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看了一篇文章“土掉渣的加拿大何以稱為發達國家”。今天結合自己的經曆,再談談“土掉渣的加拿大”。
我兒子2007年留學加拿大,畢業後就留在了加拿大工作,至今已經15年了。從2011年,我和我夫妻每年都要去加拿大同孩子待一段時間,直到2018年,由于疫情的影響。至今也沒有去,
加拿大的确是土得掉渣,根本沒有什麼高樓大廈,幾乎大部分地區沒有4層以上的建築,我兒子生活的埃德蒙頓市,除了市中心幾乎都是4層以下的房子,這還是号稱加拿大的五大的城市呢。城市周邊的森林據說都沒有人進去過。購物要麼就是現金,要麼就是信用卡,中國的微信,支付寶之類的他們都沒有聽過。那麼這樣的國家真的是土的不要不要的了。
下面我談談對加拿大的印象。
1、 加拿大人
加拿大人是一個謙和、有禮貌,樂于助人的一群人組成的。加拿大人無論是否熟悉,碰面都會彼此打招呼,HELLO,HELLO,彼此都會互相問候,上午見面都會說MORNING。無論是否認識。
說起樂于助人,這是加拿大人的常态,你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隻要加拿大人遇到了,都會無私地幫助你。記得我2012年剛剛到加拿大不久,兒子已經上班了,我一個人乘公共汽車去一個朋友家,結果由于不熟悉,提前一站下車了,下車後迷路了,不知道怎麼走,一個西人的中年婦女在路邊一邊吸煙一邊喝着咖啡,我問他到32大街56号怎麼走,他耐心地和我說了半天,由于我英語不好,再一個她說的太快,我一句都沒聽懂,無奈之下她和我說Come with me,這句我聽懂了,讓我跟他走。 我跟他走了大約有5條街,然後她指着前面告訴我這就使56号,我看到了朋友的家。 再然後,她原路傳回了。
還有一次,我兒子帶我和我夫妻去加拿大的班夫公園去玩,那是一個冬天,加拿大的冬天冰天雪地,兒子開車不小心掉到了溝裡,一個前胎也爆了我們我們從車裡爬了出來,正當我們驚慌失措的時候,我們的旁邊已經停了4台路過的汽車,其中一個皮卡車司機,大約50歲左右,從車裡拿出繩子,幫我們把車拉了出來,又幫我們卸下了壞的輪胎,加拿大的備胎不是全尺寸的,備胎要窄一些,是以汽車不能正常速度行駛,要慢一些,旁邊的年輕的司機說他有和我們一樣的全尺寸的輪胎,如果我們需要,它可以借給我們,用後再給他就可以,不需要什麼抵押。我們不想麻煩人家,再一個也不知道怎麼還給他。總之我們謝謝了他的好意。接着就是繼續前行,半路找地方補輪胎。
加拿大人的另一個美德就是與人友善,經常在商場門口,第一個人開門後總要看看後面,如果身後有殘障人士,抱孩子的人,老人,拿東西的人,甚至身後是一些正常人,他們都會把門用身體抑上讓後面的人先進去。這就是加拿大人。這可能跟他們的基督教文化有關系吧,樂施好善。
加拿大人的另一個特點就是樂觀向上,一天到晚不知道什麼是愁,聽一個加拿大的朋友講,它同僚一個白人青年,貸款買了一套房子,幾年後他失業了,還不起房貸了,他就把他的房子挂出去要賣掉,他表現得很平和,看起來這件事對他并沒有什麼,這要是在中國,中國人遇到這事,一定很沮喪,但加拿大人沒有。
還有加拿大人并不是都喜歡當官,兒子剛去加拿大時住在一個寄宿家庭,是一個姐弟倆,姐姐大約将近40歲,弟弟上高中,姐姐是護士,有一次我兒子問她你都工作20多年了,為什麼不當護士長,她說,當護士長多累呀,我現在掙錢夠花,為什麼要當護士長受累呢。這就是加拿大人,用中國話說就是小富及安。
大多數的人都說加拿大是兒童和老人的天堂,老人的福利待遇我不太清楚,太複雜。但兒童的福利我是知道的。先從婦女生孩子說起,孩子出生後媽媽有18個月的帶薪産假,今年加拿大又規定了父母雙方都可以休産假,就是說,孩子的父親也可以休産假,在家裡照顧孩子,隻要兩個人休息加一起在18個月内就可以。再看看加拿大孩子的福利。兒童從出生開始政府就給福利,直接發錢,當地人叫牛奶金,直到兒童年滿18歲。牛奶金是按照父母雙方的收入來計算的,收入高牛奶金就少,反之就高。在加拿大政府是鼓勵生育的,生得孩子越多,牛奶金就越高,在加拿大國小到高中都是免費的,甚至有一些教會學校連學生的書包、學習文具都發,當然,所有學校都提供免費午餐,包括學生家長。這個我聽說過,沒有見過,更沒有吃過。
