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惠:這輩子做對了三件事,學大鼓,嫁郭德綱,危難時給徒弟下跪

序言:緣起

今天聊聊德雲社大管家,師娘王惠。

為什麼要聊她?

原因很簡單,因為她關注了我。

就在上個月25日。

那天我下班,随手打開頭條一看,就看到了下面一條消息。

王惠:這輩子做對了三件事,學大鼓,嫁郭德綱,危難時給徒弟下跪

師娘關注了我

一開始我還不太相信。

趕緊找到她的賬号,看看她都關注了誰,确認一下。

果然,我看到了我。

寶寶看到了寶寶。

王惠:這輩子做對了三件事,學大鼓,嫁郭德綱,危難時給徒弟下跪

好開心

于是我就激動了。

本來想給她發個私信,表示一下開心和感謝,但是又想到,也不能太把自己當回事,也許王惠女士隻是手滑呢?

于是我就沒有任何表示,故作淡定。

但是這種淡定并沒有持續多久。

到了晚上,實在忍不住亢奮,寫了一篇微頭條,抒發一下心中的感慨。

王惠:這輩子做對了三件事,學大鼓,嫁郭德綱,危難時給徒弟下跪

我的激動

不過我也說了,我不會因為王惠女士的關注,就喪失了寫作者的客觀,而一味地誇贊德雲社,吹捧德雲社。

我覺得我真的做到了……嗎?

我也不那麼确定。畢竟我是女人,我是感性的,容易感情用事。

王惠:這輩子做對了三件事,學大鼓,嫁郭德綱,危難時給徒弟下跪

我的感慨

是以,我也不能保證現在的這篇文章,真的有那麼地客觀公正。

但,我會盡自己最大努力。

我認為王惠女士這輩子做對了三件事:學大鼓,嫁郭德綱,危難時給金子下跪。

學京韻大鼓,成曲藝傳奇

1976年,王惠出生在天津。

那裡是曲藝之鄉,相聲的窩子。曲藝氛圍十分濃厚,名家輩出,大師雲集。

王惠打小就極具曲藝天賦,後來被李樹盛看中,納入門下。

後來又師從京韻大鼓名角白雲萌,14歲就舉辦了個人表演專場。

王惠:這輩子做對了三件事,學大鼓,嫁郭德綱,危難時給徒弟下跪

現場

那次演出非常成功。

不但現場觀衆陣陣叫好,連京韻大鼓駱派創始人駱玉笙先生,也對王惠贊不絕口,并且親自指點。

自從王惠一飛沖天,名聲大噪。

王惠:這輩子做對了三件事,學大鼓,嫁郭德綱,危難時給徒弟下跪

駱玉笙王惠

王惠在我心目中,絕對是一個傳奇女子,她與郭德綱先生的愛情故事,網上講得不少,是以我這裡暫不贅述。

大家随便搜一下,到處都是。

王惠:這輩子做對了三件事,學大鼓,嫁郭德綱,危難時給徒弟下跪

網絡截圖

如今,她成了德雲社董事長,妥妥的女王。他們夫婦的風光與幸福,令人羨慕。

可是想想前十幾年的窘迫與辛酸,不得不說,王惠是老郭身後的半邊天。

正是彼此攙扶才有了今天的輝煌。

真正的相濡以沫相敬如賓。

王惠:這輩子做對了三件事,學大鼓,嫁郭德綱,危難時給徒弟下跪

艱難歲月

婚後的富貴生活

關于王惠女士每次出現在大衆面前,幾乎都是穿金戴銀、一身名牌的事情。

曾經一度引發大衆熱議。

很多人發出驚歎:

“這位德雲社老闆娘,她才是真富婆!”

王惠:這輩子做對了三件事,學大鼓,嫁郭德綱,危難時給徒弟下跪

網絡截圖

更有營銷号寫文章質疑:

“德雲粉絲們的錢,都花在王惠身上了!她有炫富的嫌疑……”

還煞有介事地奉勸她低調一點。

王惠:這輩子做對了三件事,學大鼓,嫁郭德綱,危難時給徒弟下跪

網絡截圖

不過,有一說一。

某些人的質疑,雖然有點無理取鬧,但是她那一身的名牌,确實有點晃眼。

尤其是她每次出現在大衆視野裡時。

妥妥的一個中年發福的富婆形象。

王惠:這輩子做對了三件事,學大鼓,嫁郭德綱,危難時給徒弟下跪

網絡截圖

但是,話說回來。

人家走在街上披金戴銀,家裡金山銀山,都是正規管道賺來的。

不偷不搶,合理合法。

不明白某些人酸個什麼勁兒?

那個羨慕嫉妒恨呦。

王惠:這輩子做對了三件事,學大鼓,嫁郭德綱,危難時給徒弟下跪

網絡截圖

危難時含淚下跪

關于曹雲金大鬧郭德綱生日宴會,把師兄弟們挨個罵一遍,最後逼得師娘王惠含淚下跪……

網絡寫手制造出了很多版本。

此事是真是假,加油添醋的杜撰部分有多少,我不是當事人,不好置評。

王惠:這輩子做對了三件事,學大鼓,嫁郭德綱,危難時給徒弟下跪

網絡截圖

關于那一跪,王惠惹來很多争議。

第一,作為師娘,作為長輩,在衆目睽睽之下給徒弟下跪,成何體統?

