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泰國大麻食品火爆的背後,兒童、青少年遭殃

英國路透社27日報道,泰國大麻合法化後,企業通過各種含有大麻成分的産品大賺一筆,餐飲業尤為突出。

然而,看似“赢麻了”的背後卻是一團亂麻,已有多人因吸食大麻住院、身亡。

此外,大麻産品泛濫後,泰國已出現至少14例20歲以下的因食用大麻食品、飲品而住院的案例,其中還包括兩名5歲兒童。

泰國大麻食品火爆的背後,兒童、青少年遭殃

泰國含大麻食品泛濫

今年6月9日,泰國大麻合法化法案正式生效,在泰國種植和交易大麻不再是犯罪行為。

與此同時,在産品中四氫大麻酚(THC)的含量低于0.2%前提下,咖啡館和餐館可以提供注入大麻的食物和飲料。

一時間,包括茶葉、零食、牙膏、肥皂等各類含有大麻成分的産品在泰國商店泛濫,相關餐廳更是生意火爆。

泰國大麻食品火爆的背後,兒童、青少年遭殃

餐廳在食物上撒大麻粉

一家泰國餐館的老闆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表示,此前他們是用香蘭葉點綴菜品,而為了吸引顧客,現在已經改成大麻葉。他聲稱,顧客認為有大麻成分的甜點“有助于他們的睡眠”。

泰國衛生部長阿努廷(Anutin Charnvirakul)曾表示,合法的大麻生産将提振經濟,該行業的價值在五年内可能超過30億美元。

然而看似“美好”的背後,各種隐患相繼在泰國社會面暴露出來。

曼谷市政府常務副秘書萬塔尼·瓦塔納表示,大麻合法化法案正式生效一周就至少有1人因吸食大麻身亡,多人住院。

于是,泰國政府持續釋出零散規定,試圖維持大麻使用秩序。其中包括禁止在公共場合吸食大麻,禁止向20歲以下的人、孕婦和哺乳期母親出售大麻以及零售商需提供食品和飲料中使用大麻的确切資訊等等。

但這似乎并沒有起到實質性作用。泰國公共衛生部7月11日釋出資料顯示,6月21日至7月10日期間,有至少14例20歲以下的因食用大麻食品、飲品而住院的案例。其中大多出現頭暈、嘔吐症狀,還有精神亢奮、精神錯亂等等現象。

該部門還指出,随着大麻的合法化,除了青少年,兒童也極易在無意中接觸大麻,導緻出現病症。上述報告中就有兩名0-5歲的兒童中招。

清邁大學的教授薩拉娜(Sarana Sommano)認為“問題在于大麻不再被視為麻醉品,但沒有具體規章來規範使用。這可能是一個錯誤,政府并沒有考慮相關細節,隻是為了取悅公衆而頒布了政策。”

除此之外,在泰國強調将大麻提取物和原材料是用于醫療目的後,不少泰國商家開始打擦邊球,用所謂的“療效”推廣産品。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一張今年2月在社交媒體上出現的圖,近日又開始流傳起來,内容是“大麻的益處與酒精的危害對比”。

泰國大麻食品火爆的背後,兒童、青少年遭殃

法新社援引泰國朱拉隆功大學、泰國皇家兒科醫學院相關醫療專家稱,上圖中的内容純屬誤導,大麻或許在一些病症上“有緩解作用”,但所謂的“治療特性”絕對是被誇大的。

長期食用大麻會對人的身體器官造成風險,比如傷害肺部、影響大腦結構、認知能力等等。此外,“大麻成瘾性低”、“能夠治療癌症和其他疾病”、“有滋補健康作用”等等,皆為謠言。

7月9日,泰國瑪西隆大學拉瑪提波迪醫院醫學院(Faculty of Medicine Ramathibodi Hospital)851名醫務人員、校友在社交媒體釋出聯合聲明,要求泰國政府彌補大麻合法化的漏洞。

他們指出,泰國宣布大麻合法化後,各種人鑽空子導緻出現大麻過量、大麻用于娛樂用途等現象,這會嚴重影響到國家,尤其是泰國的兒童。

泰國大麻食品火爆的背後,兒童、青少年遭殃

阿努廷自己也承認,大麻可合法用作醫療和保健用途,除此之外的使用途徑都“不太恰當”,需要用法律加以控制。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網站此前特别提醒,大麻仍是聯合國禁毒公約中的嚴格管制品,在絕大多數國家攜帶、吸食大麻仍屬違法。吸食大麻危害人體健康。大麻具有成瘾性,短期可影響思考判斷能力、學習記憶能力、動作協調能力;長期可損害神經、心肺和大腦功能。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