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青山、張子善A錢案,1952年最終判刑,揭發他們的李克才去哪了

作者:煙花談曆史

新中國成立後,全國人民将恢複生産,發展經濟放在了第一位。然而安穩的生活卻催生了一批貪婪享受的人,有些意志薄弱又大權在握的政府官員鑽起了制度的空子,将貪腐之手伸向了公共資産。張子善和劉青山的A錢案,就曾引發黨内強烈震動,其警示意義至今仍舊曆曆在目。

那麼劉青山和張子善是誰?他們是如何被腐蝕,走上A錢道路的,最終結果又是怎樣的?

劉青山、張子善A錢案,1952年最終判刑,揭發他們的李克才去哪了

01曾經的榮光

環境塑造人心。革命年代中,劉青山也曾是一位堅定的共産主義戰士。他很小就參加了革命,一路經曆豐富,還被組織安排到大學進修,也曾被捕入獄,但絕不屈服,未向敵人透露半點情報。張子善在抗日戰争時期加入共産黨,他因為在戰場上奮不顧身,英勇殺敵而屢立戰功,成為了黨組織心中的優秀幹部。

他們兩人在建國後,被調往天津,成為了同僚。沒想到曾經的革命者居然被欲望所奴役,思想腐化,與黨和人民離心離德,最終犯下大錯。我們可能會疑惑,這兩人曾經曆過饑寒交迫,算得上久經考驗,怎麼日子剛好起來,一下子就堕落了呢。

劉青山、張子善A錢案,1952年最終判刑,揭發他們的李克才去哪了

02貪腐背景

從1950年開始,大陸開始抗美援朝。新中國一窮二白,而軍費又占用了财政的大部分。在如此窘迫的狀态下,中央選擇對地方放權,讓地方自力更生,發展經濟,自主建設,是以地方政府的權利也變得大起來。

此時的劉青山和張子善,作為進階官員,面對錢的誘惑,内心發生了動搖,信念逐漸被腐蝕,他們開始收受賄賂,替人辦事。然而,錢來得太容易,劉青山、張子善的胃口也變得更大,他們不再滿足于賄款,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公款。尤其是一些民生工程,比如水利、農業,赈災款,他們二人瘋狂鑽空子,在官官相護中,肆意斂财。

最讓人震驚的是,二人毫無廉恥,竟開始不知收斂的炫富。在那個年代,穿着西裝,戴名表,住上洋房,開起豪車,甚至抽上煙草,看起來簡直就像是清末的官僚和暴發戶。他們還曾大言不慚地說,過夠了苦日子,江山已經打下來了,該是享受的時候了。可以說二人心中早已沒有人民,黨紀,國家,他們徹底背叛了自己的階級和信仰。

劉青山、張子善A錢案,1952年最終判刑,揭發他們的李克才去哪了

03槍斃

膿包總有被捅破的時候,而李克才就是那個執劍人。當他被調到天津與張、劉二人共事時,李克才很快就感受到了一絲異樣。原來當時他的妻子正在生産,而劉青山則派人送去了一筆巨款。任憑誰也明白這是蓄意拉攏,想把他拖下水,為劉青山所用。李克成把錢退了回去,慢慢地他發現同僚開始對他冷嘲熱諷,張、劉二人也給他穿起了小鞋,将他孤立起來。

與此同時李克成也發現張、劉二人更多A錢腐敗的事,而且已經形成了官員互惠的保護網。李克才曾經将他搜集的舉報材料,上報給省委,但卻杳無音信,很明顯有人幫他們壓了下去。直到1951年,李克才頂着巨大壓力,哪怕不當這個官,也要揭露他二人的所作所為。在河北省代表大會上,李克才帶着證據,在所人面前把此事公之于衆。

這場會議引發了軒然大波,中央乃至偉人都十分重視此事,調查組人員雷霆行動,迅速展開調查,偉人甚至親自審理此案。為了表示對黨内腐化行為嚴懲不貸的決心,偉人拒絕任何求情,堅決判處劉青山和張子善死刑,以儆效尤。

劉青山、張子善A錢案,1952年最終判刑,揭發他們的李克才去哪了

而嫉惡如仇的李克才則繼續工作,在滄州當過第一書記,在衡水地委當過副書記,一路盡職盡責,在1990年退休。

回顧這段曆史,我們應該要意識到,制度反腐的重要性。人心易改,很多官員铤而走險,公器私用,隻有把權利關進制度的籠子,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才能讓他們懸崖勒馬,遏制此類事件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