但在加拿大,幼稚園不是免費的,是以兩個及兩個以上孩子的媽媽一般就不上班了,一方面可以自己帶孩子,增加孩子的母愛,另一方面,省下了孩子上幼稚園的錢,由于收入減少,政府給的牛奶金也會相應的增加。這樣,家庭的收入并沒有減少。
下面再談談加拿大的醫療。加拿大是全民醫保,記得兒子剛剛到加拿大上學的時候,每個月還要交醫療保險的錢,等兒子上班了,這個錢就不用交了,在加拿大看病,首先要到社群醫院,就是中國人常說的家庭醫生。一般的發燒感冒,家庭醫生也不會給你開藥,總是讓你多喝水,多休息。如果給你開藥,你要拿着處方到商店買藥,這個是不報帳的,但你要是得了大病,家庭醫生就會給你開單子,你可以去專科醫院看病,如果要打點滴,或者住院,那就不用你花一分錢了,不但不花錢,有時連吃飯都負責,這叫營養餐。
下一個問題是加拿大對待殘障人士和弱勢群體的情況。對待殘障人士加拿大政府有相應的待遇,政策的。不但要給殘障人士發放各種福利,政府還建立了許多的康複機構,供殘障人士使用,在政府的主導下,全社會也對殘障人士給與關懷,例如各大商場前最好的停車位,都是給殘障人士停殘疾車用的,一般兩到三個車位。停車位上畫了個輪椅,表示這是殘障人士專用停車位,哪怕是車位再緊張,哪怕是根本沒有停車位了,正常人也不許停,至于停了有什麼處罰,我不知道。但大家都很自覺。
再說說加拿大政府如何對待印第安人。前一段時間,美國和加拿大分别報出了當年北美白人如何虐待印第安兒童,如何對印第安兒童洗腦,造成大批印第安兒童死亡的報道,引起全世界的嘩然,為此,加拿大總理小洋芋還發表了公開的緻歉信。現在在北美的印第安人已經不多了,它們主要生活在政府給的印第安人保留地内。自己的文化已經很少了,但生活是無憂無慮的。
而且政府對印第安人有特殊的政策,在政府項目的投标中,同等條件下,印第安人優先。我有一個加拿大的朋友,和我還是老鄉,他早年移民到加拿大,現在已經是加拿大公民了。他和我講,一次政府要采購醫用手術服,這個是全省采購,就是說手術服要給全省的醫院。采購量很大,而且是長期合同,他找到了一個印第安酋長,讓酋長幫助投标,結果他順利地中标了,現在這個項目還在進行中,政府提供圖紙,她委托江蘇的一家公司給加工,利潤據說很可觀,那他給印第安人的回報呢,你們都想象不到,沒有回扣,沒有報酬,每次去印第安部落帶兩瓶酒就可以,但是每次都要第二天才回來,因為第一天必然要喝醉,不醉就不夠朋友。我也和他去過印第安領地,印地按部落很大,一個一個的獨棟大别墅,這些都是政府給建的。 印第安酋長的豪宅很氣派,大約有四百多米,但你别想象印第安人頭上都插着雞毛,現在他們和白人已經沒有什麼差別,隻是長相有所不同罷了。現在的印第安人基本不工作,整天遊手好閑,因為政府給他們的福利已經足夠它們生活的了。
再談談加拿大的廁所,也就是衛生間。1990年我公出到香港,香港給我的最深印象不是高樓大廈,不是香港的飲食,而是香港的廁所,也就是衛生間。無論是在商場,無論是在公元,無論是在飯店,所有的衛生間都是那麼的整潔。在加拿大衛生間的水準和香港比較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所有地方的公共衛生間都是那麼的整潔,衛生間任何時候都有手紙,而且有時候還會多出一卷手紙。手紙分兩種,一種是如廁用的,另一種是洗手後擦手用的,每一個衛生間都有一個供殘障人士用的專用座便。一個供寶媽或寶爸使用的坐便。使用者也都會愛護衛生間的衛生。今天就講到這裡,謝謝大家。下一集我們講講一講加拿大的物價以及加拿大的産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