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希臘神廟到尋常人家,羅馬柱「流行」了2500年

作者:蔡胡子

來自 今朝裝飾集團

從希臘神廟到尋常人家,羅馬柱「流行」了2500年

流行的風潮有時讓人摸不着頭腦。剛要去深入了解,發現這股風如昙花一現。而羅馬柱的這股風,一直穩穩地吹着。

1992年,大陸開啟商品房時代,福利分房制度被取代。這之後,家裝公司如雨後春筍勃然而發。加之改革開放的步伐越來越快,看過世界的人也越來越多,這時的家裝風格整體更「西式」一些。同時,被用于大型建築外部的「羅馬柱」,被用到了家裝中。

歐式、法式等繁複類風格的家裝中都少不了羅馬柱的身影。再之後,熱情退潮,當你以為再也找不到它的身影的時候,卻發現「自建别墅」外十之八九都是羅馬柱的身影;平層之中,簡約風的房間中也特意設計了「拱門+羅馬柱」的組合。

羅馬柱的風,緩緩地吹着,從不曾停止。

從希臘神廟到尋常人家,羅馬柱「流行」了2500年

1.古希臘

羅馬柱,作為建築中傳統經典的立柱設計,并非誕生于古羅馬,而是起源于西方文明的源頭——「古希臘」。

公元前6世紀,希波戰争結束後,随着經濟、政治、文化、科技的高速發展,古希臘人在哲學、思想、建築、科學、文學等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詣,進而形成了光輝燦爛的希臘文化。而莊嚴肅穆的神廟建築,更成為了這一文化的集大成者。

當時的古希臘,盛産「大理石」,人們因地制宜,以大理石為主要材質,建設了一系列的神廟。(羅馬柱的英文是marble pillar,就是大理石柱子)

到了公元前5世紀,這種柱子從「柱頭」到「柱身」再到「柱座」,都形成了一套獨特的體系,尤其是柱頭的紋樣設計,從簡到繁,樣式繁複華麗。但此時的柱子并未被賦予新的名字,而是被簡單地稱為柱式,坐落于雅典衛城的帕特農神廟,就是最具代表性的柱式建築之一。

公元前447年的希臘,建築領域中的各種風格開始同時并行,著名的「帕特農神廟」是由「多立安風格」建成的。

從希臘神廟到尋常人家,羅馬柱「流行」了2500年

「愛奧尼亞Ionic風格」是衛城建築啟用的風格。那種神廟的建築原則跟「多立安風格」的神廟一般無二,然而「整體外形不同」,别有個性。它的圓柱遠遠不是那麼粗壯強勁,好像是「細長的竿子」,柱頭亦即柱帽不是樸實無華的上方下圓形狀,側面已經有「富麗的卷渦紋」,似乎也在顯示那一部分的作用是托着屋頂的大梁。這類在局部精工細作的建築給人以無限優雅、無限輕松的整體印象。

最能充分展現這種「愛奧尼亞風格」的一座建築是「厄瑞克忒翁神廟」。

從希臘神廟到尋常人家,羅馬柱「流行」了2500年

優雅、輕松的性質也是哪個時期雕刻和繪畫的特征,它起步與菲狄亞斯身後的一代。這個時期,雅典正在跟斯巴達人浴血苦戰,戰争毀滅了雅典乃至整個希臘的繁榮昌盛。公元前408年一段短暫的和平時期,雅典衛城的「勝利女神小神廟」增建了石欄,欄上的雕刻和裝飾表現出趣味正轉向纖美和精緻,這也明顯地反映在「愛奧尼亞」的風格上。

希臘藝術由原來僅僅在幾個小城市内有影響,變成現在得以發展成為幾乎半個世界的圖畫語言了,離不開亞曆山大帝國的奠基。這種發展也必然影響了希臘藝術的性質。

公元前4世紀初期發明的一種新型的柱式更受歡迎,它以富有的商業城市科斯林Corinth的名字命名。所謂的「科林斯風格」,是在愛奧尼亞式的卷渦紋上增加葉飾以美化柱頭,而且一般都有更多更華麗的花飾遍布建築物各處。這種華麗的樣式跟東方新興城市廣泛興建的豪華建築物正相适合。

