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們是承前啟後的一代,但依然是“青年批評家”|訪談

作者:文學報
他們是承前啟後的一代,但依然是“青年批評家”|訪談
他們是承前啟後的一代,但依然是“青年批評家”|訪談
前不久,在談話節目《十三邀》中,學者錢理群出鏡談論自己的魯迅研究以及對當下疫情的觀察,笑談之間金句頻出,“圈粉”了不少非中文系出身的年輕觀衆。包括錢理群先生在内的這代學者,其實不僅善于做學術批評,也在興趣愛好上涉獵廣泛,正如他們所推崇的五四一代學人那樣,跨界出圈本是常事。事實上,對這代人還有另外一個文學史層面的稱呼,“第五代批評家”,謝冕、錢理群、洪子誠、王富仁、丁帆、陳平原、陳思和、南帆,這幾位學者的學術成就近期彙集進入了《當代著名學者研究資料叢書》第一輯。作為“第五代批評家”群體的代表人物,他們承接五四現代文藝思想,又開啟介入了當代文學思潮的興起,參與形塑當代文學的精神氣象,在與叢書主編周明全的訪談中,他講述了這些學者的學術精神與思想傳承,也作為“80後”批評家分享了對當下批評生态的觀察和期待。
他們是承前啟後的一代,但依然是“青年批評家”|訪談

《當代著名學者研究資料叢書》第一輯

周明全 / 主編

雲南人民出版社

他們是承前啟後的一代,但依然是“青年批評家”|訪談

他們對文學專業的研究與對現實批判的介入

緊緊結合

記者

《當代著名學者研究資料叢書》第一輯為什麼是從第五代批評家開始介紹?

周明全:“第五代批評家”這個概念是《當代文藝思潮》雜志的總負責人謝昌餘提出來的。1986年第3期《當代文藝思潮》推出“第五代批評家專号”。謝昌餘在專号“第五代批評家”的前言中寫道:“之是以叫作第五代,乃是因為他們承接了自己的前輩、長輩和兄輩。”順着謝昌餘的劃分思路,從五四至今,我們現在已經有七代批評家了,第八代正在成長之中。我主編《當代著名學者研究資料叢書》從第五代開始,一是這代學者中的佼佼者或代表性人物基本上都在世,很多問題我們可以交流溝通;二是第五代批評家在批評史上是承上啟下的一代人,這代人最大的特征是,他們的文學養料和精神傳承主要是從五四來的。上世紀80年代,一批在高校或學術機構的著名教授恢複了權威的學術地位,如李何林、王瑤、唐弢、賈植芳、錢谷融、徐中玉等,這些老先生都是五四一代學人的弟子,他們也是大多數第五代批評家的授業恩師。同時,第六代批評家,甚至部分第七代批評家又是第五代批評家的弟子;三是這代批評家是近四十年來批評學科規範的建立者,對今天的批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和影響。

他們是承前啟後的一代,但依然是“青年批評家”|訪談

記者

我也注意到像錢理群、陳平原的導師王瑤,早年師從朱自清,學者孫郁後來評價說王瑤就像一個中介,把文化傳統通過學生們又連結到了當代思潮中。這兩代學人在學術精神上能夠認同的關鍵點是什麼?

周明全:自1985年“新方法熱”後,批評的話題方式發生了重大轉變,第五代批評家接受來了來自西方的大量文藝理論,應該說,當下的文學批評、文學研究的整個學科建設的規範化,是從這個時候起步的。但無論是我們對西方的文學理論的借用、學習,繼而将之本土化,還是我們對傳統文論的創新性轉化,有一個根本的東西卻一直沒有改變,那就是學術精神,對自由、對真理、對文學審美的追求一直沒有變。比如,從賈植芳、章培恒到陳思和,往下到郜元寶、張新穎、金理等等,都是在這魯迅開創的現實批判的精神脈絡裡。我們會發現這些人使用的批評方法可能不一樣,研究的重心可能也各有側重,但有一點是不變的,那就是對文學專業的研究與對現實批判的介入緊緊結合在一起的。

他們是承前啟後的一代,但依然是“青年批評家”|訪談

《覺醒年代》中的魯迅特寫

記者

這代學人給外界的印象都是嚴肅嚴謹的學者,但其實他們也有許多豐富的面向,錢理群先生幾次因為談論魯迅的觀點而上了網絡熱搜,他身在學術界又善于自我反思學術風氣,曾經表示“我是高度自覺的向現行的學術發起挑戰,因為現行的學術就是兩個傾向,要麼就是純粹曆史書寫,完全不關心曆史現實;要麼就是曆史和現實貼得太緊,缺少一個曆史的距離和一個更大的眼光”。八十多歲還在持續給今天的社會提出新的價值理念、新的思想,這是很令人感動的。這是否也就是你所說的,這批人依然是“年輕批評家”,對文學現場的熱情一直在。

