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能源危機後,德國企業屆将更堅定地走“氣候中立”道路?

作者:第一财經

上周,曆經10天維修期的“北溪1号”在重重擔憂中恢複供氣,盡管供氣量僅是正常時期的40%,但讓面臨能源危機的德國松了一口氣。

然而,也僅僅是松口氣而已,對今冬民生和工業能源需求的擔憂仍籠罩在德國上空。在危機感下,德國修改了天然氣儲備的目标,要求在11月1日之前達到95%的儲氣量水準,而此前是90%。此外,保持高度警惕的德國還表示,需要在2024年前結束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

但德國能否按時達成一系列能源目标?為了保障能源安全,是否會讓德國經濟付出代價?

德國氣候與經濟首席執行官(CEO)聯盟(Stiftung KlimaWirtschaft)常務董事納林格(Sabine Nallinger)在接受第一财經記者專訪時表示,在正常情況下,德國的儲氣目标是可能實作的。對于企業來說,盡管未來仍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但在保持經濟運作需要哪些保障的問題上,德國企業和德國政府達成了很大的共識。德國氣候與經濟首席執行官聯盟由德國30多家企業的CEO組成,該機構也是歐洲企業上司人組織(CLE)的德國成員。

納林格還告訴第一财經記者,許多和她交談過的CEO均認為在這場能源危機後将更堅定地走“氣候中立”的道路,“他們的态度不是‘盡管有這場危機’仍要這樣做,而是‘正因為這場危機’才要這樣做。

能源危機後,德國企業屆将更堅定地走“氣候中立”道路?

“有許多不确定因素”

第一财經:你覺得德國政府提出的今年的能源儲備路線圖有可能完成嗎?

納林格:在正常情況下,這是有可能實作的。事實上,德國經濟事務和氣候行動部長哈貝克(Robert Habeck)剛剛宣布,天然氣儲存能力應在9月1日前達到75%,11月1日前達到95%。然而,這将取決于烏克蘭局勢如何發展。有許多不确定因素需要處理,比如在預定的維護之後,俄羅斯繼續通過“北溪1号”管道輸送天然氣,雖然目前隻達到了40%的産能。

但問題仍然存在,比如俄羅斯将來是否會繼續輸送天然氣,以何種水準輸送?在未來的幾個月裡,是否會有更多的制裁或禁運?現在,這一路線圖似乎是一個合理的前進方式,但我們還沒有到最終那一步,很多事情都可能出錯。從我與德國企業CEO的讨論中,我可以告訴你的是,德國企業和德國政府之間對保持經濟運作所需的條件有很大的共識。

第一财經:如果德國的天然氣供應陷入更不樂觀的境地,德國有哪些替代選擇?為了應對能源危機,德國已經宣布重新啟動關閉的煤電廠。有人說這将影響德國實作碳中和的能力,你怎麼看?德國是否會暫緩核電的退役?

納林格:由于德國準備或多或少同時關閉煤炭和核能,能源轉型的可行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天然氣,而德國的天然氣大部分從俄羅斯進口。在俄烏沖突之後,這不再是一個選項。目前,所有其他選項都在辯論中,包括進口液化天然氣、重新開機煤電廠、不退核電站,同時也限制了某些行業的天然氣供應。

我們的評估是,重新啟動煤電廠可能會幫助我們度過即将到來的冬天,但為了實作德國的氣候目标,這些煤電廠必須在2030年之前被關閉。雖然核電被重新帶入讨論,但我們認為它對目前的天然氣危機以及100%依靠可再生能源的能源系統的長期目标沒有什麼幫助。

第一财經:歐洲各國似乎在各自為戰。比如,據英媒報道,英國已準備好在緊急計劃下切斷對歐洲大陸的天然氣供應,以防英國受到嚴重短缺的沖擊。你如何評價現在歐洲的協調合作狀況?

納林格:我們的确看到了大量的合作,也看到“我們都在一條船上”的共識。然而,不同國家對天然氣的依賴程度不同,是以,在壓力下這将如何産生影響,還有待觀察。展望未來,很明顯,基于可再生能源的能源系統的互聯系統越大,就越穩定,成本也越低。這就是為什麼泛歐能源轉型以及随之而來的泛歐電廠園區和跨歐電網也必須得到果斷推進。

作為一個工業化國家,我們需要大量的綠色氫氣,我們需要一個國際氫氣戰略,我們不能将自己置于新的地緣戰略的依賴中。為了應對未來的挑戰,要成為更加強大的歐洲,我們需要加強國際合作。

“氣候中立”的道路

第一财經:考慮到可再生能源的波動性等因素,你認為可再生能源的發展能滿足德國的需求嗎?這是否是可再生能源實作突破的機會?

納林格:作為一個由德國領先企業CEO支援的基金會,我們有信心确認的是,像德國這樣的工業和出口導向型國家可以通過可再生能源提供動力。當然,還有許多挑戰需要應對,比如為我們的工業能源需求創造更多的靈活性,而且必須大大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建設。

此外,我們還需要推動跨歐洲電網和國際綠色氫氣基礎設施的建設。我們已經看到,不僅在可再生能源領域,而且在提高建築、交通和工業的能源效率方面,都有很多行動。這使我對未來的道路感到樂觀。

第一财經:德國的目标是到2030年,80%的總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而現在是50%左右。你認為這個路線圖對德國來說容易完成嗎?還需要哪些努力?

納林格:我們現在需要的是采取具體的實施步驟。德國需要在10年内将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費中的比例提高一倍,為了做到這一點,它需要将建成的速度提高兩倍。是以,重要的是用短期的基準來證明長期的目标,以檢查我們是否一直在軌道上。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我們的感覺是,德國新政府正在以一種親力親為的方式推進,比如德國政府剛剛宣布可再生能源的建設是一個“突出的公共利益”的問題。然而,為了實作這一目标,還需要簡化和加快新基礎設施的規劃和準許程式。

第一财經:你如何評估能源短缺對德國經濟的影響?在德國的能源轉型中,化工、工業和鋼鐵行業是否會受到沖擊?

納林格:我們确實面對着能源危機,但我們現在還沒有出現能源短缺,我們正在為避免短缺做準備。能源價格的上漲肯定會使所有行業面臨巨大壓力。而且它也将嚴重打擊私人家庭,進而減少需求。

現在關鍵是要避免真正的能源短缺。我可以保證的是,許多CEO都表示将盡其所能,堅持走“氣候中立”的道路,這不是“盡管”有這場能源危機(是以這樣做),而是“因為”這場能源危機(才這樣做)。

第一财經:德國總理肖爾茨說,由于俄烏沖突,德國必須加快能源轉型。能源政策是安全政策,但改變是有代價的。你怎麼看成本和安全之間的關系?

納林格:能源政策一直是安全政策,但有一段時間我們選擇不關注這方面的問題。現在我們正在為這種忽視付出高昂的代價。我們要清楚:能源政策的改變所帶來的成本,比完全不改變的成本小得多。

事實上,如果我們30年前就按照認知行動,我們所要付出的代價會小得多。今天,對可再生能源的投資将得到多倍的回報,因為它一直對氣候有利,但現在它也增加了我們的安全、自由和獨立。是以,現在是推進的時候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