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趙雲帆
編 輯丨巫燕玲,江佩佩
圖 源丨圖蟲
近日,一家上市不足一個月的中概股公司尚乘數科(HKD.NYSE)因其“妖氣縱橫”的走勢,頻頻沖上财經熱搜。
圖為尚乘數科實控人蔡志堅;按8月2日尚乘數科總市值3106.91億美元計算,蔡志堅的身家至少已經達到562.18億美元(約3796億人民币),被稱為華人新晉首富;8月3日,尚乘數科跌34.48%,報收1100美元/股。以8月3日市值計算,蔡志堅所持市值仍近2500億元。
尚乘數科(HKD.US)自7月15日上市,在13個交易日内,其股價從7.8美元/股漲至1679美元/股,上漲215倍,一度飙升至2555.3美元/股,最高漲幅高達327.6倍,可謂2022年最大“妖股”,市值一度達到4000億美元,并超過阿裡巴巴(BABA)成為第二大市值中概股,也成為僅次于伯克希爾哈撒韋和摩根大通的“全球第三大金融公司”。
投資者們卻面面相觑:這家尚乘數科到底是什麼來頭?
公開資料顯示,尚乘數科與尚乘國際是由尚乘集團一拆為二得來。尚乘集團(AMTD Group)成立于2003年,由李嘉誠的長江實業集團與和記黃埔所創立,其戰略股東還包括遠東發展邱達昌、恒基兆業地産李兆基長子李家傑等香港知名人士。是以,尚乘數科也因為“李嘉誠概念股”而廣受關注。
21記者此前報道指出,李嘉誠身影或隐現其後,該公司還與小米集團深度綁定。
剛剛,就近期尚乘數科遭資金爆炒,李嘉誠卷入風波之事,長和釋出澄清。
長和澄清傳聞:現在正在洽談出售所持尚乘集團股份
8月4日下午,長江和記實業釋出澄清,長江集團旗下公司沒有直接持有尚乘數科之股權,亦與該公司沒有任何業務往來。現時尚乘集團董事局沒有長江集團的代表;長江集團亦沒有參與尚乘集團的營運,并對該集團之任何業務及計劃一無所知。
此前長和表示已出售大部分尚乘集團股份,持股不足4%,剛剛表示,現在正在洽談出售這些股份。
受此消息影響,尚乘數科(HKD)盤前急跌24%。
最強妖股市值一夜蒸發10000億元
截至8月3日美股收盤,尚乘數科大跌34.48%,市值為2035億美元,盤中股價最高觸及2000美元/股,之後直線下跌一度觸發熔斷。
相較2000美元/股高點時的市值,尚乘數科收盤時市值蒸發超1500億美元(約合人民币1萬億元)。
圖/按市值排名前十的中概股, 以3日收盤價計算,尚乘數科僅次于阿裡巴巴。來源:wind
上市半個月暴漲超200倍,市值超阿裡!
尚乘數科于7月15日登陸紐約證券交易所,僅13個交易日,股價就從發行價7.8美元,截至8月2日收盤的1679美元,漲幅已經超過200倍,其股價更一度高達2555.30美元/股,總市值一度超過META(即Facebook),也超過禮來、輝瑞、可口可樂、阿裡巴巴等行業龍頭。
目前标普500指數平均市盈率不到20倍,摩根大通市盈率約為9倍,摩根士丹利市盈率約為11倍。是以,對于營收不足2億港元、市值卻超過2.3萬億港元的尚乘數科而言,隻能用“财富神話”來形容。
此前8月2日,針對超200倍的漲幅,尚乘數科回應稱,“自尚乘數科首次公開發行以來,公司注意到股價存在顯著波動,并且觀察到一些非常活躍的交易量。據我們所知,自首次公開募股日起,不存在與公司業務和經營活動有關的重大情況、事件或其他事項。公司還會密切監測市場的任何異常交易活動或異常情況。”
據媒體報道,尚乘數科母公司尚乘集團為李嘉誠控制的長江實業集團與和記黃埔創立。不過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調查時卻發現,尚乘數科目前的控制結構并未指向李嘉誠,而是指向了香港投行圈的“名人”蔡志堅(Calvin Choi)。
“蔡志堅在香港金融圈一直是風口浪尖的人物”,某内資險企香港分公司人士向記者透露,“近期蔡志堅或在遭遇香港監管層的重點關注,且消息稱,部分監管措施可能會針對此前尚乘獲得的一些金融牌照。”不過,該消息尚未能獲得香港證監會的證明。
蔡志堅憑“紙面财富”一度跻身香港首富,李嘉誠隐現其後?
