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90後拼多多新農人的情懷 傳承百年古法技藝帶民緻富

作者:封面新聞

當傳承百年的古老技藝與網際網路新思維相碰撞,會産生怎樣的化學反應?

何春梅用自己的所言所行,作了很好的诠釋:引入新電商平台拼多多,幫助家鄉的古法手工紅糖直連數億消費者,并通過産地直播、拼購等方式,僅一周就售出30噸古法手工紅糖。瀕臨困境的紅糖老作坊煥發新生,産品遠銷海内外。

作為“腿上有泥”的新電商平台,拼多多在農産品“零傭金”基礎上,通過“拼購+産地直發”幫助小農戶融入大市場,助力新農人發展家鄉事業,帶動鄉親緻富。

“新電商救活了老作坊。”何春梅介紹,古法紅糖産品的熱銷,帶動了當地整個紅糖産業鍊條:農民種的甘蔗收購價攀升,運輸司機業務不斷,老作坊滿負荷運轉,古法制糖技師回流……不僅百年技藝得以傳承發揚,家鄉人的生活也越來越“甜”了。

90後拼多多新農人的情懷 傳承百年古法技藝帶民緻富

何春梅(右一)去地裡收購甘蔗。拼多多這樣的新電商平台讓古法紅糖銷量大增,也帶動了當地農民種的甘蔗收購價攀升。 攝影 何聚

古法手工紅糖技藝面臨“斷檔”

何春梅的家鄉在重慶江津區石蟆鎮。這是重慶西南邊的一個小鎮,匍匐在長江邊上,與四川合江接壤,是傳統的農業鎮。

7月1日,在何春梅的辦公室裡,她拿出茶杯,放進一顆四四方方的紅糖,倒入開水,很快紅糖氤氲散開,水面冒出一些小氣泡。“正宗紅糖才會有氣泡。”她解釋說。淺嘗一口,果然滿口的甘蔗香味。

随着現代人生活水準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鐘愛古法技藝的産品,比如紅糖。何春梅說,古法紅糖保留了甘蔗果糖、還原糖、葡萄糖、糖蜜以及維生素和礦物質微量元素等多種營養成本,完整保留了古代紅糖制造技術,是一種有益健康的多元糖,并承載着厚重的民族記憶和文化。

90後拼多多新農人的情懷 傳承百年古法技藝帶民緻富

師傅們正古法煉制紅糖。 攝影 何聚

而石蟆紅糖制造産業已有100多年的曆史了,早在清朝末年就有了紅糖熬制作坊。輝煌時,石蟆鎮上共有50多家紅糖作坊,紅糖的重要原料——甘蔗種植面積全鎮就達一萬餘畝,并帶動周邊白沙、永興等鎮發展起數萬畝甘蔗種植基地。

但在2000年以後,石蟆紅糖逐漸沒落,大量制糖師傅外流雲貴等地,全鎮僅剩下4家紅糖作坊。最低時,當地的甘蔗收購價隻有280元每噸,農民沒了種植甘蔗的積極性,全鎮甘蔗種植面積已縮水至4000畝。傳承上百年曆史的古法手工紅糖技藝面臨斷檔的危機。

“現在古法制作的純甘蔗手工熬制的紅糖越來越少了。”何春梅說,家鄉的古法紅糖,技術純正、質地優良,卻不為外人所知,更别提要賣出去了。在她看來,要打通症結,必須借助現代傳播方式打開知名度,借助電商平台打開銷量,幫助古法紅糖直連全國甚至全世界的消費者。

開啟直播引流、電商直連消費者,農戶收益翻倍

何春梅了解到,紅糖傳統熬制工藝主要有榨汁、過濾雜質、趕水、熬煮出糖、打冷鏟“翻砂”、入模成型、烘幹等工序。其中,打冷鏟“翻砂”工藝特别重要,需要将呈粘稠狀的糖漿裝入大鏟鍋中,用8斤重的大銅勺在鍋中以均勻的速度、力度攪拌至少200次以上。通過這道工序,糖漿與空氣充分接觸,進而使紅糖内部形成無數小氣孔,由此制成的紅糖就會細而松軟,入口即化。

