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國巨頭們“抄”都“抄”不會的直播帶貨:頻繁翻車、屢敗屢戰

作者:人人都是産品經理
直播帶貨模式在國外能獲得成功嗎?就目前所反映的情況來看,想要在海外複制國内的直播帶貨熱潮,恐怕并不容易,不少大廠也沒能在直播帶貨賽道上掀出水花。為什麼海外直播帶貨發展得并不順利?不如來看看作者的解答。
美國巨頭們“抄”都“抄”不會的直播帶貨:頻繁翻車、屢敗屢戰

TikTok這些年在海外的成功,讓非常多美國科技公司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脅。很多人總結着TikTok背後位元組跳動的成功秘訣,認為直播是一定要做的事情,以及直播帶貨可能是全世界範圍内的Next Big Thing。

于是矽谷大廠們也紛紛開始嘗試複制大洋彼岸中國的直播帶貨奇迹。可惜的是,雖然他們屢敗屢戰、砸下巨資,至今仍然沒有翻出什麼水花。這其中,就包括遭TikTok重創的Meta、做長視訊起家的YouTube等。更有意思的是,連TikTok自己想要複制抖音的直播帶貨模式,也是困難重重。

一、Meta:泥潭裡翻滾

Meta可以說是受到TikTok影響最大的美國科技公司之一。這家社交媒體巨頭苦澀地感受到了Z世代年輕人對于短視訊的熱愛。除了加大短視訊方面的研發力度之外,Meta開始不斷嘗試複制短視訊的重要盈利模式——直播帶貨。

可惜的是,沒有等來成功,卻先等來了業務終結的消息。

本月,Meta在官網釋出了一則通告,表示将在10月1日徹底關停旗下的直播購物功能Facebook Live。

美國巨頭們“抄”都“抄”不會的直播帶貨:頻繁翻車、屢敗屢戰

圖檔來自于Meta官網

Meta表示,人們仍然可以使用Facebook來進行直播,但無法在直播視訊中建立商品展示清單或标記商品。同時,在公告中,Meta也表示,他們将嘗試挖掘Facebook和Instagram短視訊産品Reels的營銷能力。Meta鼓勵商家通過這兩個産品開展營銷活動。同時Meta表示,商家可以在Instagram Reels中标記商品,提高産品曝光度和閱聽人購買意向。

這一決定可以說宣告了Meta過去四年在直播帶貨領域上的失敗。

不過,雖然Meta決定不再帶貨,但仍然不肯放下直播這塊蛋糕,反而要将它做大做強。

在宣布關停Facebook Live直播帶貨功能不久,Meta就被Business Insider等媒體爆料正在測試其新的直播産品——Super。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這款産品非常類似目前北美市場上已經有的Twitch和Cameo。而且尴尬的是,Cameo近期正在面臨包括裁員在内的各種危機。

根據Business Inisder爆料出來的17頁産品介紹來看,Meta的一個新産品實驗團隊(簡稱NPE團隊)正在為網絡紅人們測試這個名為Super的全新的直播平台。目前已經有超過100位美國本地網紅使用過這款新産品。實際上,Super從2020年底就已經進入開發階段,目前Meta正在加大對它的測試力度。

Super可以讓網紅們在平台進行互動直播,并通過與粉絲的互動賺取收入。對于部落客們來說,收益相比直播帶貨要明确和有保障得多。

截至目前,包括Andru Edwards、TikTok網紅Vienna Skye在内的名人均已經被邀請使用Super。測試方式也很簡單,任何擁有連結的粉絲們都可以登入直播間和自己喜歡的主播互動。

Meta發言人表示,Super并不是Instagram、Facebook等産品的擴充,而是一個“完全獨立的項目”。關于盈利模式,Meta發言人對Business Insider表示,也許将會是品牌露出的贊助模式。不過,可以明确的一點是,Super目前并不具備電商或者直播帶貨的屬性。

二、YouTube,還隻是嘗試

作為産出最多部落客的平台,YouTube做直播有着天然優勢。他們會在各種購物節日、大型體育活動時進行線上直播。

例如,YouTube今年整個夏天都在忙着和遊戲直播界的知名部落客簽約。目前,YouTube已經組建了一支強大的流媒體人才陣容。這個月底,YouTube将舉辦一場名為Game On的直播活動,讓這些體育明星、部落客線上進行直播。

