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85年7月19日,老山前線的六号哨位上槍炮轟鳴,韋昌進咬着牙把眼球塞回眼眶,随後又把報話機拖到身邊,綁上了幾顆手榴彈

作者:曆史趣聞與生活常态

1985年7月19日,老山前線的六号哨位上槍炮轟鳴,韋昌進咬着牙把眼球塞回眼眶,随後又把報話機拖到身邊,綁上了幾顆手榴彈。這是他最後的防線,已經做好了與敵人同歸于盡的準備!

當時,韋昌進所在的排,奉命駐守一處無名高地。這是一處突兀的小山包,卻是敵我雙方争奪最激烈的戰略要地,韋昌進和張澤群、成玉山等五名戰士堅守的六号哨位,又處于陣地的最前沿,與敵人陣地相距最近的地方不足十米。

19日淩晨,韋昌進突然接到指令,敵人欲集中兩個營又一個連的兵力向無名高地發起進攻,而六号哨位又首當其沖,是敵人重兵争奪的陣地之一,務必堅守待援,決不能讓陣地落入敵人手中。

接到指令後,韋昌進急忙叫醒戰友,沖出溶洞進入各自的射擊位置。然而,他們剛進入陣地,密集的炮彈就落在了陣地上,成群的越軍緊随其後,在炮火的掩護下向陣地蜂擁而來。

韋昌進和戰友們用沖鋒槍還擊,不時将手榴彈奮力扔進敵群,硝煙籠罩了整個六号哨位。

在激烈的戰鬥中,韋昌進突然感覺鎖骨和左臂一陣刺疼,随即一股溫暖的液體噴湧而出,很顯然這是中彈了,但是敵人就在眼前,沒時間包紮。

他一邊用機槍掃射,一邊撿起身邊的手榴彈、爆破筒,沒命砸向敵群。

激烈的戰鬥持續了十幾分鐘,五名勇士擊退了敵人的第一輪進攻,可陣地上也隻剩下了韋昌進、苗挺龍、吳冬梅三人。

韋昌進明白,敵人馬上就會展開第二輪進攻,到時的炮火會更加猛烈,于是急忙喊着兩位戰友向溶洞轉移。

可剛到洞口,密集的炮彈便在身後爆炸,巨大的氣浪把他們掀出老遠,韋昌進兩眼一黑昏了過去。

劇烈的聲浪響徹溶洞,韋昌進在聲浪的震顫中慢慢清醒了過來,卻感覺眼前一片模糊,一個肉乎乎的圓球在耷拉在左半邊臉上。

他用手一摸,才知道左眼球被炸了出來,随即咬着牙把眼球塞了回去,使勁揉了揉右眼,才勉強看清了洞内的情況。

戰友苗挺龍已經犧牲,渾身是傷的吳冬梅急忙找來急救箱,想要給韋昌進包紮一下。可一枚炮彈又在洞口炸裂,吳冬梅當場犧牲,韋昌進被炮彈碎片穿透了肋骨,再次昏了過去。

不久後,韋昌進緩緩醒來,洞内一片漆黑,洞口已經被掉落的巨石給擋住了,但是能夠清晰地聽到,敵人在洞外叽裡呱啦地說話聲。

他強忍劇痛爬起來,摸索着找到一箱彈藥,把地雷扔到洞口,随即把報話機拖到身邊綁上手榴彈,這是最後一道防線。

韋昌進通過報話機,将陣地的情況上報到排裡,引導炮火覆寫在六号哨位的陣地上。就這樣,他一直堅持到晚上八點多,期間擊退了敵人數次進攻,直至等到援軍抵達。

戰後,韋昌進因傷勢嚴重、失血過多,在後方經過醫護人員七天七夜地奮力搶救,才脫離了危險,後來被軍委授予“戰鬥英雄”稱号!

1985年7月19日,老山前線的六号哨位上槍炮轟鳴,韋昌進咬着牙把眼球塞回眼眶,随後又把報話機拖到身邊,綁上了幾顆手榴彈
1985年7月19日,老山前線的六号哨位上槍炮轟鳴,韋昌進咬着牙把眼球塞回眼眶,随後又把報話機拖到身邊,綁上了幾顆手榴彈
1985年7月19日,老山前線的六号哨位上槍炮轟鳴,韋昌進咬着牙把眼球塞回眼眶,随後又把報話機拖到身邊,綁上了幾顆手榴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