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綜合報道
據聯合國支援的獨立政府間科學政策機構“生物多樣性平台”的一份報告稱,約有100萬個物種面臨滅絕。長頸鹿、鹦鹉和橡樹,以及仙人掌和海藻都被列入了受到威脅的物種名單。
金剛鹦鹉主要栖息在海拔450米至1000米的熱帶森林中,經常栖息在一千米以下的潮濕熱帶低地。它們是熱帶美洲鳥類,原生地是森林,特别是墨西哥及中南美洲的雨林。
金剛鹦鹉
由于盜捕嚴重,再加上栖息地被破壞,巢穴不足,它們全部被錄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當地時間2020年9月13日,航拍巴西潘塔納爾濕地火災,其過火面積達到總面積的十分之一。
海藻是地球上最大的“長命百歲者”之一,一些現代海藻的親緣植物可以追溯到大約16億年前。
墨西哥的海藻森林(巨囊藻)
聖貝尼托島海域,海帶中的魚兒。
海藻在海洋生态系統中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而大型品種——如海帶——則是魚類的水下“事先串通的人所”。然而,機械疏浚、海水溫度上升和沿海基礎設施的建設導緻了該物種的減少。
當地時間2022年6月29日,馬爾代夫馬累,受到塑膠垃圾和全球變暖影響,海水溫度上升威脅着海洋生物的生存。
英國45歲的前機械設計工程師理查德·霍納(Richard Horner)在印尼藍夢島海岸附近遊泳時拍攝的畫面中,水裡全是瓶子、包裝紙和袋子,反映了海洋污染的嚴重性。
同時,世界上的樹木受到的威脅有不同來源,包括伐木、出于工業和農業目的的森林砍伐、提供木柴用于取暖和烹饪,以及與氣候有關的威脅,如野火。
當地時間2022年7月23日,美國加州馬裡波薩縣,橡樹林發生火災。
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據估計,世界上430種橡樹中有31%存在滅絕危險。41%存在“令人關切的保護問題”,主要是由于砍伐森林發展農業和為烹饪提供燃料。
當地時間2022年4月18日,荷蘭烏得勒支,為了拓寬A27公路,阿梅裡斯韋爾德又一片森林将被破壞。公路兩邊至少有800棵樹被砍伐。面臨的問題主要展現在摧毀一批珍貴的高大古樹,有些橡樹樹齡超過150年。
當地時間2020年10月12日,土耳其安卡拉,勞工們在将橡木燒制成木炭,操作現場冒出滾滾濃煙。
長頸鹿因為它們的肉而成為目标,由于不可持續的木材采伐和對農業用地需求的增加,長頸鹿的栖息地正在逐漸消失。據估計,野生的西非長頸鹿大約隻有600隻。
塞内加爾國家公園的長頸鹿
奈及利亞草原上的長頸鹿幼崽
聯合國專家表示,除非人類以更可持續的方式與自然互動,否則目前的生物多樣性危機将會加劇,給人類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圖文來源:聯合國官網、視覺中國、澎湃影像
責任編輯:張穎
校對:劉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