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伊拉克原總統薩達姆的親密副手,身負着全球十大通緝懸賞的伊紮特·易蔔拉欣·杜裡,在伊拉克北部的一次小戰鬥中,意外的被伊拉克政府軍擊斃。
易蔔拉欣曾經是美軍的眼中釘、肉中刺,美軍及美軍附屬的伊拉克政府軍曾經無數次地搜捕和圍剿他,而且也曾經十餘次宣傳已經将易蔔拉欣擊斃。
但是,那些讓易蔔拉欣的敵人們欣喜若狂的消息,随後就被頻頻率領戰士出擊的易蔔拉欣用行動所駁斥。
在薩達姆死後,易蔔拉欣從未停止過戰鬥,他在伊拉克國内又堅持了9年,通過各種方式方法,擊殺了數以千計的美軍士兵和數量更多的附屬美軍的伊拉克新政府軍士兵,最後以戰死的結局,回報了老總統薩達姆對他的知遇之恩。
薩達姆與易蔔拉欣
一生都是戰士的伊紮特·易蔔拉欣·杜裡
易蔔拉欣出生在伊拉克北方,提克裡特市附近一個叫做杜爾村的小地方,當時正處于伊拉克舊王朝時期,易蔔拉欣的家庭生活條件十厘清苦,可以說易蔔拉欣幼年時就經常與饑餓相伴。
由于年幼時的貧困生活,易蔔拉欣養成了堅韌抗壓、無所畏懼的性格,同時,他對于導緻社會不公的政治腐敗,也十分反感。
年輕的時候,易蔔拉欣是個滿懷愛國情懷的人,他不滿舊伊拉克政府的腐朽堕落,就參加了以青年軍官為骨幹的伊拉克複興黨。
加入伊拉克複興黨後,易蔔拉欣積極地參與複興黨所組織的各種活動,并取得了很多成績,很快就成為了黨内知名的積極分子。
易蔔拉欣
在複興黨掌權執政後,易蔔拉欣做過報社編輯、土改部長、内政部長、複興黨副總書記等職位和職務,可以說是一直為着伊拉克的國家發展而盡心盡力。
在伊拉克戰争爆發後,由于美國聯軍強大的軍事壓力,伊拉克政府中動搖分子紛紛出頭。
在危急時刻,深受薩達姆信任的易蔔拉欣臨危受命,擔任北方戰區司令,執掌了伊拉克北方的軍事大權,抵抗美國聯軍的進攻。
但是,易蔔拉欣的戰鬥決心,并沒有戰勝科技力量,在美國聯軍的淩厲攻擊下,伊拉克落後的軍事指揮系統和戰略戰術布置,沒有堅持住多久,北方戰略要地就被以美軍為首的聯軍逐個攻破。
易蔔拉欣
在遭受了一系列慘痛的失敗後,易蔔拉欣并沒有放棄,他迅速調整了戰鬥思路、選擇更加适合自己的鬥争方式,整合殘部就地潛伏、繼續與美軍抗争。
當薩達姆等上司人紛紛被俘被殺後,作為美軍通緝令上僅存的伊拉克政府上司人的易蔔拉欣壓力巨大,在巨額金錢作用下,随時随地都可能有叛徒出賣他。
但已經62歲的易蔔拉欣,老而彌堅,他像一面旗幟一樣,留在伊拉克國内、潛伏在美軍占領者周邊,上司着殘存的原伊拉克政府軍,組成了新的抵抗組織。
薩達姆
伊紮特·易蔔拉欣·杜裡深受薩達姆器重
曾經的伊拉克統治者薩達姆,對權力掌控得十分牢固和嚴密,沒有薩達姆的認可與信任,很少有人能夠在那個時期的伊拉克政府中,擁有權力和地位。而易蔔拉欣正是深受薩達姆器重并信任的人。
易蔔拉欣與薩達姆之間的親密關系,開始于1963年。
當年,伊拉克複興黨發動政變,力圖推翻當時的執政政府,但由于準備不足,加之反對政變的勢力過于強大,當時的那次政變失敗了,易蔔拉欣和薩達姆一起被逮捕入獄。
都說監獄是座好課堂,在監獄服刑期間,易蔔拉欣不但有所學習和成長,還與薩達姆成為了好朋友、好兄弟,而兩人間的真摯情誼,直到二人去世也未嘗改變。
薩達姆
在與薩達姆的交往中,易蔔拉欣逐漸被薩達姆身上的氣質所征服,他十分欽佩薩達姆對伊拉克國家發展的奮鬥精神,認為薩達姆就是伊拉克的優秀上司者,并對薩達姆一直忠心耿耿、至死不渝。
而薩達姆也非常認同易蔔拉欣的敏銳思維、果斷行動,把易蔔拉欣視為自己最忠心的夥伴和支援者。
在執掌伊拉克政權後,薩達姆将易蔔拉欣委以重任,并迅速提拔了起來。
易蔔拉欣
薩達姆給了易蔔拉欣最重要的信任和非常大的權力,甚至将他提拔到自己副手的位置,并将自己最重視的軍權交到了易蔔拉欣手上。
在某些時刻,易蔔拉欣甚至掌控了伊拉克國内過半的軍事權力。
在許多政治活動中,易蔔拉欣都是薩達姆的頭号支援者和跟随者,外界都把易蔔拉欣稱為薩達姆的“右臂”,來形容易蔔拉欣對薩達姆總統和薩達姆政權的重要性。
在和平時期與戰争中間,易蔔拉欣都曾經掌控着伊拉克的重要軍權,但他始終忠于薩達姆,做着一個合格的代替薩達姆指揮軍隊的心腹将領。