從希臘神廟到尋常人家,羅馬柱「流行」了2500年

當羅馬人征服天下,在那些希臘化王國的廢墟上建立起自己的帝國時,藝術多少還保持了原狀,同時也有了一定的變化。

羅馬人的典型做法是從希臘建築中「取其所好」,然後按照自己的需要加以運用。

羅馬建築中最出名的也許是一座圓形競技場——羅馬鬥獸場。那是典型的羅馬建築。事實上,希臘神廟所用的三種建築風格,這裡都用上了。底層是多立安風格的變形——甚至還保留了間闆(梁與梁之間的空隙)和三槽闆(梁頭的三道切口);第二層是愛奧尼亞式;第三層和第四層是科林斯式半柱。羅馬結構跟希臘形式或「柱式」的這種互相結合,對後來的建築師有巨大的影響。

從希臘神廟到尋常人家,羅馬柱「流行」了2500年

古羅馬時期,羅馬人對柱子樣式進行了改進,增加了兩個樣式,即「塔西幹柱式」和「混合柱式」,統稱為「古羅馬五式」,而古羅馬五式現在通常将其稱為「羅馬柱」。

歐式羅馬柱有「非承重型空體羅馬柱」,「現澆承重型實體羅馬柱」這兩種不同類型。

主要有繼承于古希臘的多裡克柱式、愛奧尼克柱式、科林斯柱式。發展于古羅馬的塔司幹柱式、混合柱式。

2.多裡克柱式 Doric

柱頭簡潔,柱身有凹槽。

公元前7世紀,開始出現在愛琴海西岸。是古希臘最早、最流行的柱式。在帕特農神廟可以看到它。

多利克是一種沒有柱基的圓柱,直接放置于階座上,比較粗壯宏偉,圓柱表面從上到下都有連續的溝槽,溝槽的數量一般都在16到24條之間,槽的深度偏淺,而且槽邊是棱角,柱徑與柱高的比例為1:8。适用于建族的底層和柱廊等。

多利克柱式也被稱為男性柱。羅馬多立克柱式是羅馬人對希臘多立克柱式的改造,在原有的柱礎下面增加了一個台基。對比可以發現希臘式的多立克柱式沒有柱礎。

從希臘神廟到尋常人家,羅馬柱「流行」了2500年

3.愛奧尼克柱式 Aonic

柱頭大渦卷,柱身有凹槽。

公元前6世紀,開始出現在愛琴海東岸。愛奧尼克與多裡克分别象征着女性的柔美和優雅——愛奧尼克;男性的強壯和幹練——多裡克。

這種柱式比較纖細輕巧,柱頭會有比較精緻的雕刻,柱身也比較長,整體呈現上細下粗,但從上到下又不是弧形。柱身凹槽相對會比較深,并且是半圓形。凹槽有24條,槽的深度偏深,柱頸與柱高的比例為1:9,柱頭有裝飾,是由兩個相連的圓形渦卷所組成的,渦卷上有頂闆,直接頂上面的梁。總之,它給人一種輕松自由感覺,有一種女人氣質,被稱為女性柱。裝飾适用于獨立建築和兩層以上的複合建築柱廊、神廟式柱廊等。

勝利女神廟和伊瑞克提翁神廟都是使用的艾奧尼克柱式。

從希臘神廟到尋常人家,羅馬柱「流行」了2500年

4.科林斯柱式 Corinthian

柱頭用茛苕葉環繞裝飾,比例較纖細。

公元前5世紀産生與古希臘科林斯城邦。在古希臘應用不多,雅典的宙斯神廟當中可以看到它。後來成為古羅馬最流行的柱式。

科林斯柱式的柱頭四個側面都有渦卷形裝飾紋樣,它比愛奧尼柱式更加的纖細,柱頭是用茛苕(Acanthus)作裝飾,形似盛滿花草的花籃,顯得非常華麗纖巧,它的裝飾性更強。

古羅馬科林斯柱風格凹槽與愛奧尼柱風格相同,柱頸與柱高的比例為1:10,是“奢華”的代名詞。主要的裝飾主題是莨苕葉,應用于獨立建築一層的柱廊、複合建築二層的柱廊、寺廟式柱廊等。

羅馬人繼承并完善了柯林斯柱式,廣泛用來建規模宏達、裝飾華麗的建築物。

宙斯神廟使用的是這種柱式。

從希臘神廟到尋常人家,羅馬柱「流行」了2500年

5.塔司幹柱風格 Tuscan

柱頭簡潔,柱身無凹槽。

塔斯幹柱式也叫托斯卡納柱式,是羅馬人在希臘多立克柱式上發展而來,去掉了多立克柱式上的凹槽,風格簡約樸素,粗壯有力。

古羅馬塔斯幹柱風格是從多立克柱風格演變而來的。柱體内無凹相,柱徑與柱高之比為1:7,是古羅馬五種風格中最短、最簡單的一種。檐部與柱體之比為1:4,主要用于單體建築獨幕喜劇、門廊、牢房等。