但多數人對這些工序并不了解。于是,2020年,何春梅帶領其創辦的聚鄉村扶貧直播電商團隊進駐糖廠,直播古法手工紅糖的熬制、現切工藝,一邊播一邊帶貨。

何春梅沒想到,這次試水,為百年老技藝的傳承與發揚,趟出了一條新路。

這場直播後,糖廠的30噸紅糖一銷而空,單季共銷出100噸,直接将糖廠庫存賣空。2021年,有了此前的經驗,糖廠備貨充足,幾場直播下來,一舉銷售200噸。曾經“養在深閨”的石蟆紅糖,賣到了全國各地,甚至由其他商家遠銷到了海外市場。

拼多多是何春梅銷售紅糖的主陣地。如今,她的紅糖在拼多多銷售了近7萬單,名列全平台“沖飲紅糖排行榜”第二名。顧客評價達到1.6萬條,複購率極高。

90後拼多多新農人的情懷 傳承百年古法技藝帶民緻富

“古法”師傅正直播現切紅糖。 攝影 楊野

在紅糖購銷兩旺的帶動下,當地青皮甘蔗的收購價已由兩年前的280元每噸提高到現在約700元每噸,種植農戶收益直接翻倍。2021年,石蟆鎮的青皮甘蔗種植面積超過5000畝,首次實作了恢複性增長。

“這兩年的經曆證明,石蟆古法紅糖産業值得我們繼承并推廣。”何春梅認為,百年技藝搭上新時代網際網路的翅膀,古法紅糖熬制工藝得以傳承發揚,同時種植甘蔗也有了更好的經濟效益,進而形成富民産業。

帶動更多新農人回流,助力鄉村振興

2020年何春梅成立了聚鄉村農村電商中心,把家鄉的農産品通過電商平台,遠銷到了全國各地。

在拼多多平台上,她的店鋪取名“聚鄉村土特産店”,已累計拼出10萬+單,家鄉田間地頭的橄榄、紅糖、花椒、桂圓均是主打産品,好評如潮。而在拼多多農産品“零傭金”以及重投農業政策下,像何春梅這樣的返鄉新農人能夠通過電商平台連接配接全國億萬使用者,把訂單下到家鄉的田間地頭。

90後拼多多新農人的情懷 傳承百年古法技藝帶民緻富
90後拼多多新農人的情懷 傳承百年古法技藝帶民緻富

“2015年銷售額297萬元。第二年380萬元,第四年530萬元,直到2021年銷售額達到了1360萬元。”何春梅說,今年她給自己定的任務是3000萬元。

在她的推動下,電商中心積極吸納周邊群衆就業,在電商中心直接就業的就有30多人,其中一半都是從城裡返鄉的年輕人。随着電商中心銷售規模的擴大,何春梅已累計促成500餘名村民就近就業,帶動4000餘農戶增收1000餘萬元。

90後拼多多新農人的情懷 傳承百年古法技藝帶民緻富

在聚鄉村農村電商中心,勞工們正在将賣出的紅糖打包、發貨。 攝影 楊野

在石蟆鎮,越來越多在外地學習或工作的大學生都回到家鄉,當上新農人。據不完全統計,在何春梅帶動、支援下,石蟆鎮從事農産品電商的已有300多人。目前,她的聚鄉村農村電商中心也在發生轉型,增加電商營運、直播帶貨的教育訓練、孵化的功能,讓更多有志青年回到農村,建設農村、富裕農村,助力鄉村振興。

何春梅就是當代新農人的一個縮影。根據拼多多釋出的《2021新新農人成長報告》,過去兩年,平台上“新新農人”的數量快速增長,2019年是29700人,2021年達到126000人,增長近10萬人。他們很多是大專、大學畢業,甚至還有海外留學背景,同時在自己的家鄉,他們還有“農二代”“果二代”“批二代”的身份。何春梅的這份“甜蜜”事業,再一次證明,農村廣闊天地大有可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