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陸的衆多水域裡,生存着許許多多知名的,普通的大大小小的魚種。而一些獨具一格的特色魚種,它們不僅外觀特别,而且連一些本地得俗稱也是狠有意思。
就比如我接下來要将得這種魚,它就有着衆多的俗稱,但是,最讓人感覺好玩得,當屬被戲稱為“蠢魚”的名稱了。
其實,蠢魚不蠢,反而特别活潑,而之是以會被戲稱為蠢魚。最大的原因就是,它很好釣,很好抓,是以,這才有了被叫做蠢魚這一說法。
那蠢魚到底是什麼魚?
蠢魚的真正名稱叫赤眼鳟,由于長相酷似草魚,是以很多時候,常常會被不知情的人,誤認為是草魚。
赤眼鳟:屬鯉科,雅羅魚亞科,赤眼鳟屬。地方俗稱有紅眼魚、參魚、蠢魚、紅眼棒、紅眼蠢。
赤眼鳟,魚體呈長筒形、腹圓、後部較側扁,體色銀白、背部略呈深灰、眼的上緣有一顯著紅斑,故而紅眼這一叫法也是以而來。紅眼為雜食性魚類,主要以藻類、有機碎屑、水草為食。
紅眼屬于中上層魚類,有着極強的适應性,特别的活潑好動,但是,也特别容易受到驚吓,一旦受驚,就會導緻身上的鱗片脫落。
紅眼的分布範圍很廣,全國很多知名水域都有它的身影。
其實,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時,紅眼的全國江河存量很大,在當時也是屬于較出名的經濟型魚類。特别是長江,珠江流域。
但是,為何他如今會如此稀少了,甚至很多地方還是以靠放流才能維系族群!
多年不見,它為何如今會如此稀少,
小時候,在老家的溪流中,也時常能釣到,或者抓到這種魚,特别是,老家的一處大型水庫裡,它的數量也是相當可觀的。
可是,如今,幾乎就跟絕種了一樣,已經記得不有多久沒有見過它的身影了。
其實,老家的紅眼絕迹有兩種原因。
第一種,是最關鍵的,就是氣候突變,溪流幹涸,水位下降。
第二種,水庫翹嘴魚泛濫,作為兇猛型魚類。翹嘴的數量劇增,為了發展族群,是以大勢掠奪食物,甚至拿其他魚類當作食物來源。而紅眼魚,本身就不屬于大型魚類,最大也不過50厘米。它的幼苗,被翹嘴當作食物也是正常不過的。
曾經紅眼在長江流域,珠江流域的衆多族群裡,也算是小有地位的。
可是,近幾年,這兩片大型水域就曾頻繁的放流紅眼。
紅眼的價值有多高,它的野生狀态稀少和其本身是否有關聯?
原因最主要就是它的經濟價值。紅眼曾作為經濟型魚類,那它的市場價值肯定是有讓人眼紅的地方。曾經最高的時候,它市場售價高達60多一斤,而如今,即便是已經實作了人工繁殖,它的市場價依然穩定在20~30元/斤的地步。
紅眼的營養價值很高,肉質含有豐富的氨基酸,蛋白質。是以,它才能有如此的市場行情。并且,紅眼魚的吃法很多,家燒,白湯都是非常不錯的。
不過,紅眼的弊端也很明顯,那就是它的細刺很多,是以小孩,老人食用起來特别不友善。
但是,紅眼的其中一個吃法,卻是可以算得上是最完美的,那就是做刺身。這樣吃法,不僅能感受到它細膩的肉質,也良好的避開細刺。
是以,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過度的捕撈是必不可免的,而這也是紅眼稀少的原因之一。
第二類就是,近幾十年來,珠江,長江流域的水利截流工程較多,大量的改變了水流,生态環境,也是導緻它們的繁殖條件惡化之源。
第三類就是污染了,紅眼對水質的要求不算特别高,但是,也不低,一旦水質污染,也容易繁殖它們的繁殖能力下降。
紅眼能被稱為“蠢魚”,那麼它又該如何垂釣?
首先垂釣紅眼的方法很多,可台釣,可路亞。
台釣紅眼,我們可以選擇釣浮的方法。
因為紅眼屬于中上層掠食性魚類,這時,我們大可利用輕量型餌料作釣。
這裡我建議使用高雪花粉的餌開成幹散狀态,作為散泡,然後開一款腥香型拉餌配合。
鈎上拉上拉餌,再在上鈎捏上散泡,利用散泡的霧化誘魚,鈎上拉餌刺激它來咬鈎!
至于路亞的垂釣方法,同樣也選擇浮水型的餌,例如,浮水米諾,鉛筆,小克重的亮片等等。
釣法就是,餌落水後,下落到指定水層,然後适當的點抽,停頓。或者在魚情較好時,餌落水到水層後,平收即可。
總結
紅眼作為經濟型魚類,它不僅食用型不錯,同樣,垂釣起來也是樂趣無窮。特别是上了一定個體以後,紅眼的垂釣拉力,絕不在同個體的翹嘴之下,甚至某些水域裡,紅眼的拉力都能媲美軍魚。不過,如今,衆多大型水域的禁釣,以及它們的存量減少,是以,野外釣獲适當的放流,還是要同步進行的。
我是啊峰,喜歡的點贊,關注,謝謝大家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