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消失的大河—高溫幹旱如何影響國内外生産秩序

作者:烹饪界推薦家常菜單

來源:CFC農産品研究

目前肆虐全球各大洲的高溫已經造成多條主要河流水位出現明顯的下降,由于這些主要河流往往有着長久的利用史,故其水位大幅下降将給當地航運、供應鍊、乃至各産業生産秩序帶來巨大的擾動。

我們從近期最受關注的萊茵河開始:

萊茵河自1815年維也納會議以來便一直是重要的國際水路,全球約20%的化工企業都在萊茵河沿岸進行生産,歐洲多達10%的化學品利用萊茵河運輸,德國約80%的内河航運發生在萊茵河上。近期萊茵河水位大降,KAUB段參考水線高度降至33cm水準,大旱程度僅次于2018年的25cm。水位驟降迫使船隻降低負載(KAUB段48cm時便需要減輕四分之三載重),避免觸底,是故對各領域供應鍊造成了嚴重的沖擊:

2. 船隻不得不輕載運作,降低了可用運力,增加了承運人的營運成本,并會導緻水位附加費等額外費用,擡高了單船運費,部分航段更因為安全原因需要停航。

3. 供應鍊沖擊影響工業各領域:航運不順将給當地煤炭進口商直接造成影響,并拖累兩家德國主要火電站的輸出。化工巨頭巴斯夫表示在供應鍊問題加劇下,難以排除減産的可能。德國政府正計劃利用鐵路網絡為高優先度的能源生産企業提供原料。

對比2018年的大旱情況,其他可能出現的事件包括:航運運費的飙升通過汽油和家用燃料油等方面傳導至消費者。當時的德國政府宣布在嚴重受災地區釋放燃料儲備。鋼鐵巨頭蒂森克虜伯,安賽樂米塔爾同樣宣布由于運輸問題,不得不減産。農業方面,出現養殖飼料短缺,作物減産情況,造成巨大農業損失(約15億歐元)。

類似的情況發生在歐洲的無數河流、湖泊上,将壓力擴散至更多的歐洲國家。例如多瑙河水位的下降對于農産品的運輸也将造成影響。多瑙河作為中東歐地區重要的河道,歐盟葵花籽前三大産區匈牙利、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的農産品進出口都依賴多瑙河的運輸。根據布達佩斯交易所葵花籽期貨交割庫的設定來看,六個交割庫中,有四個交割地都設定在貫穿匈牙利南北的多瑙河河畔港口,其中兩個交割地處于上遊靠北位置,兩個交割地處于下遊靠南位置。作為該國重要航道,多瑙河的水位下降将阻礙貨物發運,而如果改用汽運火運,在能源價格高企的歐洲,農産品最終成本的上行也是必然。

是以除去本輪幹旱本身的環境效應,全歐洲的供應鍊正遭受着巨大的挑戰,并可能對歐洲的生産秩序與經濟情況帶來新的危機:德國,乃至歐盟目前的通脹動力來自于能源、食品與原材料對生産端價格(PPI)的推動。

由于河水水位下降帶來的航運運力問題,食品、能源2022年以來的持續危機可能被本輪幹旱進一步加劇,而巴斯夫及其他工業巨頭的潛在減産,造成供給減少也可能從核心領域進一步加劇歐洲已經極其嚴重的通脹危機。

短期内來看,本輪幹旱、河水水位下降可能進一步加劇歐洲能源、供應鍊危機,進而再次推高能源、化工、工業、農業等相關大宗商品價格。但長期來看,本輪事件可能進一步加劇歐洲通脹危機,并使其變得更加持久深遠,進一步加大歐洲衰退的可能性。

回到大陸,由于本年度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範圍偏大、強度偏強。在其控制下,大陸南方地區整體受下沉氣流控制,導緻天空晴朗少雲。加上白天日照輻射的影響,近地面加熱強烈,熱空氣滞留在地面,吹不走、散不出,是以出現大範圍持續性高溫天氣。

高溫預警之下,長江沿線多地氣溫突破曆史極值。紅色高溫預警之下,電力供應,生活生産,水利情況都進入了壓力測試期。根據應急管理部防汛抗旱司消息,截至16日15時,四川、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長江流域6省市78.3萬人次因旱災需要生活救助,農作物受災面積1764萬畝。

面對用水緊張,大陸水利部積極反應,啟動幹旱防禦四級應急響應,通過排程流域控制性水庫群(包括三峽水庫)有序向中下遊地區補水,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長江中下遊幹流水位偏低的情況。目前長江流域旱情達到輕度以上幹旱标準,預測未來一周長江流域旱情還将持續發展。

為應對能源緊張,四川已啟動三級保供電調控措施,千方百計保障民生用電。在同樣十分嚴重的幹旱背景下,在歐洲承受較大能源壓力的情況下,大陸的能源壓力則可能相對更有限且可控。