衆所周知,德雲社是一個極為注重傳統文化的團體,那一跪,破天荒,“亵渎了”傳統文化。

第二,當年的那個情況,應該嚴肅且嚴厲地對待金子,直接開除,以儆效尤。

否則,徒弟們都知道你的慈悲心腸,以後可能還會生出“叛逆”之心。

王惠:這輩子做對了三件事,學大鼓,嫁郭德綱,危難時給徒弟下跪

金子後來怼師父

我對這種“師娘後悔了”的說法,存疑。

不過有一點,我覺得挺有意思。

曹雲金在2007年出版的自傳《金生金事》裡,寫過一段自己第一次去師父家經曆。

那是他母親帶他去的。

王惠:這輩子做對了三件事,學大鼓,嫁郭德綱,危難時給徒弟下跪

曹雲金自傳

師娘王惠給他們做火鍋吃。

分别的時候,王惠又親自把曹雲金母親送到車站。

由此可見,王惠平時是什麼樣的人。

他們夫婦對曹雲金,到底有多好。

王惠:這輩子做對了三件事,學大鼓,嫁郭德綱,危難時給徒弟下跪

網絡截圖

回過頭來想一想當年的生活。

不知道曹雲金心裡有沒有一絲感慨,夜深人靜的時候,有沒有後悔退出德雲社、與師父撕破臉皮、關系決裂……

哪怕師父虧待了他,師娘呢?

師娘做過對不起他的事嗎?

王惠:這輩子做對了三件事,學大鼓,嫁郭德綱,危難時給徒弟下跪

白襯衫是金子

藝術與人生

衆所周知,王惠是津門京韻大鼓的名角兒,京韻大鼓這一門比較聞名主要分劉、白、駱三派,師娘是白派傳人。

劉派高亢,駱派婉轉,白派半詠半唱。

京韻是北方曲藝之王,劉寶全老先生是京韻之王,駱玉笙先生師從劉寶全,平劇改的京韻,韻味兒最足。

王惠:這輩子做對了三件事,學大鼓,嫁郭德綱,危難時給徒弟下跪

14歲的師娘

王惠是白派,網上的說法是幾乎跟所有白派傳人學習過。十四歲開專場,還受過駱玉笙老太太指點過。

從這個角度說,如果京韻的輩分和相聲輩分可以換算,王惠比郭德綱高一到兩個輩分和玩一樣。

王惠:這輩子做對了三件事,學大鼓,嫁郭德綱,危難時給徒弟下跪

患難夫妻

我聽過的,少馬爺馬志明,侯寶林大師,高老闆都學唱過白派《探晴雯》。

其中功力最深的是少馬爺,侯寶林大師字正腔圓但是韻味不足。

王惠大概是好多年前的某個專場裡唱過一折《探晴雯》,後來鼓曲社開張,又唱了一次。真的是繞梁三日。

王惠:這輩子做對了三件事,學大鼓,嫁郭德綱,危難時給徒弟下跪

師娘複出

我個人比較偏好駱派京韻,是以我除了駱老太太其他的基本沒聽過。于大爺唱駱派京韻韻味很足,很見功底。

前面算是墊話,王惠在白派京韻這一門裡絕對是大家。

二爺張雲雷唱的京韻是劉派,師承趙桐光先生,三弦也有娃娃腿的功夫(百山圖是劉派代表作)

至于郭先生,他不唱京韻,他是西河門(西河鼓書,有長篇大書),師父是金文聲。

王惠:這輩子做對了三件事,學大鼓,嫁郭德綱,危難時給徒弟下跪

鼓曲社招生

上面說了林林總總一大堆,主要是想說明一下,為什麼大部分相聲演員根本無法企及到德雲社的水準?

王惠(京韻白派),老郭(西河門專業水準),謙大爺(京韻駱派),張雲雷(京韻劉派)

現在唱大鼓的已經是鳳毛麟角,德雲社高高低低能湊出将近一隻手來。

王惠:這輩子做對了三件事,學大鼓,嫁郭德綱,危難時給徒弟下跪

富态的師娘

王惠在德雲社好像存在感不強。

但實際上卻是定海神針一樣的人物,畢竟她才是德雲社的董事長。

郭先生隻算首席技術官或者首席産品官,不參與管理(說實話,郭先生也不是那塊料),有此可見德雲社能有今天!

王惠:這輩子做對了三件事,學大鼓,嫁郭德綱,危難時給徒弟下跪

網友評價

其實德雲社之是以比其他相聲社興旺,師娘王惠付出很多,投入也很多。

郭先生自己說,隻要他和謙大爺不走,德雲社的招牌就不會垮。

但是我個人認為還有另一種看法,德雲社有師娘王惠,才會發展壯大……

祝福德雲社,祝福她。

王惠:這輩子做對了三件事,學大鼓,嫁郭德綱,危難時給徒弟下跪

其樂融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