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山之石:法國工業曆程及産業結構研究

作者:華略創智
他山之石:法國工業曆程及産業結構研究
他山之石:法國工業曆程及産業結構研究

作者:郭定江 華略智庫金融研究院院長助理

來源:上海華略智庫(ID:HUALUETT)

作為歐洲老牌強國,法國經濟與産業實力雖位列全球領先地位,但亦面臨經濟發展疲軟、産業空心化嚴重等難解困境。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去工業化”已成為法國經濟放緩的關鍵之因;從法國世界500強版圖看,其上榜企業更是聚焦消費經濟。随着馬克龍成功連任,在穩中向好的中法關系背後,雙方又将如何發揮各自優勢、勇開經貿合作新格局?

全文4250字,閱讀約11分鐘

4月24日,法國大選塵埃落定,44歲的馬克龍連任成功,他是近20年來首位赢得連任的法國總統。馬克龍勝選,有部分原因在于法國去年經濟恢複趨勢良好——2021年法國GDP增長了7%,失業率也在2021年第四季度降至7.4%,創下15年來新低。

他山之石:法國工業曆程及産業結構研究

自英國脫歐之後,法國成為了歐盟中唯一的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歐盟的影響力更上一個台階。

對于大陸而言,法國是第一個與大陸正式建交的西方大國,是中國在歐盟内第三大貿易夥伴、第三大實際投資來源國、第三大技術引進國。

2021年,中法雙邊貿易額850.74億美元、同比增長27.6%,其中,中方出口額459.41億美元、同比增長24.3%,進口額391.33億美元、同比增長31.8%。

2022年2月14日,中國和法國簽署了第三方市場合作第四輪示範項目清單,總金額超過17億美元(約合108億元人民币)。這次中法簽訂的項目包括環保、新能源、基礎設施等7個領域,合作區域涉及非洲、中東歐等地。

法國作為歐洲大陸重要經濟體,作為安理會五常之一,經濟與産業結構到底如何?

他山之石:法國工業曆程及産業結構研究

法國近代工業化發展程序

法國工業化程序起始于1792年法國大革命。在拿破侖執政期間,先後頒布各種法令,大力發展近代工業,獎勵創造發明,進而促進了技術的革新,推動了工業生産的發展,使法國工業近代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複辟王朝與七月王朝統治期間,政府利用國内的政治安定局面,全面開展工業革命,進而推進了工業近代化的發展。

他山之石:法國工業曆程及産業結構研究

1852年,路易·波拿巴建立了法蘭西第二帝國。在波拿巴統治的20年中,通過國家的幹預,法國“工商業擴充到極大的規模”,法國的冶金業、紡織業和交通業都得到迅速的發展,煤、鐵的産量增加了2倍,鋼的産量增加了8倍多,工業革命基本完成。

1870-1913年法國開始了第二次王業革命,工、農、商業和交通運輸業各方面都得到進一步發展。尤其是電力的應用,使工業化程度又向前跨進了一步,此時,法國已成為僅次于英國的世界工業強國。

二戰後,法國奉行國家幹預的經濟政策,戴高樂将軍在1946年成立了法國計劃總署,由總理親自負責,制訂法國戰後經濟騰飛的所有“五年計劃”。正是有了這樣一個個“五年計劃”,法國建立了從核能源、航空航天、鐵路到汽車、農業、醫療、教育、社保等獨立的經濟和社會保障體系。

在這個黃金時期,法國的協和式飛機、高速列車、阿麗亞娜火箭、先進的核電站、雪鐵龍和标志汽車等開始在世界崛起。

他山之石:法國工業曆程及産業結構研究

20世紀70年代以來,法國經濟去工業化導緻經濟增長放緩

無論是曆史淵源還是地理位置,我們在分析法國的同時,總喜歡拿萊茵河另一畔的德國作比較。

從法國、德國二戰後GDP總量變化趨勢看,雖然德國是二戰戰敗國,但戰後德國的經濟迅速恢複發展,總量一直領先法國。2011-2020年十年間的具體資料可以看出,德國經濟總量不僅高于法國,平均增長率也相對較高。

造成此種局面的原因,與70年代以來,法國工業“空心化”不無關系。

比較近10年的法德工業、制造業資料,我們可以看出,作為相鄰的歐洲大國,法國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相較于德國低了10個百分點,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僅為德國的一半。

他山之石:法國工業曆程及産業結構研究
他山之石:法國工業曆程及産業結構研究

資料來源于網絡公開資料

我們再從近年來法國工業巨頭被外國公司兼并的案例看看法國是如何去工業化的:

2006年,法國巨型鋼鐵公司安賽樂(Arcelor)被印度鋼鐵大王米塔爾收購;

2014年,法國著名電氣公司阿爾斯通(Alsthom)能源部門被美國通用電氣(GE)收購;

2015年,曾兼并美國通信巨頭朗訊的法國著名通信公司阿爾卡特(Alcatel)被芬蘭諾基亞公司收購;

2015年,法國著名的水泥公司拉法基(Lafarge)與瑞士豪瑞公司合并;

2017年,法國大西洋造船廠(STX France)幾乎被意大利造船公司芬坎蒂尼收購,馬克龍政府及時幹預,才阻止此兼并案并允諾将此船廠國有化。

制造業比重的急劇下降,緻使大量工作機會流失,自2011年以來的10年裡,流失的制造業就業崗位增加近200萬個,這對于僅有6700多萬人口的法國來說算得上是一個天文數字。

