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赤眼蜂在生物防治中的應用

作者:莊廟中化農業
赤眼蜂在生物防治中的應用

紅眼蜂是現在廣泛用于植物保護害蟲的生物防治的一種昆蟲,其廣泛的寄生蜂是膜翅昆蟲的重要群體之一,在自然界中種類繁多。據文獻記載,世界上膜翅昆蟲約有10萬種,其中許多與農林病蟲害有長期的限制性關系,在病蟲害綜合治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在過去的二十年中,寄生蜂的寄生行為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并進行了一系列深入的研究。紅眼蜜蜂是紅眼蜜蜂的總稱,它包含幾個不同的屬。Trichogramma Westwood是紅眼蜜蜂中最廣泛使用的屬。早在20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美國就開始使用防治小甘蔗蛞蝓(Diatraeasaccharalis Fabricius)、梨(Grapholithamolestabusck)、Cydiapomomellalinnaeus等。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來控制美國棉鈴蟲(Heliothiszeaboddie)與紅眼蜜蜂。前蘇聯在1934年左右開始使用歐洲玉米棒(Hubner),Pierisbrassicae L.,agriotissegetumschiffer-Muller等的預防和控制。20世紀70年代以後,亞洲、非洲、拉美、歐洲許多國家也把紅眼蜂的繁殖和傳播作為防治害蟲的重要手段,紅眼蜂種的應用、防治對象和控制面積越來越大,育種放行技術也在不斷發展和成熟。

紅眼蜂是卵寄生昆蟲,種群中大多數以鱗翅昆蟲為宿主的卵,宿主範圍廣,同種紅眼蜂可以選擇多種昆蟲卵作為寄生宿主,在同一宿主中還可以發現多種紅眼蜂。其中,紅眼蜜蜂對環境宿主有一定的偏好。現階段用于預防和控制的主要種群是松村毛滴蟲、毛滴蟲目、維吉亞尼毛滴蟲、毛滴蟲韋斯特伍德和毛滴蟲韋斯特伍德毛滴蟲和毛滴蟲馬蹄疫病。

一、紅眼蜂的作用機制

赤眼蜂在生物防治中的應用

1、主要資訊素及作用機制

紅眼蜂根據生物資訊學尋找宿主卵,并在宿主卵中産卵,破壞害蟲卵的結構并阻止幼蟲孵化。寄生蜜蜂與其宿主之間的聯系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化學物質來傳遞資訊。互利、輕度和識别資訊素的存在、化學成分和寄生蜜蜂對宿主的搜尋行為、産卵行為和産卵後行為有重要影響。

調節寄生蜂宿主選擇行為的信号物質,根據其性質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化學信号。另一個是實體信号。此外,還有影響寄生蜂行為變化的外部因素,如氣候條件、宿主密度、寄生蜂生活環境的變化、疾病因素,以及内部因素(主要是寄生蜂的遺傳組成、生理狀态和學習行為)。雖然寄生蜂的宿主選擇行為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但化學因素總是起主導作用,隻有通過化學信号進行通信後,某些實體信号的作用才能有效發揮出來。化學資訊素通常被稱為半化學物質,引起宿主植物,宿主本身或兩者的混合物以及與宿主植物相關的生物的一系列行為反應。寄生蜂通過觸手,腳關節和産卵器上的傳感器識别這些化學資訊素。

2、尋找主機的過程

寄生蜂傾向于在宿主搜尋期間尋找特定的栖息地。寄生蜜蜂對宿主的攻擊不僅僅是因為宿主本身,還因為它的宿主生活在特定的環境中。這種環境适合寄生蜜蜂。除了由于這種環境溫度、濕度、光照和食物而形成的栖息地偏好之外,更重要的是寄生蜂在宿主生境取向過程中受到化學刺激,宿主植物釋放出的揮發性二次物質(植物氣味)起着關鍵作用,如宿主植物排放的化學物質稱為互利或協同。植物氣味物質具有揮發性高、成分多、數量大的特點,可誘使寄生蜂在遠處産生定向反應。寄主植物來源互利往往是寄生蜂宿主生境位置的重要化學線索。