即便相關部門積極應對目前的高溫與旱情,作為未來的風險點,我們仍需指出:

低水位對于内河江運也會帶來困難,但目前大陸并未出現前文中歐洲各國面臨的供應鍊危機。以目前來看,内河糧運的行情尚且穩定,下遊備貨季節尚未啟動,運費也以穩為主。

考慮到目前兩湖川渝地區正遭遇高溫限電的困擾,能源類大宗商品的發運量或伴随需求增加而增加。此外,如果電力缺乏持續,生活用電的限制必然要擴大到工業用電,影響工業飼料養殖業的正常生産,如去年限電限産導緻的價格上行。建議關注此事的發酵效應。

高溫肆虐全球:西亞、中亞南部、北非、南歐西部、東歐南部、美國中西部、墨西哥北部、南美洲中部、巴西中部等地出現35℃以上高溫天氣。根據中央氣象台天氣預報,北歐西歐等地多降水 南歐西部持續高溫。

高溫造成全球多條主要河流水位出現了明顯的下降。英國康沃爾等多地由于水位下降明顯,導緻建築、船隻等各類文明曆史遺迹再次重見天日。但在我們獲得考古發現機會的同時,需要意識到河水水位大幅下降将給當地航運、供應鍊、乃至各産業生産秩序帶來巨大的擾動。

一、大河對各産業生産秩序必不可缺-從萊茵河說起

萊茵河的地位重要:萊茵河自1815年維也納會議以來便一直是重要的國際水路,流經奧地利、法國、德國、荷蘭等國,并在鹿特丹附近注入北海。我們在《【建投專題】2022,人類如何直面幹旱?附對商品的潛在影響》已經介紹過“萊茵河是多種能源從荷蘭向德國和瑞士運輸的重要途徑,水位驟降可能會破壞每天40萬桶石油産品的貿易和運輸,而這樣的規模相當于歐洲最大煉油廠的日産能。”

此外,全球約20%的化工企業都在萊茵河沿岸進行生産,歐洲多達10%化學品運輸利用萊茵河,而根據聯邦德國内河航運協會(BDB)資料,德國約80%的内河航運發生在萊茵河上,并依靠其航路與瑞士通航。

本輪席卷歐洲的幹旱直接影響了萊茵河、多瑙河為代表的關鍵河流,從供應鍊角度對能源、食品(農業)、工業生産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高溫導緻萊茵河水位大幅下降,直接導緻船隻必須減輕負載以降低吃水深度。以8月10日參考水線高度48cm來算,貨主雖然能繼續利用船運,但是承運人有時需要以四分之一的負載航行,根據路透資料,船隻一般需要1.5米的參考水線才能全負載運作。而目前水線高度已下降至33cm。

水位低下,船隻不得不輕載運作,本質上降低了當地的可用運力,并增加了承運人的營運成本,并會導緻水位附加費等額外費用,自然擡高了單船運費:據路透社報道,萊茵河的運費從6月份的20歐元/噸左右上升到110歐元/噸。此外,德國駁船營運商Contargo就在官網中披露,其将對集裝箱實施最高589歐元/TEU(标準箱)和775歐元/TEU的低水位附加費,并于8月12日宣布出于安全原因,将在萊茵河上遊和中遊大幅停航。

航運不順将給當地煤炭進口商直接造成影響,并拖累兩家德國主要火電站(煤炭)輸出,此外,化工巨頭巴斯夫表示在供應鍊問題加劇下,難以排除減産的可能。德國政府正計劃利用鐵路網絡為高優先度的能源生産企業提供原料。

消失的大河—高溫幹旱如何影響國内外生産秩序

事實上,類似的大規模幹旱已不是個例,2018年10月時萊茵河Kaub段參考水線一度低至25cm,我們可以從當時的困境來推測近未來可能發生的事件。萊茵河水位偏低,導緻航運運力緊張,易北河部分河段甚至無法航行,航運運費的飙升通過汽油和家用燃料油等方面傳導至消費者。當時的德國政府宣布在嚴重受災地區釋放燃料儲備。

工業方面:化工巨頭BASF宣布減産并調低其嫉妒利潤預測。鋼鐵巨頭蒂森克虜伯,安賽樂米塔爾同樣宣布由于運輸問題,不得不減産。

農業方面,出現養殖飼料短缺,且谷物産量預測下跌至3600萬噸(2018前五年平均4790萬噸,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資料)僅農業上的經濟損失就達到15億歐元[1]。在當年11月,3700家農場向政府申請幹旱補貼。

幹旱影響并不僅僅局限于萊茵河,歐洲的多瑙河出現水位大跌的情況。事實上,今年的大規模幹旱正影響着全球,包括大陸長江在内的大量重要河流,我們先從多瑙河入手。

消失的大河—高溫幹旱如何影響國内外生産秩序

多瑙河水位的下降對于農産品的運輸也将造成影響。作為中東歐地區重要的河道,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塞爾維亞、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等國的農産品進出口都依賴多瑙河的運輸。

