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水質安全觸目驚心 水上樂園如何“洗白”?

作者:懷揣夢想的絕殺球

7月13日早晨,一條“突然對水上樂園失去興趣了”的話題沖上了熱搜榜,一時間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共鳴。截至7月13日晚間,這條熱搜閱讀量超過了5億,讨論次數達到了5.4萬,參與原創的人數達到了7195人。

水質安全觸目驚心 水上樂園如何“洗白”?
水質安全觸目驚心 水上樂園如何“洗白”?
水質安全觸目驚心 水上樂園如何“洗白”?
水質安全觸目驚心 水上樂園如何“洗白”?

從參與讨論的人群中來看,女性朋友占據了絕大多數。究其原因,是因為在水上樂園這種公共水域裡玩耍,不安全衛生的水質會對天然抵抗力弱的女性造成比男性大得多的細菌和疾病威脅。因為沾染疾病而導緻的痛苦會大大抵消掉遊客在水上樂園玩水的樂趣,是以這也是為什麼會表達出這種“突然對水上樂園失去興趣了”的無奈和憤懑之情。能夠沖上熱搜,也說明大家的确對于公共遊樂水域安全的問題忍無可忍了。

水質安全觸目驚心 水上樂園如何“洗白”?
水質安全觸目驚心 水上樂園如何“洗白”?
水質安全觸目驚心 水上樂園如何“洗白”?

之是以這條熱搜能在炎炎夏日的7月突然出現,毫無疑問是因為相比于室内健身場所的遊泳池,露天經營的水上樂園都是在夏天開放,且會盡可能容納更多的遊客,增加更多的收入,但是這樣也會更容易爆發問題。相比于面積和容量更小、監管更嚴格的室内泳池來說,水上樂園通常無論在水容量和面積上,規模都更大,水處理的要求和難度也就更高。但是在監管上,似乎反而沒有室内泳池嚴格,給人的感覺就是水上樂園的水質安全處于一個被忽視的死角之中。

恰巧我最近在做斯邁夫《産業領軍者》節目時,對兩家深耕泳池水安全領域的企業上海藍宇水處理科技有限公司和戴思樂集團都先後進行了直播訪談,對于水處理水安全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以水上樂園為例,要想實作水質安全同樣要從水處理工藝上着手,也就是為大家所熟知的循環、過濾、消毒三個環節。

通常來說,在規定的循環周期内,水上樂園的水體、水流量均比其他水上娛樂項目大得多。這就對水處理裝置提出很高的要求,無論是水泵、過濾裝置還是消毒裝置,均要滿足大流量水體處理的要求。裝置廠家一方面要解決裝置必需的大水流量的問題,一方面也要解決突發事件裝置緊急關停的問題;工程商則要在給水和排水方面下功夫,更好地設計給水和回水的方式,同時保證水質安全和遊客的生命安全。

水質安全觸目驚心 水上樂園如何“洗白”?

水上樂園水處理裝置的要求是非常細緻的,即使在規定的循環周期中,不同的項目要求的周期也有所不同。例如漂流河要求的周期為1-4小時,滑道類池要求的周期為2-3小時,兒童類池要求的周期則為0.5小時,沖浪池要求的周期為2-4小時等。是以根據不同的循環周期提供不同的裝置、提出不同的解決方案,是水處理供應商在設計階段就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水質安全觸目驚心 水上樂園如何“洗白”?

既然有了這樣的标準,那為什麼現在國内的水上樂園水質安全問題還是如此讓人擔憂呢?就這個問題,我也再次采訪了戴思樂集團副總裁楊麗晶女士。楊總表示,水上樂園之是以出現水質安全問題,第一個原因是無論過濾還是消毒,都沒有達到應有的國家标準。比如像沖浪池和兒童類池等池類都有不同規定時間的水循環周期,在這種情況下,水處理的裝置就一定要到位,比如管道、水流量、過濾、消毒一定要能滿足要求,而且一定要用臭氧或者是紫外線做消毒。

