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短短7年,近3000家外企從印度“逃離”,就這水準還想超越中國?

作者:浩外觀察

據環球網報道,印度政府公開的資料顯示,在過去7年時間内,約有2783家外企從印度“跑路”,占到了印度現有外企總量的23%。這其中,不乏福特和麥德龍等一大批在印度本土擁有固定廠房的知名外資企業。

短短7年,近3000家外企從印度“逃離”,就這水準還想超越中國?

按理說,印度正處于從落後的農業國向先進的工業國轉型的階段,理應想方設法地留住這些跨國企業,如給予各類優惠政策和資金扶持等。然而從現實來看,印度惡劣的營商環境,尤其是對外資的極度不友好,讓諸多外企很難長期對印投資,甚至對這個國家産生了“望而卻步”的心理。盡管莫迪政府為改善印度的營商環境做出了許多努力,但奈何沉疴日久,僅憑短短幾年根本不可能扭轉這一局面。

短短7年,近3000家外企從印度“逃離”,就這水準還想超越中國?

我們知道,印度的政治局勢一直處于不甚穩定的狀态。作為一個多黨制國家,在印度很容易出現“新官上任不認舊賬”的現象。

短短7年,近3000家外企從印度“逃離”,就這水準還想超越中國?

舉個簡單的例子,印度國大黨執政期間,英國電信巨頭“沃達豐”收購了其他國家的公司在印度的電訊業務,因為交易主體都不在印度,就沒有向印政府交稅。但印政府卻認為“隻要你經營的是印度的業務,就連股權都得交稅”。于是乎,印政府就與“沃達豐”打了一場官司,而印度最高法院在當時的法律架構内找不到“沃達豐”的違規之處,故判決“沃達豐”勝訴。

短短7年,近3000家外企從印度“逃離”,就這水準還想超越中國?

然而,當印度人民黨上台後,不僅否決了最高法院此前的判決,還直接修改法律,要求“沃達豐”間接收購印度企業時,必須向印度交稅……這場官司一打就是十多年,最終“沃達豐”方面的耐心終于耗盡,不得吞下苦果,放棄了印度的電訊市場。一些西方媒體就此感慨:在印度經商,跨國公司須時刻提防印度的“稅務恐怖主義”。打着國家旗号肆意向外企要錢的做法,足見印度高層的貪婪與短視……

短短7年,近3000家外企從印度“逃離”,就這水準還想超越中國?

不僅如此,印度的進口關稅為20%,如果是汽車等工業成品,進口關稅則可能超過100%。莫迪政府美其名曰是“推行公平競争”,實際上是為了給生産和售賣同類産品的印度企業施加保護,即典型的“貿易壁壘”。但即便如此,“印度制造”的汽車和機車等産品,依舊難以與外國産品相媲美……

短短7年,近3000家外企從印度“逃離”,就這水準還想超越中國?

前不久,印度又對中國的VIVO和小米等企業發起所謂的“調查”,乃至于在沒有獲得充分的證據之前,就單方面當機了多家中企在印度的銀行賬号。以上種種完全可稱得上是“公開的劫掠”,是印度政府在以人為手段幹涉和破壞正常的市場運作規律。長此以往下去,隻會有越來越多的外資“逃離”印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