寄主的栖息地一般由多種生物群系組成,寄生蜂必須在與宿主相關的信号的幫助下進一步縮小搜尋範圍,一旦寄生蜂進入宿主的小環境,它們就開始不停地飛行,最終找到宿主。

二、紅眼蜂的繁殖分散

1、紅眼蜜蜂的生物學特性及人工繁殖

一般來說,每隻紅眼蜂成蟲最多可以産下213個卵,最少35個,平均112.8個。每條成蟲可寄生松毛毛蟲卵平均5.7粒,1隻松毛蟲卵可繁殖30頭以上;蠶卵的最大數量為175個,卵的數量為80個。紅眼蜂的代際期很短,整個發育過程都花在宿主卵中,一代後平均有效溫度為235天,起始發育溫度為5°C。卵期為1.5至2d,溫度約為25°C.幼蟲1.5d;前幼蟲(老熟幼蟲)3d;期末;有羽毛的蜜蜂大約是1d經度。蟻群的最佳溫度為25攝氏度。在30°C以上,發育發育遲緩,體色變黃,活躍,壽命縮短。發育遲緩低于20攝氏度,蜜蜂體型較大,體色較深,活動緩慢,壽命長。濕度要以70%~90%為宜,溫度過大,宿主卵易發黴,亞蜂發育遲緩。低溫紅眼蜂發育停滞,宿主卵易幹燥,成年卵産卵少,壽命短。在黑暗的條件下,成蟲很少活躍,壽命更長。紅眼蜂具有正光敏性,在強光下特别活躍,但壽命較短。紅眼蜂的人工繁殖需要蜜蜂種類、宿主卵、蜂室和一定的低溫制冷裝置。蜜蜂種類選擇:中國有12種紅眼蜜蜂的記錄。各種紅眼蜜蜂對宿主和環境有一定的選擇性。有必要選擇正确的蜜蜂種類。根據紅眼蜂環境條件的要求,有三種類型的活動。即:森林活動類型:寄生在森林樹木上的Dossy或果樹害蟲在卵上,例如松毛蟲紅眼蜂(Trichogrammatidendrolimi)。平原活動類型:Doxi原産于旱田作物害蟲的卵,如玉米繭的毛滴蟲和紅眼蜜蜂,棉鈴蟲等。沼澤活動類型:通常樂于在沼澤作物上移動,如毛滴蟲或日本紅眼蜂。最好從物種的來源收集當地的蜜蜂。

2、包裝、标牌和标簽

提供散裝和容器。包裝容器要求清潔、幹燥、牢固、透氣、無污染、無異味、無黴等現象。每批産品包裝規格、機關、品質必須一緻。如果用塑膠盒包裹,則嚴禁二次污染。凡上述抽樣檢驗符合标準的産品,可懸挂(粘貼)無公害農産品辨別、包裝或标簽,标明品種、品質、生産機關、産地、使用标準号、收獲日期。

3、運輸和儲存

輕裝,輕卸,防止機械損壞。同時,應保證運輸工具無污染。運輸時要防止日曬、雨淋,注意防凍和通風降溫。儲存必須儲存在陰涼,通風,清潔和衛生的地方,遠離熱源。防止日曬、雨淋、霜凍的破壞和有害物質的污染。

