爸的身邊。當如良再次回到自己居住的城市時,她開始認真去思考接下來的目标。在大家的幫助下,她用了将近三個月的時間,終于理清了情感糾葛,笃定下來。她決定尊重孩子的意願,但同時,也想創造出更多的機會和孩子相聚。于是,她每天記錄六時書,種下陪伴支援、撮合、滿願這三顆種子;跟社群的小夥伴們一起咖啡慶祝,做未來觀想。伴随着一次次的觀想,她腦海中的畫面越來越清晰,甚至看到孩子提着行李箱,來敲她的家門。兩個多月後,恰逢暑期,前夫買好車票,孩子真的一個人乘着車,來到了如良所在的城市。現在,他們在一起已經 23 天了,每一天都很幸福。十多年了,這還是第一次。

3

工作累沒希望,其實來自她自己

她們三位逆襲前,都經曆了一段“蟄伏期”

梁翠玲|中國 青島

2021 年 ,當梁翠玲開始走入種子智慧的課堂時,正處在人生的低谷期。梁翠玲從事着貨運代理行業,從 2019 年 1 月開始,她就一直擔負着将近 2 個人的工作量,每天都要加班,即使是周末,也不能很好地休息。這一年多以來,長期的超負荷運轉,讓梁翠玲有無數次都認為自己快要幹不下去了,隻能依靠在瑜伽館裡的練習,得到一些短暫的修複。她感覺自己很失敗,工作累,不賺錢,看不到任何希望。當第一次在視訊号中看到,有一個教授種子法則的課程,可以“種出心想事成的自己”時,立馬就被吸引了。報名後,有人告訴梁翠玲,做義工可以快速達成目标,當天她就提出了申請。

她們三位逆襲前,都經曆了一段“蟄伏期”

然而,一開始,她并沒有意識到,做義工與達成自己的目标,究竟有什麼關聯。她像平常一樣,忙碌地工作和生活,隻有在上課時,才會去做一些義工服務,即使去做,也把它當作一項普通的任務去完成。帶着對心想事成的渴望,在這期間,她報名了一個又一個種子體系的課程,也出現在一次又一次臨時搭建起的義工服務團隊中。項目的負責人看到她的積極與“笨拙”,開始指導她。比如,教她如何放松地做義工;如何設定動機,将義工服務與個人目标相結合……終于,有一天,她找到了自己學習和踐行的榜樣,内心有一股強大的力量,支撐着她,開始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義工工作中。在種子法則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叫做四步驟。第一步,找到一位和自己有着相同目标的人,即種子夥伴;第二步,制定計劃去幫助對方;第三步,按照計劃,采取行動;第四步,為自己做過的好事感到開心。在這個體系,所有的目标都可以運用四步驟來達成。梁翠玲如同獲得了一個目标達成的核武器,開始運用它去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擾。

她們三位逆襲前,都經曆了一段“蟄伏期”

她按照這個工具的步驟,把服務的對象當作自己的種子夥伴,全心全意去服務。梁翠玲發現,每一次當自己全然地投入到義工服務時,整個過程都會非常開心。差別于工作中短暫的滿足感,這種開心如水波一般在心底蕩開,久久不能散去。即便是在回想時,也會明顯感覺自己嘴角含着笑。她體驗到了一種深入的喜悅感。于此同時,原本對工作狀态不滿卻絲毫無還手之力的她,也慢慢地發現,人生中的諸多煩惱,其實都可以運用種子法則來解決。梁翠玲變了。之前,她極其忙碌和緊張,經常為工作上的事情而煩惱,充滿了抱怨和憤怒。現在,她每一天都很開心,做事更加專注,處理事情更加從容,不僅如此,她和同僚的關系也融洽了許多。大家都很支援她,工作變得很順利,再也不需要手忙腳亂地找人幫忙臨時救場了。當工作越來越高效且充滿成就感時,梁翠玲也能夠靜下來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她開始真正明白,曾經因工作帶來的負面感受,其實不來自于工作本身,而是來自于她自己。而這,恰恰也驗證了種子法則帶給我們的核心理念——外在的一切人事物,都不來自于事物本身,而是來自于我們自己。

— The End —

她們三位逆襲前,都經曆了一段“蟄伏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