第二個原因,是很多客戶在選擇水處理供應商時,或者說有些水處理供應商給客戶提供的裝置和服務達不到标準,可能很多客戶并不懂這其中的道理,是以最終變成了隻考慮價格,不考慮品質。尤其這個行業裡不負責任的廠家會誤導客戶,說這個水處理的配置沒有必要那麼進階,然後提供給客戶便宜的裝置。這些裝置管道型号偏小,過濾達不到标準,滿足不了循環周期的要求,這樣的話水質肯定就沒有保障,水質沒有保障就會出現渾濁,然後裡面的各種細菌就會滋生出來,這個時候,客戶會投放大量的藥劑,如果藥劑解決不了,還會有人在水裡投放生氧水。目前行業裡的這種欲蓋彌彰、亡羊補牢的行為還是比較常見的。

楊總表示,想真正處理好這種水上樂園水質安全的整體造價的确是不低的,比如說與戴思樂合作的方特系(注:“方特”是由華強方特文化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方特系列主題樂園品牌),無論是蕪湖、南通、鄭州等地的方特樂園,還是開封的銀基系(注:銀基水世界是永基文化傳播公司在開封建設的一處具有國際水準的大型文化旅遊産業項目),他們的水處理都不便宜。但是等到真正把這種水質安全做到位之後了呢,這些水上樂園就不會出現上述的那種問題了。

水質安全觸目驚心 水上樂園如何“洗白”?
水質安全觸目驚心 水上樂園如何“洗白”?
水質安全觸目驚心 水上樂園如何“洗白”?

楊總以與戴思樂合作的瀚海水上樂園為例,說在遊客人數最誇張的時候,裡面就像下餃子一樣,超出了這個水上樂園容量一倍以上的人員,但是即便是這樣,這個水上樂園的水質仍然是有保障的。這裡面就涉及到在做過濾的時候,要考慮到高峰時期的人群數量,然後針對這種客流,水上樂園在選擇過濾方式時就要選對方法。但是由于很多水處理供應商并不具備這個能力,隻是一味迎合客戶低價的概念,做一些簡單的水處理的東西。而客戶一看花不了多少錢就能做,自然感到高興,和對方一拍即合。這種情況下,做出來的水質處理就是在坑遊客,最終坑的還是水上樂園自己。

水質安全觸目驚心 水上樂園如何“洗白”?

楊總認為這種水上樂園的項目水處理投入的成本确實要比泳池的投入要大一些,但是如果水上樂園營運方營運能力強的話,把水質做的好的話,可以把票價賣的更高,這樣總體來說其實依然還是盈利的。楊總表示,在這個行業裡,的确存在着這樣的一種怪相,如果一家水上樂園選擇了一個不專業的水處理公司,做了一個便宜的服務,它就會進入到惡性循環中。因為前期沒有做到位,遊客體驗感不好,問題頻出,這樣營運方需要更多的輔助手段去補救,導緻營運成本越來越高,但是客流卻越來越少,這樣會讓營運方反而是更加的不容易。

楊總認為,最好的宣傳其實就是遊客自己給你做的宣傳,做好前期的水質安全工作,保障了遊客的切身利益和體驗感,這樣這家水上樂園就會進入到一個良性循環之中。但是中國水上樂園市場現在存在的這種良莠不齊的情況,也是目前一種現狀的反映。

對此,上海藍宇水處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袁樹東先生認為出現這種水質安全的問題,是因為目前國内在水質安全的認識上還與國際頂尖标準有着相當大的距離。比如就拿藍宇參與的上海迪斯尼水處理工程來說,迪斯尼方面甚至對于噴泉的噴霧是否會達到對人體有害的問題上都會慎而又慎,更不要說需要人體泡在其中的水池了。袁總認為,國内很多的水上樂園隻是房地産開發商在建造售賣樓盤時所做的一個賣點工程,其實開發商并沒有對水上樂園的專業性和安全性給予足夠的重視,這也是之前所遺留下來的一個問題。

水質安全觸目驚心 水上樂園如何“洗白”?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1月1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印發《“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規劃》,在《規劃》的最後寫道,堅持依法治水、科學管水,全面加強水利法規制度建設,強化涉水事務監管,推進科技人才創新和水文化建設,不斷提升水治理能力現代化水準。我們也希望,在這份政策的感召和監管下,不要讓水上樂園的水質安全成為一個被忽視的死角,進而讓一個個遊客最終被迫遠離這片“失去興趣”的水域。同時作為水上樂園的建造方和營運方,也要用高标準嚴要求來對待自己的水質安全,這樣才能形成“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的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