從希臘神廟到尋常人家,羅馬柱「流行」了2500年

6.混合柱式 Composite

柱頭裝飾性強,比例纖細。

又稱羅馬複合式柱式,喜歡裝飾的古羅馬人,将愛奧尼克柱式的渦卷和科林斯柱式的茛苕葉結合在一起形成的混合柱式,也是五柱式中最華麗複雜的一個。

古羅馬混合風格的柱頸與柱高比為1:10-1:11,結合了愛奧尼柱風格和科林斯柱風格的特點。主要用于獨立建築的柱廊、建築頂層等。方法與科林斯柱風格相同。

從希臘神廟到尋常人家,羅馬柱「流行」了2500年

7.結構

羅馬柱,它的基本機關由「柱」和「檐」構成。柱可分為「柱礎」、「柱身」、「柱頭」(柱帽)三部分。由于各部分尺寸、比例、形狀的不同,加上柱身處理和裝飾花紋的各異,而形成各不相同的柱子樣式。

8.如何選

品質較好的羅馬柱石材,其内部應是緻密均勻且無顯微裂隙的,那麼敲擊的聲音會清脆悅耳。

一般「抛光度」越高的羅馬柱,它的使用壽命就會比較長,品質也就相對較好。在對羅馬柱進行外觀觀察時,還得檢視羅馬柱的表層是否有色差、裂縫等缺陷,否則會影響整體的裝飾效果。

品質較好的石材應是「均勻的細料結構」,具有細膩的質感的。

用石膏雕浮并進行粉刷的羅馬柱,其外觀呈現出來的圖案會非常明顯,而且不會全部聚集在一起,是以品質較好的羅馬柱的雕刻看起來會非常的精細,立體感比較足。

從希臘神廟到尋常人家,羅馬柱「流行」了2500年

圖檔來源小紅書:真的法式自裝日記

9.自建房的羅馬柱尺寸

羅馬柱的大小并不是固定的,這取決于它們在哪裡使用。一般來說,歐式别墅的小羅馬柱直徑可達15cm,窗柱直徑可達15-20cm,歐式窗柱可裝飾在25cm左右,通常用于門前直徑60-120cm。

10.自建房的羅馬柱距離

羅馬柱之間間距尺寸是沒有固定标準的,直徑一般是高度的1/10-1/9,高度要根據别墅的設計用途等尺寸來定。太寬不安全,太窄不好打掃。大框立腿的間距離應該通過力學計算确定,一般情況下,間距控制在2m以内為好。

從希臘神廟到尋常人家,羅馬柱「流行」了2500年

圖檔來源小紅書:Momi Tang

11.顔色

以「白色」為主。簡約大氣,樸素堅毅的美感。随着裝飾越來越個性化,很多業主也會選擇其他顔色的羅馬柱。

也可以根據家裝「主色調」而定(于牆體顔色一緻),多是低飽和度顔色。

更為個性的搭配方法是與牆體顔色不同,但是所用的顔色是裝修「次色調」。

例如整體搭配是主色調白色+次色調綠色,牆體是白色,那麼羅馬柱選綠色。對比強烈,确與整體裝修配色統一。

12.其他裝飾作用

近幾年比較流行的裝飾方法是用羅馬柱作為「茶幾底座」。不僅可以适配歐式等繁複類風格,也可以融入進簡約、原木等風格當中。

如果家裡有不能拆、不能挪的「承重柱」,可以考慮包裝成羅馬柱。

從希臘神廟到尋常人家,羅馬柱「流行」了2500年

圖檔來源小紅書:趁早早

總結

如果要在拱門兩側做羅馬柱,注意牆體的厚度,太厚的牆體如果勉強做羅馬柱可能顯得又矮又粗,比例不和諧,并不美觀。

自建房可以根據需求安裝羅馬柱。

平層類房間,層高較高且面積大的情況下,喜歡此類風格可以考慮局部少量設計羅馬柱。在近幾年大熱的簡約類、複古類風格中,都能看到羅馬柱的身影,并且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