匈牙利也是農産品的主要出口國,葵花籽是該國的主要出口産品。根據匈牙利國家統計局官方資料,匈牙利葵花籽年度産量自2000年開始增長迅猛,自2000年50萬噸的水準增長至近幾年160-200萬噸的水準。

2020年,匈牙利葵花籽産量166萬噸,占歐盟總産量的19%,是歐盟内部第三大産區,僅次于羅馬尼亞的207萬噸和保加利亞的174萬噸。該國屬于歐盟内部主要葵花籽産區,出口流向也主要以歐盟國家為主。根據布達佩斯交易所葵花籽期貨交割庫的設定來看,六個交割庫中,有四個交割地(Csepel Freeport、Paks port、Baja port、Adony port)都設定在貫穿匈牙利南北的多瑙河河畔港口,其中兩個交割地處于上遊靠北位置,兩個交割地處于下遊靠南位置。作為該國重要航道,多瑙河的水位下降将阻礙貨物發運,而如果改用汽運火運,在能源價格高企的歐洲,農産品最終成本的上行也是必然。

羅馬尼亞的康斯坦察港是黑海西岸最大的農産品港口,該港口年運輸量6500萬噸,是敖德薩的兩倍,用于出口來自匈牙利、斯洛伐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塞爾維亞等國的糧食出口發展而來,烏克蘭糧食的到來将壓縮其他國家的出口能力,目前該港口的1200萬噸出口中,僅有120萬噸來自烏克蘭。随着目前敖德薩、切爾諾莫斯克等港口的逐漸恢複,從羅馬尼亞過駁的數量下降。

從物流模式來看,大約 40% 的貨物通過多瑙河沿岸的駁船運抵康斯坦察。其餘的由鐵路和公路帶來。駁船需要 36 小時才能沿着多瑙河行駛 250 公裡(155 英裡),然後沿着運河到達康斯坦察。當水位高時,一艘駁船可以運輸 1,800 噸。但由于氣候變化,河流中的低水位意味着它們無法将每條河的水量填滿 1,300 噸以上。上述情況意味着港口運力受限于吃水,其他國家的競争也意味着汽運+内河航運的模式對于運力恢複有限。

除了我們前文中介紹的萊茵河、多瑙河以外,波河與其他無數河湖、蓄水池都遭受着水位的大幅下降。除去本輪幹旱本身的環境效應,全歐洲的供應鍊正遭受着巨大的挑戰,并可能對歐洲的生産秩序與經濟情況帶來新的危機:

德國,乃至歐盟目前的通脹動力來自于能源、食品與原材料對商品生産端價格(PPI)的推動。由于河水水位下降帶來的航運運力問題,食品、能源2022年以來的持續危機可能被本輪幹旱進一步加劇,而巴斯夫及其他工業巨頭的潛在減産,造成供給減少也可能從核心領域進一步加劇歐洲已經極其嚴重的通脹危機。

短期内來看,本輪幹旱、河水水位下降可能進一步加劇歐洲能源、供應鍊危機,進而再次推高能源、化工、工業相關大宗商品價格。但長期來看,本輪事件可能進一步加劇歐洲通脹危機,并使其變得更加持久深遠,進一步加大歐洲衰退的可能性。

消失的大河—高溫幹旱如何影響國内外生産秩序
消失的大河—高溫幹旱如何影響國内外生産秩序
消失的大河—高溫幹旱如何影響國内外生産秩序
消失的大河—高溫幹旱如何影響國内外生産秩序

二、 大陸長江流域幹旱壓力如何?

高溫預警之下,長江沿線多地氣溫突破曆史極值。根據中央氣象台的預測,未來一周高溫天氣仍将持續,最高可達到40攝氏度的水準。江漢、江淮、江南及四川盆地等地将有35~39℃高溫天氣,其中,重慶、湖北西部和東南部、湖南北部、江西北部、安徽中部和東南部、江蘇南部、上海、浙江中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可達40~42℃,局地可超過42℃。紅色高溫預警之下,電力供應,生活生産,水利情況都進入了壓力測試期。

根據大陸應急管理部介紹:“6月下旬以來,長江中下遊降水開始偏少,加上七八月上旬持續高溫晴熱和無有效降雨的影響,使得江河來水量持續走低。長江幹流及洞庭湖、鄱陽湖水位較常年同期偏低4.5—6米,均為有實測記錄以來同期最低,在大陸傳統意義上的主汛期時段,長江水位出現‘汛期反枯’的現象。”

根據應急管理部防汛抗旱司消息,截至16日15時,四川、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長江流域6省市78.3萬人次因旱災需要生活救助,農作物受災面積1764萬畝。