尚乘集團官網中,和記黃埔、長江實業的名号高懸于顯要位置,似乎顯示着公司與李嘉誠淵源頗深。
然而從公開資料來看,"李超人"與如今的尚乘數科并無太多關聯,充其量也隻能說隐現其後。
美國SEC檔案顯示,尚乘數科股權結構較為單一,大股東為同在美股上市的公司宏達理财(AMTD IDEA Group,證券代碼“AMTD”)。
截至2021年年底,宏達理财持有尚乘數科B類股6565萬股,占尚乘數科股東權益88.7%。而由于B類股一股投票權相當于20股A類股,宏達理财占實際擁有尚乘數科股東大會表決權的99.4%。
進一步梳理宏達理财股權結構發現,該公司目前也僅有兩個重要股東,一方為尚乘集團(AMTDGroup),其持有宏達理财A類股4172.9萬股,B類股1.493億股,分别對應股東權益50.6%和88.2%;另一方重要股東為蔡志堅全資控股的維京群島注冊企業Infinity Power Investments,其分别持有宏達理财1356萬A類股和6358萬B類股。
美國SEC檔案還披露,由于Infinity Power Investments還持有尚乘集團32.5%股權并間接控制尚乘數科,兩方面累加後,蔡志堅個人實際占有宏達理财20.4%股東權益和51.3%的表決權。
不難發現,蔡志堅通過A/B類股股權架構,對宏達理财、尚乘數科兩家上市公司均形成了50%以上的絕對控股。
同時,若按照蔡志堅目前在尚乘數科占有的約18.09%的股東權益占比計算,這位神秘富豪的身家至少已經達到562.18億美元(約3796億人民币,以8月2日收盤市值計算)。
再對比那些聞名遐迩的福布斯富豪,蔡志堅的“紙面财富”甚至已經遠超李嘉誠的360億美元身家,跻身香港首富。而與内地新貴們相比,蔡志堅的身家也超過了拼多多創始人黃铮,僅次于鐘睒睒和馬化騰排名中國第三。
另一方面,雖然尚乘集團在所有“尚乘系”上市公司中均未披露其清晰股權結構。但有消息顯示,國内知名投資機構中民投集團曾在尚乘國際上市前,計劃收購尚乘集團股份。
而中民投投資尚乘一事,也于今年4月的一份香港證監會披露的一項“上訴審裁書”中被間接證明。
白手起家,與小米深度綁定
名不見經傳的投行人,突然成為了3800億身家的新晉富豪,蔡志堅究竟是何許人也?
尚乘數科在招股書中稱,蔡志堅是一位白手起家的企業家,在建立、培育和發展領先的金融服務業務方面有着良好的記錄。
尚乘集團官網顯示,蔡志堅在加入尚乘前曾任瑞銀集團投資銀行部董事總經理(MD)以及全球家族辦公室亞太委員會委員。此外,蔡志堅還曾擔任過花旗集團投資銀行闆塊的中國首席戰略合作官。
尚乘集團官網還披露,蔡志堅在由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世界銀行、東盟銀行業協會共同發起成立的東盟金融創新網路中擔任董事;還獲邀擔任香港政府委任為數位港谘詢小組成員及在囚人士教育信托基金投資顧問委員會委員;獲邀擔任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特邀副會長、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副主席、香港青少年軍總會榮譽會長、香港專業人士聯會副主席等等。
而由蔡志堅實際控制的尚乘集團,從港資投行、虛拟銀行、基金管理、保險經紀再到數字科技業務無不相容并包,其勢宛若一家亞洲大型金融财團。
其中,蔡志堅與小米集團的深度綁定,更為香港金融業内稱奇。
2018年,尚乘集團獲得小米集團在港上市的承銷資格,蔡志堅也借此與小米完成牽線搭橋。同年,尚乘集團與小米金融合資設立天星銀行,後者獲得了香港金管局當時頒發的八張虛拟銀行牌照中的一張。此後,小米集團入股尚乘基金成為其戰略投資者,後基金将其名稱改為“尚米基金”。
除香港及海外業務外,蔡志堅也将業務伸向内地,其早年通過尚乘參與青島銀行戰略投資成為公司非執行董事。
另外,根據工商資訊顯示,蔡志堅還是中國太平洋保險(香港)公司投資的深圳中保尚乘保險經紀有限公司的副董事長。
曾遭中民投追債,或被完全市場禁入兩年
即便是如此長袖善舞之人,蔡志堅卻在2020年被财新報道套取中民投數億美元資産。此後,2020年12月,蔡志堅卸任了旗下尚乘集團董事長職位。
另外,據騰訊旗下《棱鏡》欄目報道,2020年8月,印有蔡志堅頭像的橫幅被挂在香港鬧市街頭,指其“金融詐騙”。财新踢爆蔡志堅遭中民投追債時,有中民投高管稱,蔡志堅欠中民投約30億元,已追回7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香港證監會披露了一則關于一份蔡志堅的複議申請,其揭露了蔡志堅及尚乘集團在2015年與中民投系糾葛的種種蛛絲馬迹。
檔案顯示,2015年5月,LR Capital全資附屬子公司LR Capital Financial計劃向中國民生集團組成的财團出售尚乘集團股份。
彼時,蔡志堅作為摩根士丹利牽頭的賣方财務顧問團隊中瑞銀集團的項目保薦人,負責處理接洽收購事宜。
香港證監會指出,在其獲得的蔡志堅與LR Capital Financial的電子郵件溝通中顯示,蔡志堅與LR Capital的業務程度超越了一般客戶業務銀行家的職責範圍,在前述收購案中屢屢作為LR Capital Financial與決策者身份進行溝通,但他并未向瑞銀報告該可能出現利益沖突的事項。
而另一項指控中,香港證監會也披露,在2014年新特能源(01799.HK)IPO期間,瑞銀擔綱了其聯席全球協調人、聯席賬簿管理人和聯席牽頭經辦人,而蔡志堅當時擔任了其交易小組成員。但LR Capital附屬子公司和中民國際均為新特能源IPO投資者,且LR Capital另一家附屬子公司還是新特能源的基石投資者,其亦涉嫌利益沖突和利益輸送。
鑒于前述指控,香港證監會已經對蔡志堅采取了2年市場禁入的處罰,要求其不得申請牌照或注冊、不得核準成為持牌法團的負責人,不得獲準以銀行業注冊機構主管人員身份行事等。
然而,因蔡志堅不服有關判決在上訴,關于該事項的行政複議審判将在今年12月舉行。
“尚乘的事情可能在今年年底有一個結局,”前述内資險企香港分公司人士告訴記者。
部分資料來自:尚乘國際招股書、上市公司公告、騰訊《棱鏡》、公開資料、wind
E N D
本期編輯 江佩佩 實習生 林曦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