此外,YouTube也在直播過程中嘗試添加更多的帶貨元素,整個模式和中國的直播帶貨如出一轍。

例如,今年的YouTube美妝節(Beauty Fest)中就有直播線上下單購物的環節。使用者在整個美妝節直播活動中看到的産品都可以實時下單購買。為了擴大這個項目的影響力,YouTube邀請到了Gwen Stefani、Hailer Bieber等一衆名人參與,可謂下足了血本。

此外,YouTube在今年7月還和電商平台Shopify簽訂了合作協定。這項協定下,YouTube部落客可以直接在視訊上挂上Shopify的購物連結。此外,這些部落客未來也可在直播過程中通過挂連結的方式将Shopify的連結提供給觀看者,讓其直接購物。

美國巨頭們“抄”都“抄”不會的直播帶貨:頻繁翻車、屢敗屢戰

圖檔來自于YouTube官網

不過,直到目前,YouTube在直播帶貨領域也仍然沒有掀起太大水花。

三、TikTok:自家的生意也不好搬運

如果說Meta在電商直播領域的失敗是沒琢磨明白這項業務的真谛,那TikTok就更出乎意料了——就是把國内抖音那一套搬到歐美,卻也仍然水土不服,以失敗告終。

2021年,TikTok在海外推出直播電商業務,并将其命名TikTok Shop,讓部落客通過直播幫助品牌帶貨銷售。新業務的盈利模式為TikTok在其中抽取傭金。

2022年上半年,整個計劃大肆擴張,在西班牙、法國、意大利和德國等歐洲國家落地。此外,TikTok Shop也已經和美國不少電商平台、品牌、MCN機構進行前期接洽甚至是直播試水。可惜最終,這些擴張計劃并不順利,并隻進行了一年就放緩了擴張腳步。

上個月,矽星人就報道了TikTok在海外宣告階段性直播帶貨項目的失敗,并且已經暫停了其在海外多個重要市場的直播帶貨擴張計劃。

在整個海外直播帶貨過程中,海外的部落客首先缺乏直播和推介貨品的銷售經驗,其次不間斷的直播并沒有給他們帶來直接的、可觀的收入。這直接導緻大量海外部落客退出直播帶貨計劃。

此外,參與直播帶貨的品牌不少是沒有知名度的品牌。沒有高知名度的品牌、高品質的産品讓部落客合作帶貨,是它失敗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很多部落客并不樂意帶貨山寨産品。更重要的是,伴随着海外供應鍊多年的問題,TikTok并沒有為自己的帶貨産品找到高效的物流解決方案,也讓部落客不願在海外開展帶貨合作。

此外,整個TikTok Shop項目不順,也和空降到海外的負責人難以服衆,嘗試用加班文化那一套來鼓勵海外員工有關,甚至最終造成整個項目大約一半員工選擇離職。此外,空降的負責人在飯局中提出的“不應該給員工帶薪産假”的不當言論也讓當地員工怨聲載道,感到難以合作和接受。

目前,雖然不再大肆擴張,但TikTok在英國本地仍然做着很多關于直播帶貨盈利的嘗試。

本周,TikTok宣布正在嘗試推出一個名為購物廣告的商業廣告投放套件,進而讓品牌方更容易在TikTok上投放廣告。這一計劃包含三種投放形式:視訊購物廣告、目錄清單廣告和實時購物廣告。由于TikTok已經停止了TikTok Shop在很多國家的營運,是以,實時購物廣告 (Live Shopping Ads) 這一形式僅限于在英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新加坡、越南、泰國部落客的直播間使用。

可以說,無論是直播還是直播帶貨,都沒有如這些美國大公司期待的一般,在海外獲得巨大成功。

作者:Lianzi,編輯:VickyXiao;公衆号:矽星人(ID:covricuc)

原文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A81d1aBX2ZWBpZDCZsPfjg

本文由 @矽星人 授權釋出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定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平台僅提供資訊存儲空間服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