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個小小平民眼中的俄烏戰争

二月二十二日,俄總統普京公開宣布承認了他一手制造的盧克斯克和頓涅茨克共和國,時間僅過了兩天,俄羅斯就出動了二十多萬大軍,從北,中,東,南四個方面殺入他的鄰國。北路借道白俄,陸海空和空天軍全部出動,鐵流滾滾,穿插攻擊,一天之内已對基輔形式了包圍之勢,一天之中已擊毀烏克蘭海軍和空軍,奪取了烏克蘭的制空權。于是乎簡體中文網站和自媒體上,盡是一片俄粉們烏拉,普京大帝威武,戰鬥民族威武的喧嚣之聲,而很少能聽到理性的聲音。究其原因,除了因政治正确的因素之外,俄粉們隻有立場而無是非和道義,大多數人要麼對這場二萬裡之外的戰争不關心,要麼甯肯無聲的做卑微的塵土,也不願做扭曲的蛆蟲而不想随和。

現在戰争已進行了快半年,随着戰争處于一種膠濁的相持階段,對于一個普通的公民應該談談對這場戰争的看法了。

一,戰争的性質。

這是正義和非正義,侵略和反侵略界限十分鮮明的戰争。隻要你稍微有點人類的良知和國際知識就會分辯出:在俄羅斯方面完全是由于普京的政治頭腦和權欲膨脹而發動的一場毫無道理的以強淩弱的侵略戰争。而在烏克蘭方面,則完全是一場保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捍衛自己家園的反侵略戰争。俄羅斯發動戰争的哪一條理都不值一駁。

1,俄烏兩國都是聯合國會員國,有着正常的外交關系,按照大家都共同承認的聯合國憲章,應彼此尊重各自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尊重各自選擇的發展道路。而且,91年前蘇聯解體時,俄烏雙方上司互相承諾了各自邊界,後來烏克蘭棄核,簽署布達佩斯協定,俄羅斯還是烏克蘭安全的保證國。現在聯合國的一個會員國公開撕殷過去的承諾,幾十萬軍隊侵入另一個國家,這和薩達姆并吞科威特有何差別?這不叫公然打破國際秩序的侵略又能叫什麼?

2,普京說,烏克蘭要參加北約,威脅到了俄羅斯的安全,這種理由強詞奪理叫人笑掉牙,看看北約東擴加入的那些小國,那一個沒有受到過北極熊的殘酷統治,現在他們隻不過是抱團取暖而已,那一個國家能構成對俄羅斯這個超級大國的威脅?俄烏兩國體量和軍事能力差距巨大,烏克蘭能威脅到俄羅斯的安全,這種說法隻有鬼相信。

3,俄方的另一個說法是,烏克蘭面向歐盟,加入北約限制了俄羅斯的發展空間。那麼請問,俄羅斯要多大的發展空間?俄羅斯國土面和差不多是中美兩大國的總和,廣闊的海岸面向三大洋,得天獨厚的各種資源無有哪個國家可以比拟,幹好自己的家事,發展自己的經濟,這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敢去招惹這頭北極熊。限制了俄羅斯的生存空間又有何說起?

4,再看看戰争開始時普京公然宣布的戰争目标,除了要烏克蘭割讓克裡米亞,承認盧頓兩個共和國之外,還有一個叫人要人去軍事化的目标。對鄰國的這種無理要求,也隻有最無恥的人才能說出口。普京還把這種大規模的軍事入侵美其名曰特别軍事行動,把整個烏克蘭從東到西炸了遍,制造數百萬難民,毀壞了無數生命财産,還自我命名為善意入侵,真不知道這世界上還有沒有比這更流氓更邪惡的說法?

5,為侵略戰争辯護者們說,俄發動這場戰争,是因為俄羅斯受了美國的欺壓,進行這場戰争是為打破現行的國際秩序,重建一個公平的新世界。不錯,現行的國際秩序以大西洋憲章和聯合國憲章為基礎,是美國人主導的,但聯合國憲章前蘇聯也是參與方啊,而且這個秩序使大國之間勉于戰争和平相處了八十年,普京要建立國際秩序,那就先把你的新秩序蘭圖展示出來讓大家看看,你受美國欺壓,那就對美作戰好了,必競俄美也是鄰國,白令海峽最窄處也就十幾公裡。拿烏克蘭一個弱小鄰居開刀,什麼邏輯?如果這種邏輯成立,強者都可歎以特别軍事行動為名,對其弱小的鄰國去軍事化,那世界又成何體統?

二,戰争的現狀

這場戰争,打了近半年,盡管俄方使用了除核武器以外的一切手段,但烏克蘭并沒有被征服,戰線也僅僅在俄烏邊界烏方境内一百公裡以内。既無俄方的勢入不破竹也無烏方的一潰千裡,而是處于一種戰略相持的膠濁狀态,作為強勢的俄方攻勢已成強弩之末,作為弱勢的烏方,因為雙方體量和軍事實力相差太大,盡管烏克蘭方面三軍用命,但也很難形成真正的反擊。

這裡簡述一下戰争的程序。

第一階段,俄軍精心準備,四個軍種全力出動,幹掉烏克蘭的海空軍,奪得了制空權,然後千裡奔襲,鋼鐵洪流直撲基輔城下。那是要複制六八年的布拉格模式,抓捕烏方上司人,逼人簽訂城下之盟,然後依俄方條件,迅速結束戰争。但這一戰備目标明顯失敗了。由于突襲基輔機場的失敗,和烏方頑強的抵抗,加上後勤保障不足,反而使自己千裡奔襲的大軍處于烏軍的攻擊之中,武器裝備損失慘重。不得已把侵入到基輔西邊的軍隊和北邊中部的軍隊收縮了回去,,這第一階段,烏方基輔保衛戰成功,使俄方的速決速戰失敗,進而為烏方赢了獲得美歐援助的時間。

第二階段。

俄方收縮戰線,以奪取烏東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為目的。并且調整戰術,以炮火空襲的飽和轟炸為前導,不再采取分割穿插的形式,在這一方面由于俄方有絕對的火力優勢,且背靠俄羅斯本土,後勤保障又十分充足,是以烏方打得十分艱苦,人員和裝備損失巨大,俄方占領盧甘斯克全部和頓涅茨克大部分地區,取得了這一階段的戰術勝利。

第三階段,即現階段,随着美歐的武器援助到位,雙方在火炮方面開始處幹平恒狀态,在領空方面烏克蘭似乎恢複了一定的制空權,幾個月的戰争損耗俄方也有點承受不了,是以雖然俄方處于攻勢,但已到了強弩之末。烏克蘭方面由于體量與實力與俄方相差較大,也組織不起一場相樣的攻勢。雙方大體處于相持階段。

三,戰争什麼時候結束?

不知道,但也不要聽那些專家們的忽悠。這場戰争注定是一場像倆伊戰争一樣,是一場十分無聊的戰争。隻要美歐不失去耐心,繼續提武器援助和财力支援,戰争就會繼續下去。直到雙方打到精疲力盡,感到無趣為止。

四,戰争結局。

可以肯定,雙輸。俄羅斯嚴重損耗了國力,在國際上空前孤立,那個超級大國的形像被人病垢。烏克蘭則被打得遍體鱗傷,隻能慢慢地舔幹自己的血迹,去艱難地恢複重建。社會倒退至少二十年。

是以一個負有國家和民族重任的政治家和上司人,千萬不要輕言戰争,輕啟戰端。和平是全人類的希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