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基礎不牢 地動山搖——從武磊與孫興慜的表現比較談中國足球發展

作者:金色的東方

武磊與孫興慜年齡相仿同為各自國家的一流球員,司職前鋒,都在海外球隊效力,成為國内球員的榜樣…不同的是孫興慜在英超熱刺隊踢得風生水起成了國際球星,在國家隊是不可或缺的一員;武磊在西甲西班牙人隊從首發到替補狀态一路下滑逐漸淪為邊緣化球員。下面我們從他們的臨場表現來看看。

1,速度與射技。武磊是一個很有天賦的球員,15歲就踢職業聯賽22歲成名于中超拿了當年的金靴,這些成績的取得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他的速度:跑動積極,走位飄忽,善于搶點。在留洋的三年半出場126次,總共打進17球助攻6次;同期的孫興慜在英超托特納姆熱刺隊僅在21-22賽季就打進23球助攻10次,與薩拉赫分享了今年的英超金靴獎,在強手如林拼搶更兇狠的英超能取得如此戰績确有過人之處。與孫興慜比,武磊在國内尚能耍刀,在國外就顯得力不從心。

一是速度優勢不能有效轉化為進攻成果。武磊不是那種自己拿球靠強力突破然後覓機射門球員,他需要隊友喂球,過頂長傳或短傳滲透,實戰中這樣的機會不是很多。拿到球在與對手糾纏中往往會回傳,機會就此失去。這就是為什麼很多比賽他幾乎隐身的原因。孫興慜的長途奔襲、擺脫對手的能力已成他的标簽,在對利茲聯時突破對方後衛後稍稍降了下速然後選了個角度從容打進球門的那一球,在全世界球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這是中國球員想也不敢想的進球。

二是射門技術單一。孫興慜打進過很多單刀球、淩空球、遠射球,而且兩隻腳射術平衡,且擅長在離球門14米左右貼兩側立柱閃擊,金靴獎中左腳12球右腳11球,足見他的功力。武磊突進後隻是順勢一打,進不進要看對方守門員會不會犯錯,為何不能再有一個動作晃出機會從容打門?前有堵截後有追兵,這是無奈的選擇。

三是體能、對抗明顯不足。12強賽有幾場武磊拼得腿抽筋,這還是亞洲比賽,在對抗強度更為激烈的歐洲難有作為,這就是武磊在西班牙人隊從首發淪為替補的原因。同為亞洲人的孫興慜不僅在熱刺站穩了腳跟,還在強強對抗中有上佳表現,不能不說他的體能和個人對抗能力為他加了分。

2,拿球能力。受制于體能體形武磊不善拿球,屬于那種一糾纏就丢球的球員,高速突進中若有對手跟上往往會回傳。他的特長是順着球勢跑和混戰中搶點,但這樣的機會一場下來也沒有幾次。孫興慜在場上機警靈活與從容冷靜兼具,拿球能力與歐美球員比也不落下風。熱刺與維拉的對戰中孫興慜上演大四喜,你會相信那是亞洲球員嗎?

3,機會制造能力。一個好的前鋒不僅自己能進球,還能随場上形勢憑個人能力制造點球、助攻、任意球、角球,進而影響比賽的走向。這方面武磊在國内、12強賽的表現尚可,在西班牙人的表現就差強人意。孫興慜職業生涯從德甲漢堡隊起步,到勒沃庫森再到英超,總體上狀态呈上升趨勢,在球隊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成為國際球星。這點武磊沒法比。

4,球隊中的作用。孫興慜能帶動一支球隊,武磊卻做不到。

從以上比較可以看出,武磊與孫興慜之間的差距挺大,大到幾乎沒有可比性。這要從主客觀兩方面找原因。

從武磊角度看,在其成長過程中有三個環節沒做好:

一是青少年時期訓練中沒練好體能和過硬的基本功。我們沒有國小聯賽、國中聯賽、高中聯賽,球員在身體發育過程中體驗不到足球的氛圍和競争的熏陶。這樣的訓練隻能靠球員的意志和自律,對足球的了解、足球格局、足球意識難免受局限。

二是在聯賽中沒能及時調校自己的不足。武磊不到15歲進入職業聯賽到22歲,正是長身體長技能的關鍵期,可惜沒人分析他的表現督促他糾正不足,加上此時武磊表現高光,成績掩蓋了缺點。

三是未能及早出國深造。同期15歲的孫興慜到了德國訓練,18歲成為職業球員,從德國到英國一步一個腳印,成就了自己的輝煌。留在國内的武磊滿足于眼前成績,直到27歲才到了西班牙,可惜基礎不牢加上這個年齡已是“人比黃花瘦”了。

從客觀方面看,中國足球的發展環境也有影響。

一是培養體系不同。由于足球運動隻在國内少數城市學校開展,我們組隊是按國際足聯年齡段的劃分要求從這些學校和各俱樂部青訓營中選拔隊員,集中訓練一段時間比賽結束隊伍解散。隊員很難受到系統性高強度的訓練, 而那些青訓營因種種原因訓練品質不高,與國外同期球員比我們是在閉門造車。

二是足球理念不同。我們是因比賽需要才組隊;我們隻重視結果,不注重過程,好的成績可以掩蓋一切不足;隻重眼前,不管長遠…武磊在這樣的聯賽裡成長不起來,也就不難了解。

三是足球發展的價值觀不同。自足球改制後,我們大量引進國際大牌球星、名帥,這沒錯,可以借機提高國内球員、教練的競技水準 ,可是預期效果沒出來,為什麼呢?這就是典型的食洋不化。球員的技能,國家隊的成績一點也沒提升,成了花錢賺吆喝。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思考、重視。還有歸化國外球員,無疑于用盆栽造風景。

武磊的表現說明:沒有紮實的基本功再有天賦的球員也不可能登頂。這也是當下中國足球發展的一個縮影。

痛定思痛,中國足球是時候該做出一些變化了。

△發狠力抓青訓。

必須改變目前的集訓方式,這就是把相應年齡段的球員進行全日制四季系統性強化訓練。

1,體能要上去。至少能跑20km,能跑一個馬拉松更好。

2,身體要練開。輔以器械、場地,練就閃轉騰挪點劈擊刺能力, 增強身體的柔韌性和協調性。

3,技術要過硬。什麼樣的來球能接住,怎樣難的情況下能傳球,突破如家常便飯對抗能遊刃有餘。

4,及時總結及時糾正。通過教學比賽實戰比賽及時總結每個球員的表現,并建檔跟蹤,不斷提升球員了解比賽閱讀比賽的能力。

△聯賽設定要調整。

聯賽不僅是賞心悅目的比賽,更是鍛造球員的熔爐。

1,利于出人才。食洋要化,足協要有硬性要求對引進的球星、名帥的成功表現要及時分析總結,在聯賽推廣。

2,利于出成績。對黑哨、假球、賭球、惡意犯規、追打裁判等不正之風零容忍,以嚴格執法保障賽風賽事。

3,利于長遠發展,打造中國特色足球文化。獎項的設定要有針對性,人人以争獎為光榮,拿獎拿高薪。

如此,中國足球的振興則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