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立秋話養生:疏通膽經更為宜

作者:中醫李醫師

養生就是要順應四時變化:春生、夏長、秋收、冬藏,3天前已經立秋了,我們要開始「養收」啦!

立秋是一年圓運動的起點,是「收」的開始,陰陽之氣由夏長轉為秋收,由浮轉為降;天人相應,人體氣血也一樣,開始從外往裡走,要開始為來年的春生夏長儲備能量了;

此時正值中伏,暑熱之氣開始往下降,但并沒有降到地面以下,暑氣仍然很重;加上積累了一夏的濕熱,活生生地把向内收斂的陽氣擋住了,膽經不通尤其要注意!

中醫認為:立秋和處暑節氣所對應經絡髒腑為足少陽膽經,而膽經是斂降一身陽氣的轉輪,秋天我們一定要疏通膽經,順勢收起浮在體表的陽氣!

立秋話養生:疏通膽經更為宜

01

用手撥一撥,就知道你膽經通不通

陽陵泉,是膽經的合穴,合穴是指在經脈流注時好比各處的江河彙合流入大海一樣,按摩這個穴位,可以通達肝膽之氣,肝膽不通的人,按揉時會感到脹痛、刺痛。

如果你用食指按住這個穴位,像撥琴弦一樣,此處有一根筋,反複撥動幾次,開始會有麻的感覺,一旦麻感到腳面,就說明你的膽經通了!

立秋話養生:疏通膽經更為宜
立秋話養生:疏通膽經更為宜

02

膽經不通,會讓你濕濁胖膩

膽經,分布在我們頭、身側面,如同掌管門戶開合的轉軸,是人體氣機升降出入的樞紐,正常情況下,我們人體氣機有個圓運動;肝氣、脾氣左升,胃氣、膽氣右降,心火往下溫暖腎水,腎水往上制衡心火(如下圖);

立秋話養生:疏通膽經更為宜

人體内的圓運動

膽經要是不通,本來要降的膽氣不降,整個圓運動就轉不起來,身體的氣機就會出問題,進一步影響髒腑正常的功能,整個人感覺是濕濁胖膩的!

:肝膽互為表裡,肝膽兩條經絡是否通暢,對膽汁的分泌和排出都有很大的影響。膽經不通的人,膽汁不能順利地排到消化道裡,是以身體的脂肪代謝能力較弱,容易頭面部出油、長痘、脂溢性脫發、高血脂,肥胖等;

:偏頭痛、頭脹的部位正是膽經和三焦經所過之處,而膽經和三焦經都是肝火宣洩的通路,當我們有肝氣郁結時,膽經、三焦經也不會很通暢,通則不痛,痛則不通。

:兩肋正是膽經所過之處,當肝氣郁結、膽經不暢,兩肋就會隐痛或脹痛,女生容易長乳腺結節。

:我們穿秋褲的褲腿外側那條線,差不多就是膽經所過之處,膽經不通的人,大腿就容易出現腿粗、起肉疙瘩、疼痛。

立秋話養生:疏通膽經更為宜

對照經絡此處正是膽經、三焦經所過之處,當這兩經氣血流動不暢時,微循環差,就會有東西沉積在此。

:當膽火過大,容易形成膽火擾心,出現心煩失眠;肝膽火旺,上逆沖頭而頭暈目眩;

:膽氣的下降依附于胃氣的下降,當膽經不通時,脾胃氣機也會受影響,而出現食欲不好、容易打嗝、幹嘔、反酸等。當膽氣上逆了,往上頂,就會口苦。

03

疏通膽經最簡單的方法是......

敲膽經、在膽經上刮痧都是疏通膽經很好的方法,大腿粗的、喜歡穿短裙子的、工作久坐的人、有肝郁氣滞的人尤其需要;膽經一通,濁氣、寒濕、瘀堵一通,全身都通暢了,還能瘦腿、養顔呢!

但刮痧受場地限制,敲膽經是最簡單的,建議敲最友善最順手的大腿外側這段;從跨開始,沿着褲子中間的那條線,一直敲到膝蓋側面的地方,主要敲打環跳、風市、中渎、膝陽關四個穴位,大腿兩側都要敲,每側5-10分鐘,可以兩側一起敲。

立秋話養生:疏通膽經更為宜

力度:敲膽經時要放松全身,特别是大腿,可以用拳頭敲,拳頭要中空,用内力而不要用蠻力。以每秒大約兩下的節奏敲擊。

如果敲打的時候有冷、熱、酸、麻、痛的感覺,首先說明你拍對了經絡,其次說明你的膽經不通暢,可以繼續拍打;也有可能拍打的過程中出現打嗝、放屁、腹部發出流水的聲音,這是疏通膽經有效的一些反應,不用擔心。

有些人敲膽經,剛開始效果很好,兩肋痛、口苦、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都好了。但有人回報,敲的時間長了,反而心煩氣躁,特别是晚上,睡眠不好。

其實這是氣血激活一個特别好的現象,但因膽經還沒通,導緻肝膽火更旺往上沖。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用刮痧闆撥動陽陵泉,直到整個小腿的感覺能傳達到腳面去,讓肝膽的濁氣尋找一個出口;