薩達姆
傳奇的曆史性抵抗運動戰地指揮官
伊拉克戰争失敗後,易蔔拉欣看着薩達姆被俘、被絞刑而無能為力,他将滿腔的怒火都轉化成為對美軍的襲擊行動。
易蔔拉欣上司的伊拉克地下抵抗軍,一直通過各種方式給美軍和美軍扶持的伊拉克政府軍找麻煩。
依仗着對地形的熟悉,還有大量支援他們的伊拉克人民,易蔔拉欣的抵抗軍,神出鬼沒、無處不在。
他們狙擊零散的美軍士兵,用路邊炸彈伏擊美軍車隊,在複雜的城市地形中與美軍展開遊擊戰,這種零敲碎打的戰鬥方式,讓美軍上下大為頭痛。
伊拉克戰争
在2005年11月11日的時候,易蔔拉欣的敵人就曾經在媒體上釋出消息說:“在阿拉伯伊拉克的土地上,伊紮特·易蔔拉欣,回到了創造他的真主那裡。”
同時,易蔔拉欣的敵人,高度評價了他的一生,形容他為“曆史性抵抗運動的戰地指揮官”,認為他在地下抵抗戰鬥中所展示出的指揮能力和戰鬥藝術,都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可以不遜色于任何曆史名将。
這個敵人送給易蔔拉欣的“榮譽頭銜”,說明了在他上司下的伊拉克抵抗運動,帶給美軍及其他敵人多麼大的打擊,讓美軍和他的附屬軍們痛徹心扉。
易蔔拉欣
伊拉克戰争初期,美軍僅僅付出了陣亡2百多人,軍費300多億的代價,就輕而易舉地推翻了薩達姆政權,這也讓美國政府躊躇滿志,在國際上一時間聲勢無二。
但在其後的伊拉克治安戰中,以易蔔拉欣率領的抵抗隊伍為骨幹的反抗軍,卻給美軍造成了陣亡4497人,傷病47541人的巨大損失。
而為了徹底肅清伊拉克的抵抗運動,美國更是前前後後的曆經近十年時間,掏出了超過1萬億美元的巨額資金,但是直至美軍撤出伊拉克,伊拉克的地下抵抗運動也沒有停止過。
是以,美國在伊拉克進行的,針對易蔔拉欣所上司抵抗的不對稱戰争,也堪稱是世界上最費錢的戰争之一,美軍軍事行動花費的資金規模,僅次于第二次世界大戰。
伊拉克戰争
用生命诠釋忠誠的老戰士
在伊拉克戰争失敗、執政政府倒台後,許多伊拉克高官都四散奔離,或是搖頭擺尾地向新權貴賣好讨賞,或是心灰意冷的放棄掙紮流亡國外。
在這個時候,易蔔拉欣是有機會逃亡國外的,而他所掌控的财富,也能保證他的後半生富貴無比,但是易蔔拉欣卻沒有放棄戰鬥到底、光複國家的決心。
領軍對戰被擊敗了,易蔔拉欣就收攏敗軍繼續抵抗、堅守北方,面對敵人的威脅和引誘,他用一位戰士的行動,予以了堅決的回擊,并一直堅持不與美軍妥協,讓美軍和伊拉克新政府夜不能寐。
為了抓住伊拉克抵抗運動的旗幟伊紮特·易蔔拉欣·杜裡,美國人花費了大量的金錢和努力,他們提高懸賞、收買線人,放出誘餌、設定圈套,但這些都被老練的易蔔拉欣一一化解。
易蔔拉欣
最後,美國人甚至遷離伊拉克支援抵抗的群眾,要把抵抗軍與支援群眾隔離開,同時他們還故意給易蔔拉欣留下了安全離開的通道,希望即使圍剿不成功,也可以迫使易蔔拉欣逃離伊拉克,進而消滅掉伊拉克的抵抗運動。
但易蔔拉欣一直在堅守着他向薩達姆做出的承諾,守在伊拉克北方區域,盡量抵抗美軍的進攻,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困難,都沒有讓易蔔拉欣動搖過。
就這樣,易蔔拉欣從62歲到73歲,一直在伊拉克北方堅持了近12年,包括薩達姆死後的9年,直到戰死在當地。
易蔔拉欣與薩達姆
易蔔拉欣死後,他的遺體被敵人拉去示衆,但許多人都自發地到現場去悼念易蔔拉欣,在許多伊拉克人民心中,伊紮特·易蔔拉欣·杜裡是個反抗美軍侵略的阿拉伯英雄。
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以戰士的身份評價易蔔拉欣的一生,他奮鬥過、拼殺過、榮耀過、堅持過,一直信守着戰士的誓言與承諾,伊紮特·易蔔拉欣·杜裡值得那句話,老兵不死、隻是凋零。
參考資料
新華網.闫潔(新華社微特稿).DNA證明薩達姆副手斃命 美軍曾懸賞千萬美元捉拿.2015年04月21日 07:03:42
新華網.伊拉克前政權二号人物易蔔拉欣.2012-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