周明全:在上世紀80年代,第五代批評家不僅在年齡上是青年,在思想的銳度上頗具青年特征。比如1986年第3期《當代文藝思潮》推“第五代批評家專号”時,陳思和老師32歲,就在這一年,他發表了《中國新文學發展中的忏悔意識》《中國新文學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及其演變》《中國新文學發展中的現實戰鬥精神》《中國新文學發展的圓型軌迹》等,這組文章基本奠定了陳思和的“新文學整體觀”,以及《中國當代文學中的現代戰鬥意識》《當代文學中的文化尋根意識》等重要文章,同時,出版了與李輝合著的《巴金論稿》。三十多歲就奠定了自己在批評界的“江湖地位”,這是非常新銳的。今天,這代人都年近七十,錢理群先生已經83歲了,但思想的銳度依舊未減絲毫。對一個學者而言,年輕與否,我想思想是否年輕才是衡量的最為主要的标準。我本人也非常關注錢理群先生疫情期間的發言,同時,也非常留意丁帆、陳平原、陳思和等人的文章,直到今天,這代批評家、學者,依舊還是文學理論界、批評界的中堅力量,一直是引領這個時代的文學走向的主要力量,并沒有因為年齡的老去而在思想上有所減退。即便從論文數量看,像丁帆老師那樣每年在重要學術刊物發表多篇文章,也是年輕一代學者無法比拟的。從這個意義上講,他們今天依然是“青年批評家”。

他們是承前啟後的一代,但依然是“青年批評家”|訪談

《巴金研究論稿》陳思和 李輝 / 著

複旦大學出版社

記者

的确,這批學人創作旺盛、涉獵廣泛,如今我們報紙還不時會刊發他們中一些人的新文章,像丁帆老師寫了影評、音樂、書法、美術等方面的評論文章,去年在我們文學報發的一篇呼籲學院批評要融入感性思維和形象思維的文章更引起了不少共鳴。他們對大話題、真話題一直保持着敏銳的洞察和發聲的勇氣。

周明全:從批評史的角度看,上世紀80年代是一個思想解放的時代,批評界的新方法論,也可看做是思想解放的一個分支吧。第五代批評家(包括一部分第四代批評家),主要依靠對文學的審美建構而成為承上啟下的一代批評家。第五代批評家大都在高校裡接受過系統的學術訓練,随即留校任教,逐漸形成了學院批評的特點。這是文藝批評最為根本性的變化。批評家轉入高校最本質的變化就是批評的性質和功能随之發生了根本變化——它不再具備審查作品、指導作家創作的權力。第五代批評家本身就是思想解放的産物,他們身上天然地具有了敢于談大話題、真話題的勇氣。這和第七代批評家成長在網絡時代、新媒體時代,是有很大差異的。

他們是承前啟後的一代,但依然是“青年批評家”|訪談

真正優秀的作家,

是希望能聽到同代批評家提出的質疑

記者

回看第五代批評家,他們是建立了學院派批評風格的一代人,主編的文學史教材塑造了中文系學生的思考範式,但同時他們也一直具備着理性自覺和反思精神,印象很深的是,在看到許多年後學院派批評變得規範和世故之時,陳思和就直言說,“批評家作為知識分子獨立主體的缺失,看不到文藝創作與生活真實之間的深刻關系。”也正是因為學院派批評的滞後以及文藝環境的變化,給了更多批評場域出現的機會,你身在文學期刊陣地自己也做批評,如何觀察當下文藝批評的多聲喧嘩,“80後”批評家的精神特征有沒有完全建立起來?

周明全:上世紀80年代後期,批評界已經開始分化,到了90年代,批評的分野就更明顯,“批評缺席”“批評失語”論甚嚣塵上。正如陳思和先生說,“我一直認為90年代文學取得的成就高于80年代。所謂‘批評缺席’其實是僞問題,就是說統一的批評家沒有了,批評的權力中心沒有了。但從多元性、自由性、個性來說,其實是90年代以後的批評更有力。”今天的批評,也是多聲喧嘩的,雖然在這個多聲部的批評中,存在良莠不齊、存在着各種問題,但是,真正的文學批評依舊還是主流。當有一天,批評不再衆聲喧嘩了,隻有一種标準、一種聲音,那才是批評的災難。至于“80後”批評家的精神特征有沒有完全建立起來,這還是一個不确切的問題。今天的時代和第五代批評家成長的時代有很大的差别,尤其是随着新媒體技術的普及,閱讀方式發生革命性變革的當下,很多東西帶有不确定性、不穩定性,而在一個不穩定、不确定的時代,一代批評家要建立起自己的精神特征,準确把握時代,挑戰性也蠻大的。

他們是承前啟後的一代,但依然是“青年批評家”|訪談

記者

對青年評論者的支援平台中很重要的一塊是文學期刊,錢理群先生說過去他們那代人許多是通過《文學評論》《上海文學》《上海文論》這類期刊來成名的,你主編《大家》多年,如今在尋找有潛力的青年評論者方面有些什麼感受?

