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剝3個粽子不吃,母親生氣摔碗:吃剩飯的媽媽,活得不如保姆

作者:木棉和橡樹

文|木棉

今天,一則新聞沖上熱搜,一個孩子因為3個粽子,将母親的“過分行為”公布與衆,請求媒體公審,關于事件的讨論,瞬間引爆網絡。

孩子剝3個粽子不吃,母親生氣摔碗:吃剩飯的媽媽,活得不如保姆

01、3個粽子,壓垮一個母親。

事件的起因是,孩子的奶奶和外婆都給孩子家送來了粽子,老人說各種餡料的粽子中有肉粽和蛋黃粽,而孩子就喜歡吃這兩種餡料的粽子,于是孩子開始找這兩種餡料的粽子。

孩子将一個粽子加熱後,剝開粽葉,發現不是自己喜歡吃的餡料,就把剝開的粽子放在一邊,繼續加熱第二個粽子。

剝開第二個粽子,孩子發現,也不是自己喜歡的餡料,就又把剝開的粽子放在一邊,繼續加熱第三個粽子。

第三個粽子剝開,還不是孩子喜歡的餡料,孩子再次把剝開的粽子放在一邊。

這三個粽子孩子都沒有吃,孩子也沒有耐心再去找了,就加熱了蝦餃準備吃。

孩子剝3個粽子不吃,母親生氣摔碗:吃剩飯的媽媽,活得不如保姆

誰知,孩子的媽媽看見了剝開未吃的3個粽子,瞬間火冒三丈,大聲訓斥孩子:“不好吃就都别吃了”,繼而這位憤怒的母親将鍋碗瓢盆都砸碎了。

孩子覺得非常不解和委屈,于是将母親的“暴行”放到網上進行公審,并質問到:“就想問問大家至于發這麼大的火嗎?”

其實回答孩子的這個問題,非常簡單,我想問這個孩子一個問題:你把這3個粽子剝開,你又不吃,你打算讓誰吃呢?

打算一:讓媽媽吃(數千年來,很多家庭的傳統)。

打算二:扔掉(絕少有媽媽舍得這麼做)。

孩子剝3個粽子不吃,母親生氣摔碗:吃剩飯的媽媽,活得不如保姆

如果孩子的打算是一,那麼孩子有沒有考慮過,媽媽是否喜歡吃粽子?是否喜歡吃剝開的這3個粽子的餡料?能否一次性吃下這3個粽子?如果這幾個問題的答案都是否定的,換位思考,一個人被一口氣塞下3個難以下咽的粽子,誰能不憤怒!!!

如果孩子的打算是二,把3個粽子扔掉,那麼請問,平時生活中是誰在出錢出力孝敬老人?是誰在起早貪黑養家糊口?又是誰在省吃儉用維持家用?如果答案是孩子自己,那麼好,仍3個,10個,誰管得着!如果是父母在付出這一切,那麼,孩子,你連浪費一粒米的權利都沒有!!!

由此可見,這3個剝開未吃的粽子背後,孩子的不知感恩,随意浪費,推卸責任,不知體諒父母,都成為壓垮這位媽媽情緒的稻草。

孩子剝3個粽子不吃,母親生氣摔碗:吃剩飯的媽媽,活得不如保姆

02、讓一人忙碌,是全家人的過!

一個孩子抱怨媽媽脾氣暴躁,何以會引起公衆的熱議呢?

抛開具體事件而言,這個問題反映的是數千年來,中國傳統家庭文化中的毒瘤:很多家庭中,付出最多的人,往往最卑微,最不被認可和尊重。

之前,有一個女孩兒跟我講述過她的親身經曆,她和相戀4年的男友到了談婚論嫁的階段,男友帶她見家長,和男友一家隻吃了兩頓飯,她堅定地和男友分手了。

剛到男友家,男友的爸爸提議大家去飯店吃飯,可男友的媽媽怯怯地說,家裡已經準備了餃子餡,還是在家吃吧。

男友的爸爸馬上拉下臉來,訓斥男友的媽媽不懂事,準兒媳第一次來家,還這麼窮酸,真丢人!

孩子剝3個粽子不吃,母親生氣摔碗:吃剩飯的媽媽,活得不如保姆

男友的姐姐也不耐煩地訓斥男友的媽媽:“你啊,總是在大家高興的時候掃興,什麼時候能改改!”

連女孩的男友也不高興了:“媽,你能不能别沒事找事!”

女孩看出男友媽媽的尴尬,借口說自己坐火車太累,不想出門了,就在家裡吃吧。

男友的媽媽聽到這句話,就像看到了救星一般,馬上去廚房忙活起來。

這時候,男友的爸爸和男友開始坐下看電視、刷手機、喝茶聊天。

男友的姐姐,躲進卧室,一邊追劇,一邊訓斥、監督自己的孩子寫作業。

男友的姐夫則幹脆打起了手機遊戲。

孩子剝3個粽子不吃,母親生氣摔碗:吃剩飯的媽媽,活得不如保姆

隻有男友的媽媽一個人在廚房裡忙活7個人的餃子和一桌子的菜。

女孩過去幫忙,男友的媽媽眼睛都紅了:“這麼多年,都是我一個人在忙!”

收拾一條魚的時候,男友的媽媽被魚刺劃破了手,女孩去告訴男友,男友說:“我媽自己知道Ok繃在哪裡。”

男友的爸爸說:“貼上Ok繃也不管用,幹活兒還不利索。”

男友的姐姐和姐夫則沒有吱聲。

女孩回到廚房,男友的媽媽已經帶上膠皮手套繼續收拾魚了,邊收拾邊說:“跟他們說還不如不說!”