三、紅眼蜜蜂在不同農田中的應用

赤眼蜂在生物防治中的應用

1、防治玉米繭

玉米繭,又稱玉米鑽心蟲,是危害玉米、高粱等大田作物的主要害蟲。利用紅眼蜜蜂預防和控制玉米繭的原理是,紅眼蜜蜂在玉米繭卵中産下蜂卵,進而消除玉米繭卵。確定蜂卵相遇是確定防控效果的關鍵技術。是以,我們應該準确把握玉米繭的發育過程和産卵動态。确定溫蜜蜂和最佳蜜蜂釋放期。在放蜂技術上實作了三個統一,即村機關統一組織放養蜂,統一放蜂時間,統一放蜂方式。而優質的蜂卡,濃烈的紅眼蜂是成功防控玉米繭的關鍵。紅眼蜂是人工飼養的蠶卵為宿主,放入農夫蜂巢的主要卵子會被羽毛化,在1~2d的自然溫度下才能将蜜蜂趕出去,是以蜂卡發出後,要及時放進田間,最好在一天放下。紅眼蜂是變溫昆蟲,當蜜蜂在連續下雨天的情況下釋放時,可以在低溫(1~5°C)1~2d下儲存,不積蓄,高溫、日曬或雨淋,放蜜蜂布點要均勻,保證紅眼蜜蜂遍布田地,否則田間蜜蜂數量不均勻, 很難達到理想的防控效果。蜂卡應該在玉米下葉的背面卷回去,而不是直接在玉米葉上,以免刮風或下雨。蜂卡避免将農藥、化肥等刺激性物品堆放在一起,如田間已施用農藥來防治其他害蟲,應3d蜂後施用,否則會直接影響蜜蜂的釋放效果。

實驗表明,紅眼蜜蜂對玉米繭的防治作用顯著。大規模應用紅眼蜂控制玉米繭,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特别是劇毒農藥的使用,不僅增加了有益天敵的數量,保護了原有天敵的田地人口,使天敵數量逐年增加,害蟲的自然防治能力逐年增強, 生态效益顯著。

2、防治水稻卷曲葉

米蜂,紅眼蜂,是米卷葉蜂的天敵。在産卵期開始時,蜜蜂開始放生,每2~3天放1次,連續放3次。蜜蜂應該均勻放置,一般每英畝3到5個位置。蜜蜂釋放的方法是将羽毛蜜蜂的蛋卡放入竹桶中,或放入由大而厚的植物葉子制成的蜜蜂圓頂中,并用棍子将其連接配接成"T"字形,插入田間,略高于作物。蜜蜂放生10天後,可以根據卵子顔色的變化來檢查寄生情況,注意寄生卵應該是黑色的。這種方法的大面積防控效果一般可以達到70%以上。

3、在綠色蔬菜中的應用

利用寬闊的紅眼蜂來控制棉鈴蟲、煙草蟲、蔬菜綠蟲。紅眼蜂寄生蟲卵,在蟲害蜜蜂産卵期,每畝每隻蜜蜂1萬頭,每5-7天放一次,連續放養蜂3-4次,寄生率在80%左右。

4、抗果樹害蟲

廣泛用于果樹食心蟲防治,松樹毛毛蟲紅眼蜂(Trichogrammadendrolimi Matsumura)的釋放結果表明,當果樹中至少有100個果樹害蟲卵時,釋放的紅眼蜜蜂雌性蜜蜂數量為5000~15000隻,防控效果為63.5%~67.3%, 實驗結果變化不大。當樹内蟲卵的密度可達150~200粒時,松毛蟲紅眼蜂雌性種群釋放的22500~3萬隻個體,可獲得最高的生物防治效果85%~88%。

紅眼蜂可寄生在7種400多種昆蟲的卵中,如鱗片鳍、雙鳍、有翅、膜鳍、寬翅、囊泡、輪廓等,在卵期消滅多種害蟲,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美國、加拿大成立了多家天敵連,以紅眼蜜蜂為商品生産和銷售。國際生物控制組織于1982年成立了紅眼蜜蜂全球工作組,并定期出版紅眼蜜蜂,供國際經驗交流。紅眼蜜蜂可以在室内繁殖,其他替代昆蟲的卵或"人造卵"。當蟲卵發生時,及時将紅眼蜜蜂釋放到田間控制害蟲,可以達到在卵子階段消滅害蟲的目的。釋放紅眼蜂來控制農林害蟲,不污染環境,不破壞生态平衡,可以保護各種天敵的天然害蟲,節約農藥,避免害蟲抗性。其應用前景非常廣闊。

引用

劉剛毅.生物農藥研究進展.濮陽學院學報, 2003, (02)

劉玉生.紅眼蜜蜂及其應用前景 . . .農藥市場資訊, 2008, (23)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