周明全:《大家》是純文學期刊,在凝聚和團結青年批評家方面,做得遠遠不夠。年輕一代批評家基本上是在學院體制下成長起來的,學院裡過于具體、量化的考核制度,在年輕一代學者的學術性格裡留下了深刻的痕迹。2017年時,我曾經開設過“新青年”欄目,每期約70、80、90後的作家,再邀請同代批評家評論,後來發現效果不好,就沒繼續,主要原因是在考核壓力下,年輕批評家們都擠破頭沖擊C刊。

記者

還有一個現象,在學界或是媒體乃至文學獎評獎時,對新人的定義常常狹窄成了一個年齡段,導緻有些年長才走上文學評論道路的人是缺乏機會的,如果像錢理群先生當年那樣38歲考上北大研究所學生,又沉潛研究七年之後才發聲,放到現在的環境下給自己争取的話語空間或許會很不一樣。

周明全:這幾年無論是創作還是批評,都有唯新人的現象,當代文學評價中的确存在“媚少”現象。無論是近年使用頻率較高的幾零後,還是其他以年代、代際劃分的現象,其實本質上都是臨時性的概念,主要是為了好歸類而已。真正的“新人”,真正的“青年”,應該是在思想的銳度、開闊度、理論的高度上,應該是看他為當代文學和當代文學研究貢獻了那些新的理念和方法。

他們是承前啟後的一代,但依然是“青年批評家”|訪談

記者

相比學人之間一代又一代承續的緊密性,批評家和作家之間的互動産生了許多變化,批評與創作的疏離關系導緻了标準的混亂,大家自說自話,或者隔着文本把自己的真誠藏起來。你在我們報紙上曾經談過“人的批評”“中國小說标準”等重要話題,在你做批評這些年觀察看來,今天的青年作家期待什麼樣的同代人批評?

周明全:早在2012年,陳思和先生就鼓勵金理他們年輕一代批評家“做同代人的批評家”。陳思和當時說,“我覺得‘70後’作家,一直到‘80後’作家都沒有得到好批評的關懷,或者說,沒有得到批評的支援、批評的響應。”這十年來,随着年輕一代批評家的成長,同代批評家對同代作家的關注是很多、很全面的。同代人之間的惺惺相惜,對彼此的成長都是有幫助的。我個人覺得,今天的青年作家還是很在意同代人的批評的,成長環境相似,接受教育的方式相似,甚至閱讀都有很大的重疊,同代人的評價,或許更能貼近文本,更能深探文本内部的秘密。任何一個寫作者,都渴望被解讀,被确立位置,這是非常正常的。那種說不在乎批評,從不看批評的作家,估計也是寫不好總被批評的吧。真正優秀的作家,肯定是希望在得到肯定的同時,也能聽到同代批評家提出的質疑,甚至是批評。

他們是承前啟後的一代,但依然是“青年批評家”|訪談

述而批評叢書

(套裝全11冊)

張定浩 金理 李偉長 等 著

世紀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他們是承前啟後的一代,但依然是“青年批評家”|訪談

“微光”系列第三輯

劉大先等 著

上海文藝出版社

記者

近幾年,同代人批評的确較以往更多,我們報紙也關注刊發不少,但這個群體的數量和品質還是不夠的。我想起陳思和在一次訪談裡說過如果先鋒文學沒有當時一批評論家的協同努力,很可能這些創作就被遮蔽甚至自行消亡了,當時前輩一代批評家面對韓少功、馬原、張辛欣、劉索拉的先鋒小說有些失語,正好一批青年批評家成長起來,他們集中讨論支援他們的探索。是以,現在批評的難度或許在于青年評論家有沒有能力從學院中出來,但又能做到不完全拿學院的評論标準去套用當下的種種寫作。

周明全:比較重要的是批評家也要關注當下生活,對生活有态度,才能了解作家創作的資源是什麼?他為什麼這麼來寫?但最為重要的是要敢于對新人、新作下判斷,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要成為年輕作家的知音。

記者

《當代著名學者研究資料叢書》第二輯會關注哪些批評家?

周明全:沒想到這套叢書出來後,好評那麼多。這套叢書,還會持續做下去,但具體體例會做一些調整,第二輯可能會重點關注“60後”作家群體。

新媒體編輯:鄭周明

配圖:曆史資料、攝圖網

他們是承前啟後的一代,但依然是“青年批評家”|訪談
他們是承前啟後的一代,但依然是“青年批評家”|訪談
他們是承前啟後的一代,但依然是“青年批評家”|訪談
他們是承前啟後的一代,但依然是“青年批評家”|訪談
他們是承前啟後的一代,但依然是“青年批評家”|訪談
他們是承前啟後的一代,但依然是“青年批評家”|訪談
他們是承前啟後的一代,但依然是“青年批評家”|訪談

每天準時與我們遇見的小提示:

他們是承前啟後的一代,但依然是“青年批評家”|訪談