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傷肝中藥清單:4種中藥很常見,但常吃或對肝髒不利,建議了解

作者:靜醫生聊科談

近些年來,愈來愈多的研究表明,藥物性肝損傷關鍵的緻病因素來源于包括傳統中藥、中成藥和草藥的藥物,中藥會在肝裡被吸收,被轉化。

但是一些中藥是有毒性的,在消化過程中,毒素就會損傷肝髒,誘發藥物性肝損傷。那到底生活中哪些中藥是會傷肝的呢?下文為大家列舉了出來,希望大家注意。

傷肝中藥清單:4種中藥很常見,但常吃或對肝髒不利,建議了解

01

傷肝中藥清單:4種中藥很常見,但常吃或對肝髒不利,建議了解

1、黃藥子

黃藥子也是一種會傷肝的中藥,黃藥子又叫朱砂七,它具有消腫、化痰、止血涼血的功效,常常被用來治療甲狀腺腫大、喉嚨腫痛、百日咳、淋巴結結核等病症,但是黃藥子也是有一定的副作用的,會傷肝而且還會傷腎。

是以當我們選擇黃藥子來治療病痛的時候,一定要減少用量,這樣才能減少對肝的傷害,如果不是非用不可,我們最好選擇其它具有相同功效的中藥來代替。

2、番瀉葉

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把番瀉葉當作“瀉藥”,用來泡茶喝,然而長期或過量使用番瀉葉副作用相當多,特别是将其長期當茶喝的做法很危險。

研究表明,長期使用番瀉葉會減弱胃腸蠕動功能,使排便更加困難而緻便秘加重,此外,長期使用番瀉葉還對肝髒很不利,可造成肝功能受損。

曾有多例将番瀉葉當茶喝而緻急性肝損傷的報道,患者出現腹脹、厭油、消化不良等症狀,反映長期服用番瀉葉具有一定的肝毒性。

傷肝中藥清單:4種中藥很常見,但常吃或對肝髒不利,建議了解

3、白果

白果就是銀杏樹的果實,從中醫角度來看,白果具有潤肺止咳的效果,在炮制之後即可入藥。

即便是現在,有很多止咳的中成藥物中,也含有白果成分,但是,白果的果仁中卻存在有害成分,這包括了苦杏仁苷、銀杏酸等;

如果大量食用沒有經過炮制後的白果,又或者是沒有完全熟透的白果,不僅可造成消化道不适,同時還可能會誘發肝中毒。

傷肝中藥清單:4種中藥很常見,但常吃或對肝髒不利,建議了解

4、何首烏

有何首烏是民間傳說的一種滋補重要,食用何首烏可以白發變黑,養肝護肝,生何首烏具有解毒、消癰、潤腸便的作用。但是生何首烏裡含有一種蒽醌衍生物大黃酚,這種衍生物對身體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過量會對肝造成損害。

B肝患者如果過度食用何首烏,可能會出現突然出現黃疸、轉氨酶升高症狀,對于病情的恢複是沒有好處的。

傷肝中藥清單:4種中藥很常見,但常吃或對肝髒不利,建議了解

02

喝中藥的正确打開方式

煎前浸泡

煎前浸泡既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又可縮短煎藥時間。以葉、花、全草類藥材為主的組方,可冷水浸泡20-30分鐘;以根、根莖、種子、果實、礦石、化石、貝殼類為主的組方,可冷水浸泡60分鐘。

需要注意的是,中藥飲片不需要清洗,其在加工過程中已經過清洗、去雜等炮制過程,是以無特殊說明不需要清洗,以免飲片中水溶性成分丢失,影響藥物療效。

煎煮容器的選用

現代家庭大多使用鐵鍋、不粘鍋、不鏽鋼鍋,但煎制中藥最好不要選擇這些器皿,首選用砂鍋、砂罐來煎煮中藥,其次也可用白色搪瓷器皿或不鏽鋼鍋,忌用鐵、銅、鉛等金屬容器。

一些污染嚴重地區制造出來的砂鍋也不宜用來煎制中藥,在煎制過程中,這些器皿内的重金屬會被藥物中的生物堿或其他化學成分置換出來,被患者服入體内,影響健康。

傷肝中藥清單:4種中藥很常見,但常吃或對肝髒不利,建議了解

注意飲食 避免相克

不少人會在中藥中加入冰糖、山楂或話梅,以中和苦味,“這樣的方式并不可取”。

苦味藥有清熱瀉火的作用,辛能發散行氣,甘能補益和中,酸能收斂固澀,鹹能軟堅散結。如果在藥中加上冰糖、話梅、山楂,改變煎藥口味的同時也影響療效。建議在服藥後用水漱口,祛除口中味道。

服用中藥湯劑有溫度的要求

中醫将外感風寒、寒邪犯胃引起的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歸入寒證,就要熱服藥汁,在煎藥時需用旺火,煎沸8分鐘左右,趁熱服下,達到驅趕風寒、健脾溫中的目的。

而用寒涼藥治熱證,如肺炎、支氣管炎、風熱感冒等疾病出現的口幹、舌紅、便秘等,宜涼服或冷服。對于一般的湯劑,如滋補類中藥,溫服即可。

傷肝中藥清單:4種中藥很常見,但常吃或對肝髒不利,建議了解

03

喝了中藥應靜養還是走動?

吃完中藥後建議适當走動比較好,一般不建議馬上躺着,适當運動後可以躺下休息。具體如下:

一般服用中藥以後,不建議馬上躺着休息,而建議進行一些低強度的運動,然後再休息、

因為運動有利于藥物的充分吸收,如果服用中藥後馬上躺下,則可能不利于藥物充分吸收,也就不利于藥物療效的充分發揮,但是應該注意運動的強度不宜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