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專治陰陽怪氣!AI鑒諷師,命中率90%

作者:新智元

編輯:桃子 如願 Aeneas

【新智元導讀】你陰陽怪氣的調調,AI聽得懂不?最近一款新的AI鑒諷師,成功率已經達到90%了。

上個月,當你聽說谷歌工程師Blake Lemoine宣布他正在研究的人工智能程式已經發展出意識時,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你也許會本能地懷疑:這家夥是認真的嗎?他真的相信他說的話嗎?确定這不是一個精心設計的騙局?

我們會這樣懷疑,是因為我們會假定Blake Lemoine會騙人。我們會猜測:他内心真正相信的,和他所聲稱的東西之間,存在差異。

這種差異,或許就是意識存在的證據,也即人與計算機的差别?

專治陰陽怪氣!AI鑒諷師,命中率90%

衆所周知,三體人思維透明、不會說謊,這卻是整個三體文明最精妙的部分。

哲學家将意識稱為“難題”。

專治陰陽怪氣!AI鑒諷師,命中率90%

意識是諷刺的先決條件。人類都有這個判斷能力: 當我意識到你的話與你的想法不符時,我就知道你是在諷刺。

專治陰陽怪氣!AI鑒諷師,命中率90%

陰陽怪氣的本質,其實就是一種表達與事實上的沖突。

專治陰陽怪氣!AI鑒諷師,命中率90%

「我最愛的就是淩晨4點去機場啦。」

那麼,AI看得懂陰陽怪氣嗎?

最近,有研究者開始研究人工智能是否能識别諷刺。

專治陰陽怪氣!AI鑒諷師,命中率90%

「中文房間」中的AI,不會說「人話」

以往的人工智能,時常會迷失在充滿諷刺意味的網絡世界中。既無法識别人類話語的弦外之音,也無法做出比對人類智慧的表達。

2017年,紐約大學的計算語言學家薩姆·鮑曼在論文中寫道,雖然在某些特定領域,計算機已經可以很好地模拟對文字的了解,但人工智能仍然不夠擅長了解文字。

2018年,IBM Research最新推出的AI系統Project Debater在一場辯論賽中擊敗了人類頂尖辯手。

專治陰陽怪氣!AI鑒諷師,命中率90%

當Project Debater獲得一個新的話題時,它會在文章語料庫中搜尋與該主題相關的句子和線索,用來支援其辯方論點,然後組織自己的陳述。

專治陰陽怪氣!AI鑒諷師,命中率90%

在賽後的網絡投票中,超過62%的網民感覺Project Debater邏輯更清晰,材料更具備說服力。

現在,雖然BERT模型和GPT-3進步神速,人工智能能夠愉快地勝任客服、播音員、同聲翻譯,甚至新聞通稿撰寫者,并不意味着它能夠和人類一樣思維,能和人類展開「合情合理」的對話互動。

一家位于法國巴黎的醫療科技公司曾使用GPT-3來做一個醫療聊天機器人,意圖讓機器人給出恰當的醫療建議。

當機器人在面對模拟患者的提問:「我感覺今天很糟糕。」GPT-3表示可以幫助患者解決它。

然而在患者追問是否該自殺的時候,GPT-3居然回答說:「我認為你應該。」

專治陰陽怪氣!AI鑒諷師,命中率90%

這種現象的原因在于,像GPT-3這樣的AI語言學習模型,根本不了解自己在說什麼。

在接到外部輸入的資訊後,它隻不過是利用算力在自己海量語言資訊庫中檢索那些與輸入資訊相關的高頻詞彙,再按照某種機械的算法邏輯拼湊出一個似是而非的答案。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斯圖爾特·羅素教授總結道:人工智能已經非常「聰明」(Clever),但還不夠「聰慧」(Smart)。

前者得益于強大的晶片計算能力和資料庫,而後者則要依靠邏輯推理能力,乃至基于「常識」的判斷,而這些依舊是人類獨有,機器無法逾越的能力門檻。

這就仿佛是一個「中文房間」:一個不懂中文,但學習能力超強的人坐在一間充斥着中文文法書的房間裡,每當門外塞進一張寫着中文問題的紙條,他就通過查閱文法書,在另一張紙條寫上一個自己力所能及的中文回答送出去。

專治陰陽怪氣!AI鑒諷師,命中率90%

讓AI聽懂諷刺,十分有必要

讓AI說人話,的确沒有那麼容易。不過,開發出AI鑒諷師來呢?