濁氣進到腸胃裡面去,這時候要是感到肚子脹,那就從心口往下推推肚子讓它排出去,打嗝、放屁都是好現象,最後再加推太沖至行間,把肝火洩出去,睡眠就好了,脾氣也會溫和很多。

太沖穴:第一、二跖骨兩個骨頭結合部之前凹陷處。圖中大拇指起始位置是太沖穴,紅點是行間穴;

立秋話養生:疏通膽經更為宜

如果在按照上面動作做了效果不好,那就推摩丘墟穴到臨泣穴這一段,有些人氣血虛,從丘墟穴開始就瘀堵,是以需要多推揉一下,才能疏通膽經。

足‬臨泣穴在第四趾骨與第五趾骨交彙分叉處,輕輕點揉即會痛不可摸,從穴位名字上看,疼痛使人哭泣,是以一定要忍住,推揉3~5分鐘,每日堅持,待到不痛時說明膽經已疏通。

立秋話養生:疏通膽經更為宜

注意:早上敲打效果最好,絕對不要在子夜(23點-1點)敲打,容易導緻失眠!肝郁氣滞的人,敲完膽經,最好泡一杯雙花八寶茶喝,幫你清清肝膽火!

平時脾氣火爆、愛生悶氣、壓力大的人,因為肝氣瘀滞久了,積熱化火,肝火很旺,敲完膽經,喝點疏肝理氣、清肝火的雙‬花‬八‬寶‬茶,火熱濁氣很快就排出去了,事半功倍!

玫瑰花+橘皮:玫瑰疏肝理氣、活血化瘀,橘皮健脾理氣、燥濕化痰,讓氣血通暢;山楂:消食,行氣活血,也是讓氣血更通暢的,用來呵護肝脾特别好;菊花:清肝熱,明目;枸杞子:養肝血,讓肝更強;

而且這個茶很好喝,組方也很平和,都是藥食同源的食材,大家可以放心地喝:

立秋話養生:疏通膽經更為宜

烏梅固本湯,順勢收起你浮在體表的陽氣

立秋處暑還處于三伏天,除了疏通膽經,我們還可以用烏梅固本湯來收斂浮在體表的陽氣!

這個湯源自民國大醫彭子益的獨到見解,他認為“火”在“土”上,即可生“濕”,“火”歸“土”下,則可化“氣”。

大家想想,夏天相對潮濕,秋天自然變幹燥,并未使用祛濕劑,時至秋天,“火(陽氣)”回歸“土”下,自然就不濕了!

而烏梅固本湯,正好能建中氣、收相火、斂浮陽,立秋、處暑兩個節氣多喝,陽氣收好了,脾胃強健了,可使暑濕自解,事半功倍。

做法:烏梅15克,黑豆20克,綠豆20克,黃豆20克,杏仁10克(打碎),冰糖30克,水煎服。

立秋話養生:疏通膽經更為宜

方中【烏梅】味酸,能收斂外散的相火,大補肝木之氣;【冰糖】補脾胃,又不會阻遏氣機運作。而且,烏梅的酸和冰糖的甘味合在一起,酸甘化陰,可以滋潤五髒六腑;

【黃豆】和【黑豆】養肝健脾,降肝膽火,可以疏通中焦;【綠豆】清肺熱又養肝,調和五髒;這甘平又滋養的三豆,既可以讓體内的圓運動轉起來,又能化解夏天滞留的最後一點濕熱;

最後以【杏仁】潤肺化痰、下氣通便,讓熱濁痰濕等毒素通過大小便,統統排出去!

用水煮或者用保溫杯焖泡;每三天喝一次,一次3包(5克一包),可以重複煮泡2~3次。如果已經上火了,那要每天喝,每次至少3包,上火嚴重的時候可以加量到6包!

05

溫膽湯泡腳,調和你的肝膽、脾胃

溫膽湯是千年調暢氣機、祛濕化痰的古方,出自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原方由半夏、竹茹、枳實、陳皮、生姜、甘草組成,是調和肝膽、脾胃最常用的方子了;

每天用它泡腳可以通降胃氣,疏解肝膽之郁,溫陽行氣,祛濕化痰,可以很好地調暢全身氣機,像膽經不通引起的頭暈頭痛、心煩、睡眠不好、胸悶、口苦、惡心嘔吐尤其适合。

泡腳是最簡單、最舒服的養生方法了,每天洗漱之前,取1~2袋,用适量的水大火煮沸轉小火煮10分鐘或用沸水沖泡,加蓋焖泡一會兒。這期間可以洗漱、做睡前準備,等水溫差不多就可以泡了。

泡的時候放松身心,不要想那些亂七八糟的煩心事,靜靜地泡,水涼了再加點兒開水,保持水是溫熱的,泡到全身微微出汗就可以了,千萬不要泡到大汗淋漓。

泡完就舒舒服服地睡覺去吧,我保證,泡幾天你一定會愛上它,經常泡腳你的肝膽、脾胃都會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