即便本文開頭提到的法國失業率在2021年第四季度降至7.4%,創下15年來新低,但相較于德國,法國的失業率仍然高出一倍。

他山之石:法國工業曆程及産業結構研究

從法國世界500強企業看法國經濟

從法國世界500強企業上榜數量來看,2000年、2010年、2020年和2021年法國世界500強企業個數分别為37家、39家、31家和26家。自2010年起,法國世界500強企業數量逐年遞減。法國世界500強的平均營業收入和平均利潤在2000-2010年翻了一倍,之後的平均營業收入持平,平均利潤在2020年達到頂峰,受疫情等因素影響,2021年的平均利潤又遭遇腰斬。

他山之石:法國工業曆程及産業結構研究

2021年,法國總計有26家企業上榜世界500強,占比5%。世界500強中,占比最多的為中國29%,其次是美國24%,日本11%,德國5%。由此可見,從數量上來看,法國的全球企業數量與德國相當。

從法德兩國的世界500強企業結構來看,德國企業主要來自汽車、精密機械、化工等傳統行業。德國汽車行業有6家公司上榜,包括大衆、奔馳、寶馬等汽車公司以及博世、大陸集團、采埃孚等汽車零部件生産企業;化工行業有巴斯夫、拜耳等化工巨頭;精密機械及裝置制造領域有西門子和蒂森克虜伯。

法國500強企業來自金融保險、消費娛樂和零售業等第三産業。金融保險行業包括安盛、法國農業信貸銀行、巴黎銀行、法國興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商業消費品行業集中了家樂福、歐尚集團、迪奧公司、歐萊雅等世界知名企業。

由此可見,兩國經濟重點有所不同,德國經濟偏向重工業,而法國則以金融保險、消費品等行業為主,經濟結構偏向于消費經濟。

他山之石:法國工業曆程及産業結構研究

法國擁有一批世界領先的核心産業

法國真的衰落了嗎?即便最近幾十年來法國一直在去工業化,大力發展第三産業,但法國作為傳統工業強國,依然擁有一批世界領先的核心産業。從具體的産業來看,法國在軍工、航空、核能等領域表現十分突出。

軍工産業,法國常年位居世界武器出口國前三位。2017-2021年,法國武器出口全球占比11%,僅次于美國及俄羅斯,為世界第三大武器出口國,出口額同比前5年增長了59%。法國擁有完整的軍事工業體系,無論是正常武器還是核武器,法國均具備先進的生産系統和生産能力。

航空産業,總部位于法國的空客公司是全球唯一在民用航空領域能與美國波音民用客機叫闆的公司。2022年7月初,大陸國航、東航、南航三大航司,向空中客車公司合計訂購292架A320neo系列飛機,價值372.57億美元,折合人民币2491.11億元,讓空客在與波音全球市場競争中赢得非常重要的一局。

他山之石:法國工業曆程及産業結構研究

核能産業,法國是世界上最早掌握核電站技術的國家之一。法國的核電發電量占所有發電量的75%,不僅是全球核電使用率最高的國家,而且是核洩漏事故率最低的國家。同時,法國也是目前為止除美國外,唯一擁有核動力航空母艦的國家。

除此之外,法國在機關糧食産量、化妝品、葡萄酒、通訊技術和器材、垃圾回收及環保技術等領域均領先世界。

他山之石:法國工業曆程及産業結構研究

總結

法國是歐洲大陸傳統強國,經濟與産業實力在全球範圍内依然屬于領先地位,但如今也面臨經濟發展疲軟、産業空心化嚴重等問題。

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法國決策者在20世紀70年代後期在産業選擇方面過度強調發展服務業、壓縮制造業,導緻法國工業企業顯著減少,就業嚴重流失,失業迅速上升;也有法國政府近年來沒有大力發展數字經濟,錯失新一輪網際網路經濟的紅利;當然還包括國内大型企業将資金與市場轉移到海外、法國特色的福利經濟的拖累,等等。

對于大陸而言,了解、加強與法國之間的合作格外重要。自2010年大陸GDP總量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國;2021年首次超過歐盟27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為遏制大陸經濟總量及綜合實力的進一步崛起,美國對大陸貿易、尖端科技的制裁正日益常态化。

就如我們所熟知的晶片領域,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執政時期,美國政府就已經将矛頭對準中國企業,相繼針對華為等企業出台了禁令,以這樣的方式在全美境内封殺華為公司的産品以及技術服務。此外從2020年開始,美國就已經開始限制将美國技術出口給中國企業,在這其中包括了中芯國際以及海康威視等多家企業。

我認為,大國之間直接爆發全面軍事沖突的可能性越來越小,但經濟制裁作為新的“核武器”,正在發揮不可小觑的作用。随着大陸和平崛起,美國對大陸的經濟制裁不可避免,且此類制裁手段在常态化的同時,會更加精準化。

面對現狀,大陸企業尋求多極化發展不失為是一種破局的方式。中法關系一直有着不錯的基礎,且法國一直奉行相對獨立的外交政策。法國是第一個同中國建交的西方大國、是第一個與大陸開通航線的西方國家、是第一個國家最高元首正式訪華的西方國家……

他山之石:法國工業曆程及産業結構研究

但與中法在外交上的高度相比,中法貿易存在一定差距。中法進出口總額不到中德的三分之一,2021年少了近2000億美元。中法之間的貿易以大訂單為主,主要是國家層面互相推動,如之前提到的大批量采購空客訂單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未來,中法之間應加速中小企業間的技術交流合作。在中美科技脫鈎的背景下,尋求從法國傳統優勢領域開展技術交流,加強航空航天、民用核能、通訊技術、綠色環保、養老等方面的交流,搭建中法中小企業溝通橋梁,為雙方的經貿合作打開新的空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