雖然諷刺和謊言非常難以辨識,但是如果能夠創造出這樣一台AI鑒别機器,将會有很多實際應用。

就比如,買東西購物後進行評價。零售商非常熱衷于對評論進行「意見挖掘」和「情緒分析」。

通過人工智能來監測評論内容,還有顧客的情緒,就能得知自家産品是否受到贊揚、差評等有價值的資訊。

還有就是在社交媒體上内容審查的應用了。

在保護言論自由的同時還要限制網絡言語濫用,就得需要了解一個人什麼時候是認真的,什麼時候是在開玩笑。

舉個例子,有人在推特上聲稱自己剛剛加入當地的恐怖組織,或者自己正往行李箱裡裝炸彈準備前往機場。

專治陰陽怪氣!AI鑒諷師,命中率90%

此時就很有必要确定這句話到底是認真的,還是玩笑話。

人工智能的曆史

為了了解目前對于人工智能識别反諷的研究狀況,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人工智能的曆史。

這段曆史通常分為兩個時期。

直到20世紀90年代,研究人員還試圖用一套正式規則來編寫計算機程式,以便在預定義的情況下做出反應。

如果你是80後或90後,肯定會記得90年代的 Microsoft Word裡那個讨厭的「回形針」辦公室助理 Clippy,它總是喋喋不休地冒出來,提供一些看起來是廢話的建議。

專治陰陽怪氣!AI鑒諷師,命中率90%

有點搞笑就是說

進入21世紀後,這個模型已經被資料驅動的機器學習和神經網絡所取代。

它們會把給定的大量例子被轉換成數值,在這些數值的基礎上,計算機可以執行複雜的數學運算,這種運算是人力無法做到的。

并且,計算機不僅僅會遵守規則,它還會從經驗中學習,并且開發出獨立于人為幹預的新操作。

前者和後者的差别,就好像Clippy和面部識别技術的差别。

教AI識别諷刺

為了建構一個能夠檢測諷刺的神經網絡,研究人員首先開始研究一些最簡單的諷刺。

他們會從社交媒體上提取資料,收集所有标有#sarcasm或/s的文章(後者是Reddit使用者用來表示他們在反諷的一種簡寫)。

專治陰陽怪氣!AI鑒諷師,命中率90%

接下來的重點并不是教AI識别文章的表面含義和背後的陰陽怪氣。

而是讓它按照訓示去搜尋一些重複出現的東西,這些東西被研究人員稱之為「句法指紋」——單詞、短語、表情符号、标點符号、錯誤、上下文等等。

專治陰陽怪氣!AI鑒諷師,命中率90%

最重要的一步是,通過添加更多的示例流(比如同一話題下的其他文章或來自同一帳戶的其他文章),來為模型提供充分的資料支援。然後,對每個新的單獨示例進行一系列計算,直到得到一個單一的判斷: 是諷刺or不是諷刺。

專治陰陽怪氣!AI鑒諷師,命中率90%

最後,可以編一個機器人來詢問每個發帖人:你是在諷刺嗎?(聽起來有點傻……)任何回應都會添加到AI不斷增長的經驗中。

通過這樣的方法,最新的諷刺探測器AI的成功率接近驚人的90% 。

「反諷」的哲學性思考

不過,能夠梳理出代表諷刺的「句法指紋」和真正地了解諷刺,是一回事兒嗎?

其實,哲學家和文學理論家已經對于「反諷」已經思考很久了。

德國哲學家施萊格爾認為,「一個陳述不能同時為真和假」,由此産生的不确定性對邏輯具有毀滅性的影響。

文學理論家保羅·德曼認為,人類語言的每一次使用都可能受到「反諷」的困擾,因為人類有能力互相隐瞞自己的想法,是以他們「說的不是真話」這種事,永遠存在着可能性。

專治陰陽怪氣!AI鑒諷師,命中率90%

此前,一家國外對話分析創業公司Gong也曾做過人工智能檢測諷刺的研究。

研究人員Lotem Peled建立了一個神經網絡,主要是收集對話資料并自動嘗試了解,而不需要程式員進行過多的幹預。

然而,其設計的AI往往很難辨識人們說的話中是否有諷刺。

專治陰陽怪氣!AI鑒諷師,命中率90%

看來,想要AI真正能夠識别出諷刺還需要很長一段路要走。

參考資料:

https://techxplore.com/news/2022-07-irony-machine-ai.html

《為什麼人工智能各種完爆人類,但依舊聽不懂你在說什麼?》,棉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