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7日,澳洲盧卡帕鑽石礦業公司宣布,在非洲安哥拉東北部鑽石最豐富的地區露洛(Lulo)礦場開采到一顆非常罕見的純淨粉紅色鑽石,這顆鑽石重達170 克拉,純淨度達到Type IIa等級,是最稀有和純淨的鑽石之一,并将其命名為Lulo Rose(露洛玫瑰)。雖然Lulo Rose(露洛玫瑰)仍需經切割、抛光等工序才能夠達到其真正的藝術品價值,并且加工過程中還會失去50%的重量,盡管這樣,Lulo Rose(露洛玫瑰)仍然是人類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粉紅色鑽石之一,同時也是近300年來發現的最大的粉紅色鑽石。
因為露洛(Lulo)礦場的存在,安哥拉成為世界十大鑽石生産國之一。根據公開資料顯示露洛(Lulo)鑽石礦已經開采出了安哥拉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大的兩顆鑽石,其中一顆為404克拉的透明鑽石,根據盧卡帕鑽石公司釋出的資料顯示,該礦已發現27顆100克拉以上的鑽石。
鑽石原礦
近年來,全世界鑽石的平均年産量為1.2 至1.3 億克拉,一年的産值大約在70億美元左右,人們消費掉的鑽石大多以無色鑽石為主,而像粉紅、藍、綠色等彩色鑽石因為稀少而在世界鑽石市場中占的交昜量很小。
那麼,彩鑽是如何形成的?
磚石的原子結構
鑽石是在地殼深處的高熱量和高壓力下形成的,一顆鑽石最初隻是一群碳原子,随着時間的變化而結晶。直到被人發現之前,鑽石的絕大部分時間都存于地球深處之中。像透明無色的鑽石一樣,彩鑽也是在九億到三十二億年前孕育于地球的深處,經高溫高壓形成。彩鑽也是幾乎完全由碳原子組成,但如果每一百萬個碳原子中加入了少量其他原子,或由于結構缺陷,則有可能使鑽石從無色變為有色。
為什麼粉紅鑽石是最稀有的彩鑽之一?
粉紅鑽石
雖然大多數鑽石的顔色都可以用科學的方法來解釋,比如呈淡藍色、豔藍色的藍鑽是因為在形成過程中吸收了微量的硼元素,鑽石便顯藍色。但粉紅鑽顔色的由來,始終讓科學家困惑不解。科學家們認為,粉紅鑽的色調是塑性變形造成的,是鑽石埋藏在地球深處時,面對極端的自然壓力所緻的反應。這意味着,粉紅色并非鑽石形成過程中生産的,是以令粉紅鑽成為最稀有的彩鑽之一。例如:2017年,59.6克拉的粉紅之星(Pink Star)在中國香港的拍賣會上以7120萬美元高價售出,是有史以來成交價最高的鑽石。
小知識:世界上最大的鑽石——庫裡南鑽石
庫裡南1~9世鑽石
庫裡南鑽石(Cullinan Diamond)是目前人類已發現的最大的天然鑽石原石,重達3106克拉,相當于621.2克,于1905年1月26日被發現于南非的庫裡南礦場,因為發現該磚石的礦場主為“托馬斯·庫裡南”,是以得名“庫裡南磚石”。
英國國王的權杖
随後,南非政府将庫裡南鑽石作為生日賀禮送給了當時的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在英國它被切割成了9大塊及許多小塊鑽石,其中9大塊分别命名為庫裡南1~9世(Cullinan Ⅰ~Ⅸ),皆為英國王室所收藏。其中庫裡南1世為最大的一塊,重530.4克拉(106.08克),又被稱為大非洲之星,并被鑲嵌在了英國國王的權杖上。
作者|蔣丹丹
來源|鄭州市第二屆科普征文大賽投稿入選作品
聲明|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号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