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作協副主席張炜的長詩《鐵與綢》,真的有那麼驚豔?

作者:三人随筆

中國詩歌網頭版釋出了一篇文章,《邱華棟&張清華:張炜長詩《鐵與綢》初解》。張炜是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鐵與綢》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據介紹,“這首長詩分為十六章,以作家所熟識的特定空間為地理背景,叙述内容穿越于古齊國與當今社會,融入悠久的曆史文明和以海濱文明為背景的曆史文化,用詩的形式完成穿越曆史和文化的藝術超越。”

作協副主席張炜的長詩《鐵與綢》,真的有那麼驚豔?

圖檔來源于中國詩歌網

書的封面,有幾個醒目的大字:曆史之書、思想之書、靈魂之書。又是曆史,又是思想,又是靈魂,這哪感覺像詩啊?是以,不少評論家在詩前面加了一個“史”字。張炜寫長詩應該是嘗到甜頭了的,去年,他的長詩《不踐約書》,就獲得了“第六屆中國長詩獎特别獎”。

幾個月前,著名詩人歐陽江河就在《文藝報》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張炜長詩《鐵與綢》:以純詩的方式提取世界》。說張炜“史詩”《鐵與綢》的出版,“是中國詩歌界非常重要的事件——把它稱為事件,我想是不過分的。”在這篇文章裡,張炜的長詩《鐵與綢》,讓歐陽江河想到了美國詩人史蒂文斯的《田納西州的甕》。

作協副主席張炜的長詩《鐵與綢》,真的有那麼驚豔?

圖檔來源于網絡

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邱華棟,在文章《古今相接的史詩構造》裡說,張炜長詩《鐵與綢》的出版,“是令人驚歎的,也讓我特别地感到驚豔。”什麼“完美”、“無與倫比”、“偉大”、“創舉”、“神奇”、“頂級”、“傑作”、“巧奪天工之妙”,這些詞彙已經足夠“驚豔”了。由張炜的《鐵與綢》,邱華棟想到了沃爾科特的《奧梅羅斯》。

張清華教授在《物性的延伸與詩意的歸返》一文中,特别強調了“純詩”這一概念。在這篇文章裡,張清華教授想到了但丁的《神曲》,“似乎也隐約可以看到《浮士德》或《唐璜》的影子。”大家看看,由張炜的《鐵與綢》,評論家們幾乎把國外著名的長詩想了一個遍,這還不夠“驚豔”嗎?

作協副主席張炜的長詩《鐵與綢》,真的有那麼驚豔?

邱華棟(圖檔來源于網絡)

邱華棟和張清華這還是“初解”,那估計後面還有“細解”或“詳解”,其他的一些著名詩人或著名評論家也會有“詳解”。這樣的“事件”,不引起轟動都有點說不過去。不知“第七屆中國長詩獎”什麼時候評選,看來張炜的《鐵與綢》又是獎項的有力競争者了。

我們的詩壇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某位著名詩人的一本詩集出版,總會有“著名評論家”來評論,說是“劃時代的”、“驚豔”、“創舉”,但是這陣風過了之後,就再也無人提及了。而我們詩壇出版詩集的人又多,感覺詩壇天天都在“劃時代”、“驚豔”、“創舉”。

作協副主席張炜的長詩《鐵與綢》,真的有那麼驚豔?

張清華(圖檔來源于網絡)

但是,這些詩有多少人讀過?除了這些評論家,隻怕沒有多少人讀。因為,這些“驚豔”的詩,沒有流傳下來隻言片語。看到這些著名評論家家的評論,大家是不是很想讀讀這首《鐵與綢》?定價才六十多元的這本書,不知道有多少人會買。下面貼出這首長詩的開篇部分,當然是少了點,估計是感受不到這首長詩的“驚豔”的了。

作協副主席張炜的長詩《鐵與綢》,真的有那麼驚豔?

圖檔來源于網絡

《鐵與綢》共16章,兩萬多字,是以,大家要“驚豔”到,那就要掏錢去買了。大家想想,花幾十塊錢,就能讀到“曆史之書、思想之書、靈魂之書”,還是很值得的呢。又閱覽了曆史,又塑造了思想,又洗滌了靈魂,典型的“三合一”産品,物超所值。

現在詩壇有個趨勢,就是把詩寫得越長越好。《詩刊》主編李少君寫過長詩《闖海歌》,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寫過長詩《餃子歌》,吉狄馬加寫過長詩《裂開的星球》。好像詩寫得不夠長,就裝不下詩人的“創舉”一樣。

作協副主席張炜的長詩《鐵與綢》,真的有那麼驚豔?

張炜(圖檔來源于網絡)

但願張炜的《鐵與綢》,能夠真的“驚豔”到讀者,那是詩壇之幸。現在的詩歌讀者們,太需要被“驚豔”了。他們需要眼前一亮的作品,他們需要讀後就忘不了的句子。張炜長詩《鐵與綢》的出版,真的是劃時代嗎?從此詩歌又走進了讀者的生活?不妨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