具體來說,近期在長江流域,下列事件需要被注意:

1. 8月初,鎮江處落成洲水位站最低水位僅為1.22米,為同期50年來最低水位。為保障11.8米的普船吃水順利入港,當地海事局、引航站開會加大疏浚力度。

2. 8月14日,安徽池州、安慶部分地區報告了河流斷流情況,當地政府為保障農業生活用水開始築壩圍堰。安慶市水利局資料顯示,8月11日8時,長江安慶站水位8.41米,比常年同期偏低5.36米。長江水位偏低,皖河上遊來水偏少,使得與長江相通的皖河水位較常年同期偏低,甚至部分支流河段出現斷流。安慶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皖河水位偏低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上遊來水少,河道流量小;二是長江水位較常年大幅偏低,江水不能對皖河産生頂托效應。

3. 由于水位持續下降,九江水道南漕水深不足,8月15日2000時将九江水道航道維護水深調整為6米,拟通過九江水道南漕的普通船舶吃水一律不得超過5.8米,危險品船舶吃水不得超過5.7米。

4. 今年武漢長江最高水位早早出現在6月上旬,進入7月主汛期後水位反而斷崖式下跌,目前已經跌至曆史同期最低水準、較常年同期偏低近6米。進入8月以來,長江漢口站的水位線已經低于去年同期水準。

5. 在湖南,洞庭湖水位連續回落40餘天,跌破24.50米的枯水水位,提前4個月進入枯水期。8月13日15時,洞庭湖城陵矶站水位為23.95米,處于近30年同期最低水位,預計未來一周,在無有效降雨影響下,洞庭湖城陵矶站水位将繼續保持下降回落趨勢。枯水水位也造成洞庭湖北部部分支流和幹渠出現斷流現象。

6. 8月12日8時,重慶7條河流斷流,1座水庫幹涸,476眼機電井出水不足,27.60萬人、8.24萬頭大牲畜因旱臨時飲水困難。

消失的大河—高溫幹旱如何影響國内外生産秩序
消失的大河—高溫幹旱如何影響國内外生産秩序

造成今年的高溫天氣的,和大氣環流形勢有關,尤其是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異常。

具體來說,本年度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範圍偏大、強度偏強。在其控制下,大陸南方地區整體受下沉氣流控制,導緻天空晴朗少雲。加上白天日照輻射的影響,近地面加熱強烈,熱空氣滞留在地面,吹不走、散不出,是以出現大範圍持續性高溫天氣。

上述資訊反映出長江面臨的枯水狀态不僅限于下遊地區,上遊也面臨較大的用水壓力。三峽大壩作為最大的水利樞紐之一,如果水位處在季節性低位尚屬合理的話,那麼觀察三峽的流量可以看到其流入量和流出量均處于曆史低位水準。其淨流量波動也反映出水量的供需偏緊。

消失的大河—高溫幹旱如何影響國内外生産秩序

低水位對于内河江運也會帶來困難,但目前大陸并未出現前文中歐洲各國面臨的供應鍊危機。以目前來看,内河糧運的行情尚且穩定,下遊備貨季節尚未啟動,運費也以穩為主。從了解到的情況來看,上江發運的船型配載較低,一般為1.5-1.6萬噸,這類船型在目前的發運過程中未受到吃水低位的影響。不過考慮到目前兩湖川渝地區正遭遇高溫限電的困擾,能源類大宗商品的發運量或伴随需求增加而增加。此外,如果電力缺乏持續,生活用電的限制必然要擴大到工業用電,影響工業飼料養殖業的正常生産,如去年限電限産導緻的價格上行。建議關注此事的發酵效應。

面對上述問題,大陸水利部積極反應,啟動幹旱防禦四級應急響應,從8月1日到15日,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就已經統籌排程流域控制性水庫群有序向中下遊地區補水約53億立方米,其中三峽水庫補水10.9億立方米,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長江中下遊幹流水位偏低的情況。8月16日,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釋出排程令,排程三峽水庫于12時起向長江中下遊補水。初步測算,三峽水庫加大下洩,未來幾天将為長江中下遊補水約5億立方米。在三峽水庫向長江中下遊補水期間,金沙江下遊梯級水庫群也同期開展補水排程,可增加補水約3億立方米。水利部水旱災害防禦司抗旱處處長楊光表示,目前長江流域旱情達到輕度以上幹旱标準,預測未來一周長江流域旱情還将持續發展。

四川已啟動三級保供電調控措施,千方百計保障民生用電:制定《四川省2022年迎峰度夏部分高載能行業停産讓電于民實施方案》,并執行《關于擴大工業企業讓電于民實施範圍的緊急通知》。是以,同樣十分嚴重的幹旱,在歐洲承受較大能源壓力的情況下,大陸的能源壓力則更有限且可控。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