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穩鍊強鍊 優化布局

作者:海峽網絡

7月28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提高産業鍊供應鍊穩定性和國際競争力,優化國内産業鍊布局。目前,大陸産業鍊供應鍊的競争力如何?為打造更具韌性、安全可控的産業鍊,解決供應鍊卡點、斷點、堵點問題,補足短闆弱項,接下來還将采取哪些舉措?記者采訪了工業和資訊化部有關負責人以及相關專家和企業。

統籌發展和安全,進一步優化産業鍊布局

“産業鍊供應鍊是制造業的筋骨血脈,是穩住經濟大盤的重要支撐。”工業和資訊化部有關負責人介紹,經過多年努力,大陸産業鍊供應鍊在行業、區域等方面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布局。

——強大的規模化生産能力。220多種工業産品産量居世界第一,制造業增加值從2012年的16.98萬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31.4萬億元,占全球比重從22.5%提高到近30%,制造業規模連續12年位居世界首位。

——完善的産業配套能力。擁有制造業全部31個大類、179個中類、609個小類,形成了從終端産品、零部件、原材料到相關配套裝置的齊全完備産業鍊。

——形成了一批支撐帶動能力強的載體。建設了445家國家新型工業化産業示範基地,工業增加值占全國工業增加值比重已超過三成;培育了一大批具有一定規模和競争力的先進制造業叢集,為增強大陸産業韌性發揮了關鍵作用。

“從上半年疫情帶來的影響看,大陸産業鍊供應鍊部分環節還存在堵點、卡點,部分重點産業鍊關鍵環節布局不夠合理。同時,突發事件的應對機制尚不健全,協同處置能力有待提升。”這位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将加強政策引導,進一步優化産業鍊布局。

一是落實好“十四五”制造業系列規劃,推動重點工程重大項目落地實施,引導各地差異化、特色化有序發展。二是落實促進制造業有序轉移的指導意見,适時修訂産業發展與轉移指導目錄,完善國家産業轉移資訊服務平台,推進産業精準對接。三是指導地方對接國家區域戰略部署,培育發展先進制造業叢集,加強區域合作、産業協同。四是完善優質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培育一批具有産業控制力和生态主導力的龍頭企業、一批具有“獨門絕技”的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和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形成上下遊協助、大中小融通發展的産業生态。五是強化區域間、上下遊協調關聯,保障産業鍊供應鍊穩定暢通。

“在目前全球産業鍊供應鍊格局加速重構的背景下,推動國内制造業有序轉移,不僅有利于優化大陸生産力空間布局,更有助于維護大陸産業體系的完整性,加快建構雙循環發展格局。”中國電子資訊産業發展研究院産業鍊供應鍊領域首席研究員曹茜芮解釋,目前,大陸中西部地區,比如安徽、湖北、四川等省份,已經發展成為國家重要的制造業基地,國家鼓勵東部地區的一些産業向中西部轉移,也鼓勵外資投向中西部地區,這有助于維護大陸産業體系的完整性,這些地區也可以進一步融入“一帶一路”,成為中國制造業對外開放的新視窗。

強化産業鍊協同創新,建構融合生态

既有遠超1080P的高清分辨率,又比2K高清屏更加省電……日前,小米公司釋出了1.5K定制高清分辨率顯示屏。這一由小米聯合天馬微電子、華星光電打造的新款OLED(有機發光顯示屏),将在不久後應用到小米的全新手機産品上。

小米新型顯示技術聯合實驗室組長吳倉志介紹,為推動OLED顯示産業國産化率提升、解決上遊核心原材料及關鍵裝置等“卡脖子”難題,小米與天馬微電子、武漢華星光電共建“新型顯示技術聯合實驗室”,集裝置、材料、技術驗證為一體,快速推進研發協同、技術疊代和新技術商業化量産。

國産手機品牌與産業鍊上遊面闆企業協同開發,正推動着國産OLED強勢崛起。今年第二季度,國内廠商OLED出貨份額占比24.7%,市場占有率較2019年增加一倍以上。

“總的看,大陸産業鍊供應鍊仍存在循環不暢、基礎不牢、水準不高的問題,關鍵材料、核心零部件、元器件等基礎産品和技術仍面臨較大安全風險,産業技術基礎建設不夠完善,一些重要領域高端産品品質性能、可靠性穩定性與國際先進水準還存在一定差距。”工信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以推動産業基礎進階化、産業鍊現代化為目标,接下來,要強化産業鍊協同創新。實施産業基礎再造工程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加強應用牽引、整機帶動,鼓勵産業鍊龍頭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着力攻克“卡脖子”技術和産品。

“産業鍊龍頭骨幹企業既是補短闆的‘領頭羊’,也是鍛長闆的‘主力軍’。”曹茜芮認為,要鼓勵大企業通過牽頭承擔國家重大工程項目等方式提升自身能力,着力培育一批在關鍵核心技術、知識産權、品牌影響力、市場占有率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的生态主導型企業。同時,鼓勵其向上中下遊中小企業開放創新、市場、人才資源,在技術攻關、生産驗證、标準制定等方面加強合作,形成大中小企業緊密協作、融通發展的産業生态。

推動産業基礎進階化、産業鍊現代化

8月4日,寶馬集團與河鋼集團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将攜手打造綠色低碳汽車用鋼供應鍊。得益于2019年啟動的120萬噸氫冶金示範工程,從2023年中期開始,河鋼的低碳汽車用鋼将被逐漸使用到寶馬沈陽生産基地量産車型上。相較于傳統鋼材,這些低碳汽車用鋼的生産過程将少産生10%至30%的二氧化碳。

寶馬與河鋼打造綠色低碳汽車用鋼供應鍊的嘗試,隻是大陸産業鍊供應鍊綠色化轉型的一個縮影。

“從國際上看,打造綠色、可持續的産業鍊供應鍊是大陸融入全球産業鍊供應鍊、提升國際競争力的必要條件。近年來,越來越多國家出台相關法案,将綠色、可持續的供應鍊作為對供應商開展盡職調查的重要内容。”曹茜芮說,打造綠色、可持續的産業鍊供應鍊有利于促進傳統産業轉型更新,推動傳統産業智能化、清潔化改造,促進生态友好型的産業與新興産業融合。

工信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提升産業鍊核心競争力是推動産業基礎進階化、産業鍊現代化的重要内容。要加快推動傳統産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更新;大力發展新技術新業态新模式,謀劃部署一批未來産業鍊,推動先進制造業叢集化發展。

本期統籌:呂 莉

版式設計:張丹峰 汪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