孩子剝3個粽子不吃,母親生氣摔碗:吃剩飯的媽媽,活得不如保姆

03、餐桌上的剩飯,是家庭文化的惡。

等酒菜已經上桌了,一家老小都坐到了餐桌旁,除了男友的媽媽,她要給全家煮餃子。

男友的媽媽先撈出一個餃子問男友爸爸:“熟沒熟?鹹淡合适嗎?餡兒調得怎麼樣?”

男友的爸爸則一邊嫌棄一邊嘗,停下筷子說道:“煮了大半輩子餃子了,還不知道生熟?淡了,沒味道!一輩子你也弄不準!你再做還能比飯店的飯好吃?”

男友的媽媽很尴尬,臉瞬間紅了,沖着女孩抱歉地說:“對不起啊,今天人一多,把握不好鹹淡了。”

說完就去撈餃子了。

“來幾瓣蒜!”男朋友的爸爸叫道。

孩子剝3個粽子不吃,母親生氣摔碗:吃剩飯的媽媽,活得不如保姆

男友的媽媽馬上放下手裡的勺子馬上去剝蒜。

“媽,來碟醋!”男友的姐姐喊道。

男友的媽媽把蒜放到桌子上,又馬上去倒醋碟。

“媽,我的醋裡要放香油和味精,”女孩的男朋友說。

男朋友的媽媽又馬上去拿味精。

這時鍋裡的餃子開了,湯溢了出來,男友的媽媽手忙腳亂去關火,還是被溢出的滾燙的湯把手燙了,啊地一聲叫了出來。

誰知男友媽媽被燙,換來的不是家人的關心而是訓斥。

孩子剝3個粽子不吃,母親生氣摔碗:吃剩飯的媽媽,活得不如保姆

“幹活永遠都隻圖快,毛裡毛糙的,根本不細心!”男朋友的爸爸訓斥道。

“你就不能先把火調小再去拿味精嗎?”男友對媽媽說。

當男友的媽媽用燙紅的手,哆嗦着端出最後一碗餃子時,餐桌上的人已經吃個差不多了。

“媽,孩子喜歡吃煎餃子,你給我們打包一碗餃子,我們帶回家晚上煎着吃!”男友的姐姐對剛坐下的母親說。

于是,男友的媽媽開始揀餃子,将沒有破皮和破皮的餃子分開,沒有破皮的,給女兒帶回去,破皮的餃子,留給自己!

孩子剝3個粽子不吃,母親生氣摔碗:吃剩飯的媽媽,活得不如保姆

等給女兒打包好餃子,男友的媽媽才安心地坐下來,吃一家人吃剩下的飯菜,吃飽後,将剩飯菜收入冰箱。

晚飯,男友的爸爸堅持去外面飯店吃,可到飯店點餐時,有一道菜是按人頭點的,男友的媽媽堅持少點一份,說她不吃,馬上招來全家人的嫌棄和厭煩。

“你啊,一輩子窮酸,上不了台面!”男朋友的爸爸生氣地說。

“你少吃一份,咱家就富了?你這樣多丢人!”男友對媽媽說。

“你這樣,還不如在家吃剩飯剩菜呢!”男友的姐姐氣憤地說。

孩子剝3個粽子不吃,母親生氣摔碗:吃剩飯的媽媽,活得不如保姆

吃飯結束,男友的爸爸叫來服務員,對着桌子上的剩飯剩菜,大手一揮:“打包。”又對男友媽媽說:“夠你吃三天的了!”

回到家,男友的媽媽一個人整理冰箱,一邊整理一邊發愁:“這麼多,怎麼放得下,扔掉又可惜,老公、孩子們又不吃!其實,要是我自己,甯願喝一碗玉米面粥,也不願吃這些剩下的魚和肉的!”

第二天,女孩離開了男友家,堅持分手!

“如果你不喊她媽,我以為她是你家保姆,據我所知,即便是一個保姆,也是在用自己的勞動換取報酬、尊重和未來,而你媽媽呢?大半輩子沒有報酬、沒有尊重和未來,我不想走進一個讓妻子活得不如保姆的家庭!”是女孩給男朋友的分手理由。

孩子剝3個粽子不吃,母親生氣摔碗:吃剩飯的媽媽,活得不如保姆

04、寫在最後。

無論是一個孩子因為3個粽子惹怒母親,還是一個女孩兒因為男友家不尊重母親而堅持分手,其背後都是數千年文化中對女性付出的不認可、不尊重。

家裡的剩飯誰吃?媽媽!

家裡的髒活累活誰幹?媽媽!

家裡誰最無能、最不體面?媽媽!

家裡的孩子誰帶?媽媽!

孩子的作業誰輔導?媽媽!

孩子剝3個粽子不吃,母親生氣摔碗:吃剩飯的媽媽,活得不如保姆

老人照顧不好,誰最不孝?媽媽!

家裡的柴米油鹽、洗涮灑掃誰負責?媽媽!

孩子教育不好,是誰的過失?媽媽!

家裡的好吃的、好喝的、好穿的,都給誰?老公和丈夫!

如果以上問題的答案,都換成其他的家庭成員,哪來的那麼多憤怒又焦慮的母親呢?

願生活中的我們,多多反思吧!

孩子剝3個粽子不吃,母親生氣摔碗:吃剩飯的媽媽,活得不如保姆

願以上文字與我的讀者共勉。

喜歡我的文字,歡迎留言、點贊、讨論、轉發。

今日讨論的話題:

對于一個孩子因為口味不對,剝開3個粽子不吃,媽媽發火摔盆砸碗這件事,你們怎